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战争目光 >

第24章

战争目光-第24章

小说: 战争目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词。据我所知,信息战包括了网络战、电子战两个大类,也并非从现在才开始的。无论是古代打仗,两军对阵,将帅在阵前搏杀,还是现代战争,官兵浴血沙场,都离不开精神、意志和智慧这三个方面的较量,信息战也不例外,不是硝烟胜似硝烟嘛。我祝愿A旅的信息战部队能够独树一帜,在网络攻击、电子对抗上先行一步,当然,并不是为了造就几个电脑‘黑客’。”“肖旅长说得很有道理。”胡天民说,“美国早在一九九五年就成立了信息战部队,专门进行网络攻击和网络防御,并已经运用到了实战。我们要强调的是,参加这支部队的每一个人并不是什么电脑‘黑客’,他必须是真正的‘网络战士’。从某些方面讲,他发挥的作用和需要的精神、意志及其智慧,并不亚于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士,他需要高度的组织纪律和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
    秦亚非惊奇地睁大了眼睛,没想到从电脑“黑客”到“网络战士”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关键看你怎么干。
    “我给大家介绍一位同事。”胡天民示意秦亚非站起来。“这位就是秦亚非中尉,志愿加入A旅信息战部队的。”
    “义务加入,为了神圣的义务。”秦亚非面带笑容,点着头说。
    会场上一片交头接耳。秦亚非这个名字人们并不陌生,攻击“蓝天网”的事过去舰队发过通报,他的事曾被当成反面教材让大家吸取教训,至少搞网络的人都还记忆犹新,但面对面地坐在一起大家还是第一次。
    刘日夫不怀好意地说:“请问秦亚非是从哪个单位调来的?”
    没等胡天民说话,秦亚非就抢过来回答:“劳教队。去过吗?一个风光不错的地方。”
    刘日夫简直要嗤之以鼻了:“没去过那种鬼地方,大概不是好人该去的地方吧。”
    “一点不错。”秦亚非又显出玩世不恭的样子,“被送进劳教队的一般都不是好人,被请出劳教队的肯定都不是坏人。”
    胡天民笑了,他给秦亚非递了一支烟。秦亚非接过来,抽了几口就咳起来。
    刘日夫仍显出不依不饶的样子,他看着肖镇南:“肖旅长,人家不会说我们A旅没有人了吧,让这样一个有……有前科的人加入,合适吗?”
    肖镇南说:“我看不出有什么不合适的,起码他还攻击过网站,而且成功了,你呢?”
    “我是堂堂正正海军陆战队出身的,当然做不出那些偷鸡摸狗的事来。”刘日夫说。
    秦亚非把半截烟朝烟灰缸里一摁,呼地站了起来,他把帽子往头上一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秦亚非还非得在你一个土老帽手下混饭吃?”
    刘日夫也站了起来:“得了,小子,你干的那些事我听说了一点,我是怕你玷污了海军陆战队新成立的信息战部队的声誉,如果有人说这里聚集着一群乌合之众,我怎么给人解释?”
