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4)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 >

第142章

(4)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我常常劝导大家形相很重要,你的智慧、德能、相好都在这个形相里头。你学佛,你的成绩,你的功夫在哪里?就在你这个面上,一丝毫也不能瞒过别人。我们修真诚心,真诚在脸上,真诚在你的行为上,你处事待人接物;我们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慈悲心,你说哪一样不挂在脸上?同样道理,世间人的脸上是什么?贪瞋痴慢、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心行要是过分,你一看到那个形相就觉得很恐怖。这个人,这个人有杀气,这个人不好惹,这个人凶悍。你跟他一接触,你就会躲避他,对他敬而远之。他那个气氛让你不舒服,那个气氛就是身光。所以他是什么光,十法界里头都有光,佛有佛光,菩萨有菩萨光,饿鬼有饿鬼的光,地狱有地狱的光,不一样。练气功的人常说:这个世间善人,善人他的气是金色的、白色的,好!心术不正的人,他的气是灰色的,是黑色的。颜色不相同,气的大小也不一样;大小是你功夫,颜色不一样在这里面看到善恶。如果他能够善於运用,未尝不是好事情,为什么?看到善人亲近他,看到恶人远离他,这对自己修学有大利益。没有气功、没有特异功能,身心稍微清净一点,我们接触人多了,有感受。一看这个人是不是好人,是好人、是恶人;是个诚恳的人,还是个欺诈的人,都能够觉察出来。尤其在世间社会经验丰富的人,观察入微,一接触就明了了。从你的容貌、从你的言谈举止、从你的气氛(我们中国人讲气质),察言观色,怎么能瞒人?
  儒教我们格物致知,格物就是佛家讲的断烦恼、断习气,物欲!致知,致知是成就学问。佛法里面讲破烦恼障、破所知障,二障首先要破;儒家的格物是破烦恼障,致知是破所知障。二障破了,诚意就现前,心就诚了。诸位要晓得「诚意」不容易,二障不断,你哪来的诚意?二障断了,在佛法里面讲证阿罗汉果;阿罗汉烦恼障断了,所知障还没断,他超越六道轮回,在四圣法界破所知障。所知障破了之后,诚意现前了。诚意现前什么境界?圆教初住菩萨。诚意是菩提心,真心。从此以后,处事待人接物,你用真心不是用妄心,儒也是这个说法。你看佛家讲菩提心,菩提心的体是至诚心,真诚到极处;儒家讲诚意,你证得了真心。 
  真心起作用,佛家说两个,一个是自受用,一个是他受用;换句话说,真心怎么对自己,怎样对别人。对自己叫深心,古人解释深心是好善好德,对自己是好善好德。德是什么?德是清净,我们现在讲的纯净纯善,深心!对自己,自己的心纯善纯净。对待别人,大慈大悲,大慈大悲不是对自己的,是对众生的。儒家把对自己跟对别人都合在一起叫正心;你的心正。正心就包括佛法讲的纯净纯善、大慈大悲,正心!心清净、正了,身当然就修了,身就放光。从你的身上放什么光?放真诚的光,放纯净的光,放纯善的光,放大慈大悲的光明,普照众生、普照世间,所以他这个世界才「光明显现」。
  再说得细一点的,悭贪这个烦恼断了,你就放布施圆满的光明;布施、供养,放这个光。《地藏经》上讲,大布施圆满光,大供养圆满光。一切的恶业断了,你放的是持戒、守法的光;嫉妒瞋恚断了,你放忍辱波罗蜜的光;懈怠懒惰断了,你放精进光;妄想、妄念、散乱没有了,你放禅定的光;愚痴断了,你放般若智慧光,统统都在你身上放出来了。四摄六度、文殊十波罗蜜、普贤十大愿王,都从你的形相上放出圆满的光明,普照虚空法界,这是圣人的学问。我们要能懂得,要能体会到,要从这个地方落实。
  现在讲和平跟冲突,首先要把内在的冲突消除。内在冲突没有了,内在就是烦恼习气,我前几天所说的,悭贪跟布施供养冲突。总而言之,就是自利跟利他冲突。我们必须放弃自私自利,内心里头内在的冲突没有了,才真正能够全心全力的利益社会,利益众生,才能行菩萨道,才能行佛道,才能行圣人之道。圣人无私无我,没有烦恼,不造恶业。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香雷音金刚宝普照,佛号最胜华开敷相。】
  这个世界的名号也非常好,很希有。『香雷音金刚宝普照』。「香」前面说过很多,它代表戒定真香,代表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叫五分法身香。证得五分法身,相似位的是阿罗汉,分证位的是法身菩萨。由此可知,这个世界不简单,这个世界应当是纯一清净。「雷音」是法音,诸佛菩萨说法的音声,能帮众生破迷开悟,像打雷,能令人警觉。佛说法就像雷音一样,佛经里面常常还有一个比喻「狮子吼」,狮子吼也是雷音。「金刚宝」,学佛的同修都知道,比喻般若智慧。所以,佛法自始至终学什么?学开智慧,开自性本具的智慧;智慧不是从外头来的,自性本具的。所以佛法称内学,佛法不向外攀缘,智慧、德能、相好都向内求,称为内学。外面求,纵然求到了,保持不长久,一定从内求。内求,那真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性德的流露!后面有「普照」,普照对世界来讲,就是这个世界戒定智慧、自性般若,每个人好像都有。这个世界的人,我们肯定可以这样说法,少烦少恼。我们不敢说他烦恼都断了,烦恼少,轻!智慧福报多,都现前了,这个世界美好。
