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秦帝国最终修订版(完本) >

第151章

大秦帝国最终修订版(完本)-第151章

小说: 大秦帝国最终修订版(完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上三竿,蓝田军营辕门大开。骑将嬴豹率一队铁骑当先冲出,一辆高挂“特使”幡旗的青铜轺车紧随其后,车上站着斗篷飞舞的国尉司马错。出得辕门,轺车正要拐上官道,突闻西边官道马蹄声疾。司马错转身一看,却见一队便装骑士簇拥着一辆黑色篷车风驰电掣而来,不禁一怔,命令嬴豹:“让过马队,后行。”


    话音落点,疾驰的马队突然勒缰,十多匹骏马人立嘶鸣,篷车也戛然停下,激扬起一片烟尘。司马错未及细看,便见车帘一掀,国君嬴驷跳下车来笑道:“惊扰国尉了。”


    司马错大是惊讶,连忙下车:“参见国君。”


    嬴驷一挥手,制止了要下马参拜的骑士,笑道:“别无他事,特来为国尉送行。”


    司马错心念一闪,便知国君对这第一战放心不下,肃然拱手道:“臣启国君,一切均按筹划进展。臣不敢掉以轻心。”


    “胜败兵家常事,国尉放手去做便是。”嬴驷微笑摇头,“我是想求教国尉,奇袭若成,国尉作何谋划?”


    司马错又是一怔,这本来是谋划清楚也对国君剖析清楚的:奔袭一旦成功,兵屯汉水稍事休整,再行奔袭巴蜀。国君有此一问,莫非国中有了变故?当此临行决断之时,不能含糊不清,略一思忖,司马错坦率问:“国君之意,莫非放弃巴蜀?”


    嬴驷摇摇头:“两战连续,当在一年以上,时日太长;再者,兵力分散,大将远处,难保山东无变。巴蜀,似可稍缓。国尉三思了。”


    司马错恍然:“臣有应变之策。若山东有变,臣即刻班师北上,何能拘泥于一途?”


    “如此甚好。来人,拿酒!”嬴驷一声吩咐,军士捧来两只大爵,顿闻酒香清冽。嬴驷亲捧一爵双手递于司马错,自己又端起一爵:“千山万水,国尉保重。干!”


    “君上保重,但等佳音。干!”司马错一饮而尽,深深一躬,“臣告辞了。”转身大步上车,一跺车底,“开行!”骑队辚辚远去了。


    嬴驷望着远去的车马,望着莽莽苍苍的南山,良久伫立。


    “国君,可到蓝田大营歇息?”御车内侍低声问。


    “不必了。”嬴驷跳上篷车,“返回咸阳。”马队又飓风般卷了回去。


    嬴驷是昨夜与上大夫樗里疾秘商后赶来的。为求稳妥,嬴驷就司马错的奔袭谋划征询樗里疾主张。樗里疾大是赞同奔袭房陵,但认为连续进行两场奔袭战值得揣摩。从兵家战事的眼光看,占领巴蜀胜算很大。然则,司马错没有虑及兵家之外的民治。巴蜀地险人众,民风刁悍,要化入秦国,初治必得驻军,否则占领巴蜀没有实际价值。但如此一来,司马错精兵必得滞留巴蜀,急切不能班师。当秦*力尚未扩展之时,大将精兵久屯于荒僻之地,国中空虚,是为大忌。若在秦国拥兵二十万时,再分兵袭取巴蜀,更为稳妥。嬴驷一听,大是赞同,便在黎明时分火急赶来。


    一路沉思,嬴驷心里老是沉甸甸的。犀首虽然走了,但犀首的“霸统”方略却久久萦绕在他的心田。何年何月,秦国能着手霸统大业?


    “禀报国君,洛阳名士苏秦求见。”刚刚下车,内侍总管匆匆走来禀报。


    “苏秦?真来了?”一个念头闪过,嬴驷吩咐老内侍,“请这位先生在东殿等候。再请上大夫与太傅进宫,也到东殿。”


第三章西出铩羽(4) 

