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秦帝国(3) >

第80章

大秦帝国(3)-第80章

小说: 大秦帝国(3)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赵国朝野立马弯弓的胡服骑射,吴娃在第二年便生下了一个儿子,赵雍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竟信口给儿子取名赵何。也就是在那一年,那位韩国公主竟是偶受风寒便死去了。赵雍立即立刚刚十八岁的吴娃为后,只要在邯郸,便总是与她们母子厮守在在一起。爱屋及乌,赵雍对这个小儿子疼爱得常常举止失措,抱着儿子胡乱揉搓大胡茬乱戳,小赵何便老是哇哇大哭,见了他撒腿便跑,逗得吴娃咯咯笑个不停。说也奇怪,赵雍总想多生几个儿子,可吴娃偏偏与韩女一样,生了一个儿子便永远地不再开怀了。于是,赵雍只有两个妻子,也只有两个儿子。    
    从有了吴娃开始,赵雍才相信了世间果真有让英雄猛士足以拼命的好女人,有足以让君王荒疏误国的好女人。赵雍若非国君,也许会为美人拼命。然则赵雍已经是国君,却相信自己永远不会因美人而荒疏误国。    
    如今,废黜赵章而立赵何,算不算因美人娇妻而错断呢?长子赵章果真不肖么?次子赵何果真干才么?立八岁的赵何为太子,且三个月后便是新赵王,平心而论,当真没有激爱吴娃的几分痴情在内裹挟么?没有!当真没有!赵章对不轨行迹已经供认不讳,岂能再做太子掌国?且慢!果真坐实赵章之罪,你却为何执意不听牛赞老将军辩驳?当殿失态发作,你赵雍果真没有害怕万一洗清赵章之罪的担心么?赵雍啊赵雍,诏命已发,朝会已行,朝野尽知了你还如此缠夹不清做甚?不闻“王言如丝,其出如纶”么?君王一言,但出便是威权号令,岂能楚人喂猴子般朝三暮四了?    
    “父王——”    
    赵雍恍然猛醒,一回头间,一个胡服少年正哇哇哭叫着飞一般跑来。    
    “何儿,哭个甚来?没出息!”    
    “父王!我娘!不行了……”少年又是哇哇大哭。


第九部分:雄杰悲歌雄心错断 陡陷危局(6)

