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5432-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 >

第26章

5432-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第26章

小说: 5432-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各连都挖成了通向国民党军阵地的交通沟。攻击开始后,突击部队在炮火和重机枪掩护下突然跃出壕沟,出现在阵地前沿,很快完成了突破。经过一天战斗,九纵攻克小张庄,歼灭10军一个团。邓小平政委表扬了九纵的攻坚战术,号召全军推广。'1'中野司令部将其总结为“依托壕堑前进,沿着交通沟发展,掩护连续爆破,先剥皮后挖心”的新战法,在各纵队普遍运用起来。这种战法使黄维兵团受到致命打击。杨伯涛回忆:“解放军没有硬拼,而是机智地采取了掘壕前进,近迫作业的沟壕战术。一道道的交通壕如长龙似的直伸我军阵地边缘。然后利用夜暗,调集兵力进入冲锋准备位置,在炮兵火力配合下,一声号令,发起猛烈的冲锋,当者很难幸免。这样使我军拥有火力的优势,无从发挥。在人力方面,我军是被动挨打,士气低落,而且战斗伤亡一个就少了一个,没有补充,远不如解放军拥有广大的后备力量,可以源源补充。这在第12兵团是致命的劣势。”为了弥补火炮不足的弱点,中野部队在围歼黄维兵团战役后期,普遍使用了一种土造的“炸药发射筒”。这是依据民间烟花爆竹的原理,用空汽油桶改造成筒身,内置炸药包。筒身下用铁管制成发火装置,点火后如同迫击炮一样将炸药包射出,在百米外落地爆炸。一个炸药包可以摧毁一个地堡,并震塌附近的工事。邓小平政委在1949年1月3日致军委的《歼灭黄维兵团作战总结》中说:“因我炮火较弱,我们曾大量地使用了土造的炸药抛射筒,收效极大。这种武器须要制式化起来,大量制造,携带亦极方便。”国民党军惊呼共军有了“飞雷”,被炸得魂飞魄散。经过几天的激烈战斗,解放军将包围圈逐渐缩小。但中野部队也打得十分疲劳,接近极限。眼看黄维兵团这个“硬核桃”就是吞不下去,刘邓首长和各级指挥员都很着急。秦基伟回忆:“四纵开    
    始的几次进攻不太理想,谢富治政委把旅长们叫来,一个个训得脸皮发黑。他号召干部破釜沉舟,烧床铺草(一方风俗,准备死的意思)。”真是豁上老本了。这时,华野七纵、十三纵赶来参战,加强了中野的力量。12月5日十一时,刘陈邓下达了对黄维兵团总攻的命令。12月6日16时,总攻黄维兵团的战斗打响。以中野四、九、十一纵及豫皖苏独立旅、华野特纵炮兵一部组成的东集团,由四纵司令员陈赓统一指挥,向双堆集以东地区进攻;以中野一、三纵,华野十三纵和特纵炮兵一部组成西集团,由三纵司令员陈锡联统一指挥,向双堆集以西地区攻击;以中野六纵、华野七纵和陕南军区12旅组成南集团,由六纵司令员王近山统一指挥,向双堆集以南地区攻击。被包围10天后,黄维兵团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12万人的粮食,近2000头骡马的草料,一百多门重炮、上千挺机枪、数万步枪、冲锋枪每天消耗的弹药,不下上百吨。出发时带的物资只够兵团使用五到七天,最初战斗时不计消耗,拼命地打,几天后即弹尽粮绝,全靠南京空投接济了。黄维在双堆集修了个简易跑道,飞机还可以降落。12月5日,兵团副司令胡琏从南京飞来,传达蒋介石的指示。黄维与胡琏商量,认为只有突围才是惟一的出路。但是要想突出去,一要空军投下足够的弹药和给养,二要有援军接应。胡琏飞回南京向蒋介石汇报,蒋希望能把黄维和杜聿明两大集团都救出来。9日胡琏又飞回双堆集,传达蒋的决定。黄维感到自己突围没把握,需要与杜聿明一起行动。解放军开始总攻之后,双堆集处于解放军炮火射程之内,胡琏也跑不掉了。国民党军士气低落,12月10日,防守双堆集外围小王庄的85军23师师长黄子华在解放军争取下,率师部及所属三千余人投诚。黄维的双堆集阵地东南方    
