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后宫策+番外 作者:李好(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9-29正文完结) >

第88章

后宫策+番外 作者:李好(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9-29正文完结)-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需要好长时间了。

    王明雅还有一个事情是很郁闷的,那御花园的宫女,是‘自杀’了,可是却是被皇上身边的刘永全找到的。

    这和她最初的计划是不一样的,本来想把赵皇后给拉一把下来,谁知道这个棋子就这么的废了。

    那时候是个好时候,现在就是想要再用,也不管用了。

    王明雅也知道大公主是个容易冲动的性子,被她听到了别人尤其是下人说赵皇后坏话,肯定会冲动的出来做些不合时宜的话,然后被她责打的下人,因为受不住,‘自杀’了,赵皇后少不得要多了一个教女不言的罪名。

    这样的皇后,肯定会被人诟病,她也不是想一次就把赵皇后拉下马,可是能给赵皇后添堵,王明雅很是乐意。

    毕竟,她牺牲了这么多,连孩子都因为争斗而永远也没有了,那么皇后的宝座,她肯定是特别想坐上去的。

    母仪天下,一直是王明雅从小的梦想,谁都不能阻止!

    赵皇后这边,自然是听到王家的消息,忍不住笑了。

    王家的人从来不把自己这个皇后放在眼里。

    连带的赵家在外面,遇到了王家人,都被王家人各种看不起。

    因为王家人属意的皇后,是王家的姑娘,可惜被自己给站上了。

    但是不管如何,自己这个皇后,前太子妃,是先帝爷册封的,他们王家再不甘愿,也没有办法。

    这些年,自己战战兢兢的,虽然没有明面上和王太后撕破脸,但是王太后打自己脸的事儿,也不用多说了。

    先前的王贤妃,可是比自己这个皇后还要威风,一点儿也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的。

    如今的王明雅,倒是比那王贤妃聪明多了。

    可是越聪明的人,心思就越厉害,想要把自己从皇后的位置上拉下来,那是绝对有这个意思的。

    自己一着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所以,她宁可让武氏上位,也不让王家的人上位。

    就是这次的事儿,赵皇后笑了,推一把手也不是难事儿,谁让王家的人这么贪心不足呢,什么都想要抓在手里,这下子得罪了这么多人,以后可就不是没事‘第一世家’了。

    李伽罗和长宁郡主来往的不算频繁,但是一个月也能见那么一两次,主要是长宁郡主进宫见李伽罗,毕竟李伽罗不方便出宫去。

    再说,贵妃娘娘和长宁郡主的渊源,大家都知道,就算是长宁郡主嫁给了威远侯府的杨家,贵妃娘娘和杨家出的一个嫔妃有些矛盾,可是也拦不住长宁郡主和贵妃娘娘交往啊。

    要知道长宁郡主的娘永昌长公主把驸马给休了,长宁郡主在里面起了很多作用,一个能把自己亲爹都不要的姑娘,你能说她不跟夫家一个步伐,和贵妃娘娘划清界限?那是不可能的。

    “娘娘,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您尽可以放心。”长宁郡主笑着说道。

    李伽罗点头,问道:“王家的人找了那米铺老板了?”

    长宁笑道:“娘娘料事如神,不过那米铺老板事先有准备,一切都是按照规矩走的,他只知道是有人想卖了好米,再进回去霉米,一切银钱都是规规矩矩的,他只管做生意,别的都不掺合,所以就是怪也怪不到他身上去。”

    何况,如果王家真的想把米铺老板拿出来当挡箭牌,那么王家肯定会更被人唾骂,人家米铺不就是做生意的?

    你又没有说,你这米是干什么的?他该出的钱一点儿也没有少,正当的生意来往,哪里管你这米是从何处来的?

    要是一个个的问,他这生意做不做了?

