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4711-千面网虫 >

第10章

4711-千面网虫-第10章

小说: 4711-千面网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天,在我们相约的地方,我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人出现在不远的地方。他正在用尼康对着什么拍。他的动作一看就很专业,他的表情一看就是多年的老手。再走近,那脸是很熟悉的,那手指还有些黄,只是那样子让我觉得很假。他回头看到了我,眼神变得呆呆的。“其实我也不懂摄影,我骗你的。”我说。


《千面网虫》 虚拟世界的真实感情网络与时代先锋(2)

    摘自《雅虎中国》姚和林”    
    这篇文章写得不错,字里行间,那女性特有的细腻表露无遗。但让笔者更感庆幸的是主人公成熟的心智。要是换成使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估计结局就不会如此平淡了。    
    今年早些时候笔者到长沙出差办事,无意间竟碰上了一件趣事。    
    笔者已经好几年没去长沙了,那次去是肩负着为公司考察市场重任。长沙人很有意思,什么事都爱跟风。五年前笔者在长沙就发现不少年轻人都有手机,当时真为藏撒人的生活水平吃惊,过后才知道那些手机要么是假的,要么是借钱买的。前两年红遍大江南北的传销,闹得最欢的就是长沙。    
    那天笔者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满眼纷乱的人群,南方街道的地上总是湿漉漉的。突然笔者听到了几声惊呼,有人在身边用当地话喊着什么。    
    一阵骚动之后,人们面色张皇地向同一个方向跑去。笔者没听懂他们在喊什么,却被裹在人群里跟着跑,当时还以为出什么大事了呢,好在人多,笔者想就是出点儿事,有这么多人也不怕。没想到才跑了几百米,大家就突然停下了。这是个不大的十字路口,却已经聚集了上千人,交通早被堵塞了。    
    到了路口,笔者还是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时发现大家一起仰头向高处看,笔者也跟着看去,这一看倒真是吓了个半死。    
    路口的一角是一栋十来层的写字楼,本来装修得很漂亮,但高高的楼顶却站了个岁数不大的姑娘。她手把着栏杆,身子却探在楼顶之外,长发飘飘,形单影只。笔者眼睛不好,使劲看了看,才发现那姑娘长得很标志,笔者转着脑袋找了半天也没发现别的。不明所以的笔者不得不捅捅身边一个大学生模样的人:“干嘛呢?他们拍电视呢?”    
    “不晓得,好象没看见摄制组。”原来他也是稀里糊涂跑来的。    
    笔者正想问问别人,却突然听见员处传来警车刺耳的叫唤声。三四两警车开过来,车还没停稳,十好几个警察就从车上冲了下来。他们吆喝着冲过人群,有几个在楼下守着,还有几个冲进了楼里。    
    “女逃犯!”笔者脱口而出,没想到大老远跑到来长沙看了场警匪剧,喜欢编故事的笔者立刻给楼顶那位漂亮的小姐,杜撰了七八个离奇、惊险的剧情。    
    笔者身旁的几个人频频点头。“女逃犯!女逃犯!”    
    这时前面一位大嫂模样的妇女突然转过头来:“啥子女逃犯哩!人家女娃是要自杀,好可怜哪!”    
    自杀!?为什么?有什么事?好几个念头在笔者脑海里闪过。那姑娘是如此年轻,有什么大不了事非要自杀呢?楼顶风大,姑娘孤寂的身影似乎随时都会飘下来,她飘逸的裙子像天使的翅膀,寂寥的神情似暗淡的天空。笔者看着看着,竟由衷地产生了一股怜意。    
