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光荣的荆棘路_林丹环 >

第16章

光荣的荆棘路_林丹环-第16章

小说: 光荣的荆棘路_林丹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于伟大的同情。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应当关照人类的内心世界,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正如文中所说:“没有这古老的普遍真理,任何小说都只能昙花一观,不会成功,这些真理就是爱、荣誉、怜悯、自尊、同情与牺牲等感情。”

  “诗人的声音不应只是人类的记录,而应是使人类永存并得到胜利的支柱和栋梁。”作家的责任和使命就在于此。
 m。txt小。说天堂



第37章 葛底斯堡演说


  '美'亚伯拉罕·林肯佚名译

  我们要使国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87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现在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任何一个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久存在下去。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战场上集会。烈士们为使这个国家能够生存下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来到这里,是要把这个战场的一部分奉献给他们作为最后安息之所。

  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而且是非常恰当的。

  但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这块土地我们不能够奉献,不能够圣化,不能够神化。那些曾在这里战斗过的勇士们,活着的和去世的,已经把这块土地圣化了,这远不是我们微薄的力量所能完成的。

  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说的话,全世界不大会注意,也不会长久地记住,但勇士们在这里所做过的事,全世界却永远不会忘记。毋宁说,倒是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勇士们已经如此崇高地向前推进但尚未完成的事业。倒是我们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仍然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我们要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他们已经完全彻底为之献身的事业;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这些死者白白牺牲;我们要使国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作者简介

  亚伯拉罕·林肯(1809—1865),美国第16任总统。他虽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但是通过自学,涉猎了有关法律、文学、修辞学及历史等方面的书籍。1834年至1840年4次当选伊利诺伊州议员。1838年公开反对奴隶制,成为州议会辉格党的领袖。

  1847年当选为美国国会众议员。1860年当选为总统。1864年11月再次当选为总统。1865年4月遭刺杀逝世。

  【心香一瓣】

  葛底斯堡战役,是美国内战中最艰苦卓绝的战役,该役最后以南军被迫撤退,北军胜利告终,双方伤亡人数达数万。这是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林肯总统1863年11月在葛底斯堡国家公墓落成典礼上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说,赞美了那些作出最后牺牲的人以及他们为之献身的理想。

  通篇思想深刻、行文严谨、语言洗练,是演讲辞中的典范。尤其是最后四个“要”,层层递进,催人奋进。
、{t}{xt}{小}{说}{天}{堂



第38章 飞蛾之死


  '英'弗吉尼亚·伍尔芙佚名译

  虽然没有人在意,没有人知道,这个微不足道的小飞蛾还是拼命地与这么巨大的力量抗争,保存别人看不起也不愿保留的东西,此情此景会给你一种奇特的感动。

  虽然他很小,却是一种很简单的能量形式。这种能量从打开的窗口纷至沓来,进入到我和他人头脑里无数狭小而繁复的角落,所以他身上有着某种可悲而神奇的东西。好像有人取来一小滴生命原汁,极其灵巧地为他装上羽翼,叫他来回穿梭飞舞,向我们展示生命的本质。这种展现十分奇特,叫人难以忘怀。望着他弯腰驼背,受人差遣,被人装扮,身负重荷,不得不特别小心、特别庄严地飞舞,你会忘记一切。另外,你如果想想他生成另一种样子会怎么生活,就会带着一种怜悯之心来看待他简单的活动。

  过了一会儿,他显然飞累了,落在阳光下的窗台上。奇怪的场面一结束,我也就把他忘了。后来,我抬起头,目光又被他吸引住了。他想重新飞舞。但显得很僵硬,很笨拙,只能飞到窗格底下;想飞到窗格上面却没有成功。我因为注意别的事情,一时间看到这种种徒劳的举动也没去细想,下意识地等着他重新飞起来,就像一台机器一时停了,等着它再启动一样,也不去考虑它停机的原因。大概试了七次以后,他在木质窗台上滑了一下,扇动着翅膀,后背着地落到窗沿上。他那无可奈何的样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突然想到他遇到麻烦了。他自己爬不起来;双腿徒劳地挣扎着。但是,我伸出铅笔想帮他翻身的时候,才想到他飞不动、行动笨拙,是快要死了。我又把铅笔放下。

