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心 作者:苏秀(晋江2013.12.22完结)-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避免女儿变成电视的俘虏,沈忱热衷于骑车带小雪到小城近郊的地方看看、或者去爬爬山。他认为把时间花在这些亲近自然的活动上是有意义的——但是小雪痛恨坐在硌人的自行车后座上,她也同样厌恶那山上总也走不完的上坡、下坡。她最喜欢的户外活动是去温泉游泳,但我们能够去温泉的机会太少了。每一次建议起爬山或者骑车的时候沈忱总是兴味盎然,可是小雪在大多数情况下宁可呆在家里看电视。这样一来,预期中的欢乐就往往会变成一场以怄气和责骂作为最重要部分的、让人无比扫兴和气恼的对白。
啊,小雪。你应该懂得爸爸是爱你的,只是他爱的方式与众不同。
(等到小雪大一些的时候,她会不会用我对她说过的话来反驳我呢?)
可是,由于沈忱不能改变对周围的人和事苛求的习惯,反而使我这个偷懒的母亲更多地得到了孩子的亲近和信任。小雪更愿意跟我说话,同我交流。哪怕是在天气最热的日子里,她也不嫌弃我一身的汗味和湿嗒嗒的胳膊,偏要挤在我的身边;就算沈忱的身边空着一块清凉无比的地方,她也不过去。她盼望着爸爸出差的日子。
而沈忱的这种苛求,也是我所排斥的。
比如吃饭的时候往往会是这样的:饭菜摆好,需要反复再三请忙碌的沈老爷放下手边的工作到餐桌边就坐,大家好可以吃饭。等沈老爷坐好了,举筷夹菜送入口中。不出五秒,他就会带着有些蔑视的口吻评论说“菜咸了”、“淡了”、“没我做的好吃”,或者就是菜的品相不好。有时候刚坐下,他看了一眼餐桌,马上就会气呼呼地说:“谁让你又炸薯条了?”
小雪和我是一条战线的。“薯条多好吃啊,”她说着,在我的不动声色的支持下,全然不顾父亲的眈眈虎视,连续吃下好几块薯条。
饭当然是一定要吃完的,可是那种做饭时由于花了心思而期望得到赞扬、或者是期望享受一次温馨的一家人坐在一起高高兴兴吃顿饭的好心情没有了。我有点烦躁地吃着饭,吃得慢腾腾的。往往在这个时候,沈忱就要说:“看!你自己就证明了你做的饭不如我做得好吃吧?”
等到沈忱自告奋勇要做饭的那一天,我们就会听到他在厨房不停地下达指令:“盐在哪?”“百合!给我把切菜板放好!”“小雪,剥蒜!”“醋呢?醋!百合;辣椒丝呢?”厨房里到处是瓶子罐子菜叶子——沈大厨被包围了,好忙碌啊。
有一次,在做完了一大堆的家务活之后,我还得去检查小雪的作业,因为已经在书房的电脑前面坐了整整三个小时的沈忱说他的事情还没有做完。我疲乏的已经懒得同他争辩,于是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让小雪把作业拿过来让我看。小雪把作业拿过来的时候,我对她说:“小雪,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和你爸爸结婚吗?”
小雪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别的人问她,总是会问“爸爸妈妈结婚的时候,你在干什么?”有些不明白这个问题当中隐含着的调笑含义的孩子会脱口而出:“他们结婚的时候,我在放鞭炮呀。”小雪倒是从来都没有上这个当。但这一次我的问题让她困惑了以下,她反问道:“为什么呀?”
我说:“是因为学校要分房子了。”
小雪笑了起来,但是她并不真正懂得这句话的含义,她也许永远都不会明白分房子和结婚之间的关系。
沈忱支着耳朵听到了我的话,他就在书房里大声说:“你要知足;从那能找到像我这样对你好的人?”
