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真周杰-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不散的宴席,《天上人间》杀青时,除了古巨基有事没有参加外,大家都聚到了一起,一起开香槟,一直狂欢到凌晨,从没有过的轻松和不舍一起聚集在大家的心头,女生们抱在一起,男生们也互相拍打着,这中间包含了大家的祝愿与不舍。
叫一声“琼瑶阿姨”
整个一部还珠系列,周杰作为主角贯穿始终。他说拍这部戏,琼瑶阿姨对他的影响很深。他手中晃动着茶杯,看着那转动着的水波,不饮也没有放下的意思。
“我从她身上感受到的是一种劲头,从我跟她接触,包括我拍她的戏,一直到我拍她的戏之后,被观众很认知,我都能感觉到她一直在我身边督促我,我拍她的作品是我事业上的一个转折。当然从她身上我还学到了不少别的东西,因为拍一部戏,不只是一件很单纯的事
,它是由方方面面组成的,这中间也包括生活。
“除了拍戏,她跟我讲的感情上的道理,我从她身上看到的是她对工作的执著,一个本已不再年轻的人为了她的追求,为了她的事业,或者可以说是为了她的梦吧!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地步,这些让我透过这部戏,真正地了解到了一个真实的琼瑶”。
与琼瑶阿姨打电话一时间成了周杰的必修课,每每遇到烦心事总会第一时间给琼瑶打电话,在沟通中周杰发现她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而她所为他提出的那些建议又总是适时地可以把他从困境中带出来。不仅在工作上周杰得到琼瑶的提点,在生活中也能感受到琼瑶阿姨对他的关爱。有一次周杰因为日夜赶戏不慎感冒了,连吊了三天点滴,他不让剧组的人对琼瑶讲,可琼瑶还是知道了,为此特批他休息,还给他买来了许多水果和补养品,这让他感受到了一股亲人般的温暖。
他认为认真和执著是一个人成功的根本条件而这些琼瑶都具备。在与琼瑶的接触中周杰就得更加热爱自己的演艺事业。
从接拍第一部《还珠格格》直到第三部,周杰为“还珠”付出了辛苦只有他最明了,他常这样说:“还珠是琼瑶阿姨的心血,也是我们大家的心血,拍时没图别的,拍后的光环,只有两个字想说,珍惜”。
片场中的苦与乐
小学时他曾在武术学校学习过两年,多的不敢说,还是有一些功夫底子的,所以他一向不怕拍武戏,一些空翻和上下跳跃的活儿他都能不用替身,他说他喜欢亲自上阵,因为这是他戏中的一部分,他不能让给别人。可拍戏的辛苦远不只是些费力气的事,受伤、挨冻、中暑,都是演员的家常便饭。他也不例外一一领教过。
拍《还珠格格》时他着实吃了不少苦。
“我当时记得有有一场戏是我在草原上追紫薇,其实我是会骑马的,而且不夸口的说骑得很好,当时正好有一匹马在我旁边,我就拉过来骑上了,谁知跑到一半,突然马鞍一下子就滑了下来,摔下马后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听剧组的人说我是两个小时后才醒的,当时满嘴是泥,脸也划破了,把大家都吓坏了,他们把我送到承德的医院。检查结果表明大脑没出血,没什么事,可我仍感觉头晕,说话不清楚,就这样我回到北京,才知道是颈椎的问题,我找了一个朋友,他爸爸是位专门治颈椎的老专家,把我的病治好了,其实刚好一点我就回去拍戏了,不能因为我影响全组的人啊!”《还珠I》受伤,《还珠III》他又领教了中暑。