  他的腿又抽搐了一下。我抬起头来,仿佛要寻找与他战斗的敌人。我朝门外望去。怎么回事儿?想必到了中午,田里没有人干活,静谧与安宁代替了先前的喧闹。白嘴鸦飞到河里觅食去了。马儿一动不动地站着。但是那种力量依然聚集在外面,冷冰冰的,对什么都不闻不问,似乎它在与这个干草色的飞蛾作对。做什么都没用,只能跟睁睁地望着小飞蛾的两条细腿在厄运即将来临之际乱踢乱蹬。如果愿意,厄运会淹没整个城市,不光是一座城市,还有大批大批的人;我知道什么也逃不过一死。然而,精疲力竭的飞蛾停了一会儿,又开始蹬腿,这最后的反抗非常精彩,十分激烈,终于他翻过身来。人的同情心自然都是向着生命的。而且,虽然没有人在意,没有人知道,这个微不足道的小飞蛾还是拼命地与这么巨大的力量抗争,保存别人看不起也不愿保留的东西,此情此景会给你一种奇特的感动。同时,你不知怎么又会看到生命,一滴纯粹的生命。我又拿起铅笔,虽然我知道不管用。但就在我拿铅笔的时候,死亡的迹象已经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了。飞蛾的身体松弛下来,立刻又僵硬了。抗争结束了。现在微不足道的小生物死了。我打量着死飞蛾,是强大的力量打败这么卑微的对手,轻易取得了小小的胜利,这不能不让我惊讶。几分钟以前,生命令人惊异,而现在,死亡同样令人惊异。现在飞娥翻过身来,体面而安详地躺着,没有一丝怨言。是啊,他似乎在说:死亡比我更强大。

  作者简介

  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英国著名作家,意识流作家中成就最高的女性。她是英国著名学者莱斯利·斯蒂芬爵士的女儿。其代表作品包括《达洛维夫人》、《海浪》和《到灯塔去》。

  【心香一瓣】

  作为意识流作家,伍尔芙把一只小飞蛾的生死瞬间以一种极度浓缩的意象视觉效果表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中生命的脆弱与坚强。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屈服,而在于超越,飞蛾的生命因超越而更有其价值。“精疲力竭的飞蛾停了一会儿,又开始蹬腿,这最后的反抗非常精彩,十分激烈,终于他翻过身来。”虽然命数已定,但这个不起眼的小生命仍不放弃最后一搏。在抗争结束后,它又“体面而安详地躺着,没有一丝怨言。”

  “生如夏花般绚丽,死如秋叶般美丽。”这样的小生命难道不值得我们肃然起敬吗?活着,就是要拼搏与超越。
。。t,xt,小,说,天,堂



第39章 龙


  钱钟书

  我不愿意在别的水族的痛苦上面安放我的幸福宝座,我才抛弃龙宫,离开大海,去追求你所说的那丰富的、充实的生命。我不愿意活着只为自己,我立志要做一些帮助同类的事情。

  我常常做梦。无月无星的黑夜里我的梦最多。有一次我梦见了龙。

  我走入深山大泽,仅有一根手杖做我的护身武器,我用它披荆棘,打豺狼,它还帮助我攀高山,踏泥沼。我脚穿草鞋,可以走过水面而不沉溺。

  在一片大的泥沼中我看见一个怪物,头上有角,唇上有髭,两眼圆睁,红亮亮像两个灯笼。身子完全陷在泥中,只有这个比人头大过两三倍的头颅浮出污泥之上。

  我走近泥沼,用惊奇的眼光看这个怪物。它忽然口吐人言,阻止我前进:

  “你是什么人?要去什么地方?为什么来到这里?”

  “我是一个无名者。我寻求一样东西。我只知道披开荆棘,找寻我的道路。”我昂然回答,对着怪物我不需要礼貌。

  “你不能前进,前面有火焰山,喷火数十里,伤人无算。”

  “我不怕火,为了得到我所追求的东西,我甘愿在火中走过。”

  “你仍不能前进,前面有大海,没有船只载你渡过白茫茫一片海水。”

  “我不怕水。我有草鞋可以走过水面。为了得到我所追求的东西,甚至溺死,我也毫无怨言。”

  “你仍不能前进,前面有猛兽食人。”

  “我有手杖可以打击猛兽。为了得到我所追求的东西,我愿与猛兽搏斗。”

  怪物的两只灯笼眼射出火光,从鼻孔中突然伸出两根长的触须,张开大口,露出一嘴钢似的亮牙。它大叫一声,使得附近的树木马上落下大堆绿叶,泥水也立刻沸腾起泡。

  “你这顽固的人,你究竟追求什么东西?”它厉声问道。

  “我追求生命。”

  “生命?你不是已经有了生命?”

  “我要的是丰富的、充实的生命。”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它摇摇头。

  “我活着不能够做一件有益的事情。我成天空谈理想,却束手看着别人受苦。我不能给饥饿的人一点饮食,给受冻的人一件衣服;我不能揩干哭泣的人脸上的眼泪。我吃着,谈着,睡着,在无聊的空闲中浪费我的光阴——像这样的一个人怎么能说是有生命?在我,若得不到丰富与充实的生命,那么活着与死亡又有什么区别?”

  怪物想了想仍然摇头说:“我怕你会永远得不到你所追求的东西。或许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东西。”

  我在它那张难看的脸上见到一丝同情了。我说:

  “不会没有,我在书上见过。”

  “你这傻子,你居然相信书?”

