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29章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第29章

小说: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军给胡族联军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尤其是士气上的打击。看到熊熊燃烧的梅山,看到在烈焰中挣扎惨死的士兵,没有人不恐惧,没有人不害怕。铜墙铁壁一般的卢龙塞给予士兵的已经不仅仅是牢不可破的神话,还有惨无人道的消灭敌人的恐怖手段。
素利部队的灭亡,导致胡族联军失去了人数上的优势,攻城似乎成了一件遥不可及的事。乌延的部队似乎惊吓过度,竟然把大营后撤了三里,远远避开了那座烧成焦炭一样的梅山。他们不再进攻,他们在等待熊霸的归来。
当天晚上,熊霸就带着十几名侍卫,急匆匆的离开了大营。他还有应急方案。他离开大营就是去执行这个应急的方案。
大火一直烧到第二天中午,才慢慢的熄灭了。如果不是那道城墙阻碍了大火继续延续,还不知道要烧到哪里,又要烧到什么时候。
跳下山谷的士兵不可能存活,留在辅墙上的士兵不是被火烤死,就是被烟活活熏死。第三天,当汉军士兵打开石闸门时,却惊异的发现竟然还有人没有死。被大量尸体压在最下面,紧靠在石闸门边上的几个鲜卑士兵都还活着,其中就有胖子素利。
卢龙塞首战告捷,整个要塞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之中。

第一卷 立马横枪篇 第二章 燕赵风云 第十一节
姬明指着远处胡人的大营,问李弘道:“不知道他们还打不打了?”
“一定会打的。乌延虽然损失了素利的二千多人,但并没有伤筋动骨。他还有时间,还会找到援兵。等他们喘过气来,恢复了士气,进攻的时候就到了。但我们的人实在是太少了。现在能活蹦乱跳的,只有一千多一点。在这城墙上并排站成一排,都排不到那一头。如果援兵不到,我们的形势的确非常危险。”
姬明叹了一口气,没有做声。
“公义(姬明的字),我们会活下来的。你一定能回家看到夫人。”李弘赶忙安慰他道。姬明从怀里掏出香囊,看了又看,满目深情。
“小雨的命非常苦。”姬明突然说道,“她是个孤儿,父母都被胡人杀了。后来她被谷大人收养了。谷大人去世之后,她一个人孤苦伶仃,靠帮人缝补浆洗度日。你知道我是怎么认识她的吗?”
李弘摇摇头。他看到姬明谈兴非常浓,不好打断他,于是陪着他在城墙上慢慢地走着,默默地听着。
深夜的寒风吹在身上冷冰冰的,风里还带着一股股树木的焦糊味道。卢龙塞上空的大纛在夜色里飞舞,发出巨大的“啪啪”声。明天,明天还会平静吗?李弘望着城外隐约可见的敌人大营,独自想着。
李弘已经升任屯长了。因为没有士兵,他和姬明两个光杆司令就负责夜里巡视城墙。
熊霸这一次是深夜里回来的。乌延和阙机赶忙把他接到大帐内。自从素利全军覆没之后,两人的关系明显得到了改善。战争不是儿戏,容不得半点私人感情。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团结。
“汉人可有增援?”熊霸问道。
“目前在城墙上看到的还是田静的旗帜,没有其他的战旗出现。”乌延回答道。
“现在我担心的就是汉人的援军,一旦他们及时赶到卢龙塞,我们这次行动就算失败了。”熊霸担心的说道。
“我们的援军在哪?”阙机最关心的就是这个。
“三天后就到。大帅安排在白檀城的援军已经是用最快的速度赶过来了。因为辎重需要同时运到,所以时间上稍稍迟一点。”
“我们等援军来了进攻,还是从明就开始进攻?”乌延一听援军来了,心情立即好了起来。
“明天就开始打吧。这几天士兵们已经恢复了士气,各个都满腔愤怒,要杀上卢龙塞为素利大军报仇。”阙机接过话,恶狠狠地道。
