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326章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第326章

小说: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疆之战的事之所以争论到现在还没有结果,就是因为钱的事。虽然天子也有做一代圣君,建下万世功业的想法,但一想到万金堂的钱从此就没了,自己辛苦积攒了十几年的钱最后还是被这些大臣们骗完了,他就舍不得,他就有气。
这时,太仆杨彪说,北疆大战是大汉国的大事,几十年一遇的大事,商议这种大事的时候竟然没有太尉,是不是违背大汉律了。他举荐马日磾为大汉国的新太尉。
天子马上说,朕觉得射声校尉马日磾很合适,很好,即刻上任。
马日磾上任后,在第一天的朝议上就成功说服天子同意了北疆大战。同天下午,天子和太尉马日磾在御书房长谈了一段时间,随即天子下旨命令少府调拨五十亿钱到大司农府准备北疆大战。天子还下旨镇北将军府,同意他们的恳请,把自己的盐铁之利赊借给镇北将军府以赈济六十万灾民,直到北疆大战结束为止。
朝堂上下无不震惊。

第一卷 立马横枪篇 第九章 风卷残云 第七节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八月。
天子不顾诸多大臣的强烈反对,同意了镇北将军李弘的奏议,下旨命令尚书台拟制北疆大战的详细策略。
反对的大臣们虽然还在连番上书劝谏,但奏章犹如石投大海转眼就被沸腾的主战狂潮淹没了。许多反对的大臣心忧大汉的安危,捶胸顿足痛心疾首,更有甚者要上书请辞一走了之。天子一律不准。北疆大战事关重大,目前只有朝中的大臣们知道,各地方官僚目前都还没有接到消息。天子担心消息泄漏了,引起天下恐慌。另外,这次反对出战的大臣不是很多,而且这些人还隶属不同的派系,不能形成反对的力量。但这些人有共同点,一是出身好,基本上都是名士大儒,都很有学问。二是这些人对大汉国忠心耿耿,天子要用他们,当然不愿意让他们离开朝堂。
天子为了安抚他们,特意找了几个位高权重的大臣谈了一次。天子说得很直白,说自己倾尽国力发动北疆大战,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要收复失地要对得起列祖列宗,不能让祖宗打下的江山从朕的手里丢了,不能让朕和朕的后人永世蒙羞,不能让大汉国和大汉国的子民遭受蛮胡的蹂躏。天子还说,朕要建下让万世景仰的功勋,要成为大汉国的一代明君。反对出战的大臣们不敢说话了。天子把话说到这份上,还怎么反对?总不能说自己就是要让陛下和陛下的后人永世蒙羞,不让陛下成为一代明君吧?
反对的声音没有了,君臣上下齐心,这事情就好办多了。
从七月底开始,天子和尚书台、三公府、大将军府、九卿诸臣们就北疆大战的诸多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商讨,最后由尚书台拟订了一个北疆大战的初步方案。
北疆大战以彻底剿杀幽州蚁贼,平定境内乌丸和匈奴叛乱,击败鲜卑人收复幽州和并州被占边郡为最终目的。围绕着这个目的,北疆大战要分三个阶段,一是在幽州平定蚁贼和乌丸人的叛乱,夺回渔阳和卢龙塞,把鲜卑人赶到燕山以北。二是兵出长城要塞,平定匈奴内乱,恢复河南(秦汉时代称河套地区为河南)的安定,断绝鲜卑人的后援。第三个阶段是北疆大战的重中之重,兵出雁门关,北上出塞攻击北部鲜卑,收复朔方、五原、云中和定襄四郡,把鲜卑人赶到阴山以北。
皇甫嵩在朝议上解释说,幽州战场目前的形势非常好。中郎将阎柔已经率部平定了代郡和上谷乌丸的叛乱,而骑都尉公孙瓒也率部攻占了肥如。除了张举张纯率领残部逃到辽东以外,蚁贼几乎全部被剿杀。幽州战场剩下的就是平定辽西辽东的乌丸叛乱和收复渔阳、卢龙塞赶走鲜卑人。皇甫嵩很乐观地说,今年年底,镇北将军一定能结束幽州战事。
