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水浒枭雄 >

第53章

水浒枭雄-第53章

小说: 水浒枭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扬也不说话,只是看着其他人。
    其他人见萧奉先已先报出一个高价,也不敢太低,又恐皇帝不肯掏钱,只好估量自己家财产尽量往高报。
    众人报价虽然不如蔡京等人家产,但辽国经济与宋朝也不在一个档次。张扬见众人报价都不低,便笑道:“没想到你等身价如此高啊,雄州城里还有上次捉的四位皇侄,想来他们的身价不会低于你们吧,便让你们皇帝一起赎回去吧。如果金银不足,可用牛马充抵。”
    说完又指着那喊话的辽将道:“你回去报信吧,少了一两银子,朕一个人也不放。你们的性命就都交在他手上了,想来你们有话对他说吧。”
    萧奉先也知自己得罪人甚多,也恐朝中大臣落井下石,忙对那番将道:“你回去后,先让人送信给元妃,让她想法营救我们,等我回去,必有厚报。”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其他人也吩咐那番将一番,见杨志面现不耐才又闭嘴。
    张扬令人给了那番将一匹马,便带众人回城。
    张扬又在城内大赏了有功将士,歇息了一日,次日便令武松领兵从井径(井径是太行八径中的第五径,在今河北省井径县的井径山上,是连通晋冀鲁的要冲。)往河东而去。
天下篇 第二十九章 东京首战
    五月下旬已经酷热难当,人们也都开始避暑。兵部衙门却异常的忙碌了起来,自张扬北上后,留守东京的几个巨头也难得的聚在了一起。
    戴宗见众人都已到齐,清了清嗓子,道:“两天前,南京应天府留守带两淮各州八万多兵马向东京而来,现在也该轮到各位将军发威了。”
    鲁智深五个留守的万夫长自进东京后,练兵之余只能看着西北不断送回的战报,对都已立功的众将自是心羡不已,几次自告奋勇要去攻打南京,都被吴用推拒。此时听得南京兵马北上,不由大喜,各个摩拳擦掌,看向兵部尚书吴用。
    吴用却不理五人,反问道:“童贯军马如今在何处?”
    戴宗道:“刚刚过了大江,南京留守似乎是怕童贯抢了功劳,才抢先带兵来袭。”
    吴用道:“南京留守无论兵马还是官爵都在童贯之下,若等到童贯北上,主帅自然是童贯,即使攻破东京,首功自然也归童贯。可惜他们只知我天军分兵北上西进,却不知我京师尚有五万大军恭候,不过竹篮打水而已。南京这路兵马不过各州乌合之众,破之极易,可虑者乃童贯大军。童贯大军尽是西北百战之师,又携东南大胜之势而来,恐怕不易剿除。”
    鲁智深听得有了用武之地,不由心中大乐,习惯性的称呼道:“军师过虑了,西北精兵虽然强横,但南下北上,已是师老兵疲,而且与方腊部连番大战,伤亡颇大。我等以逸待劳,岂惧他残兵残将。”
    宗泽虽为吏部尚书,但因通晓军机,也被邀参加了会议,闻言道:“鲁将军言之有理。而且童贯麾下兵马多来自西北,现下西北八州已被吐蕃、西夏侵占,种师道退守巩州,但也是岌岌可危。只要派人往童贯大军中散布西北军情,必然可使其军心大乱,到时破之容易。只是两淮各州兵马倾巢而来,恐王庆会趁机侵占各州,贻害百姓。”
    吴用闻言,也叹了口气,道:“我朝兵马大部已北上西进,现下兵马只够防守东京,也无力剿灭王庆,除非可以收降童贯大军。”
    戴宗闻言,想了想,道:“吴大人所想,或许也可以行得通。如今圣上已经带兵北上,应该可以抢在童贯大军前击退辽国,我们可以请圣上南下,圣上有神鹰代步,可日行千里。只要圣上抵京,以圣上身手,必可趁夜在军营中活捉童贯,到时西北兵马群龙无首,收降便容易许多了。”
