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人生(之二)-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活着复员回来了,他的战友中回来的人并不多。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李维胜复员回到河南老家,娶妻、生子,子孙满堂的李维胜本想安度晚年,没想到遇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这场灾难几乎把他送进了坟墓。 李维胜:我死过一次了,原来在家配老鼠药,给人家配的,在那里一个月连吃带住,挣50块钱,我在他那里四五个月(后),慢性中毒,中毒得不行了,到卫生院都不治了,他说已经不行了,人已经死了,回去吧,就拉回来了,拉回来就装到棺材里面了,我衣服(寿衣)都穿上了。那时候已经要埋了,也就说是沾人口多的光,我有五个媳妇,回去之后,一个媳妇说:“别当真,说不定没死,人家都说老了,搞点花绒,放到鼻子上,看还动不动,如果是有呼吸的能力,就没死。”她就弄点花绒放在(我的)鼻子上,过了一段时间,她说看来还是有点呼吸,从棺材里面我又被抬出来。又送到卫生院,又看,好了。那就是命大,要是命不大,在朝鲜就回不来了。 养儿防老是中国农村的一种传统,但是,儿孙满堂并没有使李维胜得到幸福,由于家中人口众多而造成的生活困难,不得不使他在年近70岁还要外出谋生,他决定靠自己的力量,通过自己的劳动而活着。他的五个儿子都超生了,总共生了七个孙子、五个孙女,超生罚款使得他们的生活很拮据。头年打下的粮食刚刚够第二年的口粮,生活的其他花销就没有了。李老汉很要强,他不愿增加儿女的负担,儿子要在家里种地,出不来,但是他们反对老爹独自往外闯。 李维胜:那(我)不出来,你每天给我一包烟吧,我想吃点什么,你给我买一点,还不如我自己出去。出来的时候,是按天干地支看过(黄历)的,哪一天出去好,哪一天不好,它有金道日和黄道日。往外走我不怕,我青年的时候就在外面,我转的地方多了,新疆,西藏,我都去过。我第一次(出来)就是讨饭,(别的)我就没考虑。那时候一出来就是一年,什么时候有了钱就回家,没有钱就不回去了,就在外面生活。
第一部分外出谋生(1)…(图)
或许是经历过这种生死考验吧,李老汉不仅形象极有特点,他的个性太强烈了,他给人带来非常强的绘画欲望,看到他的形象美院的学生都想画,所以谁都知道他。在广州美院,除了院长、书记,知名度最高的大概就是他了。 他在美院当模特已经八年了。 李维胜:出来的时候,我什么都没带。我的计划是到海南岛转一转,没有走到,到美院就留下了。(到现在已经)八年了。有一个学生是中山市小榄镇的,叫张丽,她说你还不如到美院去当人体模特,她说,在那里很舒服,那是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模特),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模特,她说往那里一坐就行了。 头一次坐那儿的时候有点累,时间长了也就不嫌累了。最后我又搞一个垫子,一个海绵垫子垫着,垫在底下,比较舒服一点。 提到当模特的感受时,李老汉并不感到异样,他认为就是为了搞几个钱,这比在外面好,安全。面对教室的好多学生,老人或坐或站,动作样式很多,总之,他按照绘画的要求摆着姿势。他第一次当模特是坐着的,按惯例,模特是每半个小时休息10分钟。李老汉主动要求延长时间,他认为,学生还没开始画呢就休息了,这样不行。他很体谅别人,体谅学生。所以李老汉每次坚持摆姿势一节课再休息。 后来,李老汉知道了什么叫模特。 李维胜:是的,现在就知道了,第一次说模特时,(我还)不知道,写出来“模特”两个字(就知道了),“模”是模样,“特”是特殊。模样特殊。他们找我(做模特),是因为我鼻梁高。 陈晓楠:当一个毫无经验的农村老汉,他开始都不知道什么是模特,他一下子进入这样一种状态,我觉得第一次还是会有一种东西。李老汉在这儿做模特,跟家里的人、村里的人说做模特他们懂吗?他是怎么说的?有没有说有的时候不穿衣服让人给画像?带着这些疑惑,我一一问了李老汉。 李维胜:他们知道,我跟他们说,就是画像,往那儿一坐。那(不穿衣服的事)肯定不说。现在就是做多了,也有经验了,动作反正也都知道了。反正就是有一个腿的,有的是伸着腿的,有的架着的,什么样的都有。(我最喜欢)的姿势一般都是站立,我就带着那个拐杖往那一站,站着好一点。 当问到他有没有盼着时间赶快过去,赶快画完?李老汉说,没有。其实他的脑子里什么都不想,只是处于一种宁静的状态。李老汉认为,人家是拿钱了给你,你就得做嘛。 不同的画像价格也各不相同,画头像钱挣得少一点。有时是头像的,有时是全身的,有时是半身的,有时是人体课,价格都不一样。 做人体模特有时是裸体的,全身不穿衣服,面对别人脱去衣服让别人画自己,李老汉很坦然,他认为,小孩成天在地上跑不就是光腚吗?事实上,在他第一次猛地脱衣服的时候,还是有点不舒服,只是后来习以为常了,就无所谓了。 在美术学院,画人体是很常见的,当你没有亲身到这个环境感受的时候,都会以常人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真正在那个环境的时候,画人体就是一种非常平和的状态。李老汉现在每个月都有收入,他很知足满意。 李维胜:一个月一千多块,最低也六七百块钱,那干啥,在家种10亩、20亩地也挣不了这么多钱,我跟你说,全年五六千块钱,要在我们老家抵粮食,可以抵一万斤,抵小麦,10年还不能种一万斤粮食呢,现在一年就可以挣(相当于)一万斤粮食,这个就不简单了。
