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三国三十六计 >

第16章

三国三十六计-第16章

小说: 三国三十六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德赛仅得169票(两张废票)。成千上万的印度人聚集在议会大厦外面,庆贺她全面大胜。 
  英迪拉成功之处在于她在自己处于弱势地位时善于守拙,隔岸观火。同时,善于在各种政治力量之间周旋,利用其矛盾,寻求对自己的支持。最后终于以弱胜强,登上了最高权力的宝座。 
  隔岸观火之例说——齐亚·哈克获巨援 
  美国曾是巴基斯坦的最大经济援助国,然而70年代,美国给予巴基斯坦援助很少,到1979年,巴基斯坦未曾得到美国的任何援助。巴基斯坦当时的齐亚·哈克政府是一个军事统治政权,在齐亚领导下,巴国内政局不稳,为加强军警力量,军费开支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非常高,致使巴财政空虚,经济凋敝。可美国当时的卡特政府怀疑巴基斯坦正在发展或已经拥有核武器,从而停止了对巴基斯坦的援助。 
  恰好这时,苏联入侵阿富汗,使齐亚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为齐亚明白,随着阿富汗战争的加剧,阿富汗难民会蜂拥而来。难民和驻扎在巴基斯坦门口的苏联军队,将使他获得大量援助,最终使巴基斯坦成为美国的第三大受援国,仅次于以色列和埃及。在巴基斯坦,人们把苏联入侵阿富汗看作是“勃列日涅夫送给齐亚的圣诞礼物”。齐亚决心利用这一张有利牌与美国人进行讨价还价。 
  由于苏联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日渐加强,卡特总统于1980年3月提出向巴基斯坦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但齐亚明白自己手中那张牌的价码。所以,他拒绝了这个一揽子计划,称它是微不足道的“花生米”。 
  最后,果如齐亚所料。继卡特之后掌管美国的总统里根,提出向巴基斯坦提供为期6年的32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和军事援助计划,该计划比卡特的一揽子计划庞大得多,并且于1981年秋提交美国国会通过。 
  隔岸观火之例说——一块油田的地皮 
  美国有一位石油巨子的发家史颇能发人深省。 
  开始,他只是个默默无闻的穷青年。但他认定开发石油是大有发展前途的。他就到处奔波,反复考证,选择了一块表面看来并不起眼,但实际上是很有潜力的油田。接着他就筹措必要的资金,悄悄作着人员和工程开发等各方面的准备。 
  但是对这块油田感兴趣的,大有人在。无论从实力上、权势上、经验上,他都是无法同这些人匹敌的。他却知难而进。他经常进入地产拍卖所,熟悉地皮的价格和行情,对那些有兴趣开发油田的人,进行深入的了解,不仅掌握了他们的资金、人员、技术等情况,尤其是深入剖析这些人的心理状态,寻找战而胜之的办法。 
  这块油田地皮的拍卖就要开始了,能否买到这块油田地皮,是他进军石油事业的第一战,也是决定整个战役胜负的关键。 
  拍卖场上人头济济,聚集了石油事业家、经纪人、地产商各式人等。他也不露声色地混迹其中。尽管人数众多,但大家都不急于报价,有的在暗中盘算,有的在私下议论,都想后发制人,一举战胜所有的对手。场上充满了勾心斗角的紧张气氛。 
  一个大腹便便的石油资本家站了起来,他并不开口报价,只是用两眼威严地扫视了一周,就这么一下,吓退了一半实力不那么雄厚的竞争者,他们哪敢同这个石油资本家进行抗衡呢? 
