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第一冤案 >

第29章

中国第一冤案-第29章

小说: 中国第一冤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派出大量工作组去镇压乍命的学生,这就是犯了路线错误,没有派多少工作组的地方,或者没有派工作组的地方,如果那里镇压革命的学生,同样是犯了路线错误。当然,其中有自觉执行的,这是少数。或音不自觉执行的,这是多数,这些错误当然有轻重之分。有及时改正错误或坚持错误之分……”
  许多人都很关心这个政策,都注意记下了这些,特别是那些被定为犯了“路线错误”的人,交头接耳,悄声议论起来。
  “第四,区别改正错误或坚持错误的标志,是对群众的态度,是否公开向群众承认执行了错误路线,是否给被打成‘反革命’的群众认真平反,并且支持群众的革命行动。”陈伯达加重语气,两手比划着说,“第五,如果不肯彻底批判错误路线、就不可能认真执行党中央的正确路线,即毛主席的路线。于是,第六点出来了,有些地方,有些同志,在十一中全会之后,还用各种形式,在许多问题上,继续犯路线错误。例如,对待大串连,对待所谓少数多数,对待所谓工农群众、机关干部同学生冲突等等,归根结底,他们都有挑动群众斗群众、学生斗学生的问题。”
  邓小平暗暗觉得可笑,这本来是运动中出现的正常矛盾,怎么把它和错误路线挂在一起呢?而且又怎么能记在自己头上呢?他注视着这一切,倒希望干脆把一切责任都堆到自己头上,越违犯了科学的界限,越能使人们看到了报告人的语无伦次和观点的荒谬……
  陈伯达还在继续滔滔不绝地演说:“第七,压制群众、打击革命积极分子的错误路线,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当然,这不是说,执行这一条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人,就都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洋东思想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只要自己能够改正错误,回到正确立场上来,执行党的正确路线,那就不仅可能是二、二类干部,也还可能发展成为一类干部。必须说明,即使原来的一类干部,犯了这种性质的错误,也必须承认犯了错误……”
  对于刘少奇来说,他深知这是毛泽东分化瓦解敌对势力的贯用策略。在强大的政治压力和威慑面前,即使自己并没有认识到错误,也会违心地低下头了,眼下他们不在乎自己看上去像个什么,而只企盼着能够顺顺当当地过关。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要看到中央的这种格局,旋即便作出了自己聪明的选择:先检讨错误,求得和中央保持一致,然后再考虑其他的事情。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个最严峻的考验。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经受这场考验。现在还在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今后还将长期考验着我们每个人……”
  不管你承认下承认,陈伯达的这些话都像重锤敲击着大钟,震动着尽一个人的心。
  大厅里,200多位党的高级干部沉闷地听着这篇高论,没有人讲话,谁也不像过去那样敢小声议论,整整3个小时,他们默默地坐着。
  对于邓小平来说,不管怎样,第二夭终会到来,然后一切又跟头天一模一样;想办法应付过关,听汇报、接受批判、想法子玩玩牌娱乐一下、睡觉。这就是他目前的生活。
  一阵掌声响起,刘少奇抬起头来,又把眼睛抬高了一些,看到了那张轮廓分明、严肃的面孔,最后叹了一口气:陈伯达呀陈伯达,你难道将来就没有翻船的一天么?将来等人们用这种尖刻的语言回敬你的时候,你是什么滋味?
  刘少奇这么想。
  当然,他不会想到究竟在几年后,能够证实他的这种感觉。当然这是政治家的感觉。也只有政治家,才会有这种感觉。
  
  二十八
  最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我们向您报告一个十万人急的重要情况:今天上午,我们突然接到所谓中央宣传部的通知,把10月16日发出的毛主席将于10月18日第五次接见红卫兵时的标语口号宣布作废,另行发了一个《标语口号》。这个《标语口号》里把原先的“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胜利万岁’一句中砍掉了‘以毛主穿为代表的’八个大字,并删去‘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太阳毛主席万岁’等四条标语,我们认为,这肯定是有人精心策划,精心制造的反革命事件。我们强烈要求党中央把搞鬼的人揪出来。我们强烈要求在明天的托调中增加一条崭新的标语:“谁反对毛主席就坚决打倒!”我们希望党中中接受我们的要求。
  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首都红卫兵第三司令部1966年10月17日
  毛译东看到这封信时,是10月18凌晨3点。再有7个多小时,他将登上天安门城楼,再次接见外地来京师生和红卫兵小将。他认为,每次接见150万人,这是有史以来领袖接触人民的最大创举。
  但是,此刻他愤怒了。
  他让秘书和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立即通知在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全体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务必在5点来到他的住处,召开紧急会议。
  毛泽东如同往常那样透过冉冉升起的香烟烟雾察看着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林彪坐在他的左侧,神色冷峻地在笔记本上记着什么,周恩来看完那封信后传给陶铸,陶涛的脸色马上变了。陈伯达和康生默不作声地上坐在那里,他们早已看到了那封信,是通过江青才转到毛泽东手里的。
  朱德颤微微地审视了刘少奇、邓小平几眼,心里盘算着是不是他们又闯了祸,这起“口号事件”是不是他们干的?不过,他很快否定了这个看法。
  当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李富春、陈云及谢富治、李雪峰、宋任穷等人都看完信后,林彪声严色厉地问:”这件事是谁干的?”