第一部分外出谋生(2)
老人在家的时候,一年到头也就是收入三四百块,生活没保障,靠儿子,儿子自己还没有办法呢。老人不肯向儿子伸手要饭吃,但是老人相信,人一生一世游手好闲不行,能劳动就得劳动,真正没有办法,没有力量劳动,也就算了。他认为,自己能劳动,还是光荣的,把孩子养成人了,并没有给他们添麻烦。 他这次要出来时,老伴哭了,不同意他出来,但是她说服不了固执的老头。 李维胜:刚出来的时候,在外面待三四个月就回家,那时候钱好挣,出去几个月,除了吃以外,还能挣三四百块钱,就不错了。谁知道现在越挣越多,越挣越多,现在一年都挣五六千块,我说这个就不错了。(现在挣的钱)我全部都带回家了。都给孙子们上学(用)了。你看,因为娶儿媳妇,前些年我还有欠债五六千块钱,我就说,哪怕是自己闺女,我也不差你的钱,我也得还你。俗话说得好,好儿子不如好媳妇,好闺女不如好女婿,要是闺女当家还好一点,闺女要是不当家,你把她的钱拿过来,以后她要受气。 陈晓楠:李老汉是特别要强的一个老人。看起来,他的道理非常简单,他讲了很多俗话、很多简单的道理,其实这些道理很朴实、很有效,他觉得过得很坦荡。一般来说,在农村的习俗都是儿孙养活老人,而李老汉这么大岁数了,现在还挣钱养活儿孙,他到底是什么感觉呢? 李维胜:(现在我)养活他们,以后就随他(们)的便了。就因为你有钱嘛。没钱的时候,就不一定了,当老的也是很难的,现在把钱给他了,还不敢说给了,你看你不难吗?今年,你给他100,明年他还想望200,你给他200,他还想望300。 李维胜除了在广州美院做专职模特,课余就在校园里到处走走、捡些垃圾,他对目前的生活状况非常满意,他为自己能够凭自己的劳动养家口而感到骄傲,他把现在的生活称之为“天堂”。 李老汉自认为当模特已经挣得够多了,但是他仍然闲不住,他认为游手好闲很不体面。所以,课后他就在校园里转悠,把能用的东西扔掉,在他眼里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捡回去就是钱。他日常的开销就是买烟,花销最大的一项就是每月100块的手机费。他花了300块给自己买了一个二手手机,一来与家人联系方便,二来便于他与学生联系画画的时间。你能想象吗,一个80岁的老人揣着手机,做模特,捡垃圾,同时,还会品评学生的人体肖像——好的人像作品应该从纸上走出来。他不仅有着对生活的体悟,也有着对艺术作品的深刻体悟。 李老汉的形象是他自己设计的,他,一副飘逸的雪白的老龙须,头发挽成一个马尾辫,挺拔的鼻梁,深陷的眼窝,穿得时尚而又现代。在我们惊叹于老人衣饰的品味时,老人告诉我们,他的衣服都是捡来的。其实像李老汉这样的老人,还是不多见的,因为他非常满意现在的这种生活,即便是离开家乡十万八千里。但岁月的鬼斧神工每一笔都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那如刀刻般鲜明的皱纹、黝黑的肤色,还有高隆的鼻梁、深陷的眼窝、长近一尺的雪白胡须、脑后晃悠的小辫子——这个形象实在太典型,太适合走进艺术作品了。 他的满足感首先来自他自己的生活对比,和他过去在村里的生活相比较,他现在的生活、收入、住房以及安全感都比他在村里的时候强出很多;其次,可能和他人生经历也有关系。他经历过很多,生生死死他已经经历过,所以他很坦然,虽然他的道理很平常,但是这恰好是他的可贵之处。现代城市生活中的很多人,都经常处于焦虑、烦躁之中,很难找到一种宁静的感觉,没有宁静的感觉就是因为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 李维胜老人很有成就感,认为自己已经是名利双收了,今天又上了电视,会有更多的人认识他,“心里太愉快了”,已经别无他求了。
第一部分中国模特第一人