“士兵们求战的情绪的确很高。这几天,几个千夫长,百夫长都跑来请战。我看可以立即发起进攻,连续攻击,一连攻它三天。援军一到,正好一鼓作气,拿下卢龙塞。”乌延一脸的兴奋,他双手激动地比划着,气势汹汹地说道。
熊霸笑起来,“一切听大王的。”
“那你可有什么要说的?”乌延知道熊霸在极力维护他的权威,所以说话总是很好听。但熊霸打仗的确有一套,有些作战细节还是需要他说清楚一点好。
“虽然我们非常意外的损失了素利的二千多部队,但却没有白白损失。素利部队完成了我们预订的任务,而且彻底完成了。现在我估计田静手上已经没有预备部队了。在最初的两天里,我们亲眼看到,他在梅楼上的损失不会少于三四百人。所以我们以现在的五千大军猛攻卢龙塞,几天打下来,他的防守部队恐怕也所剩无几,不够我们援军吃了。”
“我们要打得快一点。距离我们到达卢龙塞已经六天了。按道理,离它最近的徐无城应该派出援兵了。”阙机在一旁补充道。
“大人说的对。但徐无城的援兵不足为虑,一个小小的县城,能够派出多少人来。两百人已经不得了了,而且还都是守城的步兵,没有什么战斗力。”熊霸不再意地说道。
“今天早上,我们还是兵分两路。大人派一个百夫长,带三百人,在云山多插旗帜,假冒两千人攻打云楼。做做样子就可以了,主要是牵制云楼上的汉军,不要让它加入到主城墙战场上去,同时给他们增加点压力,让他们知道我们援军到了。”
“现在梅山温度高得就象一个火炉,梅楼也是。所以卢龙塞的左翼已经彻底报废了。汉人的正面防守失去了左翼支援,但对于我们来说,则是完全丢掉了侧翼遭到打击的顾虑。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强攻卢龙塞的左城墙,一直把它打垮为止。”
第七天。乌延率领大军到达卢龙塞城下的第七天,乌延再次开始了攻城大战。双方士兵在城上城下杀得难分难解。
乌丸人和鲜卑人在恐惧和悲伤过去之后,流淌在他们血液里的凶猛和好战,很快激发了他们对汉人更加强烈的仇恨。
几十年以来,甚至几百年以来,汉人对胡人的政策除了征伐就是和亲,而彼此间的仇杀时间远远多于和亲时期的友好时间。这之间的是是非非,对对错错,又有谁能够说得清。杀,除了杀就是杀。鲜卑人的大王檀石槐在全盛时期,就愤然拒绝和亲。他要杀汉人,要入侵大汉国。这是每个外族固有的观念和对待大汉国的态度。即使暂时和亲了,那也是因为实力不够,需要时间蓄积力量,准备下一次攻击。没有那个外族的大首领会想到要和大汉国永世和好。因为大汉国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开疆拓土的脚步。只要有机会,大汉国就会杀进大漠,杀进草原。胡人世世代代都仇视汉人。
李弘双手高举一块大石头,狠狠的对准正在飞速上爬的敌兵砸下去。今天就这样砸石头,射箭,和其他士兵一起抬着巨大的擂木往云梯上扔,已经不知道重复多少回了。双方士兵都有一点失去理智。从早上打到下午,连吃饭都是一边跑,一边往嘴里塞。敌人在几个点上实施了突破,成功登上了城墙。虽然很快就被打了下去,当对守城士兵的士气来说,是个不大不小的打击。
云楼上的士兵剑拔弩张,非常紧张的和辅墙外的敌人对峙着。双方不时的互相射箭,敌人还在射程之外的山上挖土装袋,好象要展开大战的样子。田静听到汇报后,虽然怀疑是敌人的牵制行动,但他也不敢肯定,只好要求防守云楼的士兵们小心在意,不要旁顾其他战场了。
当敌人撤退的号角吹响时,城墙上的汉军士兵长长的吁了一口气。难熬,血腥的一天总算结束了。汉军损失惨重,面对疯狂的敌人,防守方兵力薄弱的弱点一览无遗。虽然说不至于马上出现危急,但敌人如果天天这样猛攻,要不了几天,防守方士兵折损大半之后,主城墙就一定会失守了。
汉军再次折损将近百名士兵,屯长一名。
田静望着新月楼方向,嘴里不停的嘟噜着。他在祈祷汉军援军赶快到来。按时间推算,如果不出意外,太守刘政大人的援军应该在三四天之后赶到了。但距离自己最近的徐无城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援军赶来?