《还珠格格III》中有一场大家在太庙赶拍一个1200人大场面的戏,剧情发生在冬天。周杰、古巨基、黄奕等人都穿着厚厚的戏服,因为人多,拍起来难度较高,为了求精,大家反复拍了几次可都不太满意,午饭后,烈日再次开工时穿着厚厚戏服的他和古巨基都因顶不住而中暑倒地,一时间忙坏了剧组的人大家又是掐人中又是倒糖水,好不容易才把他们唤醒,稍好了一点儿,他便重新投入了拍摄中,事后还调皮地说,自己刚好能偷懒休息一会儿。他说演员就是这样,冬天拍夏天的戏,夏天赶冬天的戏,当了十多年的演员,他常用习惯两个字来形容他的工作。
与众不同的“包青天”
周杰说他不喜欢被定型,他不是那种只可以演多情郎、阳光少年、或大侠之类的演员,还珠系列给了他机会,可却不是他的全部,与他攀谈间发现他对自己诠释的那个有着黑灿灿一张铁面无私脸宠的包青天也情有独钟,他深知作为一个演员,不能等着剧本按你的要求来编写,能要随着剧本的要求而变化的道理,他认为演员要懂得去改变自己,找到适当的度,不用急但得准。
周杰常说,人不能一天只嘻嘻哈哈的,给人一副混日子的感觉,那样一来,“还珠”后就不会有人再找他拍戏了。在演戏方面主动出击,主动去改变自己,主动选角色,这样的演员才能生存得很好,而“包青天”就是他挑的一个比较有挑战性的角色。
在《包青天》中,大家看到的是身上带有一身锐气的老包,拍之前,他对包公这个人物分析了许久,因为之前由金超群饰演的包公十分成功,观众心中对包大人的印象似乎有了框框,如果戏偏一点,就一定会被狂批,千万不能有金超群的影子,成了他接下包公这个角色后首先要理清的事。
“小时候,在爸爸给我讲的历史故事中我就知道这个铁面无私的包大人,有机会演这个角色,我自然不会推却,作为演员我十分清楚不是每个制片人都能了解演员,而全世界最了解你的人就是你自己,所以在拍《包青天》时,当时制片人告诉我有公孙策和包青天两个角色让我选,他对我说:‘你自己选吧!就你的外形而言,我觉得你演公孙策合适,但是包青天是男主角,你看吧,两个角色都不错,我相信你’,听到他这番话我倒犹豫了,是挑一下形象和我接近的还是反差大的角色,一时真有些拿不定主意,可我对包拯从小到大都有一种崇拜感,思量再三,我还是接下了包公这个角色,可当我看了到剧本后,我又不敢演了,我怕我演不好,就这样我又想了好几天,最后还是决定试一试,还好最后播出后大家的反响还不错。”
杨康有点冤
作为一个演员,只要你出了名,观众对你的要求就会水涨船高,周杰深知这一点儿,虽然《射雕英雄传》中大家对他饰演的杨康褒贬不一,可他却认为,人见人智,他一直认为杨康并不是一个坏人,只是从小生活在王府,环境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他的这种想法和所有观众乃至剧组人的大相径庭,出演杨康他并没在角色的坏上下功夫,而是着力体现着一个本色的杨康。
“最初进《射雕英雄传》剧组时是他们本打算安排我演郭靖的,可能是因为我长得不是那么憨厚吧!杨康成了我的不二人选,我演的这个杨康到底如何,可能一百个人有一百种观点,只是让我感觉遗憾的是比起1983年版的《射雕英雄传》,我这版的杨康戏份太少,有些演得不过瘾”。
好搭档接二连三
就像他自己说的,演戏是一个方方面面配合的工作,而多年来身边的好搭档也让他获益良多,从和林心如合作开始,他身边的好搭档还真是不曾断过。周杰也总是庆幸自己身边的搭档总是如此的出色,在《梅花档案》中他与苏瑾的合作,在他眼中苏瑾是一位非常专业的演员,演起戏来相当的投入,有时导演叫停了,她自己还要再来一遍,有时吃着盒饭她就会凑到他前面对他说:“你觉得刚才那场戏,如果我这么演,是不是效果更好,我想去问问导演,我要是这么演行不行”,他笑说苏瑾的这种认真劲儿要用“私心”来形容,“她把拍戏
当成她们家的事儿,谁对自己家的事儿不上心呢!”。