    此时警察们跟装卸工似的忙碌起来,他们先是把站得离写字楼最近的人清理掉,那些人居然还不想走。后来有个火暴脾气的警察骂道:“再不走,一会儿砸死你们。”人们这才知道害怕,楼下立时空出了一块地方,警察们找来一张大网,又叫来几个身体结实的年轻人,他们把着大网的几个角儿,一起仰头向楼顶望着。    
    笔者知道警察早上楼顶了,常看警匪片,想也能想出来他们在干什么。大概过了半个多钟头,楼顶的小姑娘突然一下蹲在楼边儿小过道上了,人群“嗡”地一声,不少人甚至吓得闭上了眼。可小姑娘并没跳下来,她双手捂着脸,肩膀抽搐着,看样子似乎在哭。“有门!”笔者想。果然几个警察的头从栏杆后面探出来,把姑娘拉了回去。    
    不久,警察簇拥着小姑娘从楼里走了出来,小姑娘看来比笔者估计得还要小些,可能是眼泪流得太多,她的脸已经被风吹红了。警察拉着她上了警车,开走了。    
    又过了一会儿,人们没戏看,逐渐散了。    
    笔者一边儿向宾馆走,一边儿觉得无聊。白白耽误了半天,看了场没头没尾的戏,真是无聊透顶!    
    第二天,笔者在街上买了张报纸,没想到报纸用整个头版的版面,刊登了昨天少女自杀案的始末。笔者一直在琢磨这件事的原委,看到这篇文章便拿着报边走边看起来。    
    原来,昨天要自杀的姑娘叫小玉,是湖南常德人,才19岁。    
    小玉的家境很好,父亲办了家建筑公司。她去年没考上大学,又不想出去工作,于是就和母亲在家过着金丝鸟般的日子。    
    今年初,她父亲把一台电脑当生日礼物送给了她,从此小玉疯狂地迷上了网络。据她说:自己是当时常德地区数得过来的几个网虫之一。她对网上新闻、社区、发表文章都没兴趣,却对那个叫“风花雪夜”的聊天室情有独衷。    
    大约只过了一两个月,小玉就在网上认识了阿侠。阿侠自己说他是长沙人,两个人在网上交流了三个多月,独自在家的小玉被他博学的谈吐、细致的关怀打动了。湘女多情,也许是似水柔情的天赋使然吧,小玉一定要和阿侠见面,可阿侠却怎么也不同意。任性的小玉可不理这套,她只身跑到了长沙找阿侠。    
    可她找了一个月,不仅没得到阿侠的任何消息,他甚至在网上也失踪了。悲痛的小玉花钱在报纸上登了篇感人至深的寻人启示,希望阿侠能被自己打动。那则启示是这样写的:    
    “阿侠你好:    
    为什么不跟我见面,我在长沙已经找了你一个月,现在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这篇启示上了,希望你能看到,希望能有你的音信。    
    还记得我们在网上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吗?是啊!我们常常一聊就是一个晚上,有时候天都亮了,可我们还是不愿意关机。然后你说还要上班工作,先聊到这儿,然后我就只好等另一个夜晚的来临。    
    从没人能像你那样让我打开心扉,把19年来的苦闷、忧伤、希冀彻底倾诉出来。从没有人能像你那样倾听、开导和关怀过我。这一切你都忘了吗?你说网络是人生停留的驿站,我说那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我把心交给了网络,同时也交给了你,为什么不和我见面呢?    
    相信吗?可能我是最了解你的人,我知道你的心绪、你的思想、你的喜怒哀乐。我甚至凭想象给你画了幅肖像。想看看吗?这是我脑海中的你,相信和现实不会太远。


