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娑婆-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阿顿:这几个礼拜,你过得很丰富吧!你读了那本书了吗?
葛瑞:你是指那个《课程》?
阿顿:对。
葛瑞:还没,我计画等它拍成电影再看。
阿顿:帮帮忙吧,老兄!我只是开个话题而已。我知道你已经读完「正文」了,你还需要再读几遍。「学员练习手册」虽然设计成一年的课程,人们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进入状况。……
他们若肯脚踏实地去学,而不是急着去教这《课程》,对他们可能更好一些。
葛瑞:我想每一个人都喜欢自己诠释经典,这是自然的倾向。
阿顿:如果
J兄给这《课程》时,仅凭他的解说还不够,还需要你的诠释,那他干嘛要给你这个《课程》,何不让你去编写自己的课程算了?这正是活在分裂状态下的人类一直在干的事情。事实上,你若真正了解《奇迹课程》(这种人可说是凤毛麟角),便知道,只有一种诠释的可能,你若想改写它(这正是人们常犯的毛病),那它就不是《奇迹课程》了。
……………
自从一九七五年《奇迹课程》问世以来,爆发了通灵的热潮,各式各样的通灵资料模仿这一《课程》的技巧与方法,那些通灵书籍的追随者讲的跟《奇迹课程》几乎一样。然而在内行人的眼里,其它的教诲缺了《奇迹课程》最关键的部分,而那些部分正是《奇迹课程》之所以成为《奇迹课程》的原因。
……《奇迹课程》里面许多关键性的要点,构成此书的原创性,也代表着人类灵性发展上的革命性的跳跃(quantum
leap),绝大部分的奇迹教师或学员在诠释的过程中确实忽略了这一特质,这跟两千年前对J兄的教诲一样。
世界仍想重施故技:采取书中某些观点,掺杂着幻境世界的种种,遮盖了圣灵的真实讯息,抹灭了实相的真面目。
…………
两千年前的人没有能力保存真理的原貌;直到今天,想要不让J兄的讯息变质,还是很难,但我们何妨放手一试?
葛瑞:两千年前,人们开始把自己的观点加在J兄的言论上,修改他的讯息来巩固自己的信念;没多久,人们便已分辨不出究竟哪些话出自他,哪些不是他说的了。
阿顿:一点也没错,你真想旧事重演吗?
葛瑞:不想。但如何防止《奇迹课程》重蹈基督教的覆辙?
阿顿:防止重蹈覆辙之道,全靠《课程》自身的特质。《奇迹课程》不是宗教,你早已看出了,只要这部《课程》能够原封不动地呈现原状,尽量保存讯息的完整性,它的「自修性」特质会为自己走出一条路的,这是长远之计。这部《课程》确实走在时代的先端,重要的是,你该好好去做练习了。
……你也许会问,J兄为何拖了那么久才传出这个《课程》,原因是,直到如今才有足够的人可能读得懂它。
………………。。
我们并无意去浇你们新时代弟兄的冷水,他们对能量如此疯狂,其实能量什么也不是,你们实在在浪费时间,这不过是另一种在沙滩上建立城堡的花招罢了。当然,对于热中于不可见之物甚于可见之物的人而言,能量的观念对他们会有帮助,但我们是来帮你节省时间的,因此我们该说什么,就说什么。「能量可以转变」,称不上是福音;「造出能量的心灵是可以转变的」,这才是真正的福音。
许多人初读《奇迹课程》「正文」时,难免会想,它干脆用外星人的语言来讲可能还好懂一些!这是因为
J兄传递这一《课程》的心态是当作你其实早已知道他在讲什么,虽然他明白,活在形体中的你,很多地方你其实并不了解。他先带入几个观念,搁置一边,然后又在后文深入其细节。这样架木成屋地建构出一个思想体系,给你机会慢慢消化吸收。
学习《奇迹课程》,不是一个经历,而是一个过程。不幸的是,许多人只读比较平易近人的「学员练习手册」,却对「正文」视若无睹,除非他们去参加读书会。然而你若不真正了解「正文」,你也不可能真正了解「学员练习手册」究竟在说什么的。
葛瑞:我也必须参加读书会吗?