  连问三声,没人回答。
  林彪拍着桌子吼道:“好汉作事好汉当嘛,怎么这个时候把膀子缩到乌龟壳里人了!你们谁知道这个?”
  “我!”
  当众人的眼光都瞅向他时,几乎部惊得叫出声了。
  “我知道此事,”陶铸心平气和地说道,“熊复同志把16号的口号标语稿给我看后,他觉得‘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这种提法过去还没有过,一旦提出来容易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给帝修反以反华的口实,决定删去前面的8个大字。为了中央会议的保密,我们又决定删去其他四个标语口号。这事如果作得不对,我负全责!”
  从墙角里传来一阵倒吸一口气的嘶嘶声。
  “你点头此事前,和中央其他常委商量了没有?”林彪又问。
  “没有,没有和任何人商量,是我决定的。因为过去像标语口号这类事,中宣部长就有权力决定。”
  “你太大胆了!”林彪咆哮起来,“连毛主席为代表的革命路线都敢反对!”
  “我没有反毛主席,删去这几个字并不意味着要反毛主席。”陶铸毫无惧色地争辩,“如果大家都觉得我错了,我检讨就是了,不值得林副主席大动肝火。”
  “算了!”毛泽东站起来,拿起那封信问道,“红卫兵小将们的意见你们都同意吗?如果同意就算了,现在就是要发动群众嘛。看来,这些小将们的确厉害,稍有不慎,就会造你们的反的。再过几小时,我们一同出来见群众,这也是联系群众的一种方法吧?”
  听完些话,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许多人都意识到这封信可能会触发一场激烈的党内斗争,没想到毛泽东轻轻几句话便把此事了结了。于是,谁也没再对这封信提出疑义,一致同意恢复原来的标语口号,井加了一条:“谁反对毛主席就打倒谁!”
  等与会者都快走光时.刘少奇叫住毛泽东,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斟酌着自己的言词说:“主席,我想不参加这次接见红卫兵行不行?”
  “为什么?”毛泽东扬起眉毛,显得非常吃惊。
  “我准备今天再好好写写检查,准备在全会上答复大家的提问,好过关嘛。”刘少奇说,“主席对我的检查所作的批示,我看了非常感动,这次决心检查好!”
  毛泽东想起了9月14日他对刘少奇的检查稿的批示。
  那是在一个多月以前,毛泽东对中央办公厅的几位负责人发了脾气:“十一中全会已经开过一个月了,你们为什么不让刘少奇作检查?让他呆在家里干什么?搞阴谋吗?”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向刘少奇转达了毛泽东的意见,刘少奇很快写了一份检查,送毛泽东审阅。毛泽东在批示中说:
  少奇同志:基本上写得很好,很严肃,特别是后半段更好。建议以草案形式印发政治局、书记处、工作组(领导干部)、北京市委、中央文革小组各同志讨论一下,提出意见,可能有些收获,然后酌加修改,再作报告,可能稳定一些,请酌定。
  毛泽东9月14日
  现在他重提检讨,倒使毛泽东感到不悦了,他说:“今天的接见你还是参加为好,现在国际上对中国形势的议论很多,你突然不露面,只会加深人们对中央内部情况的疑虑,这样不好。”
  “那好,我听主席的,准备一下参加接见。”刘少奇接着说,“不过,为了早日结束这场运动,我请求辞去国家主席和政治局常委的职务,最好是到一个工了或大队去劳动,以便能够改造思想,集中精力学点东西。”
  “不行!”毛泽东很果断地拒绝了他,“你以为这次文化大革命就是为了让你下台?错了!主要是提高全党全国人民识别修正主义的能力,防止和平演变。这不仅是让你受到教育。也使我,还有全党都受到教育。我想,你现在大概能认识到你在文比大革命中所犯错误的性质了吧?”
  刘少奇点着头,叹口气说,“认识到了。不管我主观上出发点如何,事实上是站到资产阶级反动立场上,实行了资产阶级专政,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轰轰烈烈的运动打了下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长资产阶级的威风,灭无产阶级的志气……”
  “这是我大字报里的话嘛,你最好别用。用你自己的话去讲。”毛泽东插话。
  刘少奇显得无能为力地说:“就是主席写了大字报批评我后,我还不是很明白自己的错误的,不知道这种情况是极不正常的,极不利于文化大革命,不利于党的利益的,我的错误是有倾机会上义的错误。虽然才50天,但损失是很大的。这种后果直到现在还没有肃清,有些地方变本加厉地造成了群众的对立!”