  佛在这里教化,佛的德号『最胜华开敷相』,与世界的名称相应。「华」是修因;好因。「最胜华」,最殊胜的因是什么因?我们知道成佛之因才叫最胜。「开敷相」,这个花不是花苞,花开了,开得非常圆满,开得非常茂盛。形容如来在这个地方教导大家,教什么?一乘法。怎么晓得教一乘法?「最胜华开敷相」。一乘法是什么?《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个世界是华严世界,佛在这个地方是以《华严》来教化这个世间众生,所以世界名称这样殊胜。「香雷音金刚宝普照」,我们从这个地方能够体会得,《华严》不容易!这个世界的居民,差不多都是契入华严境界,所以世界才有这样的美名,佛在此地善教,大众善学。再看这一大段最后的一段: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帝网庄严,形如栏楯。】
  栏楯是什么?栏杆,这个世界的形状像栏杆。
  【依一切庄严海住。】
  这说的依住。
  【光焰楼阁云弥覆其上。】
  这是世界上空的庄严。
  【二十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
  我们看到这是这个世界的顶层,二十层佛刹,这是最高的一层。
  【纯一清净。佛号示现无畏云。】
  这个世界是菩萨道场,因为『纯一清净』,清凉大师在前面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没有六道,也没有九法界,「纯一清净」。换句话说,跟极乐世界、跟华藏世界是一样的,如来的实报庄严土。换句话说,这个世界的居民都是法身大士,不是凡夫;佛菩萨的净土。世界名号叫『帝网庄严』。「帝网」是比喻帝释天的罗网、大梵天的罗网,用这个来做比喻、来形容,这个世界美不胜收,清净庄严。
  『佛号示现无畏云』。我们要著眼在「示现」,如来在这个世间,我们在大乘经里面得到不少的启示,所以能够体会此地如来一定是普门示现,因为后头有「无畏云」。普门的示现就跟《华严经》上相类似。我们在这部大经,这部大经四分,我们才讲到第一分,第一分还没讲完。但是在这一分,十二卷经文里面,我们已经看出门道,已经尝到法味了,你看如来在这个地方种种示现。在前面我们读到,这个经一开端「世主妙严品」,我们看到佛菩萨,看到诸天的天王,看到这个世间许许多多的神众,全是如来无畏的示现,不是真的。真的这些神众,那是凡夫,天王也是六道里面的众生,怎么能参与华严法会?华严法会这里面参加的条件是法身菩萨。佛对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宣说的,这里面全是如来境界,如来果地上境界。所以古人讲,不读《华严》,不知道成佛的富贵,不晓得成佛的好处。
  《华严经》是太长了一点,读的人不多。尤其在现代这个社会,所谓工业科技爆炸的时代,每个人心情、身体紧张,分秒必争。所以对於文学疏忽了,认为这个东西不能赚钱,学这个没意思,於是古籍看不懂,没有这个文字的修养。佛经虽然是最浅显的文言文,但是它含义很深。你看看我们讲到这个地方,这才第十卷,《华严经》八十卷,八分之一,我们已经使用了超过一千五百个小时,八分之一。
  看出诸佛如来在虚空法界一切刹土众生做种种示现,这个种种是大无畏。十法界哪个地方佛都去,佛一点障碍都没有。去干什么?去帮助那个地区苦难众生,帮助他觉悟、帮助他离苦得乐。这是示现无畏。这一段我们看二十佛刹围绕,这是最高一层,实际上「积集宝藏香水海」的文只有十八段,缺少两个世界,这是经文传来不足,大意我们已经能看出来了。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七三卷)  2002/10/2  澳洲净宗学会  档名:12…17…0873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右旋十海,第八宝庄严海,请看经文:
  【诸佛子,此积集宝香藏香水海右旋,次有香水海,名宝庄严。】
  这是第八个香水海的名称。
  【世界种名普无垢。】
  这个世界种名称很好,普遍无垢。
  【以一切微尘中佛刹神变声为体。】
  这是华严境界,一切微尘中佛刹,前面很少见到。但是在前面我们曾经读到过毛孔、微尘,这其中都有无量无边诸佛刹土;既然有刹土,当然有佛、有菩萨、有众生,普贤菩萨能入。它是以『微尘中佛刹神变声』为教体,它所持的世界也有二十层。我们从最下面这一层看起: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净妙平坦,形如宝身,依一切宝光轮海住。】
  这一句说依住。
  【种种栴檀摩尼真珠云弥覆其上。】
  这世界上空的庄严。
  【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纯一清净。佛号难摧伏无等幢。】
  到这个地方是一段。每一海前后都给我们说七桩事情,加上『纯一清净』,八桩事情。当中都省略了,只说世界的名称,如来德号。这个世界『净妙平坦』,「净」是清净,这个世界清净,世界微妙;「平坦」,就像西方极乐世界大地平坦,这是果报。平坦果报的因是什么?清净平等心。由此可知,这个世界一切众生接受如来的教诲,心地清净平等,所以感得的报土有如此的殊胜,跟后面「纯一清净」相应。