毛泽东同志关于人体模特儿问题一段批示 1964年,一份关于使用模特儿问题的报告认为使用人体模特儿是洋教条,要废除,人体模特儿在中国暂时消失。1965年,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写信给毛泽东主席,说模特儿写生是美术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方法。 7月18日,毛主席在来信上作了明确批示:“……男女老少裸体模特,是绘画和雕塑必需的基本功,不要不行,封建思想,加以禁止,是不妥的……。”令人遗憾的是“文革”开始以后,正常的教学都难以维持,人体模特就销声匿迹了。1978年12月15日,文化部下发了关于美术院校和美术创作部门使用模特的通知。1984年,北京10所艺术院校联合招聘人体模特,这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第一次公开招聘人体模特。1988年,中国首次人体艺术绘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人体艺术第一次在国人面前亮相。 劳务市场上的人体模特 在成都,还有一群绝对谈不上相貌和气质的人为本地十余所高校美术专业的师生担任人体模特,他们中最老的六七十岁,年轻的不过十五六岁,男女皆有,胖瘦不一,他们没有经过任何专业的训练,甚至更多的人只是来自周边县市的民工。然而正是这群为了讨生活的人,成了高校美术系学生们最可贵的人体临摹对象,谋生和艺术,在这里默契地达到平衡。 现状:人体模特多为打工仔,一个课时能拿15元钱,每月能做到100课时左右,月收入也就能达到1500元以上, 《中国模特第一人》 中国早期的摄影大师郎静山先生拍摄了第一幅人体摄影作品,这幅今天看来似乎很平常的照片也成了中国最早的一张人体写真,画中女孩,这位“中国第一人”的女人体模特姓张,四天后她也因此被父亲打得遍体鳞伤,为自己勇敢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 昨天看了“人体模特”这期,心里真被感动了。……真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能够让老伯找到更多更优厚的工作机会,让他生活得更舒心。晓楠,我也只是个普通的人,有性格上缺点,比如现代人的通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这回真的被这位老伯感动得不行不行的,真不容易。我也看得出来,节目的最后,你对他说的“谢谢”,那真是谢呀,发自内心的。我看得出来。能不能在以后节目里再报道一下老伯后续的情况,比如他上完节目以后,日子过得好不好?是不是工作机会多了?其实更实惠的是他是不是收入有了增加?对了,现在想起他的儿女,他们真是不争气,甚至可恶。这位老伯真是太可爱,太可敬了,有机会,代向他问好,我想许多人像我一样也想问他好。 ※ 晓楠姐,你好:《冷暖人生》的节目定位是很不错的,是要倾听弱势群体、少数人群、边缘人群的声音,给他们以一定的发言权,而且前提是在这类少数人群中,是与一般人有点不同,在性格、兴趣,爱好、个人经历、人生观点、世界观等等的不同。在主人公讲述他们的故事过程中,要以他们的立场为出发点,才能进行深入的阐述,揭示他们的生活状态,引起观众的共鸣,《冷暖人生》的定位我认为是为大多数人对少数人的认识提供了一个渠道,为多数人对少数人的认同,而不是多数人去同化少数人。在前一段的节目中有个人体模特,在正常人、城市人的眼中,都感到不可思议,其实在河南,这都显得很正常,河南的南部在必要的时候以讨饭为谋生的手段,他们的生活水平很低的,他们的生存状态是很悲剧性的,那个老人安详的面孔,除了他特有的个性外,还有他的经历,对人的冲击很大,这种冲击真的不可言喻!!《冷暖人生》栏目的定位是很好的,要用我们正常人的眼光去理解、关爱那些边缘人群,边缘人群希望不要生活在人们边缘的角落。
第二部分生命手记(图)
小汤 多年前留学海外; 2000年,从东南亚回国,随后检查出HIV呈阳性; 2000年底,在北京市佑安医院接受治疗; 2001年9月初,在网友们的支持下,他建立了“爱之关怀”艾滋病人交流论坛;并创办了一个民间组织“爱之家”。 陈晓楠:在一个名叫“爱之关怀”的网站上,我们看到了一位艾滋病患者的手记。正像这位化名叫THOMAS的作者在卷首语上写到的,这些手记记录了一位艾滋病患者的生活和经历,生命的悲伤和感动。 TOMAS是几年前从海外回来的一个留学生,他本姓汤,在一个叫“爱之关怀”的艾滋病人交流的网站上,我们发现他是个很著名的人物,大家都叫他T哥。T哥在网络上很热闹,很活跃,他有很多朋友,但是,在现实生活里找到T哥,我们还真的颇费周折。T哥知道我们来自凤凰卫视,马上显得有所戒备,他说一定要和我们签署一个非常严格的保护协议,一定要严严实实地掩去他的真实面目。不过即便我们答应如此,在最终要启程采访他的那天晚上,他还是突然发来了一条短信,上面写着:最终他决定拒绝我们的采访。然而,我们并没有放弃,几番努力之后,终于说服他,还是让我们得以去拜访他。但是一路上,直到我们最终见到他的那一刻,我们的心里还是充满了疑虑,我们不知道,T哥还会不会再改变主意。 2000年年初,小汤从东南亚回国,满怀疲惫。当飞机抵达中国上空,从舷窗里一眼看到故国的山水,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无比亲切的热流。十多年海外生活的坎坷就像电影一样,每一幕都刻着无数痛苦的回忆。然而最大的痛苦并不是回忆里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