伟人之间-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识的就私有,没有知识的就公有,那不要学校好了!”“几百万教师在培养学生,还天天说他们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要打倒,我也不怕。要做小平同志讲的那样不怕打倒的人。”周荣鑫在北京等四省、市的讲话,在教育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随后,周荣鑫主持起草了教育部向国务院的汇报提纲,却遭到迟群一伙的阻挠和迫害。
党的整顿。邓小平在1975年9至10月间多次指出:“整顿的核心是党的整顿。只要抓住整党这个中心环节,各个方面的整顿就不难。”“整党这个题目,这是毛泽东同志同意的。整党怎么搞?办法肯定应当不同于过去。”“整党主要放在整顿各级领导班子上,农村包括公社、大队一级的,工厂包括车间一级的,科研机构包括研究室一级的,这样解决问题比较快。领导班子整顿好了,党员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在全面整顿中,还有一个如何正确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问题。邓小平在1975年10月4日指出:“我总觉得现在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怎样宣传毛泽东思想。林彪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的那套做法,罗荣桓同志首先表示不同意,说学习毛主席著作要学精神实质。当时书记处讨论,赞成罗荣桓同志的这个意见。林彪主张就学‘老三篇’(后来加成‘老五篇’),是割裂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有丰富的内容,是完整的一套,怎么能够只把‘老三篇’、‘老五篇’叫做毛泽东思想,而把毛泽东同志的其他著作都抛开呢?怎么能够抓住一两句话,一两个观点,就片面地进行宣传呢?割裂毛泽东思想这个问题,现在实际上并没有解决。”
1975年的全面整顿,在当时起到了拨乱反正、力挽狂澜的巨大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经过全面整顿,“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造成的混乱局面有了较大程度的克服,党的领导有所恢复和加强,全国的安定团结局面开始出现,各条战线的工作有了很大的转机,国民经济由停滞下降状态转为迅速回升。全党和全国人民从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中,看到了出路,看到了希望。
因此可以说,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的全面整顿,是我们党后来拨乱反正和实行改革的一次精彩的预演,一次可贵的探索,一次大胆的尝试。
正如邓小平后来所说的:“其实,拨乱反正在一九七五年就开始了。那时我主持中央党政工作提出一系列整顿措施,每整顿一项就立即见效,非常见效。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同‘文化大革命’唱反调……”
他又说:“说到改革,其实在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五年我们已经试验过一段。”“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一九七五年的改革是很得人心的,反映了人民的愿望。”
第八部分 筚路蓝缕奸佞进谗第75节 你就是毛派的代表
毛泽东当着“四人帮”的面,指着邓说:
“我只见过你一面,你就是毛派的代表”1975年2月3日,毛泽东结束了在长沙114天的休养,启程东进,前往南昌。毛泽东没有想到,此次离开长沙,竟是他同“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的诀别!
2月3日至5日,毛泽东在南昌呆了三天。随后直奔杭州,在汪庄住了两个多月,一边休养,一边检查、诊断病情。他的右眼白内障已经不能看东西了。4月5日闻知蒋介石在台北去世。4月14日,容颜苍老的毛泽东回到北京。
5月3日深夜,毛泽东在中南海住地亲自主持政治局会议。他已经九个多月没同政治局委员见面了。他首先询问了周恩来的病情,然后与大家一一握手问好。
毛泽东在会议一开始就说:“要安定,要团结,无论什么问题,无论经验主义也好,教条主义也好,都是修正马列主义,都要用教育的方法。”“现在要安定团结。”
接着,毛泽东指着江青等人说:“你们只恨经验主义,不恨教条主义。”王明教条主义“打着国际的旗帜,吓唬中国党,凡不赞成的就要打”。
这时,毛泽东又提起中央苏区的“邓、毛、谢、古事件”,指着邓小平说:
“邓是你,毛是毛泽覃,谢是谢唯俊,古是古柏,其他的人都牺牲了。我只见过你一面,你就是毛派的代表。”
可见,“邓、毛、谢、古”之事在毛泽东脑海里印象之深,真是时常念及!
