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675章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第675章

小说: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公主惊讶地看了崔烈一眼,“老大人有什么建议?”
“臣还没有想好。”崔烈回道,“臣想问问徐大人,有没有办法逼迫韩遂撤军,继续戍守西疆,以便朝廷集中力量准备中原大战?”
“逼迫韩遂撤军?”徐荣和坐在身边的张燕、吕布、赵云等人互相看看,心中若有所悟,大略知道了崔烈的意思。
“按照徐大人的说法,朝廷此次无论如何都要支援韩遂。但关中大战如果持续时间过长,河北财赋难以支撑。”崔烈说道,“这场大战的结果,韩遂如果赢了,对我们麻烦太大,但他又不能输,所以为了避免河北被韩遂拖垮,也为了西疆的安全,同时也是为了我们能早日征战中原,还是想个办法,让韩遂小败几场,逼着他趁早滚回西疆去。”
长公主和诸多大臣连连点头。
崔烈这个建议倒是别出徯径,如果能逼着韩遂撤军,什么事都能解决。
“诸位大人谁有妙计?”长公主笑着问道,“这次我们就帮袁绍一把,如何?”
“殿下,韩遂这次出兵的借口是为了替马腾报仇。”尚书令李玮站起来,躬身奏道,“西疆很多将领这次之所以愿意出兵,也是因为和马腾的关系非同一般,大家于情于理都要出来声讨一番。真要到了生死关头,相信他们为了自己的性命和将来,必定会有所保留,还是以保存实力为上策。”
“所以……”李玮拖长音调,面无表情地说道,“只要我们想办法让马超和韩遂内讧,这场大战也就结束了。”
“韩遂这个人才智超绝,野心太大,他在西疆经营了十几年,根基非常深厚,将来肯定是我们的麻烦。”李玮继续说道,“等到马超、韩遂撤回西疆后,我们就支持马超,以帮助他报仇雪恨为条件,诱使他攻打韩遂,把西疆的水彻底搅混。这样一来,韩遂实力大减,我们将来收复西疆就很容易了。”“好,好主意。”崔烈一拍案几,大声赞道,“还是李大人有高招啊。”
李玮谦虚一笑,“我们虽然答应给韩遂钱粮,但因为天降大雪,路途难行,黄河又封冻,粮草军械在黄河解冻之前,根本无法运到关中。韩遂的大军待在长安城下几个月都按兵不动,必定会激怒报仇心切的马超,两人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大。这时假如有人在一旁煽风点火,则大事可成。”
徐荣的眉头立即皱了起来,面若寒霜,显然对李玮的计策非常不满。
“西疆需要韩遂,西疆的安全至关重要,马超不能再进西疆。”徐荣站起来,用力一挥手,口气非常严厉。徐荣和马腾过去都是西疆悍将,彼此交情深厚,他当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马腾的儿子死于非命。在西疆,没有人可以憾动韩遂的地位,势单力薄的马超更不是韩遂的对手。
“要想让马超和韩遂内讧,只要下旨给庞德,请他尽快撤兵即可。”张燕看到徐荣生气了,急忙站起来打圆场,“尽快撤兵,不同于立刻撤兵。我们把尽快的意思给庞德解释清楚,他自然会知道怎么做。庞德要走,马超当然会非常着急,他会不停地催促韩遂发动进攻。韩遂在没有充足粮草做保障的情况下,当然不敢贸然进兵,这样两者的矛盾也就不可避免了。至于让庞德撤兵的事,韩遂应该能理解。我们已经答应给他钱粮,没有理由再出兵相助,我们也同样需要兵力戍守北地和安定两郡。”
张燕望着李玮笑道:“煽风点火的事还是不要做了,免得太露痕迹,激怒了韩遂,适得其反。”
李玮不好意思地笑笑,冲着徐荣拱拱手,安然坐下。
“另外告诉庞德,如果关中发生变故,一定把马超带回北疆。”徐荣摇摇头,补充了一句,疲惫不堪地坐了下去。
为了西疆的事,自己殚精竭虑,但最后却是这么个结果,实在没有想到。韩遂如果不能占据关中,仅靠北疆的赈济勉强度日,他很难击败入侵的胡人夺回河西数郡。
将来,朝廷必定要为今日的决策付出惨重代价。
****
大汉国建兴二年(公元198年)正月。
正月上,扬州,寿春。
袁术的军队和孙策的军队在淮水河两岸激烈交战。
下蔡(今安徽凤台)和当涂先后失守,袁术指挥大军直逼寿春。
孙策一直以为曹操、刘备会趁此机会,三面夹击袁术,但随后传来的消息给了他一个大大的嘲讽。曹操也罢、刘备也罢,根本没把他当回事,早就撤军回家了,连招呼都不打一个。
