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男人的错-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听到一位妻子对丈夫说:“一生中我最不能忍受的是被欺骗。如果你爱上另外一个女人,请一定要实话告诉我,我绝对放你走。”
“你不爱我了?”丈夫不知所措地问。
“恰恰相反,”妻子说,“因为我太爱你了,所以我宁可自己痛苦,也要成全你的幸福,祝福你。”丈夫沉默无言,将妻子拉得更紧。
这位做妻子的后来对我说,“当他的心飞走的时候,你必须超然,不要钻进死胡同,否则只有两人一起毁灭。”
3。 清楚自己的人生地图
女人一定要记住,不管你多么强势,多么注重事业,作为女人,结婚、做母亲、教育子女都是人生的必经之路。生孩子的黄金岁月只有那么几年,千万不能错过机会而放弃了做母亲的权力和乐趣。然而,对于女人,现实的残酷性在于,女人一旦放弃手中任一项事业,就再难回头。所以女人即使相夫教子时,还要时刻准备着自己事业的回归。我们没必要去抱怨世界的不公,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要什么,何时要,放弃什么,何时能再捡回来。人生地图就是在你心中的这一规划。
4。 一笑泯恩仇的大气
印度有一位僧人,大度超然,从不生气。他的这种风度令一位过路人十分感兴趣,于是这位过路人就想方设法惹怒僧人,因为他无法相信世界上会有一位如此超脱的人。用尽千方百计都不奏效之后,过路人再也无法忍受了,气急败坏地对僧人说:“为什么你就不生气?为什么你会这样?难道你不是人吗?”僧人微笑地对这位过路人说:“如果别人给你的礼物,你不想要,再退回给这个人时,结果会怎样?”
因为误解中伤,我们都会生气,但是,有一句名言这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如果我们能学会原谅,学会超然,学会一笑泯恩仇,便使自己成了一个大气的女人,并且令人尊重。
5。 外在与内在的美丽同等重要
尽管人们知道,不能根据书的封面来判断书的内容,然而,没有一个出版商不在出书时,在书的封面上大下功夫,因为他们知道,任何一个不了解书的内容的读者,没有不从书的封面评判这本书的。同样,女人的外表就像书的封面一样,决定了别人的第一印象。
为了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女人的衣着一定要有品位,特别是进入中年的女人。年老色衰是真实的状态,如果再不注意,惨状可想而知。略微讲究一下即可,倒不必铺张奢侈。如果你是一个不修边幅的女人,不要幻想别人发现你所谓的内在美,从而尊重你,喜欢你。想求得世人的尊重,首先要对自我足够尊重。
6。 “度”的把握
度的东西很含糊,但却表现在女人生活细节的方方面面。比如:女人是否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是否总是处处与别人比较?得失之间如何平衡?进退之机如何把握得宜?对丈夫,是抓紧还是放手?自信与自大、谦和与自卑、独立与霸道,往往只是一步之遥。
生活是随机的,如何掌握这个度,没法用科学的公式度量。一个女人在一生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在磨合中进步,才是人生的真谛。没有什么一步到位,绝不可能不犯错误,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能掌握度的女人,才是美丽智慧的女人。而这一切来自不断的“修炼”。
第六部分:智慧女人不薄命嫁中国人还是嫁西方人
情爱世界的中西错位
嫁中国人还是嫁西方人
一位来自大陆的男士看到我在公司里与西方的男女老少“混”得如鱼得水,曾问:“假如你来到美国时是单身,你会嫁个美国人吗?”我毫不思索地说:“不会,即使让我现在再嫁,我也要嫁中国男人。”简单来说,就是因为文化生活各方面的差异。
差异是多元形式的表现,不能用好与坏、对与错的分界来判断。然而,若是天天都在因为两人的差异而引起冲突,不停地磨合试探,你会渐渐地在无奈与劳累中被打垮。寻找伴侣时,我们都希望对方是天下最好的人。如果在华人中寻找伴侣,彼此就能基本了解对方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优秀与否,如果对象是西方人,除非自己从小就生长在西方的土地上,对西方文化十分熟悉,否则很难掌握对方的真实一面。
美国大学老师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鉴定你是属于何种族裔、何种民族的人,最基本的依据是什么?”讨论来讨论去,大家得出的结论就是“文化”两个字。人是通过阶段性的自然发展,而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的。