第八天,一如既往,乌延,阙机督阵,士兵们发动了潮水一般的进攻,大有不拿下城池誓不罢休的气势。这一天更多的敌人冲上了城墙。军司马王进带领五十个武功高强的士兵,就象救火队员一样,哪里出现了危急,哪里就有他们厮杀的身影。
李弘看到军候武飞死了。武飞是他特别喜爱的上司,他喜欢看到那张笑眯眯的脸,待人温和而且和善。武飞也喜欢李弘,他一看到李弘就笑,总要和他说上半天的话。
武飞被敌人一刀砍中胸口,整个人都横飞了出去。李弘救不了他。他眼睁睁的看着武飞被砍死了。李弘无力的叫了起来。他虽然大发神威连杀四人赶到那个杀死武飞的敌人身边,准备为他报仇,但更多的士兵赶在他前面,把敌人剁成了几大块。李弘跪在武飞身边,欲哭无泪。
第九天,战斗的惨烈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敌人真的是疯狂了。他们架起了更多的云梯,更多的士兵投入到战场上,他们不休息,轮番攻击。
乌延和阙机好象也有一点失控,他们拿着战刀,竟然站在城下一百步的地方督阵。士兵们最后一点力量都被各自的首领榨了出来。他们不再想到生死,他们的头脑里只有荣耀,只有卢龙塞。
田静浑身浴血,黑黝黝的钢枪咆哮着,在敌人中间往来如飞,翻滚飞腾,拼命蚕食着敌人的生命。主城墙左侧,王进和他的部下们带着所有的士兵全部投入到激烈的搏杀之中。敌人蜂拥而上,太多了,已经没有人还有时间砸石头,滚擂木,只能在城墙上和敌人肉搏了。主城墙右侧柴挺指挥着部队,尚能勉强应付局面,那是因为他这一侧不是敌人的主攻方向。但即使如此,他也没有一兵一卒可以支持左侧战场。
天黑了下来,敌人缓缓退回到大营里。
城墙上,城墙下,到处都是尸体。汉军士兵疲惫不堪,一个个坐在血迹斑斑的城墙顶上,享受着难得的休息。
田静望着王进,柴挺,三人默然无语。部队的损失已经达到了不能维持整个城墙的防御了。现在能够站在城墙上继续作战的士兵,只要五百多人了,这包括云楼上的两百名士兵。左侧城墙的防守士兵在敌人连续三天的猛烈攻击下,只剩下了八十多人。明天要塞就有可能被敌人攻破了。
“大人,敌人的损失也非常巨大。看他们撤下去的部队,不会超过两千人。我们损失了一半,他们损失了一半多,大家在人数上还是基本上平衡的。”柴挺缓缓说道。他在安慰田静,也在安慰自己。
“是呀,大人。乌延的部队损失非常大。明天他不可能再把攻击面全部铺开了,他也只能选择重点攻击的办法。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他攻击部位重点防守。明天还是可以支撑过去的。”王进嘶哑着声音说道。
“敌人的援军马上就要到了。”田静轻轻地说道。
柴挺和王进目瞪口呆。
“大人,你有什么依据吗?”柴挺迟疑了一下,问道。
“乌延不计后果,不计死伤地进攻,恰恰暴露了他后面有支援。象他这么打下去,他的部队马上就要消耗一净。他又不是白痴,把自己人拼光了,一样好处也没有,他会做这么愚蠢的事吗?”