    不过这米铺老板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真的把他弄出去顶缸,那么他已经安排好了妻儿老小,只要他们无牵连就好。

    可是这样一来,能把王家的名声变得更臭,那也值得了。

    李伽罗道:“过段时间,事情不这么热闹了,让这米铺老板回家去吧。本宫怕王家现在是服了软,可是会心里不舒坦,找他的麻烦。”

    “娘娘放心,这米铺老板的娘已经病入膏肓了,他也准备回老家去,好歹能见自己娘最后一面。翻过年就走了。”

    李伽罗说道:“在他走之前,安排些人,去给这米铺找找麻烦。”

    长宁一听,觉得高明,有人找米铺的麻烦,那么这个人会是谁呢?大部分人都会想到是王家的人。

    因为王家的人倒霉了,所以发泄到人家米铺上头了,给人家米铺找麻烦,米铺的老板惹不起王家的人,所以才会收拾了东西,回老家去了。

    这一下子,同情米铺老板的人就多了去了。

    当然,如果王家的人不找这米铺老板更好,可是王家的人可能吗?绝对不可能。所以还不如先下手为强,让米铺老板尽快脱身。

    长宁回去后,就按照武贵妃安排的,进一步安排了。

    她们只不过是在王家的人找上门的时候,说了几样米的价格,霉米当然是最便宜的,如果王家的人不动心,那么事情就不会成,这些说法,就只是介绍生意,但是王家的人动心了,那么就是王家人自己贪心不足了,他们可没有强迫王家的人去买霉米,不过是把霉米的价格说的很低罢了。

    一切都是王家的人咎由自取。

    所以在米铺老板被一群不明身份的人给砸了铺子后,米铺老板觉得在京城里呆不下去了,加上老家的老娘时日不多,只好把铺子转让,在铺子转让的时候,那米铺老板伤心的不得了,可是谁让他倒霉,得罪了王家的人呢,人家找他算帐,他也没有办法,只能是丢了手里的生意,要知道他这米铺一年下来,能赚很多钱呢。

    米铺老板痛哭流涕的形象,也被有些人记在了心里。

    大家对王家人的跋扈,更是有了深刻的认识。

    是啊,人家这米铺老板不过是个生意人,你想买什么样的米,还不是你们说了算?人家又不是没有欠你的钱,现在因为自家的贪心,出了事儿了,就怪到米铺老板头上了,这还讲理不讲理了?

    简直是太过分了!

    没有这么欺负人的,以后谁还敢和王家的人有生意上的来往啊,只进不出的,到时候被扒皮了都不知道。

    果然王家的人不愧是‘王扒皮’一点儿也没有错!

    承恩公回到府上,脸上都带着寒,他简直是气得要命,本来事情都已经快要平息了,怎么又闹腾起来了。

    承恩公夫人陈氏见丈夫黑着脸,别人都不敢靠近,她作为妻子,上前问道:“老爷,怎么这么不高兴?是谁给你气受了?”

    承恩公说道:“谁给我气受?这家里尽出不肖子孙,我生气也是应该的!”

    “老爷此话怎么说的?发生了什么事儿?”陈氏忙问道。

    自从发生了霉米事件,王家的人都很低调,低调的都不能再低调了。恨不得夹着尾巴做人那。

    陈氏完全不知道,外面王家的人又闯祸了。

    “发生什么事儿了?我都不好意思说出口。二房的人派了人,把人家米铺给砸了,那么多人都看见了,这下子,王家想不出风头,都不成了!”

    什么?二房的人砸了米铺?陈氏问道:“是他们买了霉米的那家米铺?”

    “不是他家是谁家?说是看到的人说,二房的人说是米铺老板让人家买那霉米的,现在还得他们二房不仅丢了面子,也丢了银子,你知道不知道,这不是他们二房的脸,是我们王家人的脸都丢尽了!”

    正该低调的时候,却做出这样的事儿,这不是愚蠢是什么?

    把王家又推到风口浪尖了,这名声更坏了。

    虽然那个米铺不值得一提,可是你这样做,就是不对。

    陈氏倒吸了一口气,怎么会这样?