我不由得从鼻子里“哼”出一阵冷气。
不过,沈忱身上有一种令人尊重的品质。虽然,这种品质在当今社会上逐渐地沦落了。三十年前,如果说有幸被别人称作“老实”还可以算作是一种赞扬的话,那么现在,“老实”这个词当中可能会更多地包含了“平庸”、“忍受”、“窝囊”的含义。勤奋踏实曾经是一个人“尽自己的本分”的最好的表现。但时代不同了,“尽自己的本分”成为了对跟不上时代、跟不上潮流的人的嘲讽。
在我身边从来就不缺少各式各样的时髦的人,无论做事、说话、衣着、饮食、代言代步工具,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时代先锋的“楷模”。他们总能在时代的潮流中游刃有余,无论做什么、说什么、穿什么、吃什么、用什么,总会让众人惊叹:“好大的嘴巴,好尖的脑袋,好厚的脸皮,好狠的手段——好丰厚的利益。”
古人这样解释“利益”—— “利”的字义为好处、益处,与“弊”、“害”相对。“利”左面表示成熟了的庄稼,右面是一把刀,表示收割庄稼。以“刀”割“禾”,可见刀的锋利,故“利”的本意是“锋利”。由收割获利引申为“利益”、“利润”;又从“锋利”引申为“顺利”“敏捷”等。“益”原是“水漫出”的意思,引申为“增长”“富裕”等等。放在一起,“利益”的含义就应该是“减少弊、害,多些好处。”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原本无可厚非。古人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是有的人还曾这样说过“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不但自己奉为宝典,同时还要以此来教训别人,显示自己的高明、前瞻。古时已有这样的教训,今人遵循乃至发扬光大,岂不是可喜可贺的一件事?若以几年前的《百家讲坛》为例,浩瀚如海的史籍当中,可以提供给今人借鉴的何其多,却怎么那些专家学者偏偏对于勾心斗角、钻营拍马的东西乐此不疲呢?专家学者们耗尽年华苦心诣旨钻研出来的,就是这些只可作为茶余饭后闲聊谈资的“智慧”?在这些故事里,有些人是多么的狡诈无耻啊!可是往往是这样的人位高权重,享受着支配别人的快乐。那些正直的人虽然有着正确的见解,有伟大的抱负,可他们是多么的无奈啊。他们的无奈是源于像他们这样的人从不狡诈无耻吗?他们当然不会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就要把别人踩在脚下;他们也学不会为了达到目的就不择手段;在被人误解的时候,他们要么是激愤要么是沉默的态度恰恰给人落以口实。他们原本是有智慧的人,可是他们的智慧远远不如另一些人的“智慧”在现实生活中游刃有余。我们需要真正的智慧,需要让人向善向上的智慧。也许,是我错误地理解了《百家讲坛》上的那些讲演,就像《厚黑学》的本意是要揭露厚黑的无耻,现代的人们却把厚黑作为了榜样。我只能这样猜测,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太多了,而今天的人们出于好奇和需要对它又有太多的兴趣。人的心理是多么奇怪啊!虽说“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但几乎所有的目光都会首先被在正常的智慧看来不太正常的事物所吸引,也几乎所有的嘴巴都会对被常识性的知识认为是不太符合常理的事物津津乐道。尽管绝大多数的心灵和头脑会期望着正常、合理的一切,它们却不能指挥眼睛和嘴巴向另一个方向看齐。于是所有的地方都热闹起来了,所有的人都有权利来抱怨了。最有意思的是那些被善良、正直的人们视为“真小人”和“伪君子”的人,也意气风发地加入进来谈笑风生、左指右划,他们的口水溅得到处都是,俨然成为了这个时代流行道德的领袖。
也许我这样发牢骚太苛刻了。但我的本意不是嘲笑别人,只是自嘲罢了。甚至有时我还会有点自知之明地想到,正是像我这样的人,拖住了时代——喝!还真是大言不惭呢!其实,只要这时代轻轻一甩,就可以把我和像我这样的人随随便便地轻轻甩开了。
