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544章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第544章

小说: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岱率军一路东进,连战连克,大军推进非常顺利。济北相鲍信劝阻刘岱,既然济南王已经死了,大军还是固守在东平和鲁国一线为好,不要孤军深入,以免被黄巾军包围。刘岱不听,固执己见,扬言要杀进青州,把黄巾军赶上泰山。
四月下,兖州军进入济北国的卢城,可马俱、徐和、吴霸突然率黄巾军主力出现,把刘岱围在了卢城。
双方大战。兖州军粮草不济,刘岱、鲍信、吴资、郑遂四人只好率军突围。在突围过程中,刘岱非常不幸,遭到了司马俱和吴霸的猛烈阻击。刘岱在激战中被黄巾军杀死,五千人马全军覆没。鲍信、吴资、郑遂合兵一处,拼死杀出重围。
鲍信、吴资率军撤到济阴郡,郑遂撤回任城国。豫州的鲁国、兖州的东平国和兖州东郡部分郡县尽数陷落。
司马俱率领黄巾军继续向兖州的东郡、济阴和任城三个郡国展开攻击,兖州岌岌可危。
曹操请求袁绍急速驰援兖州,袁绍拒绝了。
曹操非常愤怒,他质问袁绍,大人率军进驻洛阳,是会合北疆军西上长安勤王,还是图谋霸业?
兖州从刘大人开始,到各郡县大吏,几年来一直遵从大人的号令,对大人忠心耿耿。但大人却在刘大人阵亡,兖州危急的时刻,置兖州存亡于不顾,执意要进驻洛阳。这太让人寒心了。
袁绍悲愤不已,他拍着自己的胸脯,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绝没有丢弃兖州的意思。他拿出了王允的密信,“孟德,你仔细看看,然后再想想董卓死后天下形势的变化。兖州的存亡和大汉社稷的存亡比起来,孰重孰轻?”
淳于琼遵照袁绍的密令,杀了从长安来的信使张种,把圣旨和王允的密信悄悄送给了袁绍。王允在书信中对未来局势的发展做了一番详细地预测。他认为董卓死后,大汉最大的逆贼就是李弘了。此人不除,大汉还要再遭浩劫。王允要求袁绍想尽一切办法,迅速进驻洛阳,把北疆军赶出关西,以确保天子和朝廷回京后,不再受到北疆军的直接威胁。
“孟德,为了大汉的社稷江山,和我一起到洛阳去。”袁绍诚恳地说道。
曹操犹豫不决。
李弘知道董卓被杀后,会不会立即命令北疆军进入关中,控制天子和朝廷?关中的董卓旧部会不会叛乱,如果叛乱了,王允能不能守住长安?
如果王允无法守住长安,河东和关西的北疆军势必要迅速进入关中,那么此时袁绍占据洛阳除了激怒李弘外,还有什么作用?
李弘控制了天子和朝廷,又控制了河北之地,既拥有了无上权柄,又有了坚实的财赋后盾,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要洛阳干什么?他可以以此为借口,高举平叛大旗征伐袁绍和拒绝尊奉当今天子的州郡大吏。依照目前的现状,袁绍和这些州郡大吏根本不是李弘的对手,败亡是旦夕之间的事。
“本初兄,就算我们占据了洛阳,把北疆军赶出了关西,那天子和朝廷怎么办?”曹操看看袁绍,担忧地问道,“一直以来,我们拒绝承认当今天子,说当今天子不是先帝所出,极力主张重建皇统,甚至还杀了四位招抚大臣。如果……”
曹操没有继续说下去。天子和朝廷回到洛阳,迟早都要把袁绍和这些曾经反对他的州郡大吏全部杀了。
袁绍微微一笑,“孟德,只要我们占据了洛阳,立即重建皇统。能做皇帝的人多了,刘虞不愿意,我们可以找别人,比如……”袁绍举手指指南方,“景升兄……”
曹操皱皱眉头,沉默不语。
深夜,荀彧悄悄到了曹操的军帐。
“听说大人不回兖州,要去打洛阳?”