    四、雄心说长策


    悠然打量着这座宫殿,苏秦全然没有寻常士子等待觐见的那种窘迫。


    咸阳宫前区只有三座宫殿,中央的正殿与东西两座偏殿。正殿靠前突出,且建在六丈多高的山塄上,开阔的广场有三十六级白玉台阶直达正殿,恍然若巍巍城阙,大有龙楼凤阁之势。这是秦国的最高殿堂,非大型朝会与接见外国特使,轻易不在这里处置日常政务。两座偏殿,则坐落在正殿靠后的平地上。除了殿前广场是白玉铺地,三面都是绿色:西面竹林,北面青松,东面草地。西偏殿是国君书房与寝室所在,除了召见亲信重臣,这里很少有礼仪性会见。东偏殿比西偏殿大出许多,九开间五进,是国君日常料理国务的主要场所,重门叠户,划分了诸多区域。除了最后一进另有门户,是长史与所属文吏起草、誊刻君书与处置公文的机密官署外,其余四进通连,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中间区域是议政堂,东边是出政堂,西边是庶长堂。


    远看咸阳宫,苏秦颇有一种奇特的感觉。洛阳王城与山东六国的宫殿,都是大屋顶长飞檐,远处看去,飞檐重叠连绵,气势宏大,富丽华贵,飞檐下铁马风动,叮咚悦耳,一派宫阙天堂的气象。咸阳宫虽然也不失宏大,但却很简约,一眼望去,总觉得视线里少了许多东西。仔细打量,才看出咸阳宫屋顶很小,大约只能长出墙体五六尺的样子,斜直伸出,没有那王冠流苏般的华丽飞檐。乍一看,就像巨人戴了一顶瓦楞帽,虽然也觉英挺,却总是缺了些许物事,光秃秃的。苏秦思量,秦人本来简朴务实,建造咸阳时又是墨家工师担任“营国”先秦时代,一般将建造都城称为“营国”,具体包括对都城及建筑式样的设计与施工、监督。筹划。墨家的节用主张与秦人的简朴传统正好吻合,产生如此的宫殿样式也就不足为怪了。


    进得殿中,只见厅堂宽阔高大,陈设却极为简单。中央一张几乎横贯厅堂的黑色木屏,屏上斗大的两个铜字分外醒目——国议。屏前正中位置有一张长大的书案,两侧各有几张稍小的书案。书案区域外,有两只巨大的铜鼎,两只几乎同样巨大的香炉,除此而外,再看不见任何装饰性陈设。白玉地面没有红毡,连书案后的坐席也是本色草编。入得厅堂,立即有空旷冷清之感,丝毫没有东方宫殿那种帐帏重重、富丽华贵的舒适与温暖。与大梁王宫的殿堂相比,这里处处都透着“冷硬”二字。奇怪的是,苏秦却对这种毫无舒适可言的“冷硬”殿堂,油然生出了一种敬意,觉得一进入这座殿堂,一看见“国议”那两个大字,就心思凝聚,不由自主振作起来。


    “太傅、上大夫到——”殿外传来内侍悠长细亮的报号。


    苏秦恍然醒悟,举目望去,只见殿廊外有两个黑衣人走来,样子都很奇特。一个戴着类似斗笠的竹冠,冠檐垂着一幅宽大的黑色面纱,身形粗壮笔挺,步态勇武步幅很大。另一个则壮硕短小,罗圈腿晃着鸭步,摇摇摆摆走在蒙面者旁边,样子颇为滑稽。苏秦扫视一眼迅速断定:蒙面者是名闻天下的复仇公子嬴虔,肥壮鸭步者当是化解西部叛乱的樗里疾。一个是公族柱石,一个是总揽政务的上大夫,都是目下秦国举足轻重的人物……心念一动,苏秦转过身背对着殿门,注视着“国议”两个大字。听得身后脚步声进殿,却没有任何动静。凭感觉,苏秦知道这两人的目光正在自己身上端详,却依旧凝神沉思般地站着。


    “敢问足下,可是王车西行的洛阳名士?”


    听这随意而又带笑的口吻,苏秦便知此人是谁,恍然回身从容拱手道:“在下正是洛阳苏秦。”


    樗里疾嘿嘿一笑:“先生远道而来,秦国大幸也。这位乃太傅公子虔。在下嘛,上大夫樗里疾。想必先生也明白。”


    苏秦淡淡带笑,微微点头却不说话,既对樗里疾的中介表示认可,又对樗里疾的诙谐不置可否,但却没有对两位重臣行“见过”常礼。一直冷眼沉默的嬴虔,却是深深一躬:“先生远道入秦,多有辛苦。”苏秦始料不及,连忙一躬道:“士子周游,原是寻常。谢过太傅关爱之情。”


    “嘿嘿,入秦即是一家,忒得多礼?来,先生入座。”樗里疾笑着请苏秦坐在了中央大案的左下首,也就是东方首座,又推嬴虔坐在了右首首座,自己则坐在了右首末座,随即拱手笑道:“先生远来,定有佳策了?”