随后,毛泽东又严厉地批评了“四人帮”:
要搞马列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不要搞“四人帮”,你们不要搞了,为什么照样搞呀?为什么不和二百多个中央委员搞团结?搞少数人不好,历来不好。
毛泽东还说:“四人帮”的问题,“上半年解决不了,下半年解决;今年解决不了,明年解决;明年解决不了,后年解决”。
毛泽东“解决”的含义,不甚清楚。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邓小平于5月27日和6月3日主持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对“四人帮”展开批评。
邓小平针对江青一伙搞所谓“第十一次路线斗争”、“批林批孔又批走后门”、“反经验主义”等三个问题,迎击“四人帮”,当面质问说,主席提出三个问题,钻出来这么三件事。倒是要问一问,为什么?……你们批周总理,批叶帅,无限上纲,提到对马列的背叛,当面点了那么多人的名,来势相当猛。别的事不那么雷厉风行, 这件事就那么雷厉风行!……对于这些事情,不讲明白,没有好处,没有什么过头的。
邓小平还义正辞严地指出:“有同志说,这次会上讲话过了头,有的同志说突然袭击、围攻……”可是,你们连问题的“百分之四十也没有讲到,有没有百分之二十也难讲,谈不上突然袭击、过头。对照主席的批评,还讲得太浅。”邓小平甚至还拍着桌子严厉斥责江青一伙的诬蔑,强调指出:“这次政治局会议是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和讲话精神召开的。要安定团结,要‘三要三不要’,首先政治局的同志要做到。主席多次批评宗派主义、搞‘四人帮’。他问我们讨论得怎么样,有没有结果?要我们好好讨论。”
叶剑英在会上作了长篇发言。他严厉批评江青等人说:“你们如果保持非法的小组织存在,搞‘四人帮’,就有害于团结,就会分裂党。主席、小平同志的批评是完全对的。你们搞所谓‘第十一次路线斗争’,事先未请示;‘批走后门’,也是事先未请示;‘批经验主义’,又是不请示,要主席来纠正。……为什么不请示?使主席有感觉?什么是背叛马列主义,搞得村村点火,处处冒烟!”
政治局其他一些成员也作了批判“四人帮”的发言。
在邓小平和政治局的压力下,王洪文、江青被迫作了“自我批评”。张春桥表示“沉默”。邓小平在会上说:“讲多少算多少,要将政治局会议情况给主席作报告。”
6月初,江青暂时收起骄横的姿态,到邓小平家中谈话。邓小平后来说:“江青找我,毛主席叫他来,她不敢不来。谈得不好,她吹她的一套,水平不高。”
6月28日,江青不得不向毛泽东和政治局写出了书面检查:
主席、在京的政治局各位同志:
我在4月27日政治局会议上的自我批评是不够的。经几次政治局会议上同志们的批评、帮助,思想触动很大,但是思想上一时转不过来。经过思想斗争,我认为会议基本上开的(得)好,政治局比过去更团结了。
当我认识到“四人帮”是个客观存在,我才认识到有发展成分裂党中央的宗派主义的可能,我才认识到为什么主席从去年讲到今年,达三四次之多!原来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主席在原则问题上是从不让步的。
江青
28/61975
自“文化大革命”九年以来,江青这个以“文革旗手”自居的、咄咄逼人、不可一世的女人,总算首次作了一个书面检查,承认“‘四人帮’是个客观存在”。毛泽东知悉后很高兴,说:“好呀!这会开得好呀,就是要斗她一斗,她是从来不接受批评的!”
当邓小平向毛泽东汇报了政治局会议情况后,毛泽东又说:
“风向快要转了,在政治局。”
“政治局的同志气很大,我说不要把话都说完,散了。”邓小平说。
“这个办法好,留有余地。大家清楚就行了。我准备找王洪文谈,叫他找你,听你的话。他威望不高……你要把工作干起来。”毛泽东说。
“反对的人总是有的,一定会有。”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毛泽东又说。
“主席是把我放在刀尖上了。”
毛泽东对邓小平敢捅“马蜂窝”,敢斗‘四人帮’,表示了支持和赞许。
7月1日,叶剑英就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主持人选,致信毛泽东:“我因年老多病,精力不胜,提议请小平同志主持,以利党的工作。”毛泽东批示:“同意。”
从此,邓小平正式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
有毛泽东的支持和赞许,邓小平的胆子壮了。
在此期间,邓小平还主持组织胡乔木、李鑫等整理了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后经毛泽东审阅,在《人民日报》上发表。
7月间的一天,邓小平向毛泽东汇报全国生产情况时说,现在有人说刘少奇的班底又起来了。毛泽东说:“再过两三年就好一些了。有人讲一讲有好处,没坏处,无非是挨骂。我历来就是挨骂的。”
第八部分 筚路蓝缕奸佞进谗第76节 毛泽东“全面整顿”的思想
毛泽东对越南劳动党第一书记黎笋说:邓小平是“壮丁”1975年9月15日,邓小平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系统阐述了毛泽东“全面整顿”的思想。他说:
这是一次重要性仅次于或相当于一九六二年七千人大会的会议。为了完成周总理在四届人大上重申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目前落后的现状,并下大力气解决农业现代化的问题。
从明年起,二十五年,我们赌了咒,发了誓,要干这么一件伟大的工作,这真正够得上是雄心壮志。我们相信大家能办到,但是不要疏忽大意,不要以为轻而易举。
现在全国存在各方面要整顿的问题。毛主席讲过,军队要整顿,地方要整顿。地方整顿又有好多方面,工业要整顿,农业要整顿,商业也要整顿,文化教育也要整顿,科学技术队伍也要整顿。文艺,毛主席叫调整,实际上调整也是整顿。
9月25日,邓小平将讲话稿送毛泽东审阅。第二天,毛泽东就批准邓小平的讲话稿印发会议代表。
可是,同邓小平一起去山西昔阳县参加会议的江青,却在会上谈论与会议主题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什么宋江架空晁盖,搞投降;毛主席批《水浒》就是要大家都知道我们党内现在就有投降派等等。
9月24日,毛泽东会见越南劳动党第一书记黎笋,邓小平陪同会见。
毛泽东对黎笋说:现在天下最穷的不是你们,而是我们。我们有八亿人口。我们现在有领导危机。总理身体不好,一年开过四次刀,危险。康生身体不好,叶剑英身体也不好。我八十二岁了,我也有病。
这时,毛泽东用手指着邓小平说:
“只有他算一个壮丁。”
在毛泽东感叹中国政坛“现在有领导危机”的关键时刻,毛泽东称邓小平是“壮丁”,是颇有深意的。
“壮丁”之意,顾名思义,就是体魄强壮之人,就是能干工作之人;放开去想,就是能担纲治国的人,就是能扛鼎接班的人。
可见,直到此时,毛泽东对邓小平寄予多大的希望!
在会见结束之后,毛泽东听取了邓小平关于山西会议的情况汇报。当知道江青在会上大放厥词时,毛泽东气愤地说:
“放屁!文不对题。那是学农业,她搞批《水浒》。这个人不懂事,上边(指中共中央政治局)没有多少人信她的。”
毛泽东还明确指示:江青讲话的“稿子不要发,录音不要放,讲话不要印”。
毛泽东的讲话,使邓小平更加心明胆壮。
过了几天,在全国农村工作座谈会上,邓小平于9月27日插话说:
当前,各方面都存在一个整顿的问题。农业要整顿,工业要整顿,文艺政策要调整,调整其实也是整顿。要通过整顿,解决农村的问题,解决工厂的问题,解决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解决各方面的问题。我在政治局讲了几个方面的整顿,向毛泽东同志报告了,毛泽东同志赞成。
邓小平又说:
整顿的核心是党的整顿。只要抓住整党这个中心环节,各个方面的整顿就不难。这次座谈会要议议整党这个题目,这是毛泽东同志同意的。
值得注意的是:邓小平在讲话中特意强调,全面整顿的内容、核心,都是“毛泽东同志赞成的”,“毛泽东同志同意的”。可见,这个时候,毛泽东对邓小平的整顿工作确实是支持、赞许的。
邓小平还说:
现在问题相当多,要解决,没有一股劲不行。要敢字当头,横下一条心。这半年来,我讲了许多话,中心是讲敢字当头。有个“老大难”单位,过去就是老虎屁股摸不得。后来下了决心,管你是谁,六十岁的老虎屁股也好,四十岁的老虎屁股也好,二三十岁的老虎屁股也好,都得摸。一摸,就见效了。
为什么要“敢字当头”?就是因为整顿有阻力、有风险。阻力在江青一伙“左”倾势力的抵制;风险在毛主席老人家的突然反对。有了毛主席老人家的支持、赞同,就什么也不怕了。在铁路整顿时,徐州地区是个“老大难”单位,难在哪里?就几个造反派头子在闹派性,堵塞铁路运输,邓小平同万里等下决心摸了摸“老虎屁股”,抓了几个坏人,撤换了几个头头,一下子就解决了问题,徐州等地段的铁路运输就畅通无阻了,一时震动全国,并受到毛泽东和党中央的称赞。
邓小平领导的全面整顿,实质上是通过各个方面的整顿,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以来的种种“左”倾错误,进一步落实党的正确政策,恢复井然有序的经济运行机制,使党和国家的工作步入正轨。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党的十大以后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江青集团的势力得到加强,他们企图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野心和活动更加扩张。于是,一场更为激烈的否定和肯定“文化大革命”的斗争正在逐渐地形成。
为此,“四人帮”的成员们,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施展伎俩,向邓小平发起攻击了。
第八部分 筚路蓝缕奸佞进谗第77节 姚文元利用评《水浒》演了一场闹剧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是1975年6月毛泽东称赞邓小平的感慨之语。他引用的是三国魏李康《运命论》中的名句。
此句之后还有一句:“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就是说,凡忠直之士,品行高雅之人,必然会遭到小人的非难和攻击。
事态的发展果真如此。
1975年8月前后,毛泽东因患眼疾,手术后不能看书,就请了一位研究《水浒》的北京大学的女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