孙策当然不是白痴。他把军队打完了,最后都好了曹操、刘备,他才不干。孙策果断下令,全线后撤到合肥、历阳一线,随时撤回江东。
正月中,袁术走进了寿春。孙策还算不错,把袁术和其手下的家眷都留下了。但把钱财和粮食都统统搬走了,连宅院里的家具都搬空了。
面对空荡荡的宅院和惊吓过度哭哭啼啼的亲人,袁术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愤怒,当场气得口吐鲜血,晕倒在地。
袁术虽然躺倒了,但李业、杨弘、纪灵等人却不能闲着。
李业急赴洛阳,向袁绍求援。这时候就算低声下气受尽白眼,也要认了,总不能饿着肚子过冬。
杨弘急赴汝南向徐璆求援。
纪灵、桥蕤各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杀奔历阳,一路杀奔合肥。
孙策就在历阳,听说桥蕤的大军杀到了,二话不说,走人了事。临走时,还把袁术的所有战船和水军士卒全部带走了。没有战船,袁术就算要攻打江东,也要等到有了足够战船之后。但以袁术现在的财力,根本没有余钱打造战船。
周瑜在合肥,他也没和纪灵交战,率军撤往庐江了。纪灵的大军缺乏足够的粮草辎重,此时又值严冬,不便作战,只好放弃了追击。
正月下,在长江上躲了两个多月的袁耀、荀正、刘晔回到了寿春。
他们带来了李弘的书信,这份书信让袁术松了一口气。冀州大战后,青州竟然落到了一个藉藉无名的黄巾旧将手上,这真是个天大的意外。李弘虽然算到袁术最后还是要撤军扬州,但他没想到袁术会落到这步悲惨境地。现在有了李弘的南北夹击之策,袁术知道自己暂时算是无忧了。如果曹操、刘备打过来,青州方向的臧霸会予以牵制,这可以让自己有充足的时间恢复元气。
想起臧霸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整个青州,袁术心里极度不平衡。为什么我的运气这么差?我踌躇满志地去打中原,最后却落得个凄惨下场,只剩下了寥寥三个郡。老天爷为什么要待我如此之薄?这都是什么狗屁世道。
二月上,从关中传来的消息让袁绍坐卧不安。
杀了马腾、马超的全家后,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激起了西疆人的愤怒,引来了数万西疆大军。关中岌岌可危。
袁绍这时后悔了,早知道事情向更坏的方向发展,当初不如花几个钱买通韩遂杀了马超了事。毕竟前几年的某一段时间,自己和韩遂关系不错,给他提供了很多钱粮。
这时袁术已经赶走了孙策,夺回了九江郡,虽然钱财损失很大,庐江郡也还没有夺回来,但袁术现在还控制着沛国、下邳和九江三个郡,手上也还有几万大军,只要予以钱粮支援,帮助他度过眼前难关,袁术马上就会生龙活虎,继续和曹操、刘备、孙策血战不止。
河内的北疆军没有继续攻击的迹象。袁忠、夏昭的援军已经赶到平皋,和郭图、韩琼会合,准备在三月展开反攻。
袁绍安排好中原的事,随即征调豫州军队急赴关中,自己带着田丰、逢纪、辛评等人日夜兼程赶往长安,迎战西疆大军。
三月上,关中的形势随着双方兵力的逐渐增加,越来越紧张。
马超不断地催促韩遂攻打长失,韩遂以各种理由拒绝出战。先是军队不够,攻城器械不够,然后是天在下雪,雪还没有化尽,再后来就是粮草不足,河北答应调拨的粮草要等到黄河解冻之后才能运到。
庞德这时却不断接到命令其尽快撤兵的圣旨和书信。虽然朝廷没有规定其撤军的时间,但显然不希望他参加攻打长安的战斗。庞德的离开,不仅仅关系到攻城大军缺少了五千铁骑,更关系到河北粮草能否按时运到。
马超几乎要疯了,他蓬头垢面,胡子多长,两眼深陷,象一头被困在笼子的老虎,整天阴沉着一张脸,杀气腾腾地往返于韩遂和庞德的大营之间,焦急地等待着攻城那一刻的来临。
到了三月,黄河解冻了,河北第一批粮草运到了关中,而庞德也不得不离开了。他如果再延迟下去,恐怕下一份圣旨就要革他的职,砍他的头了。
马超急了,冲着韩遂大吼大叫。韩遂依然没有攻击的意思,他也拒绝回答马超的质问。马超终于被彻底激怒了。马超拔出了战刀,架在韩遂的脖子上威胁他,逼他下令进攻。韩遂无动于衷,毫不畏惧。
杨秋、马玩等人一拥而上,差点把马超砍了。幸好庞德及时赶到,把马超拉出了营帐。
阎行很不理解,询问韩遂,“大人为什么迟迟不愿进攻?”
