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秦帝国(3) >

第96章

大秦帝国(3)-第96章

小说: 大秦帝国(3)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范雎与白起派出的中军司马一道,当天夜里便对咸阳城防做了一番大调换:原驻咸阳城内的两步军连夜开出,移驻章台宫外围营地;天亮之前,蒙骜率领的蓝田大营三万主力步骑已经开到,南门渭桥外驻扎一万铁骑,两万精锐步军入城;城内要津、权臣府邸以及官署护卫,全数由蒙骜统辖!与此同时,白起密令大将王陵统率蓝田大营驻军,非国君诏书兵符俱来,任何人不得调动一兵一卒;班师大军但入大营,立即回归原定部属,不得擅出。范雎则进出各元老府邸,一一宣示穰侯兵败与秦王重整法制的诏令,稳定了一班被“四贵”长期冷落的元老大臣。与此同时,范雎又以咸阳内史名义在城中张挂告示 ,晓谕国人并山东商旅毋以咸阳换防而生恐慌,秦国大势稳定法制岿然,国人各安生计便是。如此这般,及至魏冄班师之日,咸阳城已经是今非昔比了。    
    范雎见事极快,一俟魏冄进入咸阳府邸,便立即再度拜会武安君白起,请白起闭门称病谢绝一切拜访。白起原本已经做好了挺身而出支撑秦王整肃朝局法制的准备,范雎一说,竟是大觉突兀,不禁脸色便是一沉,国正监此话何意?信不得白起?    
    “武安君言重了。”范雎笑道,“此事乃秦王之意,在下亦表赞同,然却并非奉命强求,提醒耳耳,武安君自己掂量便是。”    
    “先生言犹未尽,明说便了。”    
    “其一,秦王知武安君与太后、穰侯情非寻常。”范雎却是真诚坦然,“太后呵护武安君如血肉同胞,穰侯支撑武安君堪称不遗余力。惟其如此,武安君对穰侯退让,秦王不以为非,反赞武安君有名士之风。今武安君以大义为重,底定秦国大局,秦王已是深为欣然也。以武安君之笃厚重交,若穰侯亲来或密使前来,非但左右为难,且徒引日后事端。与其如此,何如继续称病?此秦王苦心也,武安君或可体谅。”    
    白起默然,良久一声喟叹:“知我者,秦王也。”    
    “再则,在下以为:武安君不善人际之纵横捭阖,但有一举错失,穰侯四贵便可能死拖武安君下水;届时非但武安君大节有损,更有甚者,大秦失却战神长城,岂不令老秦人痛哉!”    
    “好!”白起拍案,“但依先生便了。”    
    “谢过武安君。”范雎一个长躬,“但有上将军坐镇,破面之事,我这客卿来做!”    
    范雎轺车尚未驶出车马场,便听隆隆声响,身后武安君府邸的大门已经关闭了。范雎心下一阵轻松,便对驭手一声吩咐:“去蒙骜幕府。”驭手马缰一抖,轺车便在积雪中无声地驶上了长街。


第十一部分:远交近攻咸阳冬雷起宫廷(5)

