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智圣东方朔 >

第27章

智圣东方朔-第27章

小说: 智圣东方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汤大声喝道:“废物!官府养你们有什么用!”
  那兵勇说:“不是没用,这大侠太厉害,得罪他,我们全家都别活了!”“混蛋,你就不怕官府让你不活吗?”
  众兵勇一齐下马,跪倒在地,口中齐叫:“大人饶命,大侠饶命,我们要活命,不想打啊。 ”武帝心想,今天倒是看着了新鲜事。居然有人不怕官府,官府的人还怕他。他向东方朔呶呶嘴,“去,上去问问。”
  东方朔拍马上前:“都起来,都起来!今天咱们有缘相会,我们老爷想知道你们都是什么人 。”郭解问道:“先说说,你们是些什么人?”
  东方朔双拳一拱:“这是我们庄主;那位小孩,是我的干儿子。”
  郭解趁着月光,看了武帝一眼。“你们庄主?长安方园几百里,没有我不认识的庄主。你们 到底是谁?还有你自己,叫甚名谁?”
  东方朔拍了拍自己的剑:“本人是东方一剑,久仰京畿大侠郭大人威名,今天有幸相会。多 谢您仗义执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郭解犹豫了。“东方一剑?是东方第一剑?还是东方一剑?”
  东方朔当仁不让:“本人不敢妄称东方第一剑,如果大侠您都取不走我手中的剑,当然,我 就是东方第一剑喽?!”
  郭解点点头:“好!那我就来成全你,让你成为东方第二剑!”说完,他纵马向前,与 东方 朔刀剑相对。
  二人在马上,斗起刀剑之法。那郭解一把宝刀,削铁如泥;而东方朔那把利剑,是他学成剑术后师傅所赠,岂非罕见之宝?一个是短小精悍者挥着宝刀,另一个是瘦削身影伴着宝剑,刀光剑影之下,两人轻若闪电,柔若神猿,相斗二十余回合,居然不分胜负。众人看得是热闹,只见二人闪转腾挪,谁也不曾伤得了谁;而武帝和霍去病他们两个,却深知刀剑门道,他们发现,东方朔渐渐不支。突然,东方朔变化招数,躲开郭解刀锋,其剑法诡谲,滑 稽好玩,每每向郭解要害刺去,剑到跟前时却又转变剑锋,滑向一边。郭解也大大称奇,与 之又斗二十余回合。
  霍去病有点沉不住气,叫道:“干爹!你劳累一天,而他是以逸待劳,这样不公平!”郭解说:“那好!你小子也上吧,这样就算公平啦!”
  霍去病冲上前来,与东方朔共战郭解。郭解从容应对,一个对俩,全无弱势。武帝在一旁观战,对三人都十分欣赏。每见一个好的招法,他都点头,暗暗称道。
  杨得意小声地说:“陛下,今天我们可都大开眼界啦。”
  武帝点点头:“是啊,有这些奇才,我大汉要是不能称雄于世,那朕也就枉有天下了!”杨得意仍是小声地说:“陛下,我们得回宫啊!不然,明天早朝可就没人啦!”武帝也小声回答:“不急。哎,好像你和东方朔见过那个小法曹?”
  “可不是,那小子,自小就狠着哪……”
  话没说完,只听一阵叫喊,又有几百名官兵到来,将这里团团围住。原来,张汤趁东方朔与郭解对阵之际,不知从哪儿又搬来了援兵。
  杨得意说:“陛下,那小子搬兵来啦。”
  武帝点点头,心想,这张汤也够快的。
  郭解与东方朔等三人打得正在兴头上,全然不顾什么援兵。
  张汤却大叫:“好啦,都别打啦!在这儿逞什么英雄?全部给我到县衙去,不然,我可要不 客气啦!”
  郭解跳到一旁,说“你小子真是扫我的兴。好,东方一剑,今天就算我赢不了你。”东方朔气喘吁吁:“那你承认我是东方第一剑啦?”
  郭解无奈地说:“就算你是,行了吧!我们暂且打住,看我要这个不知深浅的小狗官好看。 来人!”
  他的几位随从答道:“郭爷,小的们在!”
