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办公室政治 >

第8章

办公室政治-第8章

小说: 办公室政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子兵法》中有个关于“三令五申”的典故,确可以拿来借鉴。    
    当年吴王委派孙子训练宫中嫔妃成为娘子军。起初,宫妃们觉得好玩,视同儿戏,成日嘻嘻哈哈。孙子一再劝说,并告诫如不听命,即要严惩。其中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根本不当一回事。结果三日过去,孙子行使无情军法,斩掉了那两个妃子,宫妃们肃然起敬,立即军容整肃,井井有条。    
    当然,威严也不等于恶言相对,破口大骂,整日板着面孔训人。只是在工作时对待属下必须令出法随,说一不二。发现了属下的差错,决不姑息,立即指出,限时纠正,不允许讨价还价。只有让属下滋生敬畏之心,才会使你威风凛凛,在万马千军冲锋陷阵的激烈竞争中指挥自如。    
    威严始终是管理层人士的一种气质。    
    但是,只有威严感是不行的,还得富有人情味。下面是一个关于美国电话业巨擘、密西根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福拉多的小故事:    
    2.培养贴心人    
    “相交满天下,知心能几人?”这是人们对朋友易交,知己难寻的感叹。    
    其实这不是感叹,这句话所说的,毋宁是一种真实,有值得在人性丛林里进出行走时思考之处。    
    所谓“贴心”,简单地说就是“体贴人的心”,一种主动关怀对方的心和被动倾听对方心声的心!就是在感情上和他交流,这么做,对方会感受到一种温暖而不是压迫。如果你对他的心思也有所了解,那么不可表现得太多,也不可表现得太深,而且应针对无关紧要的事来表现,其他的事,装作“鲁钝”好了。不过,在态度上仍要表现出和他的“贴心”,否则你和他的关系也会产生变化。    
    在单位里,常常听见有的中层领导者抱怨:“唉呀!也不知是怎么搞的,我的下属们整天怨气冲天,好像总也不满足,一会儿嫌钞票挣少了,一会儿又抱怨工作没意思,反正这也不是,那也不行,似乎外面的世界哪儿都比这儿的好。”也常常听见下属们在一起窃窃私语:“唉呀!我们的大多数领导人也不知整天在忙乎什么,怎么这么安排工作,也不替我们想想。”于是乎管理者叹息:现在这世道,人是越来越难管了,我整天都快累死了,他们却在一旁无动于衷,好像什么事都是我一个人似的。这种现象的存在恐怕不在少数,究其原因,领导应负主要责任。    
    要知道管一群人,可不像摆弄一个物件那么简单,主要的一点: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不是一发指令他就会丝毫不差地去执行,管人这门学问实在是大大的深奥,要不怎么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固然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有其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但其中非规律性的,可以供你发挥的地方也太多了。    
    一个有远见的上司就在于能够审时度势,利用现有的条件,达到预期的目标。这中间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将自己的意图通过各种方式,让下属接受,变成下属的行动指南,带领下属一起干。前面抱怨下属的管理人员就是没有很好地与下属沟通,彼此之间互不了解,各想各的事,各干各的活,谁也没少干,可在对方的眼里是谁也没干好。    
    不少单位的中高层领导常常说:“我也特别希望知道下属们在想些什么,可是让他们说,谁也不开口,也不知道如何去了解他们的心态。”岂不知“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人心里的秘密怎么能对谁都诉说呢?    
    3学会笼络住下属的心    
    身为办公室或公司的“头头”,处理好方方面面的人际关系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有些领导者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看上”,而不重视、甚至极少“看下”。须知,这种态度是极为有害的。因为真正决定你成败的已不再是某个上司,而是你的下属。你有必要调整一番“感情投资”。只要在你与下属建立良好关系,在办公室内部形成一种和谐的气氛时,你的团队才可能获得长足发展。所以,作为上司的你千万要记住:家“和”才能万事兴。    
    可是,有时上司却对此不屑一顾。    
    他们认为与下属交心是懦弱的表现,作为领导者应该有自己的威严,不要轻易俯身下就,降低了自己的身份。殊不知,你所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是与下属的支持和努力分不开的。如果离开了下属的帮助和支持,你个人本事再大,能力再强,也是无济于事的。    
    当年的“西楚霸王”如何,其英勇有谁能相抵?他不也是纵横无敌、城必攻、敌必克吗?到头来,乌江自刎,又是为什么?你不能说他不勇敢,也不能说他武艺不精。毛病就出在他所信奉的是“以力量征服天下”的信条上,他没能笼络住下属的心,得不到下属的忠心拥戴。结果身首异处,为后世所惜。    
    鉴于古事,你作何感慨?    
    有的上司也许以为与下属交心属小事,不值得他去费多少心思。    
    谬也!上司与下属的关系,密切联系着单位与员工的关系。很难想象,一个对上司存在厌恶情绪的员工会为单位的存在和发展披肝沥胆。可以说,员工对于单位的前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分 学会与下属交朋友第22节 学会与下属交朋友(2)