曹操心事重重地点点头,“文若,关西一带有朱俊和徐荣的大军,这洛阳非常不好打,而且……”他迟疑良久,长叹道,“如果李弘决心要勤王,决心要迅速稳定社稷,这洛阳就不能打,但本初执意要这么做,我……”
“大人是担心袁大人攻击受阻,既不能占据洛阳,又丢了兖州,最后两头落空,一无所有?”荀彧淡淡地问道。
曹操诧异地看看荀彧,忽然哈哈一笑,“文若,你今晚到此,不会就是为了和我胡扯吧?”
荀彧落寞地笑笑,忧心忡忡地说道:“袁大人此时攻打洛阳,不是置兖州存亡于不顾,而是要葬送大汉社稷最后一丝生存的希望,他要把大汉彻底推进倾覆的深渊。”
曹操双手捂住嘴,紧紧地闭着眼睛,一言不发。
“袁大人已经把长安信使杀了,你知道吗?”
曹操双手稍稍上移,把半张脸都捂住了。
“袁绍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他既不会西上长安勤王,更不会尊奉当今天子和朝廷。所以,他此时进驻洛阳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图谋称霸天下。”荀彧坐在曹操的对面,低着头,一个人自顾自地说着,“袁大人这几年的变化非常大,让人很难相信他就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袁本初。”
荀彧停了一下,象是忆起了昔日的往事,神情很黯然。
“大军杀进洛阳后,首先就能牵制北疆军,同时,袁术也会调集兵力北上,关东转眼就乱成了一团。这时,被逼到死路的董卓旧部突然绝处逢生,必会竭尽全力,不顾一切杀向长安。长安一旦被叛军攻陷,天子和朝廷即使还能存活,也会被叛军所挟持,成为彻头彻尾的摆设,再也没有任何作用。”
“袁大人的目的达到了,他可以放心大胆,毫无顾忌地重建皇统了。”荀彧长叹道,“但大汉会不会因此得到拯救和振兴?”
曹操缓缓睁开眼睛,摇了摇头,“李弘呢?那头豹子会干什么?”
“李弘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放弃洛阳,杀进关中。二是退守河东,确保北疆安全,同时以河北之地为根基,形成割据事实,图谋霸业。”荀彧轻抚长须,皱眉说道,“北疆军杀进关中,极有可能逼急叛军,葬送了天子和朝中大臣们的性命,李弘可能因此而背下千秋骂名。所以,我认为北疆军退守河东,全力经营河北的可能最大。”
“由于我们判断失误,未能把青州黄巾军诱到冀州,这给了李弘充足的时间击败公孙瓒和稳定冀州全境。”荀彧遗憾地连连摇头,“李弘的运气一直非常好,这次也不例外。他有了冀州,北疆危机就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彻底解决。再过几年,李弘的实力会迅猛发展,将来……”
“将来怎样?”曹操追问道。
“如果我们不能在这几年内遏制和重创李弘,将来倾覆大汉社稷之人,必是这头豹子。”
曹操两手蒙住脸,发出了一声哀叹,“大汉亡矣。”
“大人,今日李弘也罢,袁大人也罢,无一不假借拯救社稷之名,抢占州郡,图谋霸业,但以两人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们拯救社稷不足,败亡社稷倒是绰绰有余。”荀彧略显激动地说道,“大人,你不是非常赞成张邈张大人的拯救社稷之策吗?你为什么不借机回兖州,立即联合张邈、鲍信、吴资、郑遂、子劫等诸位大人共襄大举,以中原为根基,图谋霸业,尽力拯救和振兴社稷?”
曹操猛地放下双手,咧嘴苦笑道:“文若,你是说我吗?我不过是个东郡太守,或者说是半个东郡的太守。我现在连自己的地方都有一半让黄巾贼占了,哪有能力去统领兖州?”
荀彧摇摇手,郑重说道:“如果大人立即回兖州,兖州很快就是你的。难道大人这么点自信都没有?”