    便在轺车堪堪拐过一个街角时,一团白影在漫天飞舞的大雪中骤然凌空飞来!一声短促的闷嚎,武士驭手已经横身倒卧在了车辕上。范雎尚正沉浸在紧张思绪之中,闻声便是一个激灵,不及思索便是缩身一滚,尚未滚出车厢,肩上便被快如闪电般的长剑刺中!重重跌落雪地,那口长剑已带着劲急的风声凌空压来。便在这间不容发之际,却闻一声大吼,一个黑影骤然从街角滚了过来,抱住了白影便在雪地上翻滚起来。范雎挣扎站起,扶着轺车便是嘶声大喊:“有刺客!有刺客——!”两声方落,便闻定街甲士的沉重脚步如隆隆沉雷般碾来。然则便在此时,却又闻一声闷嚎,那道白影竟是鬼魅般倏忽消失了。    
    “壮士!”范雎扑上去便抱住了倒在雪地上的黑影。    
    “嘿嘿,大哥……”黑影竟笑着哭了。    
    “郑安平?”范雎不及细想便是一声大叫,“快!抬进幕府疗伤!”    
    蒙骜已经闻警而来,立即吩咐军士将范雎二人抬进幕府救治。军中医官一番忙碌,两人的伤口终于是包扎停当了。范雎的肩头剑伤距离脖颈要害仅仅只有三四寸,蒙骜看得惊悚不已,立即派飞书急报秦昭王。未及半个时辰,秦昭王便颁下紧急诏令:着蒙骜立即调拨两个百人铁骑队护卫国正监府邸,并遴选四名铁鹰剑士做随身护卫!此等诏令在秦国当真是史无前例,蒙骜骤然明白了这个国正监目下之重要及在秦王心中的分量,立即遴选军士组成卫队,亲自护送范雎回到了府邸。    
    虽则带伤,范雎却毫无疲惰之像,先将突兀到来的郑安平安置到一间隐秘居室疗伤,而后立即便进了书房,灯光竟一直亮到次日拂晓。午后大雪稍停,范雎轺车便在两百铁骑簇拥下隆隆开到了穰侯府邸。    
    夜来被甲士逼回,魏冄便立即派出一名心腹干员乔装成山东士子密访白起。谁知武安君府邸却是所有门户禁闭,护卫千长只说武安君患有恶疾,太医奉秦王诏令刻刻侍奉,谢绝见客。干员回报,魏冄顿时便颓然软在了坐榻上。目下之势,惟白起有实力扭转危局,以白起之绝世威望,纵是不出来为他强硬说话,只要不偏不倚,他魏冄也不会有灭顶之灾。然则看咸阳主力大军密布要津的阵势,若无白起之号令,数十年不握兵符的秦王焉能如此雷厉风行地成功换防?骤然之间,魏冄感到了深深地懊悔。他对白起竟是看得走眼了。阏与之战分明是自己主谋施行,八万秦军主力无一生还,爱兵如子的白起一腔愤懑,宣太后为此羞愧自裁,自己却连自请贬黜的姿态也没有,更没对白起与将士们坦诚请罪;偶然说起,便是哈哈大笑,战阵搏杀,何无生死也!霸道若此,白起岂不寒心?封地制由虚改实,原本是国之大计,他却只与“三君”商议而置白起与不顾;白起不领实封,他竟也没有在意,只将这番举动看作白起无功不受赏的一贯秉性;纲寿之战白起拒绝统兵出征,他非但没有力邀,反倒窃喜自己有了亲自统兵大战的机会,不想却恰恰遇到个六年抗燕的田单,又是三万主力战死;当此之时,以白起之厚重刚烈,何能对自己还存着往昔那份敬重?说到底,自己是将白起看作了一个只知道打仗的“兵痴”,以为官场朝局之事,白起想当然便是以自己马首是瞻了;毕竟白起是老秦人,自己内心深处也还与白起有着隐隐一丝隔膜,而将出自楚国的“三君”自然视为血肉铁心,魏冄啊魏冄,你这老楚子何其蠢也!    
    正在唏嘘感喟之时,泾阳君差人急报:刺杀张禄未遂,请穰侯急谋新策!    
    “天意也!”魏冄长叹一声,便再也不说话了。    
    范雎马队隆隆到得府车马场时,宏阔雄峻如城堡般的穰侯府邸在漫天皆白的天地间竟是分外的萧瑟落寞,广场没有车马如流,门厅没有甲士斧钺,只两侧偏门站着两个霜打了一般的老仆,当真是门可罗雀了。当先吏员一声高喝:“秦王诏书到——!”足足过了半顿饭辰光,两丈余高的铜钉大门才轰隆隆打开。    
    与所有权臣府邸不同的是,穰侯魏冄是开府丞相,府邸便是丞相总理国政的官署,气势便大是不同。在两个铁甲百人队左右护持下,范雎带着一队吏员便昂昂开进了府邸。按照法度,臣子接国君诏书应力所能及的出迎,纵是权臣,也至少当在第二进庭院接诏。但范雎一行走过了头前两进属官官署,竟还是未见魏冄露面。右侧书吏便低声道:“若是自裁,如何是好?”范雎便是悠然一笑:“莫慌,秦国没那般鸿运。”说话间堪堪进入第三进国政堂,也就是丞相处置国务的正式官署,便见九级高阶之上堂前门厅之下,孤零零伫立着一个白发苍苍的黑衣老人,却正是穰侯魏冄。书吏一挥手,两队甲士便铿锵分做两列,四名铁鹰剑士却黑铁柱般钉在了范雎身后。    
    “你便是张禄?”居高临下地看着肩头臃肿得穿戴甲胄一般的特使,魏冄不禁便是一声冷笑。    
    “客卿国正监、王命特使张禄。”范雎嘴角溢出一丝揶揄地笑意,“你便是魏冄了?”    
    “老夫敢问,客卿可是魏国士子?”    
    “然也。随谒者入秦,从穰侯眼皮下脱身。”    
    “当日若是落入老夫之手,今日却是如何?”    
    “法网恢恢,天道荡荡。纵是张禄落难,亦当有王禄李禄入秦。穰侯纵无今日,必有明日也。”    
    “天意也!”魏冄愣怔片刻,便是一声粗重地叹息,“秦王如何处置三君?”    
    “关外虚封,余罪另查。”    
    “好,嬴稷尚念手足之情。宣诏了。”