    “走!”赵雍二话没说,抱起小儿子便大步如飞地赶向寝宫。这几年来,他几乎一直在边地征战厮杀,与吴娃在一起的日子竟是少而又少了。每次匆匆回到邯郸住得几日,也只顾得暴风骤雨般折腾发泄,间隙还要处置那些千头万绪的军政急务,完了便又急匆匆赶回战场,实在与吴娃再也没有了优游消闲地游乐谈笑。记得有次小儿子嚷嚷说,娘晚上总喊肚子疼!吴娃却笑着打了儿子的头,去!拎勿清。回身却贴在赵雍耳边红着脸笑说,那是大胡子蹂躏得来,就想疼!赵雍哈哈大笑,向儿子只一挥手,出去!便不由分说抱起吴娃进了帐幔,又是半个时辰的猛烈折腾,大汗淋漓地出得帐来,却见小儿子鼓着小嘴巴气昂昂站在门厅指着他,坏大胡子!便腾腾跑了。吴娃才二十八岁,赵雍从来没有想到过如此如花似玉般一个鲜活女娃,如何竟能“不行”了?儿子说不行,那一定是病得重了,可昨夜吴娃还是吴娃啊,如何骤然间便不行了?    
    思绪纷乱的赵雍冲进寝室便撩开了帐幔,面色苍白地吴娃正痴痴盯着他,脸上竟依然弥漫着娇憨的笑意。赵雍猛然将吴娃大揽在怀,陡然一阵冰凉便渗了过来!赵雍心下一惊,回身便是一声高叫,太医!快!吴娃却软软地笑了,大胡子拎勿清,太医没用的,放下我,听我说。赵雍看她气息急促,连忙便将她平展展放在卧榻,一双大手便不断在冰凉的肚腹上婆娑抚摩着。大胡子,孟姚没事,孟姚还会等你回来的。寻常间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朦胧了,一眶泪水盈盈汪汪,苍白的脸上却依旧笑着。大胡子,孟姚拎得清,你不是孟姚一个人的,你是赵国人的,是,是天下人的,你是忙不完的,你,你去忙了,孟姚等你回来……    
    不!哪里也不去!赵雍偏是你一个人的!赵雍吼叫一声,勉力平息下来,轻轻拍了拍吴娃的脸,听我说,我已经立何儿为太子了,三个月后他便是赵王了。三个月,你能等到的,是么?吴娃笑了,大胡子又拎勿清了,何儿才几岁,他能做国王了?能!赵雍斩钉截铁,我让肥义全力辅佐,肥义与我盟誓了,史官已经写入了国史,不会有差池了。孟姚拎勿清国事了。吴娃一只手轻轻揪着赵雍的络腮大胡须,大胡子,我等你,等你……双眼一扑闪,骤然便声息皆无了。    
    “吴娃——”赵雍一声大嚎,将那冰凉的身躯揽将过来紧紧抱在了怀中。    
    整整三日,赵雍始终抱着那冰凉的身躯,期待着上苍对他的怜悯。当他确信吴娃再也暖和不过来而走出寝宫时,内侍大臣们都惊呆了——生龙活虎般的赵王衰老了,一头白发一脸白须散乱虬结地披在肩头,征战风霜打磨出的黝黑脸膛骤然变成了刀劈斧剁般的棱棱瘦骨,步履摇摇,双眼蒙蒙,哪里却是昔日雄豪不可一世的赵雍了?    
    三月之后,赵国同时举行了新王即位大典与王后国葬大礼。    
    赵雍没有临朝为新王加冠,而是护送着吴娃的灵柩去了。    
    吴娃的陵园选在了邯郸以北五十余里的大湖东岸。这片大湖叫做大陆泽,大湖东南有坐沙山,时人唤做沙丘平台 。说是沙丘,实际上却是雪白沙滩上莽苍苍无边的白杨林,白杨林边那座白玉般的沙山上,却是青苍苍一片松林覆盖,当真是蔚为奇观!赵雍断然拒绝了堪舆大师选择风水宝地,亲自踏勘选定了这片墓地,便是要他最心爱的吴娃头枕雪白的沙山,脚踩碧波粼粼的大湖,青松为她撑起一片蓝天,白杨军阵守护她永远平安,雪白沙滩便是她守望大胡子的思乡台。他的吴娃将安静地长眠在这里等候他的归来。    
    整整一年,赵雍一直守侯在沙丘陵园。直到来年夏日在这里修好了一座他可随时前来居住守陵的沙丘行宫,他才离开沙丘,带着百人马队直接北上平城了。    
    邯郸朝局,赵雍还是把握得定的。只要大军在握,邯郸便不会有主少国疑之动荡,纵然有叵测者兴风作浪,赵雍也笃定不怕。他之所以不回邯郸,便是要看看是否会有人趁他退位且不在都城之时生出事端,再者,也得看看肥义这个相国是否能独立撑持?长居沙丘守陵一年,又再上平城巡边,赵雍都是谋定而后动的,尽管这一切也都是情势使然。而北上平城,只因为废太子赵章临时被贬黜在这里,他必须来此做最终处置。    
    一到平城,赵雍便立即召集边军将领,颁布了大举扩边的第一道主父令:半年调集大军并筹备粮草整顿军械,来春兵分四路扩边——西路猛攻阴山草原之匈奴余部,北路进击漠北林胡残余,东路进攻燕国渔阳郡 ,南路一举灭中山!特地从云中郡赶来的老将廉颇与平城大将牛赞等一班将领都很是振奋,各自领命便立即开始了紧锣密鼓地诸般准备。赵雍见军中没有任何异像,心中大是轻松,次日便飞马南下安阳。    
    这个安阳,时人呼之为东安阳,以与河内安阳相区别。东安阳在平城东南大约二百多里,北临治水,东南距代郡治所代城只有五十里之遥,城池不大,却是占据水草丰茂的河谷之地,算得平城防区内一片富庶之地了。废太子赵章便被临时安置这里。    
    抵达安阳城外,正是日暮之时。赵雍也不进城,只将行营扎在城北一座小山下,便下令护卫将军进城密召安阳相来营。片刻之后,安阳相忐忑不安地跟着护卫将军来了,赵雍便屏退左右卫士,开始细致盘问赵章在平城情形。安阳相说,王子很是守法,在平城一年有余,只是深居简出读书;官仆禀报,王子除了在每月末的互市大集上转悠一次,从不与任何官身人士来往;连他这个地方官,也只在王子到达的第一天见过一面,此后便再也没有见过王子了。赵雍默然良久,便吩咐安阳相立即回城护送赵章前来行营。    
    刁斗打响三更,行营大帐外便传来了赵雍熟悉的脚步声。