曹操眯着眼睛想了很长时间,突然,他一拳砸到案几上,大声叫道,“好,我们回兖州。”
****
五月上,长安。
段煨、皇甫鸿急报长安,叛军突然撤回了潼关。
王允和朝中大臣喜出望外,众人一致认为北疆军终于听从了天子的旨意,从关西方向向叛军发起了攻击,叛军败亡在即。
皇甫嵩又一次提出了招抚之议。出人意料的是,王允竟然同意了。
此时叛军的粮草已经用竭,士气也低落到了极致,北军如果发力猛攻,叛军可能一击而溃。但考虑到叛军已经走投无路,也有可能负隅顽抗,誓死反击,给北军以重创。朝廷军队人数有限,如果北军在攻击过程中遭到重创,北军不但无法赶走徐荣,还有可能让关西的北疆军趁机杀入关中。北疆军主力一旦在关中会合,关中就给北疆军控制了。
王允为了保存北军实力,下令停止攻击,向关西派出了招抚使臣。在王允看来,只要再拖一段时间,让关西的北疆军和关中的北军保持对叛军的威慑,叛军在既没有出路又没有粮食的情况下,很快就要崩溃。
王允让前凉州刺史胡节和前汉阳太守杨荣前往关西招抚。
这时,西疆汉阳郡急奏朝廷,游击将军韩遂和偏将军马腾听说长安发生兵变,董卓被杀,匆忙率军向三辅杀来。汉阳郡太守在急奏中说,韩遂和马腾根本不相信天子诏书,他们认为天子危在旦夕,执意要率军杀到长安勤王。
王允大怒,当着天子的面指责皇甫嵩勾结叛逆,居心叵测,图谋不轨。皇甫嵩冷笑,一言不发。
太尉杨彪、司空淳于嘉、尚书令士孙瑞和诸多关中、西凉籍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纷纷出言替皇甫嵩求情。无凭无据,怎么能说韩遂、马腾是皇甫嵩叫来的?
太尉杨彪随即奏请天子拜封皇甫嵩为征西大将军,即刻西上凉州,劝抚韩遂、马腾罢兵。
天子不敢答应,转头望着王允。
现在朝中能以一己之力,让韩遂、马腾罢兵的,只有皇甫嵩。另外,王允也不想在这个危急时刻得罪关中、西凉籍大臣。于是,他勉强点头答应了。
当天下午,征西大将军皇甫嵩带着五十名铁骑卫匆匆西上凉州而去。
****
五月上,潼关。
牛辅、胡轸、李傕、郭汜等西凉诸将吵成一团,牛辅和李傕差点拔刀相向。
北疆军背信弃义,徐荣出尔反尔,大军差点全军覆没。牛辅为此怒不可遏,他怀疑李傕、郭汜、张济、贾诩已经秘密投降了朝廷,要置他和大军数万将士于死地。
胡轸认为徐荣不是这种人,这里面一定有原因。他主动要求到桃林要塞再找徐荣谈谈。大家当年在西疆战场上和羌人浴血奋战,情同手足,难道今天连一条生路都不给?但牛辅不信任他,认为胡轸背叛了董卓。胡轸刚刚走出潼关,就被牛辅的亲卫曲围杀了。人头送到议事大堂的时候,从颅腔里流出来的血还冒着热气。
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王方愤怒了,五个人冲出潼关,集结军队,把牛辅的大军团团包围。贾诩百般劝阻,可惜无济于事。就在双方一触即发之时,朝廷的招抚使臣到了。
“文才(胡节)、整修(杨荣),如果是劝降,你们就立即给我滚回长安去。”李傕怒气冲天地说道,“大家都是多年的朋友,我不想杀了你们。”
胡节拱手说道:“稚然,我们不是来劝降的,是来帮助你杀回长安的。”
李傕仰天苦笑,“算了,不要陪我们死了,不值得。你们回去吧。我知道王允、吕布对西凉人恨之入骨,他们把关中的西凉官吏杀得差不多了,但现在我们自身难保,无力报仇啊。”
“稚然,韩遂和马腾马上就要打到长安了。”杨荣说道,“徐荣的大军就在下邽,距离长安只有两百里,但王允、吕布坚决要求北疆军退出关中。徐荣非常生气,双方目前正在渭水河两岸严阵以待。”
“真的?”李傕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文约先生和寿成杀到了三辅?徐荣就在下邽?”