    肖镇南一拍桌子:“够了,刘日夫,就你有本事,你一个人能把天都日破?”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这个人我留定了。你个人愿意不愿意在这里干,你到门外考虑好再进来。”
    刘日夫一下子像霜打的茄子,怏怏地出去了。
    胡天民示意秦亚非跟了出去。
    走廊连着一个小厅,放着几只旧沙发,是开会时用作抽烟和休息的地方。刘日夫一关上会议室的隔音门,就朝一只沙发腿上猛踢了一脚,又把帽子摘下来摔在沙发上,他脸都气白了。
    当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包铁盒香烟时,手都在微微发抖。
    刘日夫从烟盒里取出一支烟,没等他关上烟盒,秦亚非从他身后把手伸过去摸了一支。刘日夫回头看时,秦亚非嬉皮笑脸地说:“无论如何,你我已经上了一条船,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船已经开了。”他说着给刘日夫点着了烟。
    刘日夫坐到沙发上,气还没有消:“我告诉你,你在这里干可要当心着点,小心我整得你屁滚尿流。”
    “我对领导从来都不挑剔,只要他能少管点闲事就行。”秦亚非在刘日夫身边的沙发上坐下来,得意地吐出来一个烟圈。“说实话,我就喜欢像你这样的领导,有话说在当面。”
    刘日夫比秦亚非高出二十公分,要是站在对面,他可以居高临下地对这个从劳教队出来的人报以轻蔑的眼光,但现在俩人平等地坐在一起,那点权威耍不起来了:“真是不得不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他显得无奈地说。
    “放心吧,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对你,我根本就不抱什么希望。”
    “真是聪明之举,没有希望才不会有失望,人人皆知的道理。”秦亚非把手伸了过去。
    刘日夫朝他的手掌上拍了一下。两人站起来,一起走进会议室。
    会场上的人都朝他俩看去。肖镇南看到两个人如此之快就达成了和解,脸上露出了惊奇的笑意。
    “刘科长,领导的职责你知道吗?”肖镇南问。
    “知道,旅长。”刘日夫像背诵书本一样,“服务、保障。”
    “那好,从今天起,你就担当起了A旅信息战部队的服务保障任务。对这位中尉同志,”肖镇南看了一眼秦亚非,“你要特别关照。”
    “我保证,旅长。”
    “你呢,中尉同志?”肖镇南说,“你还为此立过誓言,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
    “是这样的。”秦亚非十分庄重地说,“我愿意为此付出我的一切,包括生命。”
    胡天民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下面继续开会,研究信息战的细节问题。”
    清风行者E书制作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谨以此书祝贺读书中文网涅槃重生!!!
    读书中文网-读书人的家园

    清风行者E书制作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第三十八节
    孙克武驾车把于世光送到机场,这座小城没有直达青岛的航班,于世光要经广州转机。离起飞时间还有一个小时,俩人便来到候机楼的餐饮部,要了两杯咖啡,消磨时间。
    “老兄,如果我没有估计错的话,你可能要交上桃花运了。”于世光呷着咖啡,酸溜溜地说道。
    孙克武一听就明白于世光说的什么意思,他故作镇静地说:“我怎么就没有这种感觉?”
    “行了吧,别瞒我了,你小子就是有艳福。当初,李娜可是咱中学的一朵校花,追求她的人没有一个排也有一个班,可她偏偏看中了你。没办法,李娜也太争强好胜,一出国就是五年,靠每月一两次电话能维持这么久,已经是奇迹了。”于世光说,“如今是新千年了,谁还会相信这种柏拉图式的爱情能维持多久?二十一世纪可不是一个产生伟大爱情的世纪。”
    孙克武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既不插言也不反驳。
    “李奇这个女人不简单,敬业、执着、踏实、专一,虽说长相比不上李娜,但才女嘛,你就得将就着点。”于世光苦笑了一下,一口喝干了杯中的咖啡。“我敢说,她认准的事,就会不顾一切地干下去,八匹马也拉不回来。这可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
    孙克武放下咖啡杯,摸着刮得干干净净的胡茬说:“想必是世光兄早已领教过了?”