  郭解手一挥,说道:“你们几个,从这小子带来的人堆里打他个五出六进,敢吗?”众随从乐了,“这有何难?只要郭爷吩咐,他们就没命啦!”
  张汤却着急了:“好啊,你们这是反抗官府,是犯上作乱!可是要被诛灭九族的!”郭解边笑边说:“你小子再不识相,我先诛了你的九族!”
  官兵们见郭解的人要杀过来,纷纷后退。
  郭解笑了。正当他的随从要冲入官兵之中时,远处又传来一阵马蹄声。原来是卫青、公孙敖等人带御林军三千,持火把而来。
  杜县的官兵很识相,让出一条道来。此时东方已经发白。
  卫青急忙冲过来,到武帝身边,翻身落马。“皇上!臣等半夜未见皇上归来,恐陛下迷路, 特来接驾!”
  众人一听说眼前是皇上,吓得面面相觑。
  张丰粱毕竟是县令,他连忙跪到地下,连连磕头。“皇上,陛下!小臣该死!小臣不知陛下 驾到,出言不逊,冲撞了圣驾,小臣死罪!”
  杨得意幸灾乐祸地说:“我早就说了,你们活得不耐烦了。尤其是张汤那小子,狂到你姥姥 家去啦……”
  武帝再次挥手,止住杨得意的话。他问道:“杜县县令,你叫什么名字?”张丰粱边磕头边说:“启奏陛下,小臣姓张,叫张丰粱。”
  杨得意一旁说:“丰粱,还丰肉哪。”
  武帝指了指那个早陪着县令跪下的年轻人说:“那个小法曹,是什么人?”“启奏陛下,他叫张汤,是小臣的儿子。”
  东方朔插话了:“陛下,这爷儿俩,一个是多多的粮食,另一个有汤,在一起可是一道美餐 啊!从昨晚到现在,我们可没吃东西啦。”
  武帝被他说得哈哈大笑。
  张丰粱听到这里,忙叫道:“陛下饶命,饶命!犬子张汤,年少气盛,冲撞了陛下,请陛下 开恩。”
  此时张汤跪在地下,不时抬起头来,看一眼皇帝,但面上毫无惧意。
  武帝觉得好奇。他叫道:“张汤!”
  张汤小心翼翼地说:“微臣在。”声音很沉稳,一点都不像他父亲那样,颤抖着。武帝问:“你知罪吗?”
  张汤从容回答:“微臣骚扰圣驾,有罪。可是微臣不知圣驾在此,不知者不为过,况且微臣 为了京畿治安,保护京城,似也无罪。”
  武帝暗暗称奇,心中说,说得好!他又问:“你深更半夜的,怎么知道朕等数人,在此打猎 ?”张汤来了精神:“启禀陛下,微臣负责一县治安,决不敢有半点懈怠,除了有兵勇巡逻以外 ,终日派人扮作百姓,了解各方情况,快速向本法曹报告。只要有人进入本县,本法曹都会 知道。”
  武帝眼睛一亮,面露喜色,自言自语地说:“好!没料到,在小小的杜县,竟会出现这种吏 治人才。”
  杨得意向东方朔靠了靠,小声说:“糟糕!皇上这回要用这小子了。”
  东方朔也小声地回他一句:“长安的大臣们,将要变成一拨一拨的死老鼠喽!”武帝听他两个说笑,也不理会。他向县令道:“张丰粱!”
  又是颤抖的声音:“臣……在。”
  武帝说:“你为官一方,不知如何治理百姓,全靠儿子帮你张罗事情,自己首鼠两端,冲撞 圣驾,知罪吗?”
  张丰粱还是磕头:“小臣知罪。小臣知罪。”
  “念你生性懦弱,免你一死。快回府收拾行装,朕赏你良田百亩,回家耕种去吧!”“小臣……谢……谢主隆恩。”
  “不过,你这儿子,朕可带走啦!”
  张丰粱马上又磕头:“皇上……饶……饶命!小的就……这一个儿……儿子,从小就……由 着他胡……胡来,小人教子……无方,恳请……陛下饶过犬……犬子吧!
  武帝这回生气了:“胡说!你以为朕要杀他?朕要用他!他比你,可是强过百倍啊,朕要让 他在廷尉府磨练磨练,朕的吏治,将来说不定要靠他呢!”