我在美国生活了快20年,经常与美国人接触。大家第一次见面,谈得投缘,马上就可以成为很亲近的朋友。到第二次见面时,双方来一个亲密的拥抱,也是正常的。可是中国人之间的交往,就不能如此“自来熟”了。所以,我很理解,有些刚来美国的中国人,被西方表面的虚华所吸引,觉得与美国人交往轻松自如,而且急于让自己美国化,这不足为奇。因为确实,当人们只是几面之交,没有切身利益冲突时,西方人表现得比东方人更富魅力,更友善,更大方,更风度翩翩。我虽然已习惯美国的生活环境,即使在经历不公平的时刻,然而,越走入美国文化的深层,我越深切地感到自己原来是一个道地的中国人,在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
笔者一再强调,文化差异在婚姻中的影响十分重大。以小人与君子的差异为例,我常劝人不要与小人计较,因为君子无法想像小人的那种险恶狡诈,因而对之防不胜防,还是敬而远之为好。文化差异也是一样。婚姻中西方男人认为理所当然的生活习惯,东方人无法理解,甚至觉得那是一种折磨。
小两口任何一方的父母,如不习惯另外一方父母,或者嫌弃另外一方父母,婚姻中的矛盾就必定会产生。你可以说,两口子的日子与别人何干?可是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家就是一个整体,几代人之间有着剪不断的亲情。当然,儿女可以抱怨父母自私,可是文化的东西是根深蒂固的,你不能说丢就丢弃啊!中国人的“几代同堂”在西方是不可想像的。
西方人把除夫妻子女之外的人,都算外人。他们很顾家,但是,对于不属于自家的事情,则表现得相对“公事公办”,这是许多东方人做不出来的。所以西方人无法理解东方人“公婆儿媳”的千年战争,因为在他们的世界中,公婆与儿媳是两家人,而不是一家人。
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孝敬老人的表现,不过是老人过生日送件礼物,过节时通个电话,老人生病时买一篮子花或水果而已。
父母从中国来美国看女儿,美国丈夫宁可花钱让岳父母住宾馆,也不让他们住在家里。因为“外人”进来会危及他们夫妻的生活隐私。而我大学同班的美国女友仅仅因为公婆前来住上几天,就与丈夫争吵不已。
中国家庭为事业,为子女,夫妻分居可以理解,对于西方人,分居就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出走”,超过期限,只有彼此各奔前程。像美国有些州还有法律,如果证明夫妻分居到了一定期限,一方可以自动解除婚约。
美国人谈恋爱的时候,只要彼此没有结婚的承诺,就算一方再与别人约会,另一方也无话可说。否则,那便是无理地干涉了别人的恋爱自由。
教育子女方面,西方人更重视他们的快乐、健康,鼓励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即使是件看上去没出息、没前途的事情。而东方父母则对孩子管理得无微不至,甚至甘愿为子女牺牲自己的一切。美国孩子出错时,父母不会让孩子检讨自己,而是先想方设法为孩子辩护。
美国人最大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这种特点使美国人看起来个性比较张扬。他们对于想要的东西,会用尽一切办法争取。他们不会因为人情面子或虚的东西而放弃自己的原则。看看美国人奉为偶像的巴顿将军,看看好莱坞电影里屡见不鲜的孤胆英雄,看看今天美国的公司政治,你会发现,他们的自我意识比中国人强烈得多。
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性,在美国人的婚姻生活上也表现得极为显著。许多美国人的离异,并不是因为第三者介入,而是他们天性的霸道造成彼此绝不向对方妥协,不会为了顾及伴侣的感情而委屈自己。
中国人与美国人不是不可以生活在一起,只是我们要想一想,在爱情的狂热劲儿过去之后,双方是否可以平心静气同享一种文化?如果把你的美国丈夫拉进全部说“中国话”的圈子里,他会怎么做?如果你只愿意做中国菜,他是否会妥协?如果你希望以中国式的“望子成龙”教育孩子,而他却更推崇“放任自流”的美式教育,怎么办?如果……还有许多是我可以想到的,更有许多是我也无法预料到的。
当然,中西结合的成功先例不是没有,但失败者也不在少数,只是大多数失败者出于“家丑不外扬”的目的,把事实在沉默中掩饰了过去。一两年前,一位中国歌唱家曾出书大谈自己嫁到国外之后,生活是多么美好。没过多久,她又出了一本书,诉说当初两个人在一起真正生活之后,这段跨国婚姻又是多么不幸福。也许,后者才透露了些许真情。我身边的许多华裔男女,只要与西方人结婚,他们在婚姻中要补习、要完成的“功课”,一定比与同族裔结婚的人多得多。
第六部分:智慧女人不薄命跨国婚姻一定幸福吗
先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吧。
20世纪80年代,一位美国小伙子被公司派到北京工作后,爱上了一位从事艺术的中国美丽女子。婚后,由于美国丈夫拿着当时简直是天文数字的薪水,他们成天出入的都是最高档的地方,过的是最奢华的生活,并且也不急于生孩子,常常相伴出外旅行。这使得周边的同龄人对这一对夫妻羡慕不已。看起来,这桩跨国婚姻为这名中国女子带来了无比幸福的生活。
