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双龙记 作者:曹若冰 >

第3章

双龙记 作者:曹若冰-第3章

小说: 双龙记 作者:曹若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生又摇摇头道:“不是,什么‘阎王堡’,我听都没有听说过。……”
  心念忽地一动,问道:“阁下,你知道这些歹毒的玩意儿的名称么?”
  古永森敛容说道:“它名叫‘阎王刺’,绝毒天下,霸道无伦!”
  书生又道:“那会爆炸的玩意儿呢?”
  古永森道:“它名叫‘夺魄弹’。”
  书生点了点头扩道:“这么说,这五个东西,该是‘阎王堡’的恶徒了。”
  语锋一顿,按道:“我请问,‘阎王堡’在江湖上的声名如何?”
  古永森道:“有恶无善。”
  书生道:“我再请问,堡址在什么地方?堡主是何许人?”
  古永森道:“堡主姓郝名大雕,外号‘活阎王’,堡址在阴山山腰。”
  书生忽然抱拳一拱,道:“多谢指教了。”
  说完,便又举步欲行。
  古永森忙道:“尊驾,请再留步。”
  书生微皱了皱眉头,道“阁下,话已经说明白了,还有什么要指教的?”
  古永森咳了一声,道:“老夫天山三剑古永森……”
  书生突然截口说道:“古大侠,我已经说过了,我不可能回答你什么的,希望你别多问。”
  语锋一顿,接道:“其实,我穿着白衣,骑的是白马,银鞍银蹬,这标识,说起来,比名字还要好记好认,在江湖上查访起来也比较更容易,更方便。”
  古永森微微一笑,道:“尊驾,你这话,我承认很有理,但是,没名没姓,称呼起来,总是很不方便,是不是?”
  书生笑道:“古大侠,这并没有什么,你愿意怎么称呼我都可以,我不在乎,也无所谓。”
  古永森微一沉吟,道:“如此,我便替以‘白马书生’称呼你如何?”
  书生点点头道:“我说过了,我无所谓,你古大侠爱用怎样的称呼,都并无不可。”
  古永森眼珠一转,突又笑问道:“老夫还有个不情之请,不知你白马大侠意下如何?”
  书生脸容一正,道:“古大侠,你最好别和我绕圈子说话,想说什么,就干脆直说好了。”
  古永森轻咳一声,道:“老夫想领教几招高招。”
  书生微微一笑,道:“古大侠,你真会用脑筋,你想借武功招式揣摸我的师承来历,不过,你这脑筋是白用了,结果,你一定是大失所望。”
  古永森脸孔不禁微微一红,暗忖道:“此人气度高华,口才锋利,无论是智慧,心智莫不令人叹服,堪说是冠绝一时……只不知他究竟是何出身来历?举目当今武林,又有哪位武林奇人能够调教出这样一位出色的弟子……”
  心中忽然一动,掠过一个可怕的念头:“十五年约期已届,难道他便是那……”
  想到这里,脸色不由一阵剧变,心神剧颤!
  只听书生接着又道:“古大侠,问答了这么久,我一直没有能让你如愿满意过,实在很感抱歉,也非常的不好意思得很,如今,这一个小小的愿望,如果再不让你偿愿,区区就未免显得太不近人情,也太说不过去了……”
  语锋一顿,微微笑了笑,肃然接道:“古大侠,你们既号‘天山三剑’,自是以剑术擅长的了,请亮剑进招吧。”
  他虽是叫“天山三剑”亮剑进招,但,他自己却倒反而若其其事地背负起了双手。
  神态傲然,一副目中无人之概,令人看来气忿难忍。
  三剑中,以二剑田大刚为人姓情最为急躁,他对书生的言谈,早就甚感不满,此刻,一见书生这副目中无人的狂傲神怒,心中不禁勃然怒火上升。
  “呛”的一声拔出背后的长剑,喝道:“小子,你少狂,先接老夫一剑试试。”
  一振腕,抖起三朵剑花,便要出手。
  古永森见状,急地一声沉喝道:“二弟,不可鲁莽无礼!”