他接着说到了平定匈奴内乱的事。皇甫嵩说,陛下坚持承认于夫罗为匈奴大单于是一个英明决策。如果当时我们听信了某些大臣的建议,为了尽早平息叛乱而向匈奴叛军低头承认了须卜骨都侯为匈奴大单于,那我们今天就无法出塞作战了。也就是说,北方四郡几乎已经失去了收复的可能。原因大家都清楚,匈奴人须卜骨都侯、白马铜和拓跋锋都是盟友,去年鲜卑人攻打北方四郡的时候,就得到了他们的暗中帮助,今年他们就更明目张胆了,他们不遗余力地以举兵叛乱来帮助鲜卑人入侵我大汉国。匈奴叛军和鲜卑人为了彻底占据我大汉国长城以北的大片土地,肯定要联手对付我们,他们一旦联手,我们就很难出塞作战了。但现在情况改变了。雁门关大战后,拓跋锋损失惨重,他现在就是想帮匈奴人的忙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皇甫嵩认为,明年春天,大军一定可以出塞攻击匈奴叛军。如果平叛顺利,三到四个月就可以结束战事。如果平叛不顺利,让匈奴叛军逃到了黄河以南,那事情就很复杂了。平叛大战有可能直接演变为收复边郡的大战,大军直接和鲜卑人对决。
皇甫嵩随即又说到出塞作战的事。他说,我们的目的虽然仅仅就是收复丢失的边郡,但鲜卑人不这么想,他们一定以为我们大军出塞,目的是要趁着他们连遭败仗实力大损之后攻打鲜卑国,占据他们广袤的疆域。所以,我们的大军一旦开始攻击匈奴人,鲜卑人大概就要紧张了。也许有人认为鲜卑诸部矛盾重重,他们的各部首领会在我们攻打拓跋锋的时候见死不救。我奉劝各位放弃这个想法,唇亡齿寒的道理不仅仅是我们大汉人懂,胡人也懂。没有了拓跋锋驻守北部鲜卑阻碍大汉军队,弹汗山和西部中部鲜卑都要遭到我们的攻击,所以他们一定会援助拓跋锋,把我们挡在阴山以南。想想我们在落日原的惨败,鲜卑人为了反击我们,在危急关头肯定会齐心协力,一致对外。
我们不要轻视出塞作战。鲜卑人去年虽然只用几万铁骑就占据了北方四郡,但我们要想收复四郡,即使有十几万大军也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土地,还要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二十几万大汉子民,还要四郡三十多座完整的城池。如果我们占据了土地,却不能救回大汉的子民,不能保住大汉的城池,那我们出塞的目的几乎全部丧失了。北方四郡从此荒无人烟,就此成为我们和鲜卑人的战场。我们耗尽所有国力打这一仗,难道仅仅就是要夺回一片荒漠?
按照皇甫嵩的估计,如果明年夏天可以结束平定匈奴叛军的大战,那么在明年大雪来临之前,大军只要能远征千里杀到阴山,然后倚仗恶劣的天气就能迅速结束北疆大战。
卢植接着把参加北疆大战的军队人数、民夫人数以及所需耗费的粮饷军械各类辎重物资做了一个详细的说明,就大战可能对大汉国的民心、财政和其他各方面的影响做了预测,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预防和解决措施,力求把北疆大战对大汉国所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点,以保证大汉国的稳定和发展。
卢植说了很长时间,最后说道,此次北疆大战必须在明年冬天来临之前结束,否则,我们无力支撑。
天子随即下旨,命司空丁宫领征北大将军,驻河东安邑总督北疆战事,镇北将军李弘和镇北将军府皆归其节制。命令徐荣领镇北将军府立即开始筹备北疆大战。命令镇北将军李弘立即发动幽州大战。
本月初,西园军四万将士全部征募完毕。西园军以五千人为一部,每部设校尉一人,军司马副之。每部设五曲,每曲设五屯。