  “我相信,因为书上写得明白,讲得有道理。”

  怪物叹息地摇摆着头:“你这顽强的人,我劝你立刻回头走。你不知道前面路上还有些什么东西等着你。”

  “我知道,但是我还要往前走。”

  “你应该仔细想一下。”

  “你为什么这样不惮烦地阻止我?我同你并不认识,甚至不知道你的名字。告诉我,你究竟叫什么名字!”

  “已经有很久没有人提起我的名字了,我自己也差不多忘记了它。现在我告诉你:我是龙,我就是龙。”

  我吃了一惊。我望着那张古怪的脸。

  “你是龙,怎么会躺在泥沼中?据我所知,龙是水中之王,应该住在大海里。你为什么又不能乘雷上天?”我疑惑地问道。这时天空响起一声巨雷,因此我才有后一句话;我看看它的身子,黄黑色的污泥盖住了它的胸腹和尾巴。泥水沸腾似地在发泡,从水面不断地冒起来难闻的臭气。

  龙沉默着,它似乎努力在移动身子。但是身子被泥污粘着,盖着,压着,不能够动弹。它张开嘴哀叫一声,两颗大的泪珠从眼里掉下来。

  它哭了!我惶恐地望着它的头,我想,这和我在图画上看见的龙头完全不像,它一定对我说了假话。它不是龙。

  “我也是为了追求丰富的生命才到这里来的。”它止了泪开始叙述它的故事。它的话是我完全料不到的。这对我是多大的惊奇!

  “我和你一样,也不愿意在无聊的空闲中浪费我的光阴。我不愿意在别的水族的痛苦上面安放我的幸福宝座,我才抛弃龙宫,离开大海,去追求你所说的那丰富的、充实的生命。我不愿意活着只为自己,我立志要做一些帮助同类的事情。我飞上天空,我又不愿终日与那些飘浮变化的云彩为伍,也不愿高居别的水族之上,我便落下地来。我要访遍深山大泽,去追寻我在梦里见到的东西。在梦中我的确见过充实的、有光彩的生命。结果我却落在污泥里,不能自拔。”它闭了嘴,从灯笼眼里流出几滴泪珠,颜色鲜红,跟血一样。

  “你看,现在污泥粘住了我的身子,我要动一下也不能够。我过不了这种日子,我宁愿死!”它回过头去看它的身子,但是眼前仍然只是那一片污泥。它痛苦地哀叫一声,血一样的眼泪又流了下来。它说:“可是我不能死,而且我也不应该死。我躺在这里已经过了多少万年了。”

  我的心因同情而痛苦,因恐惧而猛跳。多少万年!这样长的岁月!它怎么能够熬过这么些日子?我打了一个冷噤。但是我还能够勉强地再问它一句:“你是怎样陷到污泥里来的?”

  “你不用问我这个。你自己不久就会知道,你这顽固的年轻人。”它忽然用怜悯的眼光望我。好像它已经预料着,不幸的遭遇就会降临到我身上来似的。

  我没有回答。它又说:“我想打破上帝定下的秩序,我想改变上帝的安排,我去追求上帝不给我们的东西,我要创造一个新的条件,所以我受到上帝的惩罚。为了追求充实的生命,我飞过火焰山,我斗过猛兽,我抛弃了水中之王的尊荣,历尽了千辛万难。但是我终于逃不掉上帝的掌握,被打落在污泥里,受着日晒、雨淋、风吹、雷打,我的头、我的脸都变了模样,我成了一个怪物。只是我的心还是从前的那一颗,并没有丝毫的改变。”

  “那么,你为什么阻止我前进,不让我去追求生命?”

  “顽固的人,我不愿意你也得着恶运。你是人,你不能活到万年。你会死,你会很快地死去,你甚至会毫无所获而失掉你现在有的一切。”

  “我不怕死。得不到丰富的生命我宁愿死去。我不能够像你这样,居然在污泥中熬了多少万年。我奇怪像你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值得留恋?”

  “年轻人,你不明白。我要活,我要长久活下去。我还盼望着总有那么一天,我可以从污泥中拔出我的身子,我要乘雷飞上天空。然后我要继续追寻丰富的、充实的生命。我的心在跳动,我的意志就不会消灭。我的追求也将继续下去,直到我的志愿完成。”(节选)

  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曾为《毛泽东选集》

  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著名作品有《围城》等。

  【心香一瓣】

  本文借物言志,通过在梦中与龙的对话,抒发了以作者为代表的一代青年不畏一切艰难险阻、追求丰富充实生命的志向与决心。

  那么,什么样的生命才算丰富充实呢?

  “我不愿意活着只为自己,我立志要做一些帮助同类的事情。”这是“龙”的回答,也是以作者为代表的那一代青年直面当时社会各种黑暗阻力的回答。

  在20世纪前半叶那个战火纷飞、动荡不宁的时代里,个人的安危幸福是与社会大环境紧密相连的,有志青年无不以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同胞为己任。

  在今天这个和平年代里,我们依旧要把生命的意义浓缩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WWW。xiA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