  但也有不服气的,一个瘦小精干的地皮商连身子都没有挪动,只是轻轻地干咳了一声,这下子,把另外的一小半人也震动了,许多人都是领教过这个地皮商高明手腕的,有的还不止一次地成了他的手下败将。 
  报价还是开始了,大腹便便的石油资本家和瘦小精干的地皮商都摆出这块地皮“非我莫属”的架势。别的人是凑凑趣,填填底,所以报价数都在低水平上徘徊,要等这两员大将出马,才会出现真正的恶战。 
  两员大将还没开始交手,拍卖场上又进来了一位衣冠楚楚的绅士,“呵——”人们发出了一声长吁。此人是本地最具财力的银行家,平时从不涉足拍卖行。此番出场,看上去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 
  大腹便便的石油资本家和瘦小精干的地皮商自知不敌,知趣而体面地退出了拍卖场。囊中羞涩的,赶场凑趣的,不知底细的也纷纷离场而去,诺大的拍卖场所剩人数廖寥无几。 
  我们那位颇有心计的故事主人公,觉得时机已到,终于以五百美元的低价买进了这块油田地皮。原来他把所有的筹集的资金都已存入了本市最大的银行里,他特地请了银行家为他压阵助威的。 
  等到人们搞清事情真相后,那块油田已开始动工建设了。 
  摘自《三国智谋应用500例》            
十二。无中生有——程昱用计诳徐庶     
  此计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刘备自得徐庶相助后,接连数次打败曹军大将曹仁,并且夺得樊城。曹仁与副将李典逃回许昌后,去见曹操,哭拜请罪。曹操说:“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但不知是什么人在为刘备出谋划策?”曹仁说是单福。谋士程昱笑道:“此人不是单福,而是颖州徐庶。单福是其假托之名。”曹操说:“徐庶的才能比您如何?”程昱说:“要高出十倍。”曹操说:“太可惜了,贤能之士归了刘备,刘备的羽翼可就形成了!怎么办呢?”程昱说:“徐庶虽然在刘备那里,但丞相您要用他,招来并不困难。”原来,徐庶为人至孝,幼年丧父,家中只有老母,而其弟徐康已亡,老母无人奉养;程昱于是教曹操把徐庶的老母赚至许昌,然后命其写书信招徐庶来归。 
  曹操大喜,派人连夜将徐庶母亲搬至许昌。不想,那徐老夫人是一位忠奸分明深晓大义的人,至死不肯写信让儿子弃明投暗,反而大骂曹操托命汉相,实为汉贼。曹操大怒,喝令武士杀死徐母。程昱连忙劝阻说:“丞相如果杀了徐母,一则损害了自己的名誉,二则成全了徐母的德行。而徐母一死,徐庶为报仇必然死心塌地帮助刘备。不如先留下她,以便使徐庶心悬两处,不能一心一意地辅助刘备。然后,我再设法赚他回来。”曹操觉得这话有理,遂不杀徐母。 
  从此以后,程昱几乎每天都去问候徐母,对待徐母就像自己的生身母亲;并且欺骗徐母说,自己曾经与徐庶结为异姓兄弟。程昱还经常馈赠物品给徐母。他每次派人送物品给徐母时,总是写有书信附上。徐母因此也常亲自写信让来人带回。程昱赚得徐母的笔迹之后,便模仿其字体,以徐母的名义,诈修家书一封,派一名心腹之人,拿着书信,去新野见徐庶。果然,徐庶见信之后,泪如泉涌,当即去见刘备,希望能让他回去见母。刘备当然割舍不得,但也不便勉强相留。过了数天之后,二人只好洒泪相别。这样,程昱用一条“无中生有”之计,将徐庶谈到了曹操那里。 
  然而,曹操虽然得到了徐庶,徐庶却从不为他出谋划策。原因一是徐庶笃于对刘备的情义,回到曹营不是出于本心;二是其回到曹营之后,真相大白,老母愤而自缢。徐庶自知被骗,故而深恨曹操,发誓不为曹操设一计谋。这就是著名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故事。 
  '评析' 
  此计名出自《老子》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计的本义是凭空捏造,用虚假的东西来欺骗对手,使对手产生判断失误和行为错误的一种计谋。在此计中,无中生有的过程要巧妙而无破绽,这样才能成功。无中生有之计在政治、军事斗争中经常被采用。其被用作军事计谋时,意思略有不同。 
  无中生有之例说——自乱阵脚的苻坚 
  东晋定都南京时,统治华北一带的前秦苻坚,发动百万大军,打算消灭东晋,统一中国。 
  迎战的东晋,兵力只有八万(不及对方的十分之一),可是结局出乎意料,竟然让东晋打了大胜仗。 
  为什么占尽优势的前秦,会吃败仗呢? 