    宗泽闻言,也拍手笑道:“我都忘了圣上了,童贯又怎能逃出圣上手心。如此中原平定矣,再以举国之力西进,当可扫灭西夏、吐蕃。”
    吴用对张扬也不敢怀疑,见众人都已摩拳擦掌,便道:“那我们便静候圣上佳音吧,梅展部要加强城内戒备,以防城内生乱,其他四部也做好战斗准备。”
    梅展闻言,也知道此次又出战无望了,当下悻悻的接了军令。鲁智深、董平、项元镇、徐京四人则是大声唱喏。
    众人又交换了一些对西北战况看法,才各自散去。
    南京守备李文道却也是个志大才疏之辈,发了勤王檄文之后,见两淮十几州纷纷起兵响应,便以为梁山人马真是逆天行事,自己振臂一呼,天下便群起响应了。得意之余,又受了几个幕僚挑拨,深恐童贯北上后夺了兵权、功劳。待聚起八万多厢军和乡勇,便起兵往东京而来。
    韩世忠屡次劝阻,李文道反而怀疑他是为童贯拖延时间,又恐日后他为童贯争权,便把韩世忠部留在了南京守卫。
    李文道手下大将刘世武看着身后队列不整的杂牌大军,不由摇了摇头,有了各州军马,反而束缚了南京三万禁军,若贼人半路伏击,恐怕自己麾下兵马反而会被各州厢军冲散。
    忧心忡忡的行了半日,好在并无伏兵,当晚便在东京城外十里扎下营寨。
    刘世武便又劝李文道令各州兵马深埋鹿角,广挖陷坑,以防梁山贼人袭击,刘世武也亲自负责夜间守卫。
    鼓上蚤时迁趁着夜色潜到李文道大营外查探了一番,见营内戒备森严,营外又暗哨众多,只好又回到城中。
    吴用闻信,便也放弃了夜袭准备。
    次日一早,李文道便领大军在东门外摆开阵势。李文道刚要令人搦战,便见城门大开,大队天兵已涌出城来。
    刘世武虽然值了一夜宿,但不放心李文道,仍执意带兵前来。见城门打开忙道:“大人,贼人胆敢出城,必有所恃,我等不若趁其立足未稳,奋勇杀去,夺了城门。”
    李文道看了看城墙上张弓搭箭的弓箭手,道:“城上有那许多弓箭手,若冒然攻城,恐怕伤亡极大。且梁山贼人篡权叛乱,我军乃正义之师,当在战阵上堂堂正正破贼,岂可学那贼人偷袭暗算。”
    刘世武闻言,不由暗自摇头,退到一旁,眼见天兵迅速在城下摆开阵势。
    两军对阵,高下立分。


    天兵虽然人数少,但衣甲鲜亮,阵势整齐,士气高昂。反观李文道兵马虽然兵力占优,但两翼各州厢军,显然缺乏操练,阵势松散,经过连日的行军,脸上浮现的尽是疲色,不少人更是呵欠连天。
    吴用瞥了对阵一眼,便也成竹在胸。
    董平更是手痒多时,刚刚摆开阵势,便抢到吴用身前,道:“某去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吴用也知董平武艺高强,枪法又极为凶猛,正可打出天兵气势,当下便点首令他出战。
    董平拍马出阵,喝道:“汝等宋朝余孽,我天朝正要发兵收剿,你等反倒自己送上门来了,现在下马受缚,还可保的一命,若敢说个不字,便来试试某家双枪。”
    李文道闻言,不由大怒,便令一个偏将出战。
    董平见有人出阵,也拍马迎来,到的近处,暴喝一声,手起枪落,已把那将刺于马下。
    李文道见折了一将,恐士卒泄气,忙令手下大将刘世武出战。
    刘世武虽然身体疲累,但奉了将令,也不得不拍马出阵,来战董平。
    刘世武毕竟连日行军,昨晚又一宿巡逻,战了三四十合,便有些力怯,刀法慢了些,被董平右手逼过大刀,使起左手枪来,望刘世武脖子上只一枪,搠个正着。刘世武登时两脚登空,落于马下。
    天兵见自家大将连胜两阵,不由欢声雷动。