    苏秦本想按照礼仪,等待秦公入殿行过参见大礼后再入座。及至见樗里疾安排,不由闪上一个念头:莫非秦公安排这两位对我先行试探?便觉不是滋味。然则苏秦心思极快,刹那之间心意已定,随对方如何安排,自己笃定便是。此刻见樗里疾如此发问,自然是所料非虚,从容拱手道:“上大夫执掌国政,定有治秦良策,苏秦愿受教一二。”


    樗里疾嘿嘿嘿笑道:“先生有回头之箭,果然不凡。”拍拍自己凸起的肚皮,“你看,樗里疾酒囊饭袋,内中尽是牛羊苦菜。先生若有金石之药,不妨针砭,何须自谦?”


    “谚云:腹有苦水,必有慧心。上大夫满腹苦菜,安得无慧心良策?”苏秦见樗里疾在巧妙地回避,依然逼自己开口,笑着迂回开去。


    樗里疾一怔,迅即拍案:“好!来人,拿国图来。”


    猛然,却闻内侍高声报号:“国公驾到——”


    尖细的嗓音还在飘忽环绕,嬴驷已经从容地从“国议”木屏后走了出来,未容三人站起,一摆手道:“无须烦冗,尽自坐了便是。”


    敏锐机警的苏秦,目光几乎与内侍尖细的声音一起瞄向木屏左面的出口。刹那之间,便与那双细长的三角眼中射来的晶亮目光骤然碰撞。苏秦正要低眉避过,三角眼却已经眼帘一垂光芒顿失。只此一瞬,苏秦心中一个激灵——这位秦公非同寻常!心念一闪之间,起身长躬:“洛阳苏秦,参见秦公。”


    嬴驷尚未入座,立即虚手相扶:“先生远道而来,嬴驷不得郊迎,何敢劳动大礼?先生入座,嬴驷这厢受教了。”说完,回头吩咐内侍,“上凉茶。”


    两名黑衣内侍抬着一个厚布套包裹的物事轻步而来,走到座侧空旷处放好。有两名侍女轻盈飘出,一个用大铜盘托着几只陶碗和一个长柄木勺,一个解开了厚布套的绵帽儿。苏秦不禁惊讶,原来布套包裹的是一口细脖陶缸。只见侍女从铜盘中拿下长柄木勺,将木勺伸入缸中,舀出一种依稀红亮的汁液,轻快地斟满了几只陶碗。捧盘侍女轻盈走来,竟先向苏秦案上摆了一只大陶碗。然后再在秦公、嬴虔、樗里疾面前一一摆上。苏秦不禁又是惊讶感慨——天下豪爽好客之地他无不熟悉,然则无论多么好客的国度,只要国君在场,无论多么尊贵的客人,礼遇也在国君之后;也就是说,上茶上酒,当然都会先敬献国君,而后才论宾客席次。即或在礼崩乐坏的战国,这也是没有任何异议的通例,即或最孤傲的名士,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可是,秦国殿堂之上,却将“第一位”献给宾客,当真是放眼天下绝无仅有。只此一端,便见秦国强大绝非偶然也。


    苏秦恍惚感慨间,秦公嬴驷已经双手捧起大陶碗笑道:“夏日酷暑,以茶代酒,权为先生洗尘接风了。”说完,咕咚咚一饮而尽,直如村夫一般。


    出身王畿富商之家,受教于名师门下,且不说已经有了名士声誉,仅以洛阳王畿与魏国的文华礼教熏陶而言,苏秦的言行都无不带有浓厚的贵族名士色彩——豪爽而不失矜持,洒脱而不失礼仪,没有丝毫的粗俗野气。骤然之间,见秦公饮茶直如田间村夫,苏秦心头猛然泛起一种卑薄轻蔑,方才的感慨敬意消失得荡然无存。


    虽则如此,却也是无暇细想,他双手捧起大陶碗恭敬回道:“多蒙秦公厚爱,苏秦愧领了。”又对两位大臣笑道,“太傅、上大夫,两位大人请。”说完,轻轻地呷了一口——噫?冰凉沁脾分外爽快。瞬间犹豫中,竟不由自主地举起粗大的陶碗咕咚咚一饮而尽,饮罢“嘭”地放下大碗,嘴角犹自滴水,胸膛起伏着不断喘息。倏忽之间,一股凉意直灌丹田,周身通泰凉爽,分外惬意。猛然之间,苏秦面红过耳,拱手道:“惭愧惭愧,苏秦失态……不知这是何等名茶?”