  关键在于,苻坚因错觉而心生恐惧。两军交战之前,处于劣势的东晋,掌握先机,开始进攻。 
  苻坚在开战之前,一直轻视东晋的兵力。可是,当他站在城墙上看下去,发现对方摆出滴水不漏的阵势,缓缓逼近。不禁内心动摇。误以为前面八公山上的草木,皆是东晋的军队。 
  他在惊慌中回头问他的参谋: 
  “我的天啊!没想到东晋居然有这样的大军!” 
  苻坚一慌,无法冷静指挥作战,终于大败。这完全是东晋设法使苻坚将“无”错觉成“有”,自乱阵脚造成的结果。 
  无中生有之例说——令狐楚虚放烟幕压米价 
  唐敬宗时,兖州(今山东兖州一带)大旱,赤地千里,颗粒不收,村间炊烟稀少,饿殍遍野。米价腾贵,有米户更加囤积居奇,望价待沽。原兖州节度使赈灾不力,朝廷将他革职外调,任命以擅政闻名的令狐楚来做兖州节度使。 
  上任前夕,令狐楚先派得力助手去兖州,乔装私访,掌握赈灾第一手资料。助手来到兖州,深入乡间、市镇调查,得知:兖州素为鱼米之乡,以往连年丰收,民间贮粮甚多,但多集中在一些财力甚丰的大户手中,广大老百姓没有多少余粮,多是青黄不接时借贷,收下粮食后偿还。这一遇歉收,有的断了顿,有的变卖家产,以求渡灾活命。但因米价天天上涨,故刮起抢米之风,致使不少米店关门不卖米,使米价更加上涨。加之,前任节度使只知出告示压米价,不知采取有效引导措施,故米店纷纷关门,大户人家更是囤米不卖。百姓嗷嗷待哺,社会局势动荡,潜伏着造反危机。兖州官仓中还有不少存粮,但为了保证驻军的供应,也不敢轻易开仓放粮。 
  得知这些情况,令狐楚思谋良策,怎样才能让那些囤积居奇的大户们售出存米,来赈救灾民呢?突然,他想起大户们存米,不外是想等粮价越涨越高时抛售赚大钱,若他们得知米价涨到极限,马上就下跌时,肯定会纷纷抛售的。对,自己就制造个“米价马上下跌”的假情报。 
  主意已定,令狐楚带手下人走马上任。消息早传到兖州,州内大小官员迎出郊外。未及进城,寒喧几句后,令狐楚马上问来迎的官吏,州内米价几何,州中有多少官仓,共存米多少。听完汇报,令狐楚掐指算起来:存米多少多少,可调出多少多少投放市场。多少多少米投放市场后,可将米价压下多少。最后说:“看来赈灾救民不成问题了。”他故意算得很响,让前来迎接的官吏和他们的随从们都听到。 
  官吏、随从们回到家,赶忙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新来的节度使要开官仓平米价了,米价马上要下跌,赶快抛售存米!一时间,“米价马上下跌”的消息不胫而走,存米大户纷纷抛米换钱。没用令狐楚开一个官仓,米价就压下来了。 
  无中生有之例说——秦桧莫须有罪害岳飞 
  提起岳飞,几乎无人不晓。他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他曾为保卫南宋的国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后来反而被秦桧迫害致死。 
  当时,女真人南侵,占领北方大片土地,建立了金朝,随后继续南下。为了“精忠报国”,年轻的岳飞应募从军,参加抗金斗争。很快他就成了一名能干的军官,并组建了“岳家军”。岳飞有句名言:“饿死不掳掠,冻死不拆屋。” 
  不久,宋军从金兵手中收复大片土地。1140年秋,岳飞率领军队在河南大败金兵,并准备把金兵赶回东北老巢。就在他踌躇满志之时,皇帝却连发十二道金牌,召他班师回朝。他和将帅们收复国土的宏图大志也不得不半途而废。 
  原来这是当朝丞相秦桧捣的鬼。当时宋朝内部分为主战、求和两派。秦桧是当朝最大的实权派,也是最富有的官僚。为了保存财产与官职,他主张尽快求和。求和的先决条件是除掉主战派代表岳飞。秦桧绞尽脑汁,终于有了办法。 