    李文道见又折了自家大将,也不敢再派人出阵,但仗着人多势众,便挥军冲来。
    吴用待其冲到阵前五百步,才摇动号旗,城头上火炮手便开始发威。
    火炮巨大的威力顿时使得李文道兵马大乱,吴用见状,便又挥军冲来。
    李文道也被火炮威力所惊,也不敢抵挡,拨马便往侧翼逃去,不妨董平早已注意上这个大功劳,拍马赶上,左手一枪,便把李文道挑于马下。
    宋兵见状,更是毫无战心。吴用领军追杀十数里,方才收兵而回。
天下篇 第三十章 百花屈服
    艳阳高照,知了也耐不住这夏日的炎威,不断的抗议着。方百花自从随着张扬进京后,便被安排在皇宫大内居住,消息几被隔断,前些时日张扬带兵北上后,才让人捎来口信。又称她兄长方腊已被宋军俘获,正押解北上,他已派人注意,让她在此安心等候。
    方百花也知道一过大江,便出了摩尼教势力范围,自己即使知道兄长在哪也无能为力,只好在此等候消息。但随着时日的迁延,还是有些不耐了,这几日又见皇宫内人马调动频繁,上午更是炮声连天。方百花奇怪之余,便让邓元觉出去打探消息。听着院外不断的蝉鸣,方百花更觉心烦不已。
    终于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脚步声,方百花也不待来人接近,便走到门口,道:“知道什么事情了吗?”
    邓元觉道:“是南京应天府和两淮各州人马来攻,如今已被天朝击溃。”
    方百花一路而来,已见过梁山军容,知道不是宋朝腐朽兵马可以对抗的,自家那些教徒民众就更不用提了,对那划江而治的想法也早已不再抱希望,只是希望家人平安团聚。闻言道:“按时间来算,圣公(方腊)早已过江了,他们还没打探到消息吗?”
    邓元觉摇了摇头,道:“此战俘虏众多,他们还未有暇询问圣公之事,公主且放心,圣公既然被押送北上,必然无性命之虞。”
    方百花闻言,笑了笑,又摇头道:“只怕天朝救出圣公后,也是刚出狼口,又入虎口。”
    邓元觉惊道:“公主是说天朝可能会害圣公?”
    方百花想起天朝张扬的文韬武略,芳心亦不由泛起几丝涟漪。摇头道:“以天朝皇帝胸怀和眼界,应该不会对圣公不利,但恐怕也不会纵虎归山。”
    邓元觉却也是个江湖莽和尚,闻言摸了摸脑门,道:“公主的话,洒家却有些不明白了,害又不害,放又不放,难不成他还想养着圣公啊。”
    方百花笑道:“天朝多半会封圣公一个虚衔,把圣公软禁在京师。”
    邓元觉想了想,叹了口气,道:“圣公既然被俘,恐怕我教实力也所存无几了,圣公能换的一世富贵平安也罢,只是不知道天朝会如何对待我教教众。”
    方百花无奈的道:“我教自唐朝传入中原后,便屡次遭禁,恐怕天朝也不会允许我们传教了,如今以剩下的兵马投靠天朝,或许可以使残留教徒活命了。你带我去拜见一下天朝兵部尚书吧。”


    邓元觉闻言,也知道无法抵挡天朝兵马,且教中首脑还指望人家搭救,叹了口气,便也领方百花向兵部衙门而来。
    吴用正考虑如何处理那些战俘之时,听得方百花求见,不由皱了皱了眉头。圣上走时,已经说了要留住方腊一行人,她也算安分,每日只是在自己院里躲着。自己刚刚得知方腊下落,她便来求见,难不成兄妹间还有什么联系不成?
    虽然心里疑惑,但还是令人请方百花二人进来。
    方百花与邓元觉进来,便跪倒行礼。
    以往二人见张扬都只行江湖拱手礼,吴用见他们行此大礼,也是大奇,但面上却不表露,让二人起来,道:“你们在此住的可习惯?”
    方百花道:“多谢大人垂询,皇宫景色怡人,并不逊江南风景。”
    吴用见方百花低眉下气,全不见以往的外国使节高傲。便又道:“住的习惯就好,那些宫女可堪使用?”