    完全暴露在解放军面前。一天胡琏、杨伯涛在18军军部刚吃完饭走开,一发炮弹落在饭桌上,将收拾碗筷的卫兵炸死。胡琏、杨伯涛吓得躲进掩蔽部,再也不敢出来。总攻的战斗进行得很艰苦,双方寸土必争,形成拉锯战。12月9日,刘邓陈报告军委:“截至现在,我6、7、8三日攻击,已使敌防御体系开始残破,如陈谢集团能于三四天内将双堆集东北之杨围子、杨庄地区攻占,则黄维兵团直属队即完全暴露,尔后作战当更易奏效。敌现集于上千的地堡网内,故我只能稳步钳击,只要交通壕迫近,加上密集炮火,必能成功。”10日陈谢指挥东集团猛攻双堆集东北的杨围子,这里是14军的军部。陈赓集中了六个团的兵力攻击杨围子,10日首先扫清外围,11日拂晓,14军以坦克、步兵向解放军右翼实施反冲击,与四纵在野外肉搏格斗,激战达九个小时。四纵13旅38团有三个连在与国民党军坦克的拼搏中全部牺牲,但是解放军没有退缩,血战到底,终于挫败国民党军的反冲击,将他们打了回去。17时,解放军的总攻开始。密集的炮弹倾泻到杨围子村内,把14军打得死伤惨重。军长熊绶春精神失常,冲出掩蔽部逃命,被炮弹炸死。14军士兵纷纷向村外逃命,被中野四纵包围消灭在野外。当天,杨围子被四纵攻占。14军参谋长梁岱躲在掩蔽部里不动,当了俘虏。在去后方的路上,一位戴眼镜的解放军首长骑马经过,问梁岱是哪个部队的,又问军长熊绶春在哪里。梁岱告诉他熊已阵亡,首长要梁岱留下熊的卫士,吩咐道:“我派人协助你去找,一定要找到,好好埋葬,立个牌,让他家人好查。”熊绶春的尸体被找到埋葬,还立了“第14军军长熊绶春之墓”的木牌。解放军的人道主义使国民党军俘虏都很受感动,后来才知道这位首长就是陈赓将军。梁岱到了后方收容所,接收的干部还认识他。说:“原来又是你,你怎么变成参谋长    
    了?”梁岱说:“上次不敢承认,这次算坦白了吧。”梁岱受到高级战俘待遇,每天有白米饭和肉吃,还保留了一个卫士。过了几天,卫士对梁岱说:“我要参军去了,不能照顾你了。”'1'梁岱大难不死,两次被解放军俘虏,是12兵团中幸运的。尽管已到穷途末路,黄维、胡琏、杨伯涛等还在坚持。双堆集以南的大王庄和尖谷堆,是18军的主阵地。中野六纵和华野七纵于12月10日联合攻击大王庄。解放军把条条壕堑挖到国民党军阵地前,在夜间发起突击,以近战和肉搏把18军挤出大王庄。第二天18军用猛烈炮火轰击大王庄近一小时,然后以两个团的兵力在坦克掩护下进行反扑。解放军用炸药包和集束手榴弹打坦克,与国民党军一个一个地堡、一条一条壕堑地进行争夺,战斗的激烈和残酷是空前的,双方伤亡都很大,杀了个三进三出。到黄昏时,七纵投入最后的预备队,与中野六纵重新组织进攻,终于攻克了大王庄。中野部队连日苦战,为了消灭黄维兵团,刘邓下了最大的决心,邓小平政委说:只要歼灭了南线的敌军主力,中原野战军就是打光了,全国各路解放军还可以取得全中国的胜利,这代价是值得的!中野各纵队在总攻中不停地向黄维兵团攻击。但黄维兵团的抵抗相当顽强,国民党空军支援的弹药,使他们能够保持炮火上的优势。中野部队一时还不能结束战斗。总前委研究了形势,决定从华野再抽调部队来加强南集团攻击双堆集的战斗。10日,刘陈邓打电话给粟裕、谭震林,粟谭当天回电:“我们决定抽调三纵、苏十一纵及鲁中南纵队(该三个纵队可等于两个纵队的战力),外加一部炮兵,即晚南下,参加歼灭黄维作战,统由陈士榘同志率领南来,请分配其作战任务。”华野援军和炮兵的到来,为彻底歼灭黄维兵团加上了一颗举足轻重的砝码。


