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one·一个 文章合集_韩寒 >

第92章

one·一个 文章合集_韩寒-第92章

小说: one·一个 文章合集_韩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VOL。124 生命之树

[t。xt^小。说。天)堂)

作者tim wu



 



我读高中时就养成在普林斯顿大学流荡的习惯。当年十六岁,因为我把高中所有电脑科学课程读完了,普林斯顿收了我跟本科生修课。我就每天开我的破烂二手车去电脑实验室,做完了题目晚上在古老的校园边走边想我之后计划的一切。那些夜晚我感觉已经站在梦想的边界了,再一两步读完大学之后,我就会创业开家软件公司,成功,26岁要不是跟我初恋结婚就是找到比她还更漂亮的女孩子。我年轻,优秀,我想如果再继续拼,我心里的目标都可以实现。



 



我高中毕业之后读了长春藤联盟的大学,大学毕业了之后去微软跟bill gates同办公楼工作。我那时回老家总会回到普林斯顿,我已经不是大学生了,我需要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虽然我在微软拿稳定的高薪,我每次看办公室窗外总会有一个感受从我心里最深的深处冒出来:我总觉得在地平线的另一边隐藏着一个我必得发现必得拥有的东西。我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但是每过一天我心里的感受就越来越强,有一样东西美丽和真实到如果我哪天能接触它我就会像新生儿哭着。到最后我没法抵抗心里的欲望,在微软工作一年就把工作辞职了。之后我再也没赚过在微软工作时赚的那么多钱。但我那时知道如果我不一心一意地找到它,它不会放过我。



 



 



我的寻找带我回去了中国。我当年在上海的电视台主持节目,我也特爱hiphop,所以想当说唱歌手。有几位导演朋友鼓励我参加我型我秀(那时这种东西还新鲜),说我应该能走到十强,这样也就差不多红了。我从小就研究hiphop,对它的各个技巧还算蛮了解,我跟导演朋友一样觉得如果评委要找说唱歌手我就能走到最后。我确实走到总决赛了。我还记得在总决赛第一个节目之前,我们几个选手等在舞台上的一个大门后面,虽然我们在门后看不见,但是能听到门另一边观众的尖叫也能想象到在中国家里有多少观众看着。伴奏开始播放了,数节奏,1,2,3,4,当门打开了,我只能看到一片白光扑进来。



 



比赛之后我继续主持节目和努力地制作一张专辑。那几年时间没多少收入,但是这张专辑对我来说很重要,所以到我需要睡在朋友空房间的地上,到我需要借钱吃麦当劳的时候我也没放弃。我花四年时间做完专辑之后觉得自己出首张专辑已经太老了,但sony music居然给了我签艺人合同和制作合同的机会。我收到合同那天正好是我的生日。我当初觉得四年的努力终于有成果了,但是一看合同就很难过,因为我知道这合同我没法签。我一直想自己创业,但如果我签了那份合同我连自己对生活的控制权力都完全放在人家的手里了。我跟他们谈了几个月,想调整合同,但他们一直没理我,我最后就没签。



 



在我跟sony谈的过程当中我认识了一位女孩子。我们第一场一起看的电影有个台词一直让我们两个笑着:“不让你做决定因为你做的所有决定都是错的”。我那时候已经觉得这一生做了好多错误的决定,放弃了好多,也没得到什么,但是她在我身边我就觉得别的一切都无所谓。我曾经给她写过一首rap,最后几句唱:“以前下雨的时候想要自杀,现在下雨想跟你赖床……所有烦恼放下说fuck ‘em,送全世界两只中指fuck ‘em”。



 



我的专辑最后还是自己发了。发布也就是个小live house活动,但是这件事情总算终于有了结尾。我发专辑之前拍了几个mv,也顺便把mv发给世界排第一的电影学院申请他们的program。他们居然收了我。我觉得终于有条路可走了,就努力工作想办法赚点学费。到快开学的时候,我很矛盾,想想贷款,想想未来,想想是否愿意再继续为梦想拼命。我最终觉得我没气了,跟学校写了e…mail说我不打算去。我当天就觉得这个决定做错了。



 



我几个月之后去意大利跟我女友过生日。我去之前她说爱我只是她骗自己。但我还是想跟她过生日。我在意大利很强烈地意识到我们没法这样继续下去,我就提了分手。我一周不到就开始后悔,她一周不到就有新男人了。



 



意大利之后我回到了老家。我最近几年每次回到家也不去普林斯顿了。我年轻的时候那是我边走边幻想未来的地方。但我这一生做过太多后悔的决定和错误的事情,一次再一次的看我渴望的东西从手指间溜走。我最后心碎得被遗憾埋葬了,只能看自己的空手想如果能从17岁再来一次。那个美丽和真实到会让我像新生儿哭的东西我已经很久没想过了。



 



但是在我觉得没希望没救的时候,我遇到了圣经里的罗马8:28:“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因为他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使他儿子在许多弟兄中做长子;预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们来,所召来的人又称他们为义,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



 