  张丰粱这才停止颤抖,不过他的头磕得更快:“小的知道了,小的谢皇上大恩大德。”张汤也跟着叩了三个头:“微臣谢陛下知遇之恩,来日定当以死相报!”东方朔听到这儿,对杨得意说:“不吉利,不吉利。刚被封官就说死,不吉利。”武帝四周环视一下:“还有那位郭大侠呢?”
  郭解早已下马,但未跪下。“草民郭解在。”
  武帝问道:“你知罪吗?”
  郭解说:“草民郭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无意之间,为皇上解围,不曾有功,但也不知 有罪。”
  武帝大声说:“大胆!你聚众一方,对抗官府,还能说不知何罪?”
  郭解辩解道:“皇上!草民世代居住京郊,从不为非作歹,只是草民生性耿直,爱抱不平。 最恨恃强凌弱之人,刚才见官府以众欺寡,所以才出手相救,申张正义。”武帝有些生气了。“好个申张正义,这么说,官府也不在你的眼里!朕今天已经看到,要是 官府做了你们不满的事,你就要反抗官府喽?”
  郭解直着头说:“草民上秉天意,下解民意。不符天意和民意者,草民一概不容。”武帝问道:“官府都由你来不容,还要朕做什么?早晚你都是反贼!给我拿下!”东方朔翻身下马,拉住武帝的缰绳。“陛下!臣以为郭大侠所说,和陛下所言,正是一个意 思啊。”
  武帝不解地说:“什么?他和朕是一个意思?”
  东方朔说:“可不是吗!臣听郭大侠说,他上秉天意,下解民意。不符天意和民意者,一概 不容。和陛下所言,正是一个意思啊。”
  武帝问:“哪里是一个意思?”
  东方朔慢慢地说:“陛下,他上秉天意,您是天子,天意就是您的意思。下解民意,就是老 百姓的心里话。陛下一代明主,从来都是天意和民意归为一统的。如今有人愿按陛下您 的意志和百姓的心意办事,不正是您所希望的吗?”
  武帝幡然醒悟:“唔……”面色略有改变。
  东方朔接着说:“微臣所知,原是耳闻。今日见到郭大侠,方知其所作所为,真有千古义侠 风范。司马子长,你过来!”边说,边将司马迁拉下马来。
  “陛下,微臣对郭大侠的了解,也都是听别人所说。这司马迁是今日太史公司马谈之子, 不单精通历史,对今天的游侠也十分熟悉,陛下不妨一问。 ”
  武帝被东方朔引到这个道上,当然就要问了。“司马迁,你对这等游侠之事还有所了解?说 来与朕听听!”
  司马迁微微施礼,说道:“陛下,微臣帮助我父搜集史料,曾经游历名山大川,听说民间有 不少侠义之士。而京畿郭解,实为天下游侠中罕见之人。”
  武帝:“噢?”
  司马迁继续说道:“郭解有一个姐姐,只有一个独生子。这孩子骄生惯养,不务正业,一日 与人斗殴,将人杀死。他自仗舅舅是郭大侠,不到官府自首,反到躲起来了。郭大侠得知此 事,将其外甥亲自捉拿归案,为那人偿命方为完事。”
  武帝一怔:“噢?张汤,果有此事?”
  张汤如实回答:“确有其事。”
  司马迁接着说:“微臣还知道,他……”
  武帝挥了挥手,“不用说啦。郭解确实为人中豪杰。朕命你为待诏公车,为朕奔走,不知何如?”
  不料郭解并不谢恩,反而说:“启禀皇上,草民深谢陛下恕罪。不过小人久居草野,生性不 能与官场相融,况且家有八十老母,需草民侍候。恳请皇上让草民仍在京郊草莽间自求活 路。若陛下用得着草民之时,草民自当效力。”
  武帝大声道:“你敢抗旨?”
  东方朔见皇上要生气,就劝说道:“陛下,罗卜白菜,各有所爱。他是林中飞的鹰,不是笼 中养的鸟。你要把他养到笼子中,说不定就会急死闷死的。再说,象我东方朔这样,笼中的 鹦鹉,已够您烦的了。哪一天,您想要这只鹰的时候,臣就替您领回来,不就是了吗?”