天子大喜,随即下旨钦封西园八校尉。天子任命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大将军府司马袁绍为中军校尉,北军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议郎赵融为助军左校尉,议郎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谏议大夫淳于琼为右校尉。八部校尉统归上军校尉蹇硕指挥。天子还下令,如果京畿有战事,蹇硕将统领西园军、南军和北军三军,也就是说,大将军何进也要听从蹇硕的指挥。
圣旨一下,朝堂上下一片骂声。有的大臣看到奸阉一系掌控了西园军,心里十分痛恨,骂得很尖刻;有的大臣心中有数,但这时总要做做样子,不能把高兴摆在脸上,于是也跟在后面骂得不亦乐乎;大将军一系的大臣们在司空丁宫的带领下,一日十奏,连番揭发这些中官一系的校尉们贪赃枉法,要求天子把他们绳之以法。
天子看到反对之声非常激烈,很高兴。他对蹇硕说,大臣们骂得厉害,说明他们惧怕朕的西园军。好,你要抓紧时间督导各部校尉训练士卒,争取让西园军将士早日承担大任,为朕分忧解难。靠人不如靠己,只要自己有实力了,还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北疆大战结束后,李爱卿的大军估计也剩不了多少了,这洛阳的事,最后还要靠我们自己。
蹇硕连连点头,说陛下的意思臣明白,但陛下现在打算把司徒大人罢免了,那三公之中就没有我们的人了,将来要是陛下有什么事被三公联手掣肘,那陛下就很麻烦了。
天子笑道:“将来?将来还有什么大事?这一年多我们不都要围着北疆大战转吗?爱卿要知道,没有士人的支持,小董侯他很难继承皇统的。为了小董侯的将来,朕把三公给他们又如何?治国还不是要他们出力吗?”
蹇硕迟疑很久,小声问道:“陛下当真相信他们……?”
“所以朕叫你抓紧练兵。”天子不动声色地说道,“皇甫爱卿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北疆大战是分三步走。既然分三步走,那李爱卿的大军就有休整的时候,北疆大战就有危急的时候,而朕也会在适当的时候说话的。难道我万金堂的钱当真是大汉国的私产?这是朕的财产,朕既然把钱给他们花了,他们当然要付出代价。”
蹇硕犹豫了一下,又问道:“陛下当真相信西园军?”
“爱卿……”天子眨眨小眼,亲昵地拍拍蹇硕的肩膀,小声说道,“让他们觉得朕上当受骗了有什么不好吗?朕觉得很好,朕每次看到他们的时候都很开心,哈哈……朕每次想到他们被朕揭穿了骗局而又不得不为朕所用,想到他们目瞪口呆惊恐不安的样子,朕就想放声大笑,哈哈……”
蹇硕陪着笑脸道:“如果镇北将军……”
“你放心,李爱卿正直忠义,一心为国,只要支持他打完北疆之战,支持他收复边郡,他什么事都会听朕的。”天子感叹道,“所以说,还是象李爱卿这样的忠臣好啊,根本不要朕去费心思。”
蹇硕有点担忧地看着天子,欲言又止。
“爱卿,天下人的眼睛现在都盯在朕的万金堂上,但孰不知道,这不知不觉之间天下的命运也系在了朕的万金堂上。”天子仰面大笑,“哈哈……万金堂,果然是万金堂啊。”
蹇硕豁然醒悟,欣喜万分。
“李爱卿回到并州之日,就是小董侯继承皇统之时。”天子凑到蹇硕的耳边,压低声音说道,“现在的关键是要他们高兴,是要北军离,所以……”
蹇硕猛然想到什么,骇然心惊,脸色突然难看起来。
“陛下,司徒大人会被大臣们杀了的。”
****
徐荣和张燕接到了天子的圣旨,知道天子已经同意发动北疆大战以彻底解决北疆问题,顿时兴奋得欢呼不已。
张燕随即急书杨凤和张白骑,告诉他们说大军明年春天要出塞作战收复失地。命令杨凤整训黄巾军主力,督促张白骑做好军屯,争取在十月谷物丰收后开始大练兵,为出塞作战提供充足的后备兵源。
徐荣急书护匈奴中郎将麴义。麴义突然接到这个惊人的消息,难以置信。他急忙找来恒祭、狂风沙和杨明三个统军校尉,把徐荣的书信递给他们,“你们看看,你们看看,这是真是假,是不是子烈在开玩笑啊?”