虽然我在教会长大一直是基督徒之前就看过这段,但是神的话语在头脑里是一回事,入到心里是完全另回事。我看了这篇之后意识到“万事”包括我所有后悔的决定,所有做错的事情,和包括每一次我渴望的东西从我手指间溜走。神许诺我会通过这些事情会互相效力让我得益处。不是说我将会有比当年签sony music或读电影学院更成功的事业,我有可能事业永远不会成功。也不说明我将会找到比前女友更好的另一半,我有可能会永远找不到。但是神一次再一次的说,“相信我”。



 



我之后就没再去想如果能从17岁再来一次。 普林斯顿校园里有一个古老的欧式大教堂,平常是空得没人。我现在断断续续地会去安安静静地坐着低头祷告和提醒自己神的话语。我心里的难过还是有,我也看不见接下来的路。但是我知道神说:“我是你的盾牌,你的大大的赏赐。”



 



 那个美丽和真实到会让我像新生儿哭的东西慢慢地在呈现。


、。



VOL。125 烟花问题处理人

txt。小说。天+堂

作者沈大成



 



在非常偏远的山区,连最勤快的山羊也不高兴来吃草的地方,快要接近国家的边境线,那里驻扎着一些人,看护着烟花爆竹。



 



这个国家曾有好几代人痴迷烟花爆竹,一切日子都要放,他们相信空中发出的覆盖大地的巨响、转瞬而逝的亮光,以及难闻的硝烟,会给自己带来好运,会发财,会拥有幸福,强身健体,包治百病。



 



出于这样的意念,产生了大量的消费需求。为了提高生产量,一座座大型烟花工厂拔地而起,许多求职者找到了工作。以每个工厂为圆心,半径3公里以内的区域里建起成片住宅,烟花工人及其家属住了进去。每天早晨,在差不多的时间,工人们往脚踏车的篮筐里装上便当盒,他们跨坐在车上,一只脚摆在踏板上,一只脚支撑着地面,他们吻别妻子,然后用力一蹬,就去上班了,一时之间,所有人一起往圆心靠拢。傍晚的景象则完全相反,脱下工作服、穿着五颜六色便装的工人们回家了,以工厂为圆心向着四面八方辐射开。如果站在高空往下一看,就会看到很多个圆圈里,同时在发生这件事,就好像一片人造烟花在开放。



 



烟花爆竹的产量激升,产品惟有细化才有竞争力。这样就诞生了适合老年人燃放的振聋发聩型爆竹,耳朵再背也能听见;适合少年儿童燃放的超低空烟花,观看时不用再把头仰得很高;适合女性燃放的香烟花,放完后,在呛鼻的硝烟中能够闻到一丝幽香。此外还有各种希望考试成绩好、找到良缘、装修顺利、发票中奖的烟花爆竹,林林总总,满足非常多的精神诉求。



 



各品牌展开激烈竞争,在电视台的黄金档、在地铁站台、写字楼的户外投放巨额广告。明星红不红,光是看看烟花品牌代言费收了多少,就能一目了然。烟花业成了国家的支柱产业。



 



但是……



 



一天,灾难来了。



 



 



我们就不去谈论事故原因了,总之一座巨型工厂突然爆炸,生产线上和仓库里的所有烟花爆竹都被点燃,振聋发聩型爆竹和香烟花一起被爆炸的巨浪掀到半空,翻滚着在对流层里相继引爆,瞬间,从地面到空中形成了一座圆柱状的炸药库。并且,炸药库的体积急速膨胀。工厂毁灭,以工厂为圆心的住宅区付之一炬。



 



接到警报,附近几个城市的消防车呼啸着赶来支援。可是不等控制住火势,射程最远的大烟花已经飞到了几公里外的另一座工厂。又一次大爆炸,该厂生产的振聋发聩型爆竹和香烟花被爆炸的巨浪掀到半空,翻滚着在对流层里相继引爆,新的炸药库立在了天地间。



 



大爆炸像有生命力一样,不断繁殖。消防车放弃了第一事发工厂,赶往第二事发工厂,接着,它们又徒劳无功地赶往第三事发工厂,第四,第五……无论如何都追赶不上灾难蔓延的速度。以一个个工厂为圆心,成片的生活区夷为平地。



 



安静了。



 



 



事情过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当时听够了爆竹巨响、看够了烟花乱坠的人们,不太想再碰它们了。人们搬离了家园,只剩下那些烧焦的圆圈留在原地,像外星人创作的失败的麦田怪圈。政府于几个月后出台了管制法令。消费量萎缩加上行业整顿,使幸存下来的工厂停下生产线,关闭大多数车间,让工人下岗。之后是相关行业受到冲击,原料制造商断了资金链,4a广告公司业务量不足,影视剧被要求删减放烟花的镜头。一年之后,发达国家推动的全球污染减排协议,给予这个国家的烟花产业致命一击。又再过了许久许久,谁也不放烟花了。世间万事都有被消灭的时机。



 