《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 第三部分淮海战役(二)歼灭黄维兵团(7)

    612月12日,刘伯承、陈毅发布《促黄维立即投降书》,指出黄维及其部属“再作绝望的抵抗,不但没有丝毫出路,只能在人民解放军的强烈炮火下完全毁灭”。要求黄维“应爱惜部属的生命,立即放下武器,不让你的官兵作无谓的牺牲”。但是黄维等拒绝投降。大王庄后面、双堆集东南有个制高点叫尖谷堆,是座25米高的土堆子。黄维兵团的炮兵的观测所就在上边,因此为双方必争之地。12日黄昏,华野七纵部队推进到尖谷堆下,18军军长杨伯涛命令发射毒气弹,解放军被迫后退,当夜没有再进攻。国民党军使用后才知道,所谓的“毒气弹”就是催泪瓦斯弹,并不能致人于死地。国民党的军工厂并没有生产剧毒瓦斯的能力,所谓的“毒气弹”是吹牛的。邓小平政委在战后的报告中也说:“敌人曾多次使用催泪性的瓦斯弹,因为我们曾事先教育部队防毒,使战士们在精神上产生了紧张状态。某部在攻击杨庄时,就因为敌人放毒发生混乱,直到明了其作用不大时才安定下来。”'1'14日,华野三纵以攻坚能力最强的8师归中野六纵指挥,进入大王庄阵地。陈士榘集中了纵队炮兵团和华野特纵的重炮团的火力,压制双堆集。当日黄昏,中野六纵、华野三纵部队对双堆集东北的18军核心工事发起总攻。这个工事由胡琏的骨干部队114师54团守备,该团号称“威武团”。解放军的攻坚部队是中野六纵49团1营(“襄阳营”)和华野三纵23团1营(“洛阳营”)两个英雄部队,来个以硬对硬。18时,解放军集中强大炮火对国民党军阵地进行毁灭性轰击。上百门炮发射的炮弹和火药抛射筒发射的炸药包倾泻在阵地上,近1小时的炮火准备,将国民党军工事完全摧毁。国民党军士    
    黄维被俘    
    兵被打得逃出工事,“襄阳营”和“洛阳营”并肩突击,经过短兵相接的格斗,“威武团”大部被歼。与此同时,华野七纵21师和中野六纵47团在8门榴弹炮支援下,攻占尖谷堆,歼灭国民党军一个营和工兵连。18军调上了特务营、炮兵营、工兵营向尖谷堆反扑,可以说用上了一切可以使用的兵力,也被解放军一一打退,尖谷堆阵地牢固地掌握在解放军手中。'1'尖谷堆的攻克,使黄维兵团的司令部、炮兵阵地、快速纵队的车辆和临时机场完全暴露。胡琏和杨伯涛指挥18军的剩余部队将战车、大炮转移到兵团部附近,收缩阵地。把200辆卡车排列起来,堆上泥土,构成城墙式的防御工事。胡琏把保卫兵团部的警卫营调给18军充当战斗部队,并将逃散的14军零散官兵千余人组织起来补充18军,凡是可以拿枪的人都用上了。对于退却的团长、营长,不问理由,一律枪决。这样还是阻挡不住解放军的强大攻势。解放军的炮火可以直接打到黄维的兵团部,炮弹从黄维、    
    胡琏的头上呼啸而过,落在掩蔽部附近爆炸。黄维、胡琏躲在掩蔽部里一筹莫展。黄维感到再也坚持不下去了,14日呼叫南京方面,表示15日要突围,要求空军配合轰炸。15日九时,空军副司令王叔铭飞到双堆集上空,对黄维说:“不能照计划实施。”黄维说:“你不能照计划实施,我只好断然处置了。”他和胡琏召来10军军长覃道善、18军军长杨伯涛,命令各部队破坏重武器和电台,抛弃伤员,于当日黄昏开始分路突围。黄维、胡琏求生心切,分头爬上坦克,在11师和战车营掩护下提前行动。他们从双堆集西边打开缺口冲出去后,黄维因坦克发生故障,只好混杂在溃兵中奔跑,被解放军追上生俘。杨伯涛冲不出去,跳入小河自杀,河水冻得他受不了,又爬上岸来,被两个解放军战士架到指挥部里烤火。10军军长覃道善也在乱军中被俘。兵团副司令兼85军军长吴绍周比较明智,黄维、胡琏乘坦克先逃,把浮桥压坏。吴绍周乘坐的坦克不能通过,他索性带着参谋长、师长和卫士坐在附近的小庙里,等着解放军来收容。