    5倾听能提升领导力    
    假如有位眼科医生为病人配眼镜,居然拿下自己的眼镜给病人试戴,并一再强调“这眼镜我已经戴了好几年(我对这事非常有经验),不管多小的字我都看得清清楚楚的(由我的角度来看成果绩效也不错),你就先拿回去戴吧(我就将这好的经验不加修饰的直接移转给你)。”    
    病人问:“这行得通吗?”    
    医生说:“我戴的时候一切都很好(这制度在我公司的企业文化下执行的非常顺畅,一切都OK),你多试试,一定会改善的。”    
    病人又问:“这样做真的行得通吗?”    
    医生却说:“相信我,可以的,你看我戴了十多年,不是都好好的(经营管理完全靠过去自己的经验,不靠任何科学的分析与帮助),你只要回家多试试(鼓励埋头苦干,只要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照葫芦画瓢,去做就成了),就OK!”    
    病人:“可是我现在看到的东西都是歪七扭八的,都是斜的,我走路都有问题呢!”    
    医生:“别紧张,心情放轻松,只要有信心,你一定可以克服困难的,回去吧!”    
    没有理论根据与科学实证研究,仅凭着一股信心就去医治病人,这不成了“胡乱医”吗?经理人对事理的认知能如此吗?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我们与别人沟通时不也常犯这种未诊断就先开处方的毛病吗?因此了解别人与表达自我,二者都是人际沟通不可或缺的要素。    
    6杀鸡儆猴,树立权威    
    在本书第二章中我们提到做人的下属很难,其实管理下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令人头痛的问题也不胜枚举。    
    你是否有这样的员工:他的工作表现不俗,却有一个坏习惯,就是无论大小事情,总是提反面意见,时常无端地令工作气氛陷入僵局。要让他改掉此习惯,你必须在某些行动上动点“手脚”。    
    让员工晓得,身为老板的你,关注他们的感觉。有些人常喜欢批评,其实目的不在要改变事实,也许他在私人时间或公事方面,皆缺乏聆听者,需要发泄而已。所以耐心地听他的投诉,然后告诉他:    
    “多谢你对公司的关心以及宝贵意见,在可能的范围内,我会作出适当的变动的。”不必做出承诺,只要表示你的关注。    
    不妨重复对方的意见:“你的意思是……”确定没有误解其本意,但却切忌立刻作出裁决,更要避免与对方争辩,否则只会把事情弄坏。    
    若事情实在不妙,你最好表态,就是说明什么是可以办的,什么是你不能容忍的。要是对方死缠不舍,可以告诉他:“我已经将问题重复考虑,又已跟你说过,是无法一朝一夕解决的。我看你可以做的是,停止找麻烦,尽快返回工作岗位。”    
    做上司要有上司的威严。    
    7预先感知员工跳槽的信号     
    员工跳槽,特别是优秀的员工跳槽,对一个办公室或公司的影响是很大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作为一个领导,稳定团队,防止闪失,事关事业兴衰。随着企业用工制度的改变,员工的跳槽现象屡见不鲜。如何对待和把握员工跳槽,防止给工作带来损失,对一位领导者来说,也不失为一种能力的考验。    
    怎样才能知道有哪些人准备跳槽呢?    
    其实,对于想要跳槽的人,在这之前是有很多迹象可寻的,下面介绍跳槽者最常见的几种迹象。    
    (1)频繁请假    
    (2)对工作热情明显减少    
    (3)开始整理文件和私人物品    
    (4)和周围人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    
    诸如此类,说明此人已“身在曹营心在汉”了,只等这月工资发下来。    
    但是,即使很有心计的人,以上种种跳槽迹象也是很明显的,确实有人要跳槽,又能如何呢?顶多严加注意,预防此人在业务、债务方面造成什么遗留问题;再有就是有了心理准备,不至于在收到辞职报告时傻呼呼地说,我们正要重用和提拔你,你怎么就……就像某些被辞退的人正准备雄心勃勃地替上司卖力,却接到人事部的辞退令一样。    
    8敢为下属承担责任    
    小吴曾是某跨国公司的职业经理人,负责南大区的运作,但总感觉有层“玻璃天花板”隔着,才能没法充分发挥。这时他正好结识了民营企业家张先生,经过“甜蜜的交往”后,他被重金聘为该企业的销售部经理。谁知刚上任三个月,他手下的销售代表小李就被客户投诉贪污返利,审计部的调查证实了这一点,而且返利单上居然有吴经理的签名。这事让张总很是恼火,于是他亲自到销售部质问小吴。    
    “你手下的销售代表贪污客户的返利,这么长时间了,你居然不知道?!”    
    “我也知道了这件事。”吴经理辩解道,“按照流程,小李是把返利单报到我的助理那里,她审查并整理好后,再给我签字。我的工作也多,可能当时没看清楚。”    
    “是没有看清楚那么简单吗?你的工作比我还多?”张总怀疑地看着吴经理。    
    由于小吴到公司的时间不久,对销售部的关系还没有理顺,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他还得顺着助理的意思签署一些文件。张总前去质问的意思,其实并非要处理哪一个人,只是希望不要再出现类似的问题了。可小吴却还在嗫嚅着解释原因。    
    “是我工作的疏忽,回头我会和助理商量改进工作流程,并要求公司处理她,也请处理我。”    
    “处理助理能补回公司的损失吗?这件事应该负全责的是你!”张总对吴经理这种模糊的态度很气愤。    
    很明显吴经理做错了也说错了。在张总眼中,吴经理是代表销售部的,只要是销售部出了问题,无论责任是多是少,一定有吴经理的责任。所以一旦出了状况,吴经理要首先认错,而不是一味推脱,更不能拿小小的助理垫背,这种缺乏责任心的举动只会让老板愤怒。公司的经理都不愿意承担责任,怎么能管理员工呢?员工怎么能服从呢?    
    9尽量别与下属结交成铁哥们儿    
    为人上司,你对下属应采取民主的方式,随时与他们交流、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也许你会非常器重某一位下属,经常带他出入各种场合,但你们之间的关系应严格局限于良好的上下级关系中,而不能让别人误以为你们是铁哥们儿,否则,会在其他员工心目中造成不良影响。    
    由于你兼顾的是整个公司和全体员工的整体利益,需要有一位得力的助手协助你工作,为全公司的利益服务。当你与某一下属成了哥们儿后,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小集团,极可能会遭到更大集团的抵制。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害时,这不利于你顺利地开展工作。    
    而且,这种关系也不利于你这位下属能力的发挥。一方面,他手握着你的尚方宝剑,可能会恃宠而骄,办事不周,尽管他是处处为你着想,却不一定有利于公司的效益。另一方面,和你的关系太铁,会影响到他与其他同事的关系。    
    因此,上下级就是上下级,成了铁哥们儿,并不是件好事。    
    领导与下属保持距离,具有许多独到的驾驭功能:    
    可以避免下属之间的嫉妒和紧张。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送礼、行贿等行为。可避免使领导者对自己所喜欢的下属的认识偏颇。    
    “近则庸,疏则威”。作为一名领导,要善于把握与下属之间的远近亲疏,使自己的领导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有些领导想把所有的下属团结成一家人似的,这个想法是很可笑的,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你现在正在做这方面努力,劝你还是赶快放弃。事实上,与下属建立过于亲近的关系,并不利于你的工作,反而会带来许多不易解决的难题。如,在你做出某项决定要通过下属贯彻执行时,恰巧这个下属与你平常交情甚厚。你的决定恰巧与他有关,为了支持你的工作,他放弃自己暂时的利益去执行你的决定,这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但是,如果他是一个不晓事理的人,就会找上门来,依靠他与你之间的关系,请求你收回决定,这无疑是给你出了一个大难题。收回成命必然会受到他人非议。不收回,就会使你与这位下属的关系恶化,他也许会说你是一个太不讲情面的人,从而远离你。所以,请你记住这句忠告:“城隍爷不跟小鬼称兄道弟。”