只是,仍有陈年的烟花爆竹存放在数以万计的仓库中,它们是政府的心头大患。集中销毁,会破坏污染减排协议,按兵不动,恐有闪失。思前想后,政府出动了几百辆军用集装箱卡车,经过数个月的往返,将所有库存品运送到了非常偏远的山区,快要接近国境线的地方。在线的那边,是一个在国际上没有发言权的穷国。运输的个中艰难,如果你看过亨利…乔治·克鲁佐导演的电影《恐惧的代价》,就能明白一二。



 



一些人随着库存品留在了山区,他们是真正的烟花爆竹迷,自愿驻扎在那里看护它们。



 



“我从婴儿时期就非常迷恋它们。当我发脾气乱吐食物,当我哭着在地上打滚,大人们只要放上一支在家里也能够安全燃烧的迷你烟花,就能安抚我。当我不肯睡,放一串盖叫天款的鞭炮,我就睡得香。”



 



“我父亲拥有一家小型的加盟烟花便利店,课余时间,我要帮忙,照看收银台,清洁地面,整理货架。整个学生时代,我都从店里偷烟花送女同学。后来娶她为妻,她在爆炸中死亡。”



 



“我在烟花一厂工作,就是那家一流的国企。我努力工作,从第七车间一直升到了第二车间。精英辈出的第一车间,制造的是全国工艺最精细的烟花,事故发生前,我距离升职调入那里,仅仅是一步之遥。”



 



“那天下午,接到消防总局要求支队前去支援的命令,听说爆炸的惨烈程度,我们全都倒吸一口冷气。出车赶往事发地点费时3小时,途中天色逐渐暗下来。突然,看到前方有一片天空在燃烧,再开近一公里,一朵非常大的烟花冷不防地出现,好像是有神仙从天上撒下一张发光的网。我在消防头盔中长大了嘴,真美啊,我惊呆了。”



 



他们在喝酒、在休息、在搭建房屋、在外出捡拾取暖用的树枝的时候,交换着身世,和来这里的原因。



 



在政府的档案中,他们被称为“烟花问题处理人”,算是特殊的公务员,由政府向他们发工资和补贴。



 



库存的烟花爆竹一直有规律地减少。烟花问题处理人进行了全面检查,一旦发现火药从包装里面漏出来,问题件就会被小心地运送到山谷里。通常会选择一个天气晴朗的夜晚,两位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负责点燃问题件,其余的工作人员则聚在稍远处的安全地带。等待着。



 



“砰”一声,烟花笔直地飞到高处,开出硕大一朵花,太璀璨,久久人们才能重新辨识出漫天星光。如果是爆竹,那声音在山谷间激起无穷无尽的回响,像是一个声音响又啰嗦的人在讲话,人们一直听一直听,听到他把话全部讲完,直到山谷重归平静他们才回去睡觉。



 



他们搬来山区的差不多十年后,发达国家推动的全球污染减排协议,被越来越多的人看穿背后利己的阴谋,国人的心理创痛也因时间流逝逐渐抚平。政府松了口子,虽然生产仍然不被允许,但库存的少量烟花爆竹可以出售。烟花问题处理人开始了网络销售业务,他们也是政府唯一指定的物流机构。为了像像样样地经营生意,他们还特地请款,订制了制服、帽子、徽章,并在运输的厢式货车上油漆上了标志。



 



检测合格的库存被用来销售。销量很低,和当年的消费盛况不可同日而语。总是过了很久很久,网络销售的聊天工具才会“叮叮”地发出声响,一个顾客的身影随之亮起。对方犹豫地咨询情况,由于顾客需要向政府提交复杂的燃放申请,并要缴纳巨额的燃放税,所以往往咨询良久,最后只是买下一支两支烟花爆竹罢了。烟花的美丽,爆竹的壮观,世人已经很难领受了。



 



但是不管顾客买了多少,接到订单总是使烟花问题处理人很高兴。当值的人常常在对方一按下“购买”链接后,立刻奔跑到工作室的外面,向他的同伴报告喜讯:真高兴啊,又将有一些人再度看到空中的美景。只是年复一年,奔跑变成了快走,快走变成了慢慢走,慢慢走变成了使用对讲机。因为,烟花问题处理人也老了。



 



销毁加上出售,又过了不少年,仓库里终于只剩下了最后两支烟花。每天,执勤的烟花问题处理人都按照流程,打开三道厚厚的防爆铁门,进仓库清点库存,在本子上做好记录。两支,两支,两支……有几百页的记录完全是这样。没有人来买。



 



就在感觉再也卖不动的时候,终于有富豪顾客表示愿意买一支,在新年时放。



 



“不,请把两支一起买走吧。”工作人员在遥远的边疆通过网络再三拜托顾客。“根据记录,它们是由不同的工厂制造的,配料不同,生产年份不同,花型不同,当年还由两个国际巨星分别做了代言人。可是,在几十年前,它们一起经历了波折,来到了我们的仓库,它们既没有被别人买走,品质也没有变坏。我们希望它们在各自的最后时刻,能够一起结伴到天空,让对方看看自己的样子。我们,我们给您包邮。”工作人员在屏幕前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