20世纪90年代初,丈夫被调回美国,妻子也跟去了美国生活。在美国,他们仍沿袭了原来奢侈的生活习惯,但因为美国的消费水平极高,加上丈夫薪水没有多大提升,他们支出的比收入的速度要快得多,这使他们的经济开始紧张起来。雪上加霜的是,两年后丈夫又失了业,开始靠出租房子的微薄房租度日。在丈夫的要求下,妻子放弃了上学的愿望,在纽约最大的商场做起了柜台服务员。他们的生活过得十分艰苦。
有了妻子养活,丈夫再不求上进,令妻子十分失望。妻子的父母来美国看望女儿时,丈夫嫌两位老人白吃白住,抱怨不停,令老人含泪回到中国。对于丈夫的无情,妻子十分痛心。
妻子工作成绩出色,被选为公司年度优秀员工。不料当他们夫妻双双飞到夏威夷度假领奖时,妻子在爬山的时候失足摔到山下,掉进水里被浪冲走。几个小时过后,直升飞机找到了她的尸体。
面对妻子的死亡,这个美国丈夫做的第一件事竟是:飞回纽约去挑选一家最便宜的殡仪馆!当时有人建议他请人给妻子整容,但听说那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个丈夫断然拒绝。当尸体运回纽约时,友人们发现那位妻子的脸已全部变形。把妻子火化之后,这位美国丈夫把夏威夷旅游部门告上法庭,胜诉后获得了二百万美元,迅速娶了一位美国女子,开始了“新”生活。
几位华人谈起这个故事时,个个义愤填膺,都说这个做丈夫的实在令人不齿。想当初;这桩跨国婚姻吸引了多少羡慕的目光,可不想那只是一时的满足。感情的问题绝不可能像童话中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那样,有一个“happy ever after”。
许多国内的女孩子都希望我能为她们介绍个国外的男朋友,但这样的事情我从来不敢答应。因为跨国婚姻的风险远远大于找一个国内的人结婚。对国外文化习惯不了解的人,嫁到了国外,不仅仅像闹点笑话那么简单,时间一长,如果婚后的现实生活与当初的期望值相差较远,大多数人都没有能坦然接受的心理素质。
有位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中国南方女子,经人介绍嫁给了一个年龄已很大的美国男人。两人结婚后双双来到美国,开始几年过得很幸福,然而,随着美国丈夫身体每况愈下,家里急需用钱的时候,妻子才发现,这个美国人从来不存钱(许多美国人都是这样——今天花明天的钱),过去的风光是他有多少钱花多少钱的结果。他们的房屋贷款还没有还清呢。更要命的是,丈夫还离过婚,根据法律,子女抚养费、前妻的赡养费他都要按月付清,一分也不能少。结果,这个在国内生活悠闲的中年女子,竟然得用自己辛苦赚来的钱支付他前妻的赡养费!
我曾在火车上与坐在身旁的中国姑娘聊天。她向我抱怨,美国男人实在太自私。据她讲,她结婚时,美国丈夫的生意兴隆,然而,随着美国整体经济不景气,丈夫的生意一路走低,再没有起色。这些年,家庭开支全部由她一个人挑大梁。她的丈夫到处对别人讲他的中国妻子多么任劳任怨。当初他俩结婚时,曾经被他身边的美国朋友嘲讽过,男方的父母也不同意他娶个中国人。但现在,美国丈夫身边的男性朋友,单身的也好,离婚的也好,都来求他太太帮他们也找一个像她这样任劳任怨的中国女人!在这里,笔者请那些梦想着嫁到美国的中国女子,千万不要忽视这个“任劳任怨”的含义啊!
第六部分:智慧女人不薄命跨国婚姻趣谈
跨国婚姻不全是桩桩件件的不如意。只要能正确对待文化差异,跨国婚姻生活中的幽默与情趣还是值得一提的。下面,我会讲一位嫁给西方人的中国女友的经历,讲讲她的美国丈夫是如何让人哭笑不得的。
趣事一:
女友嫁了个美国人。在两个人乘飞机离开中国途中,美国丈夫突然一本正经地对新婚妻子说:“有件心事,我已经压抑许久,现在不得不告诉你了。过去不敢说,是怕你不答应嫁我,今天我一定得告诉你,因为不久的将来你会面对它的。两三年前,我与其他女人生过一个儿子。因为是我的孩子,我一辈子都要负责。希望你也能与我一起照顾他。”
妻子听了这话,几乎都要气疯了。到了美国,这个孩子成了她日夜放不下的心事。起初她恨这个孩子,但随着婚姻的恩爱与日俱增,她开始谅解丈夫,更谅解这个从未见过面的小男孩,因为孩子是无辜的。终于有一天,妻子认真地对丈夫说:“我想通了,孩子是你的,也是我的,我要像爱你一样爱你的孩子,你今天就把他领回家吧。”
丈夫听了之后,沉默许久,哈哈大笑起来:“那是我对你开的玩笑,哪来的孩子!我只是想知道,你究竟有多爱我!”
趣事二:
从来不买六合彩的妻子硬被丈夫逼着去买。第二天中午,丈夫打来电话,给她念当天六合彩上的中奖数字。妻子拿着彩票,几乎要昏过去了,她无论如何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全部数字都与她手上的彩票号码吻合。
丈夫重复读了三遍,一再让她看清楚,她一再说:“是,就是这些数字。”然后,丈夫轻声细语地告诫妻子:“千万不要出门,不要看电视,不要给任何人打电话,一定要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