恒祭三人看完书信,又惊又喜。
“大人,要打大战了。”杨明高兴地叫道,“可惜,现在都是将军大人在幽州打仗,和我们没关系。我们要到明年才有仗打。”
恒祭望着在大帐内激动地走来走去的麴义,笑道:“皇帝陛下终于忍不住了,他要拿出万金堂的钱财来打仗了。北疆一战之后,边郡至少可保十年平安。我们白鹿部落的乌丸人能够过上安稳的日子, 要感谢皇帝陛下。”
狂风沙一拍案几,大声说道:“赶走了鲜卑人,我们先零羌总算可以过几天舒心日子了。大人,既然皇帝陛下决定打仗,那我们的粮饷是不是有着落了?”
麴义大笑道:“当然了。立即回书徐大人,叫他立即发运粮饷。”
“大人,有了粮饷,我们是不是立即出战美稷?”杨明急不可耐地问道。
“不。”麴义挥手说道,“我们就待在长城要塞,哪里都不去。让雷子和渊源继续在美稷城附近出没,牵制匈奴叛军的兵力。”
张燕回到晋阳后,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老大人赵岐和刺史丁原。老大人非常兴奋,能看到北疆四郡被收回,死了也瞑目了。现在六十万灾民的赈济和屯田有并州、河东的盐铁之利做保障,大家没了后顾之忧,情绪都很高涨。
三人随即召集平南中郎将府、护田中郎将府、刺史府,还有太原、上党和西河三郡太守府议事,商议安置灾民北上进入西河郡的事。并州能安置灾民垦荒屯田,又靠近长城要塞的地方,就是西河郡的黄河两岸。灾民进入西河郡后,沿黄河东岸而居。黄河西岸目前有几万匈奴人在居住放牧。民屯的部分掾史随灾民北上,安排灾民屯田。北疆大战开始后,部分灾民要被征调为随军出战的民夫,剩下的就待在黄河岸边屯田了。等到北疆四郡收复,从四郡逃入关内的北疆人返回原籍后,这里的一部分灾民就可以迁回太原和上党两地屯田,以减轻西河郡的屯田压力。张燕和赵岐为了安抚灾民,稳定民心,再次请出了襄楷大师。襄楷大师满口应承,带着一帮弟子立即启程往壶关而去。从冀州而来的灾民快要赶到壶关了。
灾民迁移到西河郡,也有利于及时得到赈济物资。从关中关东运来的赈灾物资可以沿着长安城到长城要塞的驰道送到西河,也可以从河东到晋阳再转长城要塞的驰道送到河西,还可以利用黄河上的漕运直接送到西河郡。
徐荣正是看中了西河郡的运输便利,把北疆大战的大营设在了西河郡的郡治离石城。镇北将军府的司马李玮携夫人筱岚和十几个府内掾史先行赶到离石城筹建大营。
关中和关东两地的巨商富贾通过各种渠道率先得到了天子要发动北疆大战的消息,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所蕴涵的无限商机立即吸引了他们的目光。商贾们以最快的速度冲向了镇北将军府。
这些人都知道这场仗要靠镇北将军李弘打,而不是靠一兵一卒都没有的司空大人打,许多人甚至认为天子任命这么个没用的统帅纯粹就是多此一举。虽然司空丁宫大人领征北大将军总督北疆战事,看上去权力最大,但天子派他驻府河东的目的主要还是统筹后勤,协调镇北将军府和朝廷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镇北将军府那样的实权。说白了,就是镇北将军李弘的资历太嫩,没有统帅指挥北疆大战的资格,天子为了确保北疆大战的胜利,无奈之下只好派了这么一个三公重臣给李弘撑腰。打仗的事都交给李弘,其他的麻烦事都由这位司空大人顶着。所以这些人一个都不去找征北大将军,而是直接奔镇北将军府去了。
徐荣对这些巨商富贾很客气,特意抽时间带着左彦、唐云、唐放和他们见了一面。
徐荣说,诸位不辞辛苦来到龙山大营的目的我知道,但十分抱歉的是,北疆目前没有战事,以后的几年内也没有战事。现在除了并州屯田还需要一些粮食物资外,我们已经不需要其他东西了。徐荣东拉西扯了一番,最后说道,我觉得诸位应该到洛阳去碰碰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