    “嘿嘿,这种茶,就要这种喝法。”


    嬴虔道:“先生有所不知。这是商於山中农夫的凉茶,粗茶梗煮之,置于田头山洞,劳作歇晌时解渴。国公在地窖以大冰镇之,是以冰凉消暑。”


    “秦公雅致,点石成金也!苏秦佩服。”


    嬴驷微微一笑:“先生谬奖了。庶民如汪洋四海,宫廷中能知几多?”


    “乡野庶民,原是国家根本。秦公有此识见,秦国大业有望矣!”


    嬴驷细长的三角眼猛然一亮。他欣赏苏秦不着痕迹的巧妙转折,心知便是这位名士说辞的开始,肃然拱手道:“秦国大业何在?尚望先生教我。”


    苏秦坦然地看着这位被东方六国视为“枭鸷难以揣摩”的秦国新主,语调很是平和:“秦国出路何在?犀首已经昌明,秦公腹中也已定策,无须苏秦多言也。”


    “先生知晓犀首策论?”嬴驷颇为惊讶。


    “先生与我不期而遇,酒后感慨,言及策论。”


    “既然如此,先生定然另有长策高论,嬴驷愿受教。”


    苏秦摇摇头:“秦国大业所在,苏秦与犀首相同,无得有他。”


    “噢?如此,先生却何以教我?”嬴驷嘴角泛出一丝揶揄的微笑。太傅嬴虔、上大夫樗里疾也现出惊讶困惑的神色。


    苏秦仿佛没有觉察,从容答道:“强国图霸图王,如同名士建功立业一般,乃最为寻常,而又最为必然之归宿,纵是上天也不能改变,况乎犀首、苏秦?唯其如此,王霸之策并非奇策异谋,原是强国必走之路。奇策异谋者,乃如何实现王霸图谋?秦公以为然否?”


    “大是!敢请先生说下去。”嬴驷精神顿时一振。


    “自古以来,王霸无非两途:其一,吊民伐罪,取天子而代之,商汤、周武是也。其二,联结诸侯,攘外安内,成天下盟主,齐桓、晋文是也。然则,如今战国大争之世,天子名存实亡,吊民伐罪已成无谓之举。战国比肩而立,称雄自治一方,盟主称霸也已是春秋大梦。唯其如此,以上两途均无法实现王霸之业,须得开创第三途径,此为如今王霸大业之新途。如何开创这条新路,方为真正的奇策异谋。”


    大殿中静悄悄的。嬴虔向轻柔走来斟凉茶的侍女与守候在座侧的老内侍不耐地挥挥手,内侍侍女便都退到木屏后去了。空阔的国议殿更显空阔,苏秦清朗的声音带了些许回声,如同在幽幽深谷一般。嬴驷只是专注地看着苏秦,脸上却平静得没有任何表情。


    苏秦相信他的开场说辞已经深深吸引了秦国君臣。虽然如此,深谙论辩术的他知道,此刻的开场说辞只是导入正题的引子,尚不足以让听者提问反诘,便作了极为短暂的一个停顿,立即迎着他们的目光侃侃而论:“王霸新途,必出于战国,此乃时也势也。苏秦以为,战国之王霸大业,既不在吊民伐罪,也不在合同诸侯,而在于统一中国。此等统一,既不同于夏商周三代的王权诸侯制,更不同于春秋的诸侯盟约制,而必当是大争灭国,强力统一,使天下庶民土地,如同在一国治理之下。成此大业者,千古不朽!放眼天下,可担此重任者,非秦国莫属。此苏秦所以入秦也。”


    说到这里,苏秦猛然停了下来。这是一个崭新的话题,更是他经过深思的一个崭新见解,他要看看秦国君臣有没有起码的反应。如果他们不具备相应的决断与见识,这秦国也就了无生趣了。


    “先生之见,战国之王霸大业,必得灭人之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