“千真万确。”胡荣说道,“董卓一死,韩遂和马腾又成了叛逆,西凉眼看就要再起战火,两人岂能忍受?所以我们去信之后,他们立即出兵了。稚然,杀回去,立即杀向长安。”
“拼了。”李傕挥手大叫,“是死是活,都是一回事。我们杀回去……”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四章 破釜沉舟 第九节
李傕的提议并没有得到西凉诸将的响应,郭汜、樊稠、张济、王方等人低头不语,各人想着各人的心事。
李傕气得一拍案几,大声叫道:“既然不敢战,那就散伙,大家各自逃难去吧。”
“慢,慢……”一直伏在案几上细看地图的贾诩急忙说道,“稚然,此事要从长计议,不能急躁,更不可贸然行动。长安之战如果大败,我们势必要死无葬身之地。”
杀回长安,说起来很轻松,但真要做起来,非常困难。
大军在潼关大战中损失严重,目前只有三万人左右,而且军队已经断粮,现在只能靠在山上挖野菜和宰杀战马度日。另外军械也很紧缺,但最为严重的是军心涣散,将士们看不到生存的希望,惶惶不可终日。带着这样的军队去打长安,只要稍稍受挫,必是崩溃的结局。
这些困难都是看得到的,还有看不到的重重危机。一是正在攻打桃林要塞的北疆军。虽然徐荣可能没有背弃承诺,但他现在人在关中,无力顾及关西战事,想帮也帮不上。大军如果攻击长安受阻,而北疆军又突破了桃林要塞和潼关,那大家就死定了,所以桃林要塞不能丢,必须屯重兵阻击。不过这样一来,大军首尾不能兼顾,无法集结全部兵力攻打长安,败亡是迟早的事。
二是屯兵渭水河畔的北疆军。徐荣到关中,目的肯定是进驻长安。如果大军把王允、吕布逼急了,两人向徐荣求援,攻打长安还是要失败。
三是正在往关中而来的韩遂和马腾。这两年韩遂、马腾利用社稷动荡,董卓无力西顾的有利时机,迅速占据了西疆西部的所有郡县,并想尽一切办法大力经营西疆。安抚和稳定西疆,形成了事实上的割据。不过西疆太穷,无论韩遂、马腾怎么努力,都无法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扭转西疆穷困的局面,所以他们对富裕的关中垂涎三尺,绞尽脑汁想占据关中。今天有这么好的机会,他们岂肯错过?把韩遂、马腾请进关中很容易,但要把他们送出关中,那就难于登天了。
四是天子和朝廷怎么处置?挟持天子和朝廷就会象董卓一样,成为天下人的敌人。以目前三万大军的实力,根本无法和北疆军抗衡。一旦北疆军置天子和朝廷的生死于不顾,倾尽全力攻打关中,大家何去何从?逃亡西疆,可能会被韩遂、马腾一口吃了。逃亡益州,那里人生地不熟,可能会被刘焉一口吃了。
进也是死,退也是死,两相比较,唯有攻打长安,置之死地而后生,才有生存下去的希望。
“如果北疆军打进关中怎么办?”王方问道。
“李弘尊奉当今天子,长公主又在晋阳,只要我们牢牢控制了天子,北疆军肯定不敢踏足关中一步。”贾诩非常肯定地说道,“如果李弘不是顾忌天子的性命,他早就打进关中了。”
贾诩的这个解释很牵强,李傕、郭汜等人谁都不相信。
贾诩微微一笑,把手指向了地图上的冀州,“李弘不敢打关中,有几个原因。”
北疆军的主力现在都在冀州,而冀州一地有袁绍、公孙瓒和黑山黄巾军,另外青州黄巾军也有可能北上,李弘要想占据和稳定冀州,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以北疆现有的实力,显然无力支撑两线作战。以我看,北疆军因为关西方向的连续作战加剧了钱粮消耗,已经是强弩之末,支撑不了多久了。
对于北疆来说,冀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冀州直接关系到了北疆的生死存亡,所以只要冀州没有稳定,北疆军的主力就不会离开冀州。
“文和,关西方向有徐荣、玉石和颜良的三支大军,如果再加上河东的屯田兵,他们的兵力已经超过了我们,如果北疆军要打关中……”樊稠忧心忡忡,摇头苦笑,“还有什么如果,北疆军不正在攻打关中吗?”
贾诩从容一笑,“北疆军攻打关中的军队越多,打得越猛,距离他们退兵的时间就越近,因为他们没有钱粮支撑了。而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援军会来得更快。”
李弘如果攻占了关中,下一个目标就是西疆。西疆叛乱不定,关中谈何稳定?从自身安全角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