  他首先诬陷岳飞手下的将领张宪谋反,然后又诬陷岳飞之子岳云给张宪写过谋反信,是同谋。凭藉这些诬陷的罪名,岳飞与张宪就稀里糊涂地被关进了监牢。接着,他又借口质问岳飞几个问题,令他到当时的国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去。岳飞一到临安,就被捕入狱。 
  为了掩人耳目,处死岳飞,秦桧宣布岳飞、岳云和张宪共同策划谋反。抗金名将韩世忠对此愤愤不平,他质问秦桧:岳飞抗金,何罪之有?岳飞谋反,证据何在?秦桧支支吾吾,作出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回答:“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莫须有”的意思,就是“大概有”。 
  按照秦桧的授意,岳飞三人很快就被判处死刑。在1142年春节的前一个晚上,在杭州风波亭遭到杀害,当时岳飞只有39岁。秦桧知道,凭正当手段是无法除掉岳飞的,他就只好加给岳飞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也就是仅仅凭猜测来给一个无辜者定罪,也就是无中生有的诬陷。这个颠倒黑白的故事,使“莫须有”这个词一直流传至今。 
  无中生有之例说——徐文长编梦骗吃 
  明朝嘉靖皇帝时,有一年灾荒,徐文长路过一个凉亭,见有个胖子商人正在打磕睡,他身边放着两包糕点,饥肠辘辘的徐文长挨着商人坐下。商人醒了,生气地说;“正在做梦,被你吵醒了!真晦气!”徐文长问:“不知先生做的是好梦,还是噩梦?”商人说:“我们有钱人从来就做好梦,不比那些穷鬼,老做恶梦。”徐文长说:“不见得!我们当场比比好吗!”胖子说道:“好,如果我输了,这点礼品送给你;你输了,就一路给我撑伞打扇。” 
  胖子先呼呼睡着。肚里早唱开空城计的徐文长就把那些糕点全吃了。一会儿,胖子醒了,说:“刚才,我梦见皇帝宴请我,席上,四时果品,南北糕点,天下名酒,海内佳看,应有尽有。皇后劝饮,公主把盏,宫娥打扇。世间还有比我这个梦更好的吗?”他满以为有取胜的希望。 
  徐文长说:“巧得很,刚才,我也梦见皇上宴请我。还看到你也在那里作客。我对你说:‘你如今身在皇宫,可不要忘了凉亭里还放着的糕点呢。’你说:‘皇宫里的东西好吃得很,那些土产你去吃了吧!’我就回凉亭,把糕点全吃啦!你的梦一醒来没有所得,反有所失,我的梦一醒来,没有所失,却有所得。现在你说到底谁的梦好?”商人只好认输了。 
  无中生有之例说——浪荡子毒计害人 
  从前在梅辛那,住着一个叫希罗的姑娘,长得文静、端庄。她是总督奥那托的女儿。总督有几位在军队里官阶很高的年轻朋友。这一天,他们刚打完一场胜仗,在回家途中顺便拜访了总督,其中有阿拉贡亲王唐·彼德罗和他的朋友克劳狄奥、培尼狄克等人。 
  当好客的总督把他们当作老朋友介绍给自己的女儿以后,希罗姑娘的美丽和文静很快就吸引住了克劳狄奥,令他赞不绝口。阿拉贡亲王看出了他很喜欢希罗,便鼓励和撮合克劳狄奥向总督求婚。总督和他的女儿对克劳狄奥本就有好感,因为他是个天资优厚、很有学问的贵族。于是,这对相爱的青年很快就订了终身,并定下了举行婚礼的日子。 
  正当大家都在喜庆的气氛中等待着为新郎、新娘祝福时,有一个人却嫉妒不已,暗中怀恨。他叫唐·约翰,是唐·彼德罗亲王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他跟亲王等人一起从战场上来到了梅辛那。这是个又阴险又不安分的人,专门喜欢布置明谋来陷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