《还珠III》中“紫薇”的扮演者换面了马伊俐,虽然不再和老搭档林心如合作,可马伊俐的表现却也一点儿不逊色,提到她周杰竖大拇指说:“她是那种很有女孩儿细心劲儿的演员,和她挡戏很舒服,没有什么紧张的感觉,即使我们当时拍戏时日夜地赶戏,可只要她上场,好象一下子都清凉了下来,一丝的毛躁劲儿都找不着了。和她配戏挺亲切的,真有那种夫妻的感觉”。
当提到与他合作《透明天空》的刘孜时,他则笑了起来:“她呀,就是个调皮鬼,下了戏的她就是剧组的开心果,不过演起戏来可是超级的认真,和她配戏,就两个字,轻松”。
感慨不专业
一席聊天,让我听出句句听得出他对演戏的热爱,就像是一个刚恋爱的人,口里时时离不开那个他(她)。拍戏时的乐趣多多,可也有让他感觉不会舒服的事儿。演员这个词儿在他心中是神圣的,他一直认为别人对自己不严要求,自己却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可是许多事却不是他所想像的那样,或许正是目前的一些机制得这个圈子在许多地方都表现得不太完善,他常用无奈两个字来形容现况。
“其实事情都不大,就是让人感觉不舒服。总是让人感觉我们这个圈子缺少一种专业化,比如说在剧组吧!我们在拍戏,同期录音。工作人员都在抓紧时间,制片部门的人在那边有扩音器大声地喊着,抓紧时间了,快点快点。可他们却不管你是不是真的开始了,例行公务后就走了。同期录音,大家开始都不说话了,就连一些群众演员都不说话了,可还有说话声音,工作人员回头一看,是我们自己的人还在那出声呢!噢,自己人,他也就不吭气了。
“不止如此,同期录音了,有一次负责的人却穿着一件雨披似的衣服,一动就擦擦响。他让所有的人安静,自己却穿这种衣服,真是没办法,还有许多事,最典型的就是到处皆是人情关系,有时是看不惯,可也没办法,毕竟生活在这个圈子中。”
自觉无能为力,周杰渐渐地也学会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心中的那个结却解不开。
耍大牌
他渴望一种健康的机制,虽然现在的他比刚入行时要“经验丰富”多了,可实在忍不住了,他还是要表明一下自己的看法,就是他的这个犟脾气,一来二去也着实得罪了不少人,的名声也不径而走。虽然静下来时,他也经常安慰自己凡事别太较真儿了,弄得大家都不开心,自己也窝火,可一遇到正经事儿,他就忍不住了,象连珠炮一样,啪啪啪地开了火。
演还珠时,他就曾因为和剧组的意见分歧而发生激烈的争吵,还好琼瑶了解他,知道他的脾气,可并不是每个剧组的人都了解他,到台湾宣传时又因为感情问题引来非意,疑他争宠,嫉妒其他演员受重视,一时间关于他的传言如雪片般纷飞,记者会上耍大牌;拍戏时只顾自己让合作的女演员泡水挨冻;拍《少年包青天》时与出品人发生恶劣争执;身边的工作人员打人;再加上写真集引出的官司,他一时好像成了负面新闻的代言人,更有甚者说他遭到某地区的封杀,以至许多剧组根本不敢找他拍戏,面对这一切,周杰深深地感到了演员这行另一层面的艰辛,最初他也在朋友面前大发牢骚,听到朋友说:“周杰,清者自清,有我们相信你,你还在乎谁说什么啊!”他不仅又哑然失笑。
“新闻有时并非真实,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还好我周围的朋友、家人都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知道我从没有耍大牌”。
“都怪叶锦添……