“因为时机还没到。”韩遂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等到河内战场开战了,河东的北疆军就要攻击关西,以策应河内战场,这时供应袁绍大军的粮草就不敢从关西走了,而是从南阳方向运来。我们的机会就到了。”
“大人想切断袁绍的粮道?”
“不是。”韩遂解释道,“我之所以迟迟不愿进攻,就是希望袁绍征调更多的大军进入关中,这样一来,一条受到我们威胁的粮道无法支撑袁绍数万大军长时间的需要。同时,由于袁绍的主力都在关中战场,这对中原的曹操、刘备来说,是个绝佳的攻击袁术、打击袁阀实力的机会。当袁术败亡在即之时,就是袁绍退出关中之日。”
“几个月后,我可以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关中,而河北因为要给我提供钱粮,袁绍因为不得不放弃关中,都将遭到重大损失。”韩逮看看阎行,神情冷峻地说道,“我只有保存足够的实力,才能确保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占据关中,在关中站稳脚跟。”
阎行明白了,“大人准备何时开战?”
“到了秋天,我想应该差不多了。”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八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七节
三月下,扬州庐江郡,皖城。
悠扬的琴声从一座幽静的庭院里袅袅传出,美妙动人。
鲁肃远远下马,缓步走到了门前。站在门口的卫士急忙躬身行礼。鲁肃把食指放到嘴上,示意他们不要说话。
几个人站在门前,继续聆听那轻灵而悦耳的乐曲。
周郎少年得志,既娶得才貌双全的佳妻,又被朝廷拜为建威中郎将,可谓双喜临门啊。鲁肃沉浸在琴声里,暗暗感叹。
年初,周瑜迎娶了前太尉桥玄的小孙女,得偿夙愿。
这门亲事是数年前周瑜的父亲周异定下的。周家是扬州大世族,而避乱到扬州皖城的桥家也是高门,算是门当户对。本来周异看中的是桥羽的长女,但袁术攻打卢江郡的那一年,孙策随同袁术拜访桥羽,恰好看见大桥,一时惊为天人。孙策的心思当然瞒不过袁术。
袁术第二天就向桥羽提亲。桥羽不愿意,孙家和桥家门不当户不对,孙策自己既没有显赫的声名也没有超绝的才华,不过一介武夫而已,有什么资格和桥家结亲?桥羽不答应,袁术赖着不走。桥家和袁家是世交,当年前太尉桥玄去逝的时候,家里没钱办丧事,还是袁逢、袁隗等一帮老友出钱帮的忙。但交情归交情,此事关系到桥家的声名和子女的幸福,桥羽无论如何也不答应。袁术见自己威逼利诱都没用,生气了。你要是不答应,我今天就把人抢走。路中悍鬼袁长水的厉害,桥羽是领教过的,这个人就是个无赖,惹不起。
桥羽被逼不过,说大桥已经许配给了周家。袁术说,你不是有两个女儿嘛,你把大桥嫁给孙家,小桥嫁给周家,不就两全其美了。桥羽气得吹胡子瞪眼,世上哪有这么胡闹的事?但袁术手里有刀,他说怎么样,桥羽也不敢不答应。于是这门亲事就定了下来。
周家敢怒不敢言。不过,好歹大桥是嫁给了孙家,凭两家之间的关系,周家也只好一笑了之了。
就这样,两年前,当孙策刚刚在江东站稳脚跟,袁术就催促孙策把大桥娶进了家门。今年年初,周瑜迎娶了小桥。
俗话说,好事成双,这话一点不假。周瑜新婚燕尔之际,朝廷来旨,为嘉赏江东将士讨伐叛逆之功,特拜孙策为讨虏将军,拜周瑜为建威中郎将。
这份封赏却让周瑜忐忑不安。
曹操这个人太狡猾了,下旨封赏是假,分裂江东是真。讨虏将军和中郎将都是秩俸两千石的大吏,级别上虽然有差距,但都可以统兵,而且圣旨中也没有规定周瑜受孙策节制。说白了,周瑜如果想和孙策在江东分庭抗礼,现在正是时候。
此时周瑜可不想江东出现分裂。他急忙写信给孙策,并派鲁肃亲自赶到秣陵解释。
琴声渐止,周瑜的笑声从门里传了出来,“今日抚琴,琴音喜悦,莫非有客光临?”