但是,时代要想甩开像沈忱这样的人可不容易,就像狂风可以扫荡树叶,折断枝条,却不能轻易就摧毁大树的主干;要想做到这一点,这股太过骄横的狂风摧毁的可就不会仅仅只是一棵树了。如果它一定要显示出自己摧毁生命的力量,那么这个总是充满了是是非非的时代也就要完结了。让我来大声地赞美一下自己的丈夫吧,因为我可以毫无愧色、满怀自豪和崇敬地对那些为了光明正大的目标而付出艰苦努力并能够享受这种艰苦的人唱赞歌。他们的智慧就是,做事情的时候实事求是,没有去找什么投机取巧的捷径。为了实现目标,可以老老实实地费尽琢磨,想尽办法。“他们的字典里没有‘捷径’这个词。”这种办法,不是那种钻营——虽然它也必须要有一种“钻”的精神才可以。他们更大的智慧在于坚持。很多人既善良又正直,可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害怕或者是不愿意让自己陷入麻烦(还是害怕),因而放弃了原来的主张,或者不能够坚持维护自己切身的利益,任由那些自私自利的做法大行其道。这种步步退让、明哲保身会被人利用,也会被人看不起,被人视为懦弱无能。
在工作的时候,沈忱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同时也是一个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人。那么他可否被认为是一个有大智大慧的人?非也。在社会生活中,在家庭生活里,他可就显得太笨拙了。他不符合大智若愚,而是真正的愚笨。帮助他在实际操作的工作中取得成果的钻研和坚持,往往会让他在我和小雪的眼里显得固执、不可理喻,更不要说其他人对他的看法了。只要是他认为错了的,不管对方的脸色有多难看,他都会带着十二分的诚恳指出人家(主要是我)的缺点和错误。对方的地位权力越高越重,他就越是郑重其事。因此,工作这么多年了,工作的成绩虽然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有为的”或“年轻的”的汹涌前浪和后浪把他拍在了办公室科员的座位上不能动弹。
唉,这个傻子!难道不能在第一次看见我气恼地转身而去的时候,就记住用真诚的话语真诚地指责别人,未必能够得到真诚的回报?
第一次我会生一会子气不理他;第二次我觉得这个人傻的可爱;可是慢慢地,我只感到讨厌。
“百合,我说的都是真的,”沈忱郑重其事地说道。
是的,我知道我懒惰、没有毅力,做事情容易半途而废;我没有漂亮的相貌,智力普通,而且还缺乏自信。我只是一个被淹没在芸芸人海里的平凡的女人。沈忱完全没有必要为了在一个不完美的人身上寻找完美的光辉而落下遗憾。也许他早该对我的种种缺点见怪不怪才好。我这样说,并不是为自己开脱——夫妻之道,距离产生美。不要靠我太近,看我看得这么清楚。就让我们像刚相识的时候那样,心中因为陌生而有了神秘,因为神秘而渴望靠近——唉,又绕回去了。
每到这样的时候,绷着脸生闷气是避免不了的——是的,我们不吵架,确实是从不吵架,因为我们骨子里太相像。我们一样地觉得自己手中握着真理,一样地希望自己能坚持真理到最后。我们也一样地爱面子,一样地怕过激的举动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我们还可以同声回答说是不愿意小雪因此受伤害。其实,那都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我们都是胆怯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 亲爱的读者您好!我准备换一个笔名了。对于我来说,“秋夜微凉”显得太时髦啦,并且还有可能会与《秋夜微凉》产生不必要的冲突。所以,您要是看到笔名为“苏秀”的《百合心》,那就还是我。感谢您的阅读,真心希望这个故事不至于让您感到厌倦。