“我们怎么办?”王进望着躺满一地的士兵,无奈的问道。
田静哑口无言。他能有什么办法?没有支援,没有士兵,这战没有办法再继续了,马上就要完结了。
“我们会成为大汉朝的罪人。”田静悲哀地说道,“子孙后代都要替我们背上这个永远都抹不去的耻辱。”
就在这个时候,新月楼方向传来了密集的鼓声。
城墙上的士兵先是愣住了,随即爆发出了震天价的欢呼。援兵,眼睛都盼穿了的援军终于来了。士兵们突然之间兴奋起来,他们高声欢呼着,一窝蜂的涌到城墙内侧,向卢龙楼方向看去。
一个全身披挂,手执大刀的骑士突然出现在卢龙塞的广场上。士兵们再次高呼起来,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从一声接一声的吼叫里得到了极度的释放。
田静的脸色突然就由狂喜变成了悲痛,一种极度失望的悲痛。

第一卷 立马横枪篇 第二章 燕赵风云 第十二节
田静极力压制着心中的愤怒,大声问说道:“陈县尉,徐无城的援军为何今日才到?”
“回大人,城里的人一听说蛮子打过来了,纷纷外逃,徐无城大乱啦。县令大人为了维持徐无城的治安,只好把支援一事一拖再拖。下官已经是连夜赶来了,路上一点时间都没有耽搁。士兵们连续走了三百多里,非常疲劳,希望大人能让他们休息一下。”
田静望着广场上的士兵,摇摇头,问道:“你们来了多少人?”
“回大人,两百三十二人。”陈捷看到田静失望的脸色,赶忙补充道,“大人,我们县令大人已经竭尽全力了。县衙内所有能拿刀的都来了,就连给大人烧饭的伙夫,看守西城门的田老头,都来了。实在是找不到人了。现在整个徐无城,也就县令大人一个人带着几个不走的百姓在看着城门。”
田静没有说话,心里非常感动。他一把拉起跪在地上的陈捷,轻轻说道:“去休息吧。”
李弘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汉国还有这么老的士兵。
田重抬头挺胸,站得笔直。他很瘦,中等个,花白的头发,翘翘的山羊胡子,身上的甲胄已经非常陈旧了。
李弘迟疑了一会,问道:“您老多大年纪?”
“回大人,六十二了。”
李弘这次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突然发怒了。难道大汉国壮年男子都死光了吗?
他左右看看,突然对着陈捷的背影大叫起来:“陈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
陈捷赶忙跑过来。他看到田重,马上明白了。他笑起来:“李大人大概不了解情况。这个田……”
李弘打断了他的话,怒气冲天地说道:“我大汉国的壮年男子都死绝了吗?他这么大年纪应该在家抱孙子,而不是来打仗。”
“大人……”陈捷还想解释什么,被匆匆走过来的田静拦住了。
田重看到田静,突然笑起来:“大人,好长时间没有见面了。”
田静望着他,叹了一口气,“你一直还好吧?”
“我结实着呢。总是死不掉,所以到这里来了。”
田静走过去,把他拉出士兵的队伍,指着李弘问他道:“这小伙子不错吧。”
田重连连点头,“不错,不错,一看就不是一个好惹的。”
田静笑起来,把嘴贴到他耳边,小声说了两句。田重的眼睛随着他说完话,突然亮起来,“哦,是他。厉害,厉害。”
李弘正在猜想校尉大人和眼前这个老兵的关系,田静已经喊他了:“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老大哥,田重田长敬,是个四十多年的老兵了。他做过大汉朝四位将军,五位中郎将的马夫。最后一位就是破鲜卑中郎将田晏。落日大战之后,田大人兵败归来,特意为他永久保留了兵籍。他戎马一生,孤苦无依,老了拿一封兵饷,勉强糊口度日,也算是大汉国待他不薄了。”
“那个时候大人还是军候吧。”田重笑着说道。
田静点点头,“这是李弘李子民,是个屯长。将来有出息的,就是他了。”
李弘赶忙给田重行了个礼。田重大惊失色,赶忙要回礼,被田静拦住了,“小辈给你行个礼,是礼貌的事嘛。你不要上城楼了,到新月楼去吧。”
田重不干了,“为什么?”
“你能干什么?”田静没好气地道。
“我可以帮忙送送箭,抬抬伤号,把死去的士兵驮下来。”
田静沉默了。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好吧。如果我死了,记住把我驮下来。”
李弘和姬明各自带着一百人走上了左右两边城墙。陈捷带着剩下的人被编入了一支五十人的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