第九部分:雄杰悲歌雄心错断 陡陷危局(7)

    明亮的巨烛下,一个黝黑的胡服短衣汉子默默站在帐厅里,瘦得连紧身胡服都显得那般宽大,那与赵雍如出一辙的连鬓络腮大胡须,竟然夹杂着清晰可见的缕缕白色,沉郁的目光显得有些呆滞,往昔的虎虎生气竟是荡然无存了。这是那个正当三十岁如日中天之期的大儿子赵章么?父子两人静静地打量着对方,都愣怔着没有话说,儿子苍老了,父王更是苍老了,刹那之间,大帐中竟只有两个人粗重的喘息声。    
    “入座吧。”赵雍终于挥手淡淡地说了一句。    
    “待罪之身,主父前不敢有座。”赵章低声答了一句,依旧肃然站立。    
    “早知今日,何须当初。”赵雍长叹一声,“咎由自取,虽上天不能救也。”    
    “不,儿臣当初并无罪责。”    
    “如何?当初你并无过错?再说一遍!”倏忽之间,赵雍便是一脸肃杀之气。    
    “主父明察,这是儿臣当年与几位大臣边将的来回书简,儿臣须臾不敢离身。”赵章从身边提起一个木匣,恭敬地捧到了帐厅中央的大案上,又恭敬地打开了匣盖。    
    赵雍目光一闪,大步走到案前,呼啦倒出匣中竹简,拿起一卷便一扫而过,片刻之间,便浏览完了十多卷竹简,一时竟愣怔得没有话说了。这些竹简全是来回书信,与周袑几名文臣者,去书都是求教《尚书》之精意,回书都是简言做答;与牛赞几名边将者,去书都是求教练兵之法以正《吴子兵法》,回书都是如实照答,全无丝毫涉及国事朝政之语!    
    “如何可证不是你后来伪造?”赵雍语气冰冷淡漠。    
    “太子府有史官属员日日当值。周袑老师一丝不苟,执意依照法度将储君全部书简刻本交于史官,存于国府典籍库。主父但查便知,儿臣何能伪造?”    
    “既然如此,当初为何不做申辩?”    
    “父王正在盛怒之时,儿臣若强行辩解,大臣边将便会立分两边,父王则必得立下决断,严厉处置一班大臣边将。人头落地,大错便难以挽回。儿臣惟恐有乱国之危,便不敢以清白全身之私念搅乱朝局,无得有他。”    
    “今日再说,不觉太迟么?”    
    “与儿臣虽迟,与邦国却利。”    
    赵雍目光炯炯地盯住儿子:“然则,你却终究不能复位了,服气么?”    
    “但使主父对大臣边将释疑,上下同心扩边,儿臣足矣,夫复何求?”    
    “天意也!夫复何言?”赵雍怦然心动,便是一声喟叹,转身良久默然。    
    “主父,儿臣告辞。”    
    “且慢!”赵雍骤然回身,“身为王子,你从未入军历练。明日便随我入军,征战扩边,为国建功。”    
    “儿臣谢过主父!”    
    赵章走了。赵雍却是久久不能安枕,辗转反侧直到五更鸡鸣。    
    第一次,赵雍觉得自己老了。分明是须得查勘清楚才能定策的大事,如何自己当初竟是一意孤行了?那时,肥义也很惊讶,再三劝阻自己查勘一番再做定论。可自己却狠狠骂了肥义一通,说他是谋而无断不堪大任,还逼着他立誓辅佐赵何,而且莫名其妙地坚执将肥义誓言录入国史。如今看来,这一切都太草率了。赵何尚不到十岁,显然是太嫩了。赵章显然要成熟得多,且有如此难能可贵的忍辱负重与全局胸怀,有此气度再加军旅磨练,眼看便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君王了。然则覆地之水难收,已成定局的国事如何再能无端折腾?赵雍啊赵雍,你当初忍耐十九年而不发的韧劲儿却到哪里去了?就不能等到赵何长大看看比比再说了?这种种变化,究竟是甚个根由了?是吴娃么?不是?那却是甚个原由了?赵雍实在不忍心将自己的错谋推到一个清纯娇憨得甚至不知国王与头人哪个更大的美丽女子身上,可是,这一切又分明都是在有了吴娃之后才有的啊。不!自己错就自己错,赖一个女子何来?吴娃入宫十年,前些年如何你赵雍不发癫狂?偏偏便在后来发癫狂了?吴娃,大胡子对不住你也!赵雍第一次羞愧了。    
    