只有胡琏逃到鲍集附近,被李延年兵团部队救起,送到蚌埠,算是漏网之鱼。到16日,黄维兵团四个军、一个快速纵队共十万余人全部被歼。'1'从12月4日起,蚌埠北上的李延年第6兵团指挥96军对曹老集发起攻击,54军从左侧迂回仁和集,39军在周家口以西牵制。刘汝明的第8兵团在后面跟进掩护。中野二纵担任固镇以西何集地区防御,华野六纵担任鲍集地区防御。国民党军重点进攻鲍集,蒋纬国率战车2团二十余辆坦克向鲍集阵地轮番冲击,华野六纵依靠当地多河渠的地形,层层阻击。8日以后,豫皖苏军区张国华率地方部队五个团、渤海纵队11师相继赶到,增强何集、鲍集地区防御。解放军顶着天上飞机轰炸,地上火炮轰击和坦克冲锋,顽强阻击12    
    天,三次转移阵地,付出重大伤亡。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付出13000人伤亡的代价,只前进了几十里。还是不能为黄维兵团解围。蒋纬国无可奈何地说:“我们是尽人力以听天命。这样的大战,关系国家存亡,绝非少数人勇敢牺牲能挽回战局的。”当16日获悉黄维兵团被歼灭的消息后,李、刘兵团连夜撤退到淮河以南。    
    7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以黄维兵团被歼,杜聿明集团被围,李延年、刘汝明兵团溃退而结束。歼灭黄维兵团,是中原野战军在淮海战役中打得规模最大、最为艰苦的战役。中原野战军各纵队歼灭国民党军10万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物资。解放军也付出了重大伤亡。各纵(不含华野)阵亡及失踪约8500余人,负伤2800余人。由于伤亡太多,部队都经过两三次火线整编。九纵司令员秦基伟回忆:“淮海战役结束后,当地政府发动群众清理掩埋国民党军人马尸体,埋一人尸发高粱5斤,埋一马尸发高粱24斤,张围子群众共得政府发粮万余斤。也由此可见,这股死多活少的敌人是相当顽固的,我们的仗也是打得很残酷的。”'1'虽然打了胜仗,政委邓小平的心情却相当沉重。1949年1月11日他给毛泽东的报告中写道:    
    中原自10月下旬至歼黄维,作了50多天的加油作战,一般部队都很积极,问题很少。其原因是经过去年8、9月整党,对各级干部教育均大,官僚主义大大减少,干部责任心大大提高。因为干部负责,战士逃亡的也大为减少,在战斗中从上到下均颇顽强。一纵    
    歼181师,三纵攻宿县均能迅速解决战斗。歼黄维时各部均下了最大决心,不顾任何代价,消灭黄维的意志一直贯彻到下面。故在整个作战过程中,各纵队虽然经过三次到四次的火线编队没有叫苦的。但是在总攻的时候,中原各纵伤亡达二万余人,气已不足,结果使用了华野两个纵队才解决战斗。而在中野各纵中,四纵、九纵及六纵比较充实,伤亡虽大(四纵9000余,连同淮海第一阶段约11000余,九纵6000余,六纵5000余)尚能一直攻到底,战功亦较大。三纵在淮海战前仅16000人,攻宿县伤亡1500人,打黄维又伤亡4500余人;一纵战前三个旅、九个团仅17000人,打181师伤亡1500人,打黄维又伤亡3000人,故在最后均已丧失攻击能力。二纵及十一纵,在战前均仅万二、三千人(所有人员在内),就更难担负艰巨任务。战后各纵一致感觉中野不充实,以不能独歼黄维,增加华野过大负担为憾。同时这次还暴露了中野现有火力,打这样的仗实嫌太弱,幸弹药充足,补给及时,特别是战场范围不大,我能交换集中使用,且有华野一部分火器加入,才勉强应付过去。歼黄维后,部队虽伤亡较大,干部伤亡比例更大,但士气甚好,特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