《千面网虫》 虚拟世界的真实感情网络与时代先锋(3)

    在网上你曾说,想去周游世界。于是我来了,我想陪你一起去。放下繁忙的工作吧,放下身外的一切琐事,我们走,想去哪儿去哪儿。    
    快点跟我联系吧,让我们把世界都变成自己的网络,这应该不是梦。    
    小玉”    
    报纸全文刊登了小玉的寻人启示,并且连续开等了三次。但又过了半个月,阿侠就像在地球上消失了一样,杳无音信。小玉钻了牛角尖,她相信阿侠肯定看到这篇启示了,因为他在网上提过这份报纸。小玉极度失望之余,竟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于是就和警察联手“演出”了笔者昨天看到的那一幕。    
    写这篇报道的记者肯定是女的,而且还是个女权主义者。她在文章中通篇地表现出对小玉的无限同情,对阿侠的刻骨厌恶。在文章最后甚至呼吁全社会有良知的人联合起来,坚决不上这种网络流氓的当。    
    笔者几乎把报纸扔了,这明明是一个无聊小女子演出的一场无聊肥皂剧。更可笑的是那个无聊的女记者,竟把人家阿侠称为网络流氓。真应该让她到新闻系再回回炉,她连流氓最基本的定义都不清楚,只会张嘴胡骂,完全偏离了记者实事求是的原则。    
    从这篇报道里能看出,人家阿侠一开始就不同意见面,所谓失约不过是小玉的一厢情愿。如果随便在网上聊聊就得有义务跟对方见面的话,世界岂不就乱套了?交流是相互的,也是自愿的,在现实里也有好朋友不再来往的例子,何况本来就是虚无缥缈的网络世界。小玉这种女孩可能是生活条件太好,家里人要星星不给月亮,被父母惯坏了。笔者要是有这么个不着四六的闺女,非提起脚脖子,给她抖落抖落脑子里的水不可。    
    那天晚上,笔者吃饱了没事,跑到宾馆开的一家网吧里上网玩儿。由于这次要了解些当地的情况带回公司去,笔者专门找了家长沙当地的网站。    
    刚进主页,就看见醒目的大字标题:“网络恋情演绎少女自杀案!”    
    笔者笑了,看来湖南当地的网站反映真快呀。出于好奇,笔者决定先看看当地人对这件事的看法。点击之后,笔者发现网站不过是全文摘录了报纸上的那篇报道,除此之外便是网友们的留言。    
    笔者一口气看了十来条留言,从内容上就能看出留言人的性别。大体上女性以同情的多,男性则大多不以为然,与笔者观点相仿者也大有人在。看到最后,一篇与众不同的留言忽然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留言人的名字也很特别,居然叫“断肠”。他的留言是这样的:    
    “其实网络同样有真情,但现实和虚拟世界之间是有差别的,有时候我更愿意生活在虚拟空间里。并不是本人有自闭倾向,而是本人是残疾人士,只有在网络上我才能感觉到真正的平等。而一旦回到现实,这种想象中的平等就烟飞云灭了。我理解阿侠,也许他有着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原因,他不想在现实中面对小玉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此我想告戒所有网友,网络是虚拟的,我们也应该有一种虚拟的心态,而虚拟需要想象与宽容。    
    断肠”    
    笔者相信这个所谓的断肠90%就是阿侠了,即使不是,他的观点也是非常有道理的。虚拟的世界需要虚拟的心态,换成玩世不恭的话讲:“逗你玩儿呢,别当真!”其实这也正是人们面对网络应该具备的心态,很可惜那些豆蔻年华的女孩们并不这样看。十几岁的追星年龄正是把什么都当真的时候,她们能为偶像们不经意的一瞥而晕倒,为网络情人着迷又算得了什么?    
    今年所谓网络爱情造成的悲剧已经上演了好几出,虽然说都是有惊无险,但已经引起了媒体和家长们的注意。夏天,网上更暴出了惊人的新闻,一位成都女孩因为寻找网络爱人不成,竟自杀了。这回可是真的,报纸上说:她是中国为网络爱情殉情的第一人。笔者感到一股彻骨的无奈,不能想象那位女孩的父母知道女儿得了这个“第一”会有什么感受?有的网友甚至扬言:“一定要杜绝20岁以下的人上网。”甚至有人说要为网络立法,不让未明施肥的未成年人进聊天室。但这种话说说容易,却根本没有可操作性,权当笑谈吧!    
    其实笔者一直认为身为女人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商场是为她们开的,美容店只为她们服务,在社会中她们虽然身为弱者却总能享受到令男人们嫉妒的照顾,而且她们又总能在老公那里取得统治权。但她们天生分不出四六的性格(笔者此言或许过于偏激),可能是她们永远无法摆脱的束缚,也许这正是很少有女性在事业上登峰造极的原因吧。    
    实际上女人的优越性是多方面的,她们往往是潮流的领先者,在网络面前半边天同样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甚至很多网络社区的设置都是专门为她们设计的。但温柔而美丽的网络陷阱有时也很令人无奈,湖南、四川相继出现了由于网络情感造成的悲剧,那些涉世未深的姑娘甚至为此献出了生命的事例令人深思和无奈。但这种事在北方却很少听见,可能是我们这些北方人天生的没心没肺吧。东华就是北京女网虫的代表,她常说自己的确在网络中找到了我们这些臭男人无法理解的东西。    
    东华是笔者朋友中最早的网虫,她快三十了,现在还没结婚。据她说是把青春妙龄都献给网络了,当然她在网上是声名显赫的网姐。现在东华常以过来人的身份为新网虫们上课。可有一次笔者却在饭桌上把她问住了。“行了,别提网络的事了,你们女人懂什么叫网络?”实际上那时笔者已经喝多了,要在平时绝不会说出这种话来。    
    “你别忘了,当时你上网还是我教你的呢。”东华气坏了。    
    “对,是你教的。可我说的是,你们不懂网络。”笔者摇头晃脑,振振有辞。    
    “我们怎么不懂网络了。”东华特别不服。    
    “我就不能想象,你们女人居然把网上恋爱当回事?不是脑子里有水吗……”笔者还要说下去,但旁边的朋友直掐笔者的大腿。    
    东华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她低头喝酒,不再说话了。    
    第二天酒醒后,笔者被昨天一起喝酒的朋友在电话里臭骂了一顿:“你真是没心少肺,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    
    “怎么了?”笔者给他骂了个糊涂。    
    后来朋友在电话里给笔者讲了个东华的故事。