  田大刚愕然一怔!望着古永森道:“大师兄,你……”
  古永森摆了摆手,目视着书生正容说道:“尊驾,何以答我一问否?”
  书生颔首道:“可以,但是,能答的才答。”
  古永森道:“请问行将何往?”
  书生道:“东。”
  古永森道:“目的何处?”
  书生眉头微微一皱,道:“古大侠,你不觉得多此一问?”
  古永森微微一笑,道:“是多一问了,但是……”
  书生截口道:“是我答的太简单!”
  古永森笑了笑道:“事实确实如此。”
  书生微一沉吟,道:“如果我说去会两个朋友,你古大侠信不信?”
  古永森心头不禁一阵“怦”然大震!连忙点头说道:“相信!相信!”
  语锋一顿,问道:“两位朋友想必是约好了的?”
  书生道:“古大侠,你不嫌问得太多了么?”
  古永森心道:“‘宇内双奇’不正是两个人吗?……”
  因此,他心里也就更加认定所料不错,这书生一定是那不留名的老魔头的传人,此行必是去黄山天都峰代老魔践约的。
  于是,书生话声一落,他立即陪笑说道:“是!是!是老朽多问了,大侠请别见怪。”
  他由自称“老夫”改成“我”,由“我”又改成“老朽”。
  一再降行自贬,只弄得二剑田大刚,三剑马士英二人人感莫名其妙,诧异无比,不懂这位素来沉稳的大师兄,今天是中邪还是怎么搞的,对这不明姓名来历的少年书生,为何前倨后恭若此?
  书生笑了笑,道:“古大侠,现在你们可以亮剑动手了。”
  古永森因为已认定书生是那老魔的传人,哪里还再有勇气动手。
  闻言,不由有点犹疑地道:“这……”
  书生剑眉一皱道:“古大侠,话是你自己说的,你犹疑的什么?”
  古永森道:“老朽知道,可是……”
  书生脸色一沉,道:“可是什么,我再说一句,古大侠,你们亮剑动手吧!”
  古永森心中不由一紧,知道这是自己找来的麻烦,现在要想不动手已是不行。
  于是,牙一咬,探手缓缓拔出了背后的长剑目注书生道:“大侠,你不亮兵刃吗?”
  书生不耐烦地道:“不用了,你们三剑全力进招吧。”
  古永森左手微微一挥,二剑三剑立时身形飘移,三人齐都一式横剑当胸,目注书生,成品字形,缓缓向前逼进。
  一丈四五,一丈二三,一丈一,九尺……
  距离已经逼近到七尺之内,书生仍然气定神闲,负手而立。
  只是此际,双目却是神光如电,威仪慑人!
  就凭这种“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改”的镇定功夫,就非一般武林人物所能做到,令人色变!
  蓦然,一声大喝,声若惊雷,三剑齐动,寒光电闪,剑势如龙,威猛凌厉绝伦的直朝着书生攻出!
  剑未到,剑风寒气先已逼体袭人!
  然而,就在这快如电光石火一闪的刹那。
  陡闻一声朗朗长笑倏起,三剑连着书生的身形都来看清楚,只觉得眼前人影一花,右腕脉门微微一麻,手中一轻,长剑已经被夺脱手。
  三剑全都不禁心颤胆裂,惊骇欲绝,急急飘身暴退。
  “天山三剑”剑术造诣,功力火候,皆臻上乘,为当今武林一流高手。
  三剑联手,威力更是罕绝无匹,纵目当今武林之中,能够在三剑联手之下,支持百招之久,只怕还极少见。
  可是,这书生,武功身手之高,太以骇人,他竟能于一招之间,于三剑那么凌猛的攻击中,夺去三剑手中的长剑!
  三剑飘身暴退,全都吓得面色煞白,睁大了六只满布惊色的眼睛,望着一手倒提着三支长剑,神情气度仍然那么潇洒从容岸立原地的书生,呆呆地发愣!