白莎:不是必须,你若想去,你就去,我凑巧知道你会参加的。整部《课程》从未提到「读书会」的事情,你应把读书会当作上教堂一样,都只是一种社交活动而已,它们还未必能提供你正确的资讯呢!但如果大家能够托付给圣灵,并以宽恕为目标,你放心,祂一定乐于参加你们的读书会的。
阿顿:有一些人存心轻忽「彻底了解《奇迹课程》的真意」的重要性,他们会断章取义地引用「学员练习手册」前面几课,也就是J兄那天早上给你的讯息。他们会这样说,既然《奇迹课程》的形上观点是:一切毫无意义,那么这部《课程》本身也不具任何意义了。让我们再次强调一下:从《奇迹课程》针对目前所在的这一层次而论,它所说的一切绝对有意义的。这一点很重要,你必须了解清楚,否则此书对你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因为《奇迹课程》是重新诠释世界,也就是你所谓的人生,它要你放弃你赋予世界的意义,而转换成圣灵赋予世界的意义。你必须具备这一认知,圣灵才可能轻轻地将你由梦中唤醒,任何读者读了「学员练习手册」的导言,不可能不知道「彻底明白《奇迹课程》的真意」是多么的重要。
正文中所提供的理论基础,是练习手册中不可或缺的架构,呈现出每个练习的意义。(WB 导言 1:1)
以及
你只要按照指示去应用这些观念即可。无须妄加评断。只要加以运用。就在运用之际,你会看出个中意义,领会它的真实不虚。(WB 导言
8:3…5)
人类存在的秘密
阿顿:这个下午,我们开始为你点明一些事情。
……………
白莎:让我们先谈一谈你是什么以及你来自何处吧!那么你才好决定你要多快去到自己真正想去的地方。我们要跟你讲个关于世界的小故事,是根据
J兄那部「课程」的资料,否则,你是永远不会记起这件事的。……………。那超越时空的浩瀚心灵领域不是文字所能描述清楚的。然而,我们仍可让你一瞥所谓的「原罪」后面的内幕真相。我们可以告诉你,究竟是什么引爆了那开天辟地的「大霹雳」(the
Big Bang)。
………
阿顿:在无始之始,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只有永远的恒存,它始终存在,也永远存在,那是唯一完美无瑕的一体觉性。这个一体性存在如此完美庄严,在无限喜悦中推恩至无穷,没有一物不在它的自我觉知之内,它的唯一实相即是真神上主,也就是我们日后所谓的天堂。
后来,好似出了一些状况(就像作梦一般,它并非真正发生,只是好像发生了),在那一剎那、无足轻重的千万分之一秒,基督里某一层面出现了一个念头,那是上主本来没有的。有一点像是「万一如何如何…。」之念,它原是因天真无邪的遐想而起的一个疑问,不幸的是,却引出了一个看起来挺严重的答复。
如果把这疑问用人间的语言来表达,就是「万一我能在上主之外自行发展,不知会怎样?」这好比一个天真的孩子在玩火柴,结果把整栋房子给烧了。你当初若不那么鸡婆地自找答案的话,你现在的日子会好过多了。你那原本纯洁无罪的心立刻被恐惧所攫获;你在情势所迫之下,一个荒谬又冷酷的防卫系统便应势而生了。
由于你那个想法并非上主固有之念,所以祂不作答复;因祂一答复,等于赋予那一念真实性了。如果上主在完美的一体性之外还知道其它状况的话,那祂的一体性岂称得上圆满?而你也没有一个完美的天堂供你回归了。
………
在这好似存在于宇宙之一瞬的个体生命内(不论你把这些个体生命想得多么美妙,它仍然只代表了一种分裂体而已),基督的某一层面如今经验到另一种幻觉,即二元的经验。于是,你在原本的「一」之外,经验到「二」了。以前天堂里只有完美的一体存在,此外一无他物。那是非二元、非二体的境界,它仍是一切之实相,除了那个「一」以外,真的没有任何他物存在。如今,你所经验到的却有异于此,好似除了上主那唯一的真神以外,还有其它东西存在,那就是二元的幻境。…………
每当一个婴儿来到人间,不过是重新上演一次它自认为脱离了上主完美境界的经验;在寂静涅盘里,原本无忧无虞,一无所缺,那婴儿陡然发现自己竟然来到一个相较之下活似地狱的虚幻现实里。你们也许把新生儿的诞生视为一个奇迹,奇怪的是婴儿本人可不是满脸笑容地来到人间的。
葛瑞:他们大哭大叫地来到人间。
阿顿:心灵再度进入分裂的幻境里,这跟人类陷入昏睡没有两样,只是一个无聊的恶梦,因为任何天堂之外的经验,都成了天堂反面的象征,自然显示出与天堂相反的特质。我们以后才会深入这一主题,在此我们得先为你解释清楚,你是怎么由自以为分裂的心灵境界演变成一个个婴儿形体相继诞生的娑婆世界的;而且,为什么你们会那么执着它,搞得像真的一样。