第二部分 学会与下属交朋友第23节 白领丽人的生存法则

    同男性一样,白领丽人也要懂得办公室内的生存法则,学会赢得上司的赏识和同事的信赖,从而为自己的工作、学习及个人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从心理学角度看,异性相吸的道理往往使办公室内的领导对年轻女性下级报以一种较为宽容的态度,这对白领女性来说无疑是有利的。    
    但另一方面,女性与男性在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办事的作风等方面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男性对问题的思考往往比较注重客观情况,而女性则比较注重主观感受。这种不同个性又使得女性与其他男性同事相比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所以,白领丽人要摆好自己的“位置”,像小金鱼一样自由自在地游弋于办公室这块玻璃缸中。    
    1提高你的能见度    
    有位办公室女性被“指派”参加一项实验:练习增加能见度的技巧。学习用不会过于积极或刻意的方式来“自吹自擂”,这可不简单。这位白领丽人工作认真,人很聪明,但跟许多人一样,刚开始她并不了解,如何玩办公室的“政治”游戏。    
    她在业务与行销部门工作,生意成交通常是靠经年累月与顾客建立的良好关系。她在这个工作岗位做了好几年,那段时间,她的薪水优厚,上司与同事都很喜欢她,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平步青云,或许是因为她的工作地点不在总公司吧。所以我们谈到她在新的职位上,该做何改变,并讨论新的策略。    
    她在新公司工作约两个月后,她的好友到她的办公室找她,刚好有一份传真进来,原来是她花了两个礼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