鲁肃微微一笑,推门而入,“公谨兴致很高啊。”
周瑜看到鲁肃,急忙推琴而起,大步迎了上去,“子敬,你这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伯符兄怎么说?”
鲁肃没有回答周瑜。他略微寒暄几句后,不紧不慢地问道,“我记得两年前,当孙策和你率军击败刘繇,笮融、薛礼、许贡等人的军队,占据吴郡后,他马上派你驻守丹阳,没有让你和他一起继续领兵攻打会稽郡,为什么?”
周瑜脸色稍变,笑容渐渐散去。
“是不是因为你周公瑾的才智和战绩,因为你扬州周家的显赫声名,让孙策感到了威胁?”
周瑜抬头看看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心中一片黯然。
“当时,孙策最得力的谋臣,孙坚的老部下公孙称死于渡江之战,而张昭、张纮刚刚投奔孙策,并没有得到孙策的重用和信任。孙策是依靠你的出谋画策才连战连胜。你出众的才华虽然帮助孙策在江东站稳了脚跟,但同时也让孙策感到了威胁,所以,孙策拿下吴郡后,马上把你赶到了丹阳。此后孙策作战,数次不利,一个小小的会稽郡,他竟然打了将近一年时间,这种人……”鲁肃抬眼看看周瑜,轻声叹了一口气,“公瑾,以你的家世和才能,你何必追随于他?跟着这种人,你能施展自己的才华?你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你能干成一番大事?”
周瑜表情十分复杂。他慢慢走到席上坐了下去,沉默不语。
“此次撤离九江郡,孙策带着两万大军撤到了江东,并带走了所有的水师和战船,所有掳掠的财物,而你呢?除了我们原有的三千人马,加上我们攻打寿春受降的三千俘虏,什么都没有,甚至连粮草都不足,但他却让你独自留守庐江郡,对抗袁术的大军。”
“表面上看上去,孙策这是信任你,把一个庐江郡交给了你,但你仔细想想,这其实是借刀杀人之计。”
“袁术要打江东,肯定要先拿下庐江郡,以免腹背受敌。我们只有六千人马,还有三千是俘虏,打不过袁术。你要么战败死去,要么丢失庐江郡回江东领罪。孙策当然不会因为这件事杀了你,但凭你这个过失,孙策完全可以把你闲置不用,把你丢到一边。孙策的险恶用心,难道你看不出来?”
周瑜冲着鲁肃摇摇手,示意他不要说了。
鲁肃冷哼了一声,继续说道:“袁术是如何对待孙策的,扬州人都知道,但孙策是如何报答他的?你以为凭我们两人几句话,就能说反孙策?孙策之所以要把你请到江东,正是想借助你,借助你扬州周家的声名,为他背叛哀术的无耻行径勉强找点脸面而已。对于他而言,你确实算是他的兄弟,但也是他利用的工具,当你对他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你的下场可想而知。想想袁术今日的悲惨境地,你就知道孙策的心有多狠。”
周瑜面显怒色,英俊的脸上剧烈地抽搐了几下。
“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