  “这都是你检查稿中的话?”毛泽东抽着辞烟,非常沉稳地说:”现在许多干部和群众翻箱倒柜,弄出了你在历史上的不少问题。有些问题,我过去都和你谈过,有些问题至今还掩盖着,我希望你门己主动地谈一谈,也算挖挖根源吧。革命了大半辈子现在革到自己头上了,恐怕会革不下去的,这也没关系,慢慢地想一想,争取到了会上痛快些。到那个时候,我也会站出来保你的,我便好说话了嘛。现在大家有气,总要让大家消消气嘛。”
  毛泽东的脸色虽然严峻,但话语非常亲切,一股温暖的热流传遍了他的全身。如果自己承认了错误承担了责任,毛泽东会站出来替他说话,那便意味着这场灾难可以消除了。到底是老战友,毛泽东胸怀宽阔,是不会计较自己过去的失误的。凭心而论,自己过去的确对毛泽东很不尊重,认为他指挥军事作战是天才,领导建设实在无能,他没有现代化的管理头脑,还是过去老掉牙的传统办法,所以在工作中自己标新立异,总想使自己的办法超过毛泽东。结果造成了今日自己的大被动,回想起来,实在内疚。
  “主席,我通过这次教训,深深地解剖了自己犯错误的根源,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右字。”刘少奇的眼眶里滚出了泪珠。“正如主席批评的那样,我在1962年就犯了右倾的错误,甚至几次想替彭德怀平反……”
  这话立刻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问:“你和彭德怀接触过没有?”
  “除了和主席一块找他谈过话外,其余再没单独接触。”
  “真的没有?不可能吧?”
  “他写了几万字的翻案书以后,别人给我转过几封信,都是催我抓紧时间落实一下他的问题。我原想找部分同志谈一下,先造个舆论然后再解决于反问题,以免引起震动。”
  毛泽东微微一笑,“很好,这回才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你这个人哪,也算志大才疏的行列里的人喽。要是你真给彭德怀翻了案,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呢?今天也许就不是我们批判《海瑞罢官》的问题了,而是海瑞要批判我们为什么罢他的官喽。你呀,就是太右倾,一点都没想到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阶级牛争的复杂性。所以,当我批评了你的错误后,又来了个形左而实右,根子还是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主席讲得很正确。”刘少奇连连点头,“我的错误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包括这次文化大革命,我至今还没有认识到它的伟大意义,不知道它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一个更深入、更广阔的新阶段,也不知道如何进行文化大革命。我头脑里只有一个怕字。就是怕乱,怕大民主,怕群众起来造我们的反,怕反革命分子上了台。”
  “依我看,”毛泽东皱着眉头说,“你是怕革命左派上台触犯你的利益,怕你们的问题抖擞出来后丢了乌纱……”
  “丢乌纱倒没关系,”刘少奇马上辩驳说,“只要能使大多数人解脱,我情愿立即下台!”
  毛泽东哈哈大笑:“老战友,你想得太天真了,社会主义革命不是革一两个人的命,而是普遍地受教育。我看你还是多读几本书,好好地学学马列吧。今后,你的任务是一边读书,一边检查,从历史上找找原冈,这才是最好的出路嘛。”
  就在他们谈话的时候,北京街头的游行队伍里,有人高呼“打倒刘少奇!誓死保卫毛主席”等口号,使参加接见的近200万红卫兵震惊万分。这时,大多数下层的平民百姓才知道在这次文化大革命中他们的国家主席也犯了错误,而且是最要命的错误。
  周恩来每隔两天,就要定期向毛泽东汇报情况。在所有的中央领导人中,他可以说是工作最忙的人了。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他是一位纯粹的共产主义者。他的外文造诣很深,非常坚信共产党的原则和组织纪律。早在文化大革命刚刚发动的时候,他就暗下决心,如果党内斗争的关键时刻到来,他将毫不畏缩地采取所应该采取的行动来支持毛泽东。
  在毛泽东面前,周恩来显得十分恭敬,完全像个标准的小学生。他向党的主席汇报着中央工作会议讨论陈伯达《两个月总结》报告的情况,谈到清华大学已出现了“打倒修正主义的头子刘少奇”的大标语时,毛泽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断地询问大专院校红卫兵对“口号事件”的反应。这时,秘书进来向毛泽东报告:“江青同志和康生同志有重要情况向您报告。”
  周恩来站起来,准备告辞,毛泽东摆摆手说:“他们来了,正好我们一块研究一些问题,你就别走了。”
  江青风风火火地进来,把头上的军帽一脱,扔在桌上,解开风衣一边往衣架上挂一边说:“不得了呵,他们竟敢在天安门城楼上定起攻守同盟来了!”
  康生跟着进来,向周恩来点点头:“我和江肯同志还说从主席这里出来后再到你那里汇报呢。”
  “康老,你快点汇报吧,情况太紧急了!”江青忙着给周恩来、毛泽东的茶杯换水,一边又给自己和康生倒了两杯水,嘴里嘟哝着,好像在对服务员发牢骚。
  “10月18日上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