第十一部分:远交近攻咸阳冬雷起宫廷(6)

    两名书吏打开竹简诏书展到范雎面前,范雎高声念道:“秦王特诏:查穰侯魏冄当国专权,不依法度,多以好恶理政;阏与败于赵,纲寿败于齐,使国耻辱;擅改法度,复辟封地;结党三君,四贵专国;擅自征伐,扩己封地;凡此种种,动摇国本,祸及新法,虽有功与国而不能免其罪责!今罢黜魏冄开府丞相之职,夺穰侯封爵,保留原封地陶邑;诏书颁发之日,着即迁出咸阳,回封地以为颐养!大秦王嬴稷四十一年冬月。”    
    “哼哼,总算还没杀了老夫!”魏冄狠声道,“好!老夫来春便走。”    
    “不行。”范雎冷冰冰道,“从明日起计,三日后必得离开咸阳。”    
    魏冄骤然暴怒:“岂有此理!老夫高年,雪拥关隘,如何走得?教嬴稷来说话!”    
    “人言穰侯横霸,果如是也。”范雎笑了,“负罪之身尚且如此,可见寻常气焰了。在下奉劝一句,前辈却自掂量:大罪在身去职去位,若滞留咸阳,引得国人朝臣物议汹汹,秦王却是难保不顺乎民意了。”    
    一言落点,魏冄顿时默然,良久,一甩大袖便径自匆匆去了。    
    三日之后,一队长长的车马在大风雪中出了咸阳东门。旬日之后从函谷关传来急报:穰侯财货辎重牛车千余辆,多载珠宝黄金丝绸并诸般珍奇,虽王室府库不能敌,请令定夺!这次范雎却没有说话。秦昭王思忖良久,便是一声叹息:“穰侯喜好财货,又曾有镇国大功,让他去吧。”    
    曾是一代雄杰的魏冄便这样去了。数年之后,魏冄死于封地陶邑,秦昭王便收回陶邑立为一县。华阳君、高陵君迁出函谷关做了无职世族,泾阳君因刺杀范雎而被处以“遣散部族,关外监守孤居”之刑罚。至此,自宣太后开始的外戚当政在秦国便永远地销声匿迹了。    
    三 大谋横空出    
    冰消雪开的二月初二,咸阳宫正殿举行了隆重的朝会。    
    老秦人谚云:“二月二,龙抬头。”说得是立春、雨水两节气一过,龙就会在即将到来的惊蛰时节腾空而起。从周人开始,关中庶民就将二月视为万物复甦振兴的祥和之期,将整个二月叫做“春社”,如同将六月最热的一段时日叫做“三伏”一般。春社虽非二十四节气,但却是周秦老民对岁月流转的一种独特概括。春社之期,雨水催生惊蛰而使苍龙振翼,农人便在这段时日大起“社火”,以欢乐祭祀土地,祭祀从大地腾空的龙神,祈求五谷丰登。惟其如此,一进二月八百里秦川便是一片祥和喜庆,备耕的忙碌与欢腾的社火交相弥漫在春寒料峭的原野,到处都是热气腾腾。    
    大朝会在此时举行,便有着一种深远的寓意。秦昭王即位四十二年,从来没有在二月举行过隆重的开春朝会。因由只有一个,宣太后与穰侯摄政,一切国事都在背后实际处置了,以国君为正尊的大型朝会便自然被各种各样的理由冲淡了遗忘了。去冬一举廓清朝局,四贵伏法,秦王亲政。消息传开,朝野便是一片欢腾。商鞅之后,老秦人虽然早已不排斥外国人身居高位治国理民,然对于宣太后、穰侯四贵一班裙带楚人长期秉政毕竟是心有别扭;宣太后之后穰侯四贵非但没有还政于秦王,反而对秦国新法动起了手脚,民众无言,心里却都是清清楚楚。如今“楚党”尽去,秦国上下顿时如释重负。老秦人竟是根本不关心其中情由及刑罚是否适当等等诸般细节,立即便是弹冠相庆,秦川社火竟闹腾了个天翻地覆。    
    便在这弥漫朝野的欢庆中,秦昭王率领百官先行出郊祭天,再回归太庙祭祖,向上天先祖禀报了亲政大计。午后未时,两百余名大臣整齐聚集在咸阳宫大殿,举行四十二年来第一次开春朝会。秦昭王第一次全副衮冕,戴上了黑丝天平冠,佩起了三尺王剑,肃穆地登上了中央王座。    
    “参见秦王!”举殿两百余座大臣整齐肃立,一齐长躬做礼。    
    “诸臣就座了。”秦昭王一挥大袖在王案前坐定,竟不由自主地向左右瞥了一眼,心中顿时一阵轻松。从前无论何种形式议事,王案两侧都有两个并行座案夹持,使他如坐针毡,如今没有了,宽阔的王台上只有一张九尺大案威势赫赫地矗立在中央,全部大臣都在九级白玉台之下。一眼扫过连绵排座的大殿,便如同扫过沉沉广袤的大秦国土,秦昭王顿时涌起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无法言传的王权豪情,刹那之间,他几乎便要迷醉了。    
    “诸臣就座。秦王开会——”司礼大臣一声宣呼,殿中顿时肃然。    
    开会者,朝会开始之发动也。如同宴会要由最尊者“开鼎”启食一样,朝会也须得由国君先行宣示宗旨,而后会同议论(会议)决事。司礼大臣的宣呼使秦昭王顿时清醒,他咳嗽一声道:“诸位大臣:秦国大势已定,本王亲政理国。但得如此,赖上天佑护大秦,使我得大才张禄入秦,一谋定国,廓清大局。今日开春朝会,便是要议定秦国拓展之大谋长策。先生已有初谋,陈述之后合朝决之。”说罢伸手遥遥一个虚扶,“先生请。”    
    范雎座席在大殿东区座席的首位,从王座看便是右手第一席,与之遥遥相对者,便是左手第一位的武安君白起。虽然是一个客卿坐了首席,却没有任何人惊讶。毕竟客卿只是虚职,座席在首也只是敬贤之道。这个被传扬得高深莫测的魏国士子究竟有无真才实学?便得看他今日大谋如何。秦昭王话音落点,举殿目光便齐刷刷聚到了范雎身上。