《千面网虫》 虚拟世界的真实感情网络与时代先锋(4)

    去年,东华在网上认识了个男朋友A。两个人在网上谈了个热火朝天,谁都觉得敲打键盘不过瘾,于是又跑到三里屯酒吧里谈。东华被A不俗的谈吐、幽默的风度吸引了。她几乎是疯狂地爱上了A,像所有得了恋爱病的女子一样,东华也是茶不思、饭不想,衣带渐宽,面容憔悴,甚至连上班时,心里都跟长了草似的。但可笑的是东华自始至终也不知道A家住哪里,工作状况如何。    
    后来A跟东华说要去南方做生意,本钱不够。东华二话没说就把自己几年间攒的5万血汗钱借给了他。据说A去了南方,一去就是半年,虽然他们不时的通电话,偶尔在网上也会聊几句,但东华的寂寥是任何人都看得出来的。    
    半年后,A垂头丧气地回来了。他说买卖赔了本,让南方人坑了,现在已经没脸回家了。东华看着朝思暮想的意中人垂头丧气的样子,心疼得流下了眼泪。东华接纳了他,还把他在家里好吃好喝地养了一个多月。可后来神通广大的警察居然找到了东华,这回她才知道,自己养在家里的是一个地道的网络诈骗犯。    
    A通过网恋已经骗了好几个痴情女子了,半年前他就被人告了,现在躲在东华家纯粹是为了避风声。本来这是个非常简单的诈骗案,如果不是被网恋搞花了眼,生性伶俐的东华不会想不到,但她还是上当了。    
    更让东华伤心的是,开始警察还以为他们俩是同谋呢。她哭着才把事儿说明白,最后警察把A抓走了。开庭时,东华也去了,原来这家伙居然诈骗了30多万。    
    号称网络老手的东华这回不仅吃了个哑巴亏,还搭上了不少辛酸泪。后来这事就成了她的一块心病,幸亏她为人豁达,又清楚笔者根本不知道这件事,否则当时就翻车了。即使如此,她还是好几个月没跟笔者说过话。最后还是笔者请她吃了顿饭,关系才缓和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