“我也演过记者,我知道他们的辛苦,尤其是做前方采访记者的就更辛苦,可是一些记者歪曲公正,误导观众的报导也真的很伤害演员。在《准点出击》中我认认真真地演了一回记者,饰演导播方杰,我知道他们的心酸,可对有些记者的职业素质我仍有质疑”。听得出周杰有一种被伤害的感觉。他讲起了在拍《梅花档案》时一段真实的经历。那时他已经有很久时间没接受记者采访了,一来他觉得对他的报导有欠公允,二来他当时也的确很忙,当时剧组导演找到他,说有个好朋友要采访问他,并保证他们不会乱问什么,而且都是自己人。
于是他就找时间接受了那次采访。
“这时很久以前的事儿了,可我仍记得,当时来了两个小伙子,比我还年轻,是报社的实习记者。他们问了我一些关于《射雕》的事,我就对他们讲了心里的想法,主要是大家都觉得我在戏中的造型和原著不太相符。我当时和他们说,这里头有很多问题,不是我一句话两句话讲得清楚的,对演员来说,演员都是根据造型来演角色,看了剧本以后想像着剧中角色的造型,再加上设计师的造型,自己照着镜子看,一来二去就会找到人物的感觉了。都说《射雕》中我的造型不太好,其实造型不是单一的,拍休闲的戏,穿高跟鞋不行,可有些戏却要求演员在床上就穿高跟鞋,其实大家都不能按自己的标准来决定什么,主要是要看是什么戏了。我是这样回答着他们,可是第二天报纸版面上大黑体字是这样写的:周杰说:都怪叶锦添……底下内容倒是很客观,可是这样的标题难免会让人误解”。
第五章 在这个圈子中成长
广告不感冒
两栖、三栖、甚至四栖,演艺圈的人都希望能尽可能大地拓展自己的空间,提高知名度,可周杰却是这中间的一个例外,他始终觉得自己对广告不太“感冒”,或许有人认为他比较傻,因为有时一部好广告胜过接一部戏,可他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他不是为了赚钱才去做事儿,年少时再苦都过来了,钱财只要够花就行,即使接广告,他也希望自己可以接那些有力度的广告,汽车、电脑,真正能够宣扬品质的东西,有时有人愿意找他拍这样的广告,他可以不要钱,就像演戏一样,还是以过瘾为主。他有个比较极端的想法,认为拍广告是在毁
演员,演员不靠广告才有成绩展现给大家的,或许许多人并不认同,不过他说他是这样想的才会这么说。
并非杞人忧天
在这个圈子待的时间长了,有了第一线的了解,他觉得文艺圈缺乏一种专业性,他这么想的,也这么说。他不认为自己杞人忧天,看到他身边许多人都抱着拍一部是一部的心态,好象天天都在撞大运的样子,他就很担心。这不免让我想起张学友说的一段为歌坛担忧的话,他觉得现在的歌手都太短线化了,喜欢赚快钱,不再注意音乐的本身了,他担心多年后,歌坛再也没什么精品的东西出现了。我问周杰他是不是也为影坛担忧,周杰喝了一大口茶什么都没说。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我看出了他眼中的无奈。
“我每天都在想,我真的喜欢我这个行业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可是我更希望这个职业可以更职业化一些”。
他举了个最简单的例子,拿准。周杰说大家原订7点开工,就应该是7点开工,可有时就真的进行不了,这本是一个最简单的规矩,现在一些有前瞻性的人在圈子呼唤的行业专业性,可真正往心里去的人却不多。
他一直很羡慕好莱坞的正规化,觉得现在的演艺圈有太多的事情都没有一个规矩可寻,好莱坞演员的8小时工作制,使得他们有更多属于自己的空间,可他却一天忙到晚,没有时间陪家人,没有时间问候朋友,更没有时间做其他自己喜欢的事儿,他说他做梦都盼着8小时工作制在演艺圈可以早一天实行。
从艺十多年,现在的他更希望能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