第九部分:雄杰悲歌一错再错 雄杰悲歌(1)

    两年征战,赵雍大军又一次令天下震惊了。    
    西路大军由老将廉颇统帅,再次激战匈奴,将匈奴部族一举驱赶出阴山以北千余里,云中郡彻底稳固,秦国也默认了压在云中秦长城外的赵国云中郡。这便是令天下震惊的最大原因——强悍的秦国第一次在赵国的胡服大军面前保持了守势,赵军之强却是何人堪敌了?北路大军由老将牛赞统帅,半年之中,一举将林胡东胡以及楼烦北逃之残余势力驱赶到北海外的茫茫丛林。赵国代郡骤然扩地三千里,将阴山草原与东部岱海草原连成了一体,赵国的胡族人口大增,兵员充足,人强马壮!东路大军则是赵雍亲自统帅,三个月便攻下了燕国渔阳郡的二十三座城堡,沽水之北悉数成为赵地 。南路大军六万,由王子赵章为将,国尉楼缓副之,一举攻灭残存之中山国,赵国西部廓清,直接与秦国晋阳 接界。班师之日,赵国已有大军六十三万,疆土六千余里,人口千万之众,成为仅仅稍次于秦国的超强战国。    
    班师邯郸论功行赏,主父下了一道特诏:王子赵章,爵封安阳君;擢升右司过田不礼为安阳君封地相,领封地民政。    
    诏书一下,举朝大臣便骚动起来。    
    肥义此时已经是开府丞相,见主父突然加显赫爵位与赵章,心下便是忧虑重重。这日正在书房思忖,要否正式上书剖陈利害以防老主父再有心血来潮之举,相府主书李兑却轻步走了进来。主书者,统领丞相府文书典籍事务,由国君任命之首席文官也。李兑正在中年,颇是精明强干,进得书房便是一躬:“相国忧思,莫非为安阳君乎?”    
    “子有建言,入座明说便了。”    
    “相国明察,”李兑轻步掩上书房厚重的木门,才回身席地坐于案前低声道,“李兑以为,王子章复出,将有大祸于相国,相国宜早做计议。”    
    “大祸?老夫如何没有觉察了?”肥义悠然一笑。    
    “我近闻之:王子章密结边军将士,羽翼将成,祸在不测之时也。”李兑先撂下一个秘密消息,接着正色说开去,“王子章外谦和而实则强壮志骄,若无私欲,连结党羽何来?主父又封田不礼相安阳,安知不是王子章所请?田不礼之为人,机心深沉且残忍好杀。此两人结谋,不久必生大乱。相国若不早设避祸之策,诚恐晚矣!”    
    “以子之谋,计将安出?”肥义依旧是悠然一笑。    
    “称病辞朝,举荐他人为相。”    
    “举荐何人?”    
      “公子成素有根基,可保相国无事。”    
    肥义黑脸一沉,双目骤然射出凌厉的光芒,却又倏忽收敛,正色长叹一声:“李兑啊李兑,老夫虽不知你在为何人游说,却要请你传回话去:肥义已经对天盟誓,且已载入煌煌国史,岂能贪图自保而贻误国家?谚云:死者复生,生者无愧 。危难见忠节,国乱明赤心。彼虽有谋,肥义却不敢舍大义而苟且偷生也!”    
    李兑惊讶地看看肥义,竟是骤然哽咽起来:“诺 ,相国好自为之了。我见你,也只此一年也!”说罢便扶案站了起来拭着眼泪出去了。肥义听着这莫名其妙地谶语,看着这作势涕泣的滑稽模样,不禁便是哈哈大笑:“怪亦哉!老夫万莫想到,主书竟有巫师大才也!”    
    没过得几日,便有府吏密报:主书李兑频繁出入公子成府邸,公子成封地已经开始隐秘招募私兵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