  『佛号难摧伏无等幢』,佛在此地教化众生的纲领。「难摧伏」,金刚般若!金刚能摧伏一切物品,一切物不能够摧伏它,所以称之为金刚宝。从这个德号,我们也就能够体会到这个世界,世尊在此地是以般若智慧教化众生。「无等幢」,法幢高显,没有能够跟它相等的。那我们就晓得这在一切法里面是一乘法。这个世界没有三乘,当然更没有五乘佛法;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这个世界如是。这个一乘,一佛乘,所以它是法身菩萨居住修行的道场,一真法界。
  我们读这一段经文,特别要提醒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习真诚、清净、平等,重要!这个心与一佛乘相应。虽然清净平等不容易,总要认真努力,相似位也不错;相似位都不能成就,观行位总要得到!真诚清净平等觉,能有观行位的功夫,我们求生西方净土,凡圣同居土里面上辈往生。凡圣同居土上辈往生的人,生死就自在了。所谓生死自在,是说想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如果这个世间还有可度之缘;换句话说,你还有能够帮助的众生,你可以迟一点到极乐世界去,多用一点时间帮助这些有缘人。什么叫有缘人?听你教导的就是有缘人。你教他,你给他说法,他相信,他能理解,他能依教奉行,这个人跟你叫有缘,你就应当要帮助他。如果这个世界上的众生,与你都没有缘,他不相信你;你跟他说法,他不能理解,不生欢喜心,这就是没有缘。没有缘,那就应该早生净土,等到这个世间众生缘成熟了,乘愿再来,这是正确的。现在我们再看上面一层,第二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炽然妙庄严,佛号莲华慧神通王。】
  佛的德号用「神通王」,我们在前面也曾经读过,这个地方是『莲华慧神通王』。世界的名称也不错,『炽然妙庄严』。「炽然」是非常兴旺的样子,微妙庄严。由此可知,这些世间众生的智慧高、福报大,感得莲华如来出现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莲华表清净,清净智慧,这是如来自受用的、自证的;「神通」是他受用,以无量无边的神通方便教化众生。「王」,在此地形容自在。当然如来果地上的六通三明都圆满,究竟圆满,所以没有任何障碍,用王来形容、来比喻。下面再看第三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微妙相轮幢,佛号十方大名称无尽光。】
  这是无尽光佛,教化的『微妙相轮幢』世界,名号意思都很好,使我们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微妙庄严。凡是用「幢」这个字,都是说它的「微妙相轮」。凡是用轮,都是讲教化,法轮常转,说明这个世界佛法的教学非常普遍。这个世界的众生各个都是相好光明,微妙相;我们这个世间常讲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以这个世界,如果经文具足应当也是纯一清净。为什么?从哪里看出它纯一清净?从它的相好光明上看,从果上看。佛的德号『十方大名称无尽光』。「光」表智慧,权实二智无量无边,所以佛的德号十方普闻。「大名称」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知名度高。这样殊胜庄严的世界,这是佛在此地教化的成就,不可思议的成就,所以佛的德号十方普闻。再往上面第四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焰藏摩尼妙庄严,佛号大智慧见闻皆欢喜。】
  这个世界的名号『焰藏』。「焰」是火焰,比喻智慧。『摩尼』,比喻自在如意。摩尼宝是如意宝,能如人意,千变万化。『妙庄严』这是总的形容,这个世界。焰藏是光明,摩尼是如意;焰藏是讲的智慧,摩尼是讲的福报。这个世界的居民福智具足,当然是妙好庄严。世界之所以美好,必然得力於如来教化。在这个地方我们要晓得,佛佛道同,既然成佛,不论先成佛后成佛,实在讲成佛之后,没有先后,没有早迟,所有一切相对的观念完全没有了,为什么?妄想,都是妄想分别执著,断尽了。佛佛道同,佛的智慧相同、德能相同、相好相同,但是他所教化众生根性不相同。这里面有利根、有钝根,佛经上通常讲上、中、下三根,这是大分;上根里面又有上中下,中根里头也有上中下,下根里面亦复如是。再要细分,一切众生根性无量无边。众生根性不相同,不是佛教学的技巧、教学的方法有优劣,不是!是说众生根性。
  这个世界众生根性利,普遍都利,所以佛以『大智慧』来教导他,一切众生『见闻皆欢喜』,佛门里面常说的「法喜充满」。为什么欢喜?佛所教的真懂,佛所教的你要没有听懂,你怎么会生欢喜心?你能够生欢喜心,肯定你听懂,不但听懂了,你真的接受了。「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才真正能生欢喜心。烦恼消除,智慧现前,那怎么不欢喜!相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