    你就是对米铺有气,也等时间长了,再慢慢的对付人家也行,现在这个时候砸了人家的铺子,这不是更让王家人名声不好听吗?

    “老爷,这,会不会是误会?”

    “误会?要是误会就好了,你不知道,我现在在外面见到那些同僚,别人打趣的我,都快撑不下去了。我真是丢死人了!”承恩公直接狼狈回府,这段时间都不敢出门了。

    而等他们要抓了那砸人的二房的人,去给米铺老板赔罪的时候,人家米铺老板也是吓得不行,早就把铺子给兑出去了,然后回了老家,连个当着大家伙儿的面,道歉的机会都没有,就这么不上不下的噎着,真是难受的要命。

    那二房的砸人铺子的人,不过是喝多了酒,一时之间酒气上涌,然后心里不痛快,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就带着人跑到了这米铺,一阵打杀。

    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二房的人有人抱怨,本来是可以不用休了六夫人的,只要把米铺的老板给顶了罪就可以的,就说是米铺老板贪钱,把毫米换成了新米,王家人不过是上当受骗了,谁知道家里人不同意,就只能推出去六夫人顶缸。

    而这喝酒闹事的人,正是六夫人的儿子,他心里为自己母亲被休了不舒服的人,就把这个说法记到了心里,这一喝酒,酒壮怂人胆,他可不就闹开了?

    结果被很多人围观,大家都知道了。

    王家的人的形象就更落了一层了。

    这样的事儿,承恩公夫人还不敢对王太后讲,上次的事儿,王太后就生了好大的气。

    这要是再知道她好不容易安抚下来的事儿,又被折腾起来了,还不得气死啊。

    所以承恩公夫人只能跟王明雅讲,这小姑子和亲女儿是不一样的,和小姑子不能说的,和女儿就能说。

    王明雅听了说道:“这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二叔祖家里,怎么一点儿分寸也没有?这次弄出这么大的乱子,咱们也跟着吃瓜落。皇上都好久不来我这里了。我倒是不在意,可是五皇子还是要见父皇的。”

    承恩公夫人说道:“五皇子虽然是已经没有了生母了,可是你到底还年轻,也能生,到时候生了你的亲骨肉来,这五皇子你打算怎么处置?”

    承恩公夫人是不赞成自己的女儿养了五皇子了的,又不是不能生了,现在抱养一个皇子,也就是名分上的养母了,到时候如何自处?

    对他好不好,都是个问题,别小看了孩子,敏感的很,如果态度冷淡了,他是会感觉的出来的,以后要是看着自己女儿对自己的孩子更好,这心里起了歹意,那就不好了。

    王明雅道:“娘,您放心,我都弄得好好的,就算是我有了自己的亲骨肉,我也会妥善处理好的,再不济,让五皇子给我的亲骨肉当一个臂膀,也比单打独斗要好一些,小孩子最容易养成性子了,到时候他心里感激我,自然会对我好的。”

    “你这么明白,我还能说什么?只是王家的事儿,拖累你了。”承恩公夫人说道。

    “娘,您说的是什么话?没有王家就没有我现在的一切,您回去了,让父亲给族里的人召集起来,把这事儿来个严惩,咱们不能姑息养奸,免得以后弄出更大的乱子来。”