第十一部分:远交近攻咸阳冬雷起宫廷(7)

    “秦王,列位大臣,”范雎从座席站起从容拱手,咬字真切的大梁口音立即便在大殿中回荡开来,“惠文王之后,武王三年猝死,秦王即位而太后穰侯先后秉政,至今已是四十五年。当此四十五年,秦国开疆拓土,东夺魏国河内,南取楚国南郡,堪称声威赫赫。然则,盛名之下,却是难符。自赵国崛起,秦国便相形见拙,阏与大败于赵,纲寿再败于齐。两次败战,堪堪将武安君百战之功勋消于无形。目下秦赵抗衡之势已成定局,秦国却是疲惰乏力,庙堂无长策大谋,大军无战胜之功,朝臣无奋进之气,庶民无凝聚之力,强势之秦竟至日见溃散!若无孝公、惠文王两代之坚实根基并武安君军威,安知秦国不被山东六国再度锁进关内?当此之际,秦国已成外强中干之虚势,若再不思奋力振作,十年之后便是亡国之期!”    
    此言一出,举殿臣僚大是不悦,这张禄未免太得危言耸听了,秦国如何便有了亡国之危?当真匪夷所思!欲待反驳,急切之间却又无由开口,话虽刺人,那句却不是言之凿凿?一阵粗重喘息,大殿便又静了下来。    
    “秦国危局因由何在?”范雎丝毫没有因为朝臣变色而气势稍挫,依旧是慷慨激昂,“其一在于法制日渐松懈:庙堂开裙带之恶风,权臣开实封之恶例,朝局行无功之封赏,倏忽四十余年,秦国变法之根基便滑入复辟之边缘!其二在于军争不务实利:南郡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