    “不错。当初她能说服我把捐建航空母舰的一千万元投到智能化破障弹上,足以见其那股韧劲。”
    孙克武问:“像你这样的大老板,她就没有动过心?或者……“没有,绝对没有。”于世光说,“这正是她的可贵之处。一个专注事业的女人,是不可能,也不应该与一个经营合伙人有什么感情纠葛的。在这一点上,她甚至比我更加明智。”
    “谢谢世光兄的提醒,我和她现在也是一种工作关系,旅里让我过问一下试验的事,所以就往你们那里跑得勤了点。当然,我也不否认对她是有好感的。”
    “这就够了,老兄。”于世光有些夸张地说,“在世纪之交遭遇爱情,千载难得,该出手时就出手,可别辜负了人家一片情。”
    “我这个人你也不是不知道,我可没有你那么花心。”
    于世光向服务员招了一下手,又要了一杯咖啡,端起来吹了吹,说:“不是我有言在先,你和李娜的婚姻已经走进了死胡同,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那天,我听你一说,一个身在国外的单身女子,五年来没有见过丈夫一面,她还能为你守身如玉?如果退回一个世纪,这种事可能还会有人相信。你呢?也就这样亏着自己,就像生活在童话世界里一样。”
    于世光一席话,说得孙克武犹如芒刺在背:“得了得了,你别当教唆犯了。”
    “如果你愿意,我倒可以帮你这个忙。不说别的,就凭二十年的老战友关系,我还能害你?”
    “行了吧,老兄,何去何从,我心里有数,你还是集中精力把那头生意上的事处理妥当,这边试验破障弹的事,有大家在,你尽可放心。等你回来,要一个月之后了吧?”
    “差不多。”于世光面容冷峻,“看来这又是一场恶仗,不管结果如何,都得为此一拼。”
    “生意上的事我不懂,依我看,干脆撤回来算了,把全部精力投到国内,专门开发军事高科技产品,参与国防工业市场竞争,也不失为一条路子。”“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李奇就这样告诉过我,还希望我的‘神舟’公司能成为美国的通用机械公司,研制出巡航导弹来。”
    “那你为何不干?”
    “老兄,什么话都是说起来容易,你以为几千万元,或者几千个亿就能救国救民?”于世光把咖啡杯子捏在手里,不停地转动着,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现在关起门说,我们国家国防工业这一摊子实行的还是大一统体制,主要靠国家拨款过活,少数企业养尊处优,大部分单位不死不活,民营企业要参与进去竞争,一是政策不允许,二是势单力保如果真能放开搞,我敢说巡航导弹至少能提早五年搞出来,研制出粒子波防御系统也不是没有可能。”
    “那你为什么还投资智能化破障弹?”
    “这你就要问李奇了,经不起她的怂恿。再说,我也想来一个投石门路,看看这里面到底水深水浅。”
    “说到底,还是一个感情投资。”
    “一点不错。”于世光机智地说,“还是对海军陆战队的那份老感情,如果破障弹能让我们少死一些人,能帮助我们打赢那场战争,也就足矣。”
    “你呀,还是一点没变。”孙克武笑着说。
    这时,候机楼里回荡着一个软绵绵的声音:“乘坐三七二一航班前往广州的旅客请注意,您乘坐的班机现在开始登机了,请拿好您的随身物品,出示登机牌,从六号登机口登机……”“等着你的好消息。”孙克武站起来握着于世光的手。
    “祝你成功!”于世光拎着一个黑色文件箱朝安检走过去。
    送走于世光,孙克武在市场上买了一袋水果、一个花篮,驾车往海练场奔去。
    这天像是初春,给人一种温润舒适的感觉,空气纯净碧透,阳光明亮而柔和,蓝天中白云朵朵竞相追逐。孙克武加大油门在公路上飞驶,他兴致勃勃,嘴里不时地吹着口哨。
    他来到旅野战医院时,刚过中午。不过,他未能在医院的病床上见到李奇,欧阳医生告诉他,李奇已经出院,回试验小组那里去了,是半小时前离开的。