  书生望着三人忽然微微一笑,道:“三位,对不起得很,区区太放肆了……”
  话声微顿,接道:“原剑奉还,三位,请接住你们自己的剑。”
  话落,右手轻轻往外一送,三把长剑缓缓的分朝三人身前飞去。
  三剑各自伸手接住长剑,纳剑归鞘。
  古永森定了定神,忽地深嘘了口气,望着书生惨笑了笑,道:“大侠,你身怀奇学,武功高绝,早在老朽意料之中,只不过……”
  书生含笑接道:“没想到会高得出乎你古大侠意外,是不?”
  古永森颔首道:“是的,有此意外,龙朽这才知道自己兄弟实是‘坐井观天’,数十年勤练武学,也只不过习得了一点皮毛而已,从今而后,‘天山三剑’将绝谈武事,再不想在江湖上称雄争长了。”
  书生脸容倏地一正,道:“古大侠,武学一道,固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渊深如浩海瀚,但古往今来,数以千万的练武之人,穷其毕生精力,能得大乘,天下无敌的又有几人?如以区区这点武功而言,比你古大侠虽是高明颇多,但亦只不过是甫登堂奥而已……”
  语锋微顿,笑了笑,缓缓接道:“今日之事,只有我们四个人知道,我不说出去,你们三位不提,江湖上就决无第五人知道,于你们三位的颜面何碍,岂可为了这么一点小小的挫折,便即心灰意冷,顿生从此绝谈武事之念……”
  话锋复又一顿,再度肃色说道:“我请教,果真如此,你古大侠将何以对你‘天山派’祖师,又将何颜对掌门人和授艺恩师?”
  这番话,义正词严,侃侃说来,只听得古永森浑身汗流浃背,脸孔赤红,愧然无话以答。
  书生忽又微微一笑,道:“区区言尽于此,希望你古大侠赶快打消此念,切勿做那愧对‘天山’祖师之举!区区可要先走一步了!”
  话落,弹身射起,飞落在白马背上,抖缰纵马向东飞驰而去!
  田大刚忍不住轻身问道:“大师兄,你看此人究竟是……”
  古永森摇首一叹道:“此人来历若果如我心中所料不差的话,那他对我们手下不但已是十分留情,而且可能只施展了五成功力身手。”
  田大刚瞪目骇然的道:“如此,那他一身所学,真正的功力身手,岂不已经高达神化之境地了么?”
  古永森点点头道:“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马士英道:“大师兄,以你所料,他的来历可能是……”
  古永森道:“马师弟,我们此次东行,是干什么了?”
  马士英微微一怔,道:“不是赴黄山观看那………呵……”
  心念忽然一动,轻“呵”了一声,双睛突地望着古永森道:“难道师兄猜料他是那‘宇内双奇’的传人不成?”
  古永森脸色沉凝地道:“恰恰相反,愚兄猜料他可能是那……”
  田大刚此际也突然醒悟地插口接道:“大师兄,我想可能不会吧!”
  古永森忽地轻声一叹,道:“但愿愚兄所料不是就好了,否则……”
  语锋一顿,接道:“只怕那二十年前的惨剧,又将在武林中重演了。”
  马士英道:“小弟认为情形也许不至于会如师兄所料想的那么严重……”
  田大刚插口道:“马师弟说说你的见解理由看。”
  马士英咳了一声道:“据小弟观察所得,此人怪情虽然冷傲,武功高绝讳莫如深,但是,心性似尚善良不恶,而且眼神朗正,脸上也无邪恶之气……”
  语锋微微一顿,接道:“是以,小弟认为此人纵然是那魔头的传人,也只能说是承受了老魔的武功,并未承受老魔凶残狠毒的衣钵,不可能会重演那二十年前的惨剧……”
  语锋复又一顿,肃容说道:“否则,今天此刻,我们师兄弟三人,只怕已经溅血横尸当场,步上‘阎王堡’五个恶徒的后尘了!”