  武帝听了这话,觉得也有道理,于是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突然,他脸一拉,“不行!郭 解,朕命你回家安顿老母,一个月内,到御前报到,不然,以抗旨论罪!”
  东方朔:“陛下,这——”
  武帝不容他再说话:“东方朔,卫青,我命你二人督办此事。一个月后,郭解不 能到京履任,我拿你二人是问!”说完,勒马就回。
  卫青和公孙敖不敢怠慢,忙带三千兵马护驾而去。张汤却不管他的老爹还在地下跪着,自 己跟着皇上的大队人马走了。
  余下的人,面面相觑。郭解头也不回,带着随从,也走了。
  东方朔无奈地摇了摇头,眼看着郭解消失在茫茫黑暗之中。不是霍去病拉他一把,他还不 知道回马去追赶皇上呢。
 
  第十三章 丞相与大帅
  清晨,太阳还在微熹中孕育着。
  承明殿内,早有二人率先来到。他们分别得到武帝和太后的诏命,提前上朝,商议要事。这二人,便是汲黯与公孙弘。
  两个人都是武帝即位时应召而来的贤良,如今一个在御史大夫手下做大中大夫,一个是郎中令,都是朝中重臣。
  汲黯看到公孙弘比自己到得还早,就说:“公孙大人,早啊?”
  公孙弘乐了:“汲大人,你不是也来了吗?”
  汲黯直言不讳:“公孙大人,听说太后派所忠到你府上去啦?”
  “是啊,听说太后也派东方朔到您府上去啦?”
  汲黯点点头,“是的,是的。”
  “那,大人对丞相的人选已考虑周全了?”公孙弘先发制人。
  “在下已是胸有成竹。”
  公孙弘则学着他的腔调:“呵,是的,汲大人,我也是成竹在胸。”
  汲黯来个竹筒倒豆子:“我胸中的竹子,可是窦婴作丞相。”
  公孙弘没想到他在此亮出底牌,忙说:“窦丞相?啊,对,对,窦丞相就是我胸中的竹子。 ”汲黯见他随声附和,便紧跟着敲上一槌:“公孙大人,此话当真?”
  公孙弘有点口吃:“呵……,汲大人,君子……无戏言。”
  汲黯来个寻根问底:“那前几天,你还说,你的老师董仲舒是最佳的丞相人选哪。”公孙弘笑了。“汲大人,此一时,彼一时嘛。”
  汲黯单刀直入:“那,皇太后的一百两金子……”
  公孙弘急忙打断话茬:“呵,皇太后……岂止只有一百两黄金?一千两,一万两也有的是啊 。”汲黯乐了,哈哈大笑。
  这时,司马相如和灌夫二人也来到承明殿中。
  公孙弘忙上来打招呼:“啊,司马学士,你也来啦?”
  司马相如回答道:“臣奉皇太后之命,早一点上朝。”
  汲黯则问灌夫:“灌将军,你怎么来了?”
  灌夫不以为然地说:“老臣应皇上之召,来凑凑热闹。”
  四人面面而觑,大家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只听一声召唤:“宣早到朝上的几位大臣上殿! ”原来是东方朔的声音。
  他们急忙整理衣冠,走向未央宫的正殿。
  大殿之上,武帝已端坐中间,后边侍候的不是所忠,而是东方朔。几位被召见的大臣,行跪见之礼后,分别被赐坐于左右。
  一旁的宣室之内,所忠领着皇太后入座。太后让所忠把门半开着。
  武帝打量他们一眼,说道:“众位爱卿,太皇太后丧事已毕,这朝中的大事,也该定了。朕 曾命窦婴和田鼢二人,代理丞相之职。今天召诸位爱卿早点前来,要请你们各抒已见,看看 他们谁当丞相,最为合适?”
  灌夫是个急性子,急忙站起来说,“陛下,臣在先帝时,曾随魏其侯窦婴出兵平定七国之乱 。窦婴文有文韬,武有武略,为扫平七国乱贼,立下汗马功劳。那时,就连大将军周亚夫都 说,他只是带兵安营之材,而窦婴,才是安邦治国的丞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