第130章

    二房那边;早就分家了,可是一笔写不出一个王字来,二房的人出了错;王家的人都有错;尤其又是太后的娘家,更是被人盯得紧紧的。

    只能是动用族里的力量,来约束这些人了。

    要知道,很多御史都开始弹劾王家的人了;这样下去可不成;要不是有个太后在宫里撑着,皇上早就要惩罚了王家的人了。

    灾民的情况;由官府的人同意安排;连过年的东西都发了;总算是能安稳度过这个年。

    大家虽然最开始对这些大户用了霉米来害人,很是不满,但是对皇上可是很感激的,因为没有皇上的安排,这官府也不会这样卖力啊。

    所以皇恩浩荡的声音不断,皇上是明君的说法也越来越多。

    而正在这个时候,冀州边界那边又传来好消息,冀州边界那边,也下了大雪,边界的胡人们因为没有了过冬的东西,所以烧杀抢掠了很多大楚边境的老百姓。

    冀州都指挥使王大人率部狠狠打击了这些侵略者们,并且还俘获了胡人的几个头领。

    这战报从兵部送到了皇上的案前,皇上龙颜大悦。对冀州都指挥使赞赏有加,对这次剿灭胡人的官兵都有所赏赐。

    并且直接册封了王都指挥使的女儿王雨露王充仪为容妃。一下子升了妃位。

    王容妃可是一个孩子也没有生,可是人家父亲有本事,屡屡立战功,保家卫国,皇上升她也是应该的。

    所以宫里的女人,除了肚子争气外,还得娘家争气,看王容妃,这几次升迁,大部分都是因为娘家的人立了功,她在宫里就水涨船高,现在一下子成了妃。

    看人家贵妃,是因为得宠,还生了两个皇子,所以能成为四妃之首。

    而王容妃的这种升法,让人羡慕的同时,心里却还有小九九。

    毕竟不是凭着自己的本事升上去的,而是因为娘家。

    可是再怎么不服气,能怎么样呢?你要是不服气,你让自己的娘家也争气,到时候你也可以往上升。

    容妃升为了妃位,就成了祥和宫一宫之主。

    宫里的嫔妃自然要祝贺。

    当然,一般都是份位比王容妃要低的,份位比她高的,只送些贺礼就成,主要是看情分。

    如果关系特别好的,可以亲自到场。

    但是一般的都不会去的,因为去了,份位比她要高,她还要过来给你行礼,那样大家都不方便,本来低分位的嫔妃是为了祝贺这容妃的,你这份位比容妃高的过去了,人家还得先顾着你。这些低分位的嫔妃,也得先把你给奉承好了,才能给主角说吉利的话,三方面都不自在,所以不去为好。

    李伽罗就只让人送了贺礼过去。德妃也同样是这样,连宁妃和宜妃也都是如此。更不用说皇后了,皇后更不能去。皇后去了,就没有王容妃什么事儿了。

    所以祥和宫里,基本上是王容妃打头。大家对她册封为容妃,表示了衷心的祝贺。

    王容妃虽然知道,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言不由衷,可是那又如何?

    她到底是升了妃位,四五年的时间,也算是不错了。总比那最开始一起进宫,还是在美人贵人的份位上呆着的人要强的多。

    虽然她没有生下孩子,可是照样是成了容妃。

    只要皇上过来的勤快一些,说不定她就能怀上了。

    高长兴也带着太后娘娘的赏赐过来了,高长兴笑着说道:“恭喜容妃娘娘,奴才是替太后娘娘送东西的,还请娘娘不要嫌弃。”

    王雨露也笑着说道:“公公这话说的,太后娘娘的东西,本宫怎么会嫌弃,俺不是说笑吗?公公如果有空,不如让本宫这里的人陪公公喝两盅?”

    高长兴道:“多谢娘娘的美意了,只是太后娘娘那边还等着咱家回复呢,所以就不能在娘娘这里多呆了。”

    “公公的差事要紧,本宫就不勉强了。”让人给高长兴拿了大红封,又亲自送了高长兴到门口,这才回去招呼这些嫔妃们。

    小六子从共外面回来,他在宫外面也有宅子,这些李伽罗都是知道的。

    毕竟一个贵妃的总管,在外面有个宅子,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像刘永全,他在外面的宅子就不止一个,凡是有点儿势力的内侍,都会有自己的权利的。

    今天小六子给李伽罗却带来了一个口信。

    “娘娘,来人说是给故人带信来了。说他一切都好,请娘娘不要担心他,以后自然有相见的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