☆、第四章
周末的下午小雪出去玩了,我在洗衣服。沈忱在书房整理东西。我听见他在大声地叫我。他叫道:“百合,看我找到了什么?要不是我细心,就凭你这么个马大哈,过去辛苦写的东西早就丢光了。”
我擦了手,走进书房接过他手中的两张纸来看。沈忱也偏过头来从我的肩头向下看。
“读书,陶冶了职工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的青年认为,当工人不需要有什么文化修养,也不用顾及道德情操。某一运输科组就有不少青年以粗为荣:态度粗暴,行为粗野,语言粗鲁。还说这是‘干这种活造成的性格’。自开展读书活动以来,他们读了《珍惜你的青春》、《青年修养十二讲》等书以后,思想起了很大变化。有个青工过去任意拔拳打人,受过处分。最近受到感染,主动要求批准他加入读书小组……
“曾经有人说:‘书,是开启心灵的钥匙。’最近几年,书市上出现了一些混乱。许多鱼目混珠的低下图书充斥市场,这种精神污染应该被扫除。提倡读好书,好读书,净化书籍思想内容,这是必要的。读书是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不能单纯指望读一两本好书就能把人们长期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来个彻底变化。书籍,在今天这个多彩而富于变化的时代中,任重而道远。”
我看着看着就笑起来了,看了看有点发黄的纸页的最下面,我说:“咦?还是九五年的时候写的呢。那时候我正在上……应该是高二吧。”
“嘿,看看,百合,你从小就有当教师的潜质。多会教导人呐。”
我摇了一下头,躲开沈忱说话时吹在我耳边的热气。“少在那里讽刺挖苦,”我说。
“你这个人啊,我这样诚心诚意夸奖你,你却说我是在讽刺挖苦……不过,那时候你真的懂什么叫做‘人生观’‘世界观’吗?”
“不懂,到今天也不懂。”
“不懂?不懂你也敢往上写?——写的好像像是五六十年代的作文一样……哼,那时候你的思想可真纯洁啊!”
我在沈忱的胳膊上狠狠掐了一把,算是对他给我的嘲讽的回答。沈忱是从不会在这样的事情上吃亏的,他马上就报复了我。偏偏我的身体反应迟钝,一开始还没什么,等他的手松开过了三四秒钟,被他掐过的地方就开始像火烧一般地疼起来。我气恨恨地又给他一拳。
“明明打不过,还老要伸手。”沈忱一点都不谦让,用左手中指的关节照着我的额头不轻不重地敲了一下。我一伸出手,就被他抓住了。他轻轻一扭,我已经不能够在做任何的反抗,所以我等他一松手,就带着些不高兴一甩头要走开。可是沈忱偏偏拦住我,他接着从抽屉里拿出一沓稿纸。“来,看看这上面又写了些什么?”
我心里有气,想要从他手里把稿纸夺过来。但个子没他高,手臂的力量也比他差多了。沈忱既然可以牢牢控制着场面,就故意故意阴阳怪气地念道:“‘我小时候动不动就要哭鼻子,这是妈妈说的’——咦,真的是这样的吗?——‘可是她老人家不该在小妹第一次请了小初到家里来就这么说。我坐在离小初不远的椅子上,看到她低垂眼帘,微微含笑的侧影。她细瘦的手指轻轻地绞着。我突然红了脸,难得。’哈!原来这个‘我’是个小伙子!他大概是爱上了这个叫小初的吧。‘小初’,多怪的名字!”
我恶狠狠说:“讨厌!还给我。”
“不行!十几年前你就说过要防止精神污染的,我要审查。‘……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辛小初。’咦,我发现女主人公和你一个姓!‘……我正盘腿坐在床上用扑克牌给自己算命,忽然听见轻轻的敲门声……’”
我发狠说:“再不还我,一个星期不做饭!”
“等等,等等。‘……我热情地对她说——让我给你算算?事业、爱情,什么都能算!我算得很准……’”
我气恼地索性走开了。沈忱追上来,把稿纸塞到我手里。“还你。千万别生气,老婆。跟你开玩笑的。你是知道的,你的作品我一向是顶礼膜拜的——不过,你真会用纸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