  古永森点首微笑道:“师弟对人对事,一向观察入微,甚少差错,但愿果如师弟所吉所料,则武林幸甚,苍生幸甚……”
  语声微顿了顿,接道:“不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能出污泥而不染者,历古至今,虽不乏人,但毕竟是少数中的极少数,此人倘果真是那魔头的传人,受其调教熏陶,耳听目染之下,只怕……”
  忽然轻声一叹,接道:“现在我们不要谈他了,反正黄山约期已经不远,他究竟是那魔头的传人抑是双奇的传人?为人心性如何?今后的武林中是祸是福?……届时当可分晓了然。”
  话锋一转,道:“我们也走吧!”
  马士英点了点头,目光一瞥地上的五具尸体,双眉微皱了皱,道:“师兄,我们把这五具尸首埋了吧。”
  古永森颔首道:“好。”
  于是,三人拔出背后的长剑,一齐动手,就地挖了一个大洞,把五具尸首埋好后,这才动身上路。
  ※※         ※※         ※※
  金陵。
  古之帝都。
  这天。
  是八月初旬的一个下午,时当未正。
  金陵城内来了一位白衣白马,配着银鞍银蹬,丰神俊逸,风度潇洒出生的少年美书生。
  他,策马缓行,蹄声得得,经东大街,奔东牌楼。
  这白衣白马的少年书生,一进入金陵城内,立刻引起路人群众的侧目。
  “这是谁家的公子少爷,生的这么一副好俊的相貌人品。”年青的姑娘,凭倚楼窗眺望街景行人的闺阁千金,更是秀目放光,异彩突生,芳心急跳,目不转瞬的深深凝视着他。
  直到他的人影马形,消失在一条巷口,弯入深巷内去了,仍在痴呆地,茫然地,不移不动的凝望着。
  但是,那些颗芳心儿,却已由急跳而变成迷惘,怅然若失。
  于是,她们秀目里的光辉异彩消失了,继而,黛眉深锁,美丽如花般的娇靥上,现露出了一片迷茫……。
  刹那间,她们的心底,像着了魔似地,突然涌起一股说不出的空洞和惆怅之感,而发出轻幽幽的叹息。
  为什么?她们为何事故叹息?
  这,就是“女人心,海底针”。
  是女人们心底突然产生的微妙的感情,也是她们心底的秘密,只有她们自己才能了解。
  这是一条很寂静的巷子,又深又长,所有的建筑,都是些古老幽深,气派雄伟的高大巨邸。
  显然,不是什么官宦富绅的废邸,也必是豪门巨贾之家。
  白衣书生轻带马头弯进深巷,马蹄踩着青石铺的巷道,“得得”蹄声,显得非常的清脆响亮,声惊全巷。
  但是,这些高大的巨宅间,却并无一家被惊动,因而有人打开紧闭的大门,好奇地出来张望一眼。
  他,白衣书生由着马儿缓缓地走到巷尾一座古老高大,两扇黑漆大门油漆已经剥落,景象显得残败的巨宅门前,方始勒缰停住。
  这时。
  在这条巷子的对面,距离十多丈还远的一座小红楼上,正有两对乌黑晶亮的大眼睛,静静地凝视着书生人马的背影。
  而且,眼神中还透露着一片惊诧,迷惑的色彩。
  这两对大眼睛的主人,一个是年约十七八岁,秀发如云,眉似远山,明眸秋水,瑶鼻樱唇,玉骨冰肌,有如临凡仙子,九天玉女的少女。
  这少女,和书生一样的竟也穿着一身白衣,真巧!
  白衣少女,凭窗玉立。
  另一对大眼睛的主人,便就是俏立在白衣少女身旁,年龄和她相近,穿着一身青衣,婢女打扮,美秀非常的少女。
  主婢二人,明眸凝光,静静地望着书生的背影。
  当书生勒马停在那景象残败的黑漆大门前时,青衣女婢突然发出了一声惊“噫”,诧异地望着白衣少女道:“小姐,他怎么会是找侯家的呢?……”
  白衣少女道:“也许他是找错地方了!”
  青衣女婢摇摇头道:“小姐,这似乎不可能,你看,他已经在敲门了呢。”
  白衣少女平静地一笑,道:“也许他要问过那位看门的老人家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