    方百花忙道:“一切都好。”
    吴用又闲扯了几句,才道:“不知今日二位来所为何事?”
    方百花见他终于谈及正题,便也道:“我听闻今日天朝击败了南京和两淮兵马,不知大人有否探出小女子兄长下落。”
    吴用闻言,点头道:“不瞒姑娘,方腊一行人已被押解到南京应天府,只是现下我朝还无足够兵力去攻打南京。”
    方百花自从离了江南,便与哥哥失了联系,此时乍听得哥哥下落,亦不由双眼一湿,但想到此时只有自己才能救兄长,不由强忍着激动,道:“天朝既然已经击溃南京兵马,何不趁势收取南京?”
    吴用摇头道:“童贯大军已经渡江北上,我军实力还不足分兵防守南京和东京两处。而且还有王庆在侧虎视,他手下兵马虽然多是乌合之众,但也裹挟了二十余万人,也不可大意。”
    方百花道:“大人若能救得我兄长,我愿发文使江南各地教众归降天朝,还请大人考虑一下。”
    童贯围剿方腊之时,有数只军队南征,未来得及援救方腊,因此也逃过一难。之后童贯虽然留了三万人马绞杀,但一时间也无法剿灭几只方腊残部,加上童贯率主力北上,使得义军也少了许多顾忌,断粮道、联手合击,一时间宋军反而落了下风,江南可说一片混乱。
    吴用听得此言,不由也有些心动,只要圣上擒杀了童贯,便可收降西北精兵,若能再收降方腊残部,江南便也没什么反抗力量了。想到此,便道:“圣上走时,已留过口谕,一定要救出贵兄长众人。只是现下兵力紧张,此事操作起来还有些难度。请姑娘先回去等候消息吧,我与众人商量一下,看如何可以救出人来。”
    方百花闻言,也知道吴用已经心动,当下便与邓元觉告退而去。
    吴用想了一阵,便令人招来水军头领张横、张顺和万夫长项元镇。
    众人见过礼,吴用便道:“方腊一伙人已被押到南京,项元镇可选三千精兵与水军从汴河抵达南京,趁守军收拢溃兵之时,夺取南京,之后迅速把方腊等人押回东京,不得延误。”
    三人接令,便也各去点兵。
天下篇 第三十一章 南京之行
    李文道虽然带大军去勤王,但为防王庆偷袭,还是留了二千兵马和偏将李昊守城。韩世忠麾下虽然也有二千兵马,但因为是在别人地头,也得受他约束。方腊众人也被关进了南京大牢,但却不准韩世忠部接手大牢防卫,而是让他们每日巡守四门。
    韩世忠刚刚领兵到的南京应天府,便得知陈州已被王庆手下统军大将段五率兵侵占。因此韩世忠接了守卫城门的任务后,并不敢放松。
    解元看着进进出出的百姓,想起在江南的作为,不由叹了口气。自己入伍虽然是为封侯拜将,但也不无保护百姓之心。可在江南之时,为了减少摩尼教的抵抗,大军却整村整村的屠杀百姓。如果都是摩尼教众,也无可厚非,可许多时候,仅仅是为了鼓舞士气,便纵容士卒在村内烧杀抢掠,甚至有将官为了陪葬品,掘坟取财,凶残比之西夏党项人入侵边境时亦不遑多让。
    解元以为自己到江南是围剿反贼,拯救百姓,可江南百姓似乎并不欢迎大军,从杭州到青溪,不断有布衣百姓拦截着大军。即使实力悬殊,他们也义无反顾,因此也才引来后面的大屠杀。也许他们并不需要自己的“拯救”。
    正考虑时,却听得一阵旁边传来一阵清脆的马蹄声。
    解元迎上前,道:“我已在城外派了探马,王庆贼兵并没东进的迹象。将军在营内歇息就行,何必冒暑巡城。”
    韩世忠摇头道:“世事难料,谁又能想到一日之间东京便陷落了呢。大伙小心些,免得失了城池。”
    二人正说间,却见城外远处一骑奔行而来。
    到的近处,飞身下马,报道:“十里外有上千兵马向城中而来,旗帜是城中禁军的。”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解元对那些整日躲在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