    试验小组的住处距野战医院有三公里远,孙克武把车开上海边的一条堤坝路,道路坑坑洼洼,很难行进,但路边的草丛里,满坡满洼盛开着白仙子、挂金钟、紫风铃、一串红,在海风的摇曳下,波浪起伏,简直就是花的海洋。孙克武开车不到一公里远,就看到一位身穿白色连衣裙的姑娘在草丛里专心致志地采撷着鲜花,那正是李奇。“真是恋爱的季节。”孙克武轻轻地说了一声,停下了车,他怕闯入的汽车会破坏眼前那幅美妙的画面。
    孙克武悄悄地走到李奇身边,“天气真好。”他发现自己第一次这样笨拙,竟找不出一句合适的话来说。
    “这么快就回来了,送上飞机了?”李奇抱着一束刚刚采撷的花,僵直地站在那里。
    孙克武点了点头:“我到医院找你了,医生说你刚刚出院,我估计你走不远。”他说着从背后拿出一个草编的花篮,李奇把花放进去,恰好装满花篮。
    “我送你回去休息。”孙克武提着花篮,说着朝汽车跟前走去。
    “喔,靳所长他们还在海上试验,我们到码头去吧。”说完她突然闭上了眼睛,“对不起,我感到有点头晕。”
    孙克武伸手过来扶住她。
    “克武,”她第一次这样称呼他,“没事的,有你在就更不会有事了。”
    他们默默地走出草丛,孙克武准确无误地感觉到了李奇对他的那份依恋。这是他第一次单独和她在一起,他无形之中被一种如青草般新鲜的感觉包围着,但理智却像一根老藤紧紧地缠绕着他,有时竟让他喘不上气来。
    他开车把她送到海边那所旧房子里,他下车时,一手提着花篮,一手提着水果。“给我的?”她满怀惊喜地说。
    “这样做有点落俗,但有时也挺有效。”孙克武说着扬了扬眉毛。“不过,你的确需要休息一下了,这里条件太差,要不我帮你要一个疗养指标,到峨眉山疗养院住上一个月。”
    “谢谢你。”李奇安静地说,“还是等试验结束吧,我可不是城里那些娇小姐。在学校里搞研究,比这里还要苦得多,一缺经费,二缺设备,三缺助手,找一个螺丝钉都要靠自己跑。说实在话,这样的条件不知道要比那时好多少倍,有你们部队在,一呼百应,还让你这样一个大参谋长跑上跑下,真不好意思。”
    “行了吧,你再拍我可就晕乎了,你说呢,谁跟谁?”孙克武找了张凳子坐下来,掏出一盒烟,“还是抽一支吧,烟能安神,让人思考。”
    李奇从烟盒里抽出一支,放在鼻子上闻了闻:“给香烟做广告可是违法的,吸烟有害健康,烟盒上明明写着的。”
    “行了吧,小姐,一听我就知道你是一个专业烟民,只是不在大庭广众面前抽罢了。”
    “应该叫公共场所,这也是法律规定的。”李奇接过火点着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她的双眼凝视着远处的大海。“也许我陷入太深了,不能自拔。”
    孙克武一惊:“你指的是……”
    “试验破障弹的事。”李奇说,“我还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参加过电视台举办的一个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以一种智能化水雷的设计方案,得到过一个公司的风险投资,但初始资金都是向父母、朋友借的,最困难的时候,真是连方便面都吃不上,你可能想象不出来一个穷学生的样子。所以呀,就特别遵纪守法,生怕得罪了谁,生怕研究搞砸了。那几年,遇到过投资方的要挟,受到过联营厂家的刁难,还为寻求市场吃过不少苦头,搞得人连一点尊严都没有了。这次还好,虽说苦一点,累一点,但有于总的支持,又和你们在一起,真的高兴。”李奇说到激动处眼泪丝丝的,“克武,你知道吗?我不是为科研上出点成果高兴,我是为能结交你们这些朋友。我不知道失去你们以后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真的。”
    “完全一个忆苦思甜。”孙克武说,“我这个人从不流泪,也最怕看别人流泪,尤其是见不得一个漂亮姑娘流泪。”
    “人家给你说正经的,你就会哄人。”李奇伸出一双粉拳在孙克武胸前擂了一下。
    “不出去走走?海边的负离子可能会对你的治疗更有用。”孙克武建议说。
    李奇说:“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