阿顿:…………我们已经讲到了心灵的第一层分裂,随之而来的,即是「意识」的形成。而且,这是你作的第一个意识性的选择。在此之前,你没有什么好选的,如今,面对分裂之念,你开始有了两种回应的可能。
我们已经说过,自认为分裂的心灵,会不断地「分」下去,这正是分裂之境的最佳写照;但不论怎么分裂,五花八门的分裂方式不过象征着最初的几道分裂而已。你一旦了解了第一层分裂,便会明白,所有的分裂全是同一回事,虽然外表看起来各有特色。你必须记住,自第一层分裂之后,天堂便沦为一种记忆了。
葛瑞: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阿顿:在上主的境界里,没有意识;你经验到的却全然不同,属于个体性的经验。心灵每分裂一次,新的分裂状态变成了它的现实,它先前的存在状态便被否定及遗忘了。心理学称之为压抑,唯一不同的是,我们此处所讨论的,其规模之大,层次之深,远远超过人类现有的觉知能力。但它们的内在结构动力则是一样的,全都压成潜意识了。
……………
言归正传,这新出现的个体表相,就要作出它的第一个抉择了。在此,只有两种选择(究竟说来,人间唯有这两种选择),于是,心灵的第二层分裂开始了。你好似有了「正念之心」与「妄念之心」,两者代表了你对那「小小疯狂之念」的不同答复或不同选择。
一个选择是忆起你与上主同在的真实家乡,《奇迹课程》用「圣灵」作为这一选择的象征;另一选择即是依附与上主分裂的念头,也就是追求个体性的选择,《奇迹课程》用「小我」来象征它。J兄在「课程」里不能不用拟人化的语言来描绘圣灵与小我,把它们说得像是两种不同的存在实体似的,为此,他在书中特别澄清过:
小我不过是你对自己的一种信念而已。(T…4。VI。1:6)
………
你的心有了两种选择的可能,至此,我们总算来到分裂幻境的门槛了。本来,你只需记起自己的生命真相,这一记忆就能当下解决了分裂之境与救赎原则这同一问题的。…………
不幸,小我提出另一套居心不良却具有致命吸引力的答复:你若接受分裂,便能在上主之外得到一个非常独特,非常重要的个别身份。J
兄在正文中是这样说的:
小我必会设法奖励你维系这种信念。它所有的奖励,不过给你一个暂时的存在感,以它的开始为开始,以它的结束为结束。它告诉你这一生便是你的存在,因为那正是它自己的一生。(T…4。III。3:3…5)
当然,你丝毫觉察不到自己已经一步一步落入小我的陷阱里了,迷迷糊糊地选择了小我,因这对你而言算是一个全新的经验。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你决定与小我同路,想尝试一下「特别」与「独立」的生活是怎么一回事。这一来,开始了心灵的第三层分裂。
葛瑞:当你说「你」时,是指人类的共同体?
阿顿:是的,我无意贬抑你们的人格,我只试图帮你们为自己的心灵能力负起责任来。连J兄也属于那一生命共同体,他只是不像我们这么死心塌地把分裂之境当真,正因如此,他才会比我们先一步觉醒过来。
葛瑞:是否可以这样说:心灵第一层分裂产生了意识,从此我可以把自己「想成」存在于上主之外,纵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像我们夜间作梦,身体仍躺在床上,自己却看不见这一事实。在你所说的分裂梦境里,只有这个梦对我们显得最为真实,天堂已被遗忘了,就像晚上作梦,我所经历的,所反应的,都是梦中幻影而已,完全意识不到自己身在何处了。
到了第二层分裂,我们的处境出现了两种诠释的方式,一是圣灵,那才是真正的我,即我的自性;另一是小我,它导向分裂之境与个体性自我,至此,心灵已分裂为两部份了。我猜,当我选择小我之后,便导致了第三层分裂,是吗?
阿顿:对。但请记住,你一旦作的选择,那一层面的现实变成了你的新存在状态,旧的存在状态便遭遗忘了,被你彻底地封锁在心底。
自你选择了小我,第三层分裂便开始了。圣灵成了残存的记忆,如今,你完全与小我认同了。幸好,因着上主的恩典,你的存在是「全像式的」(holographic),即使心灵看起来好似分裂了,每一部份仍然拥有整体的特质,所以,你不可能彻底失落的。每一颗心灵中仍能看到小我与圣灵的踪迹,只是圣灵的声音已经被小我的声音掩盖住,因你自愿聆听小我之故,你的生命真相也从此推出了觉识之外。
白莎:老弟,心灵的伟大远远超乎你的想象。我们目前所谈论的,仍属于形上层面,你在茶杯里兴风作浪,打造出了一个娑婆世界,它只等着你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