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永远的八一五 >

第6章

永远的八一五-第6章

小说: 永远的八一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月22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警告蒋介石:“内战的火是不好玩的,人民的力量永远不能征服,而在这个民主大潮流中,玩这把火倒是可能将自己烧毁掉的。”8月25日,在《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指出在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之后,我国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加快政权和军事建设,对来犯之敌予以坚决打击。8月10日,中共中央宣布改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为山东省政府,黎玉任山东省政府主席。    
    8月13日同一天,中共中央将关于迫敌缴械投降的策略下发给各中央局、各分局,指出在目前,以主力夺取敌伪武装资源的时候,除因军事进攻迫使敌伪缴械外,应用一切办法,采取各种策略,使得敌伪愿意向我方缴械,力谋取得敌伪武装资源,以便壮大自己,武装群众。    
    8月20日,中共中央指示,华中局改称华东局,新四军五师地区则为华中局;决定成立晋冀鲁豫中央局,邓小平为书记;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为司令员,邓小平为政治委员,滕代远、王宏坤为副司令员,薄一波为副政治委员,张际春为副政治委员兼主任,下辖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个军区。    
    8月27日,中共中央决定毛泽东离开延安期间,由刘少奇代理主席职务。并向华中局发出指示,指出国民党军队一旦向我进攻,必须给予坚决打击,求得消灭其一部或大部以至全部。只要在自卫原则下能打胜仗,这对与国民党进行谈判是有利的。    
    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以来领导的历次革命运动,都是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开展的,没有优越的物质条件,特别是在1945年8月前后,军事、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中共领导的解放区与国民党领导的民国政府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但是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始终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提倡建立真正的民主联合政府,对和谈表达了最大的诚意。但蒋介石却一如既往地“瞑眩瘳疾”,不顾民心向背,继续实行独裁、专制统治,继续孤注一掷地决定发动内战。1946年6月,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垮台。国共双方,谁将力主沉浮,优劣早在1945年8月份的时候就可窥一斑。    
    焦点人物 毛泽东在八一五前后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以他为首的党中央力主深入敌后,开辟根据地。抗战期间,发表《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重要著作,有力地指导了中国革命。    
    1945年8月4日,毛泽东手书电报给郑位三、李先念、陈少敏三位中原解放区指挥员,写道:“估计日军明冬可能失败,还有一年时间供你们作准备工作,你们必须在这时间内准备一切,对付必然要带来的内战局面,方不至临事张皇,遭受挫折。”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军的最后一战》的声明,指出对日战争已经处在最后阶段,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他号召全国人民注意制止内战的危险,努力促成民主联合政府的建立。    
    文献档案:对日军最后一战对日军的最后一战8月8日,苏联政府宣布对日作战,中国人民表示热烈的欢迎。由于苏联这一行动,对日战争的时间将大大缩短。对日战争已处在最后阶段,最后地战胜日本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时间已经到来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力地配合苏联及其他同盟国作战。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歼灭这些敌人的力量,夺取其武器和资财,猛烈地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必须放手组织武装工作队,成百队成千队地深入敌后之敌后, 组织人民,破击敌人的交通线,配合正规军作战。必须放手发动沦陷区的千百万群众,立即组织地下军,准备武装起义,配合从外部进攻的军队,消灭敌人。解放区的巩固工作仍应注意。今冬明春,应在现有一万万人民和一切新解放区的人民中,普遍地实行渐租减息,发展生产,组织人民政权和人民武装,加强民兵工作,加强军队的纪律,坚持各界人民的统一战线,防止浪费人力物力。凡此一切,都是为着加强我军对敌人的进攻。全国人民必须注意制止内战危险,努力促成民主联合政府的建立。中国民族解放战争的新阶段已经到来了,全国人民应该加强团结,为夺取最后胜利而斗争。


第二部分:最后一战中国解放区抗日军总司令(6)

    毛泽东    
    1945年8月9日    
    8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发表演讲《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分析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国政治的基本形势,并且提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策略。一方面要尽力争取和平,反对内战;另一方面对帝国主义和反动派不要抱着幻想,不怕威吓,坚决保卫人民的斗争果实,努力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同一天,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社论《蒋介石在挑动内战》,揭露国民党的挑动内战阴谋,他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坚决制止内战。    
    8月14日,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8月15日,胜利的消息最终传来,但毛泽东没有出现在欢庆的人民群众中。    
    8月16日,毛泽东复电蒋介石,指出等他对中共关于制止内战的六项主张表示意见后,再考虑同他会见。同时为新华社撰写《评蒋介石发言人谈话》的评论,将人民公敌的帽子返还给蒋介石,并指出,面对蒋介石公开发出全面内战的信号,中共将坚决努力壮大人民的民主力量,反对内战,制止内战,对敢于进犯人民的反动派,则采取自卫立场,给予坚决的反击。    
    8月17日,毛泽东回电蒋介石:“朱德总司令本日曾有一电给你,陈述敝方意见,待你表示意见后,我将考虑和你会见的问题。”    
    8月20日,蒋介石仍坚持己见,认为解放区军队不应接受日军投降,必须“原地待命”。再次致电毛泽东:“朱总司令如为一爱国爱民之将领, 只有严守纪律,恪遵军令,完成我抗战建国之使命。”    
    在蒋介石的再三催促下,8月22日,毛泽东决定“特先派周恩来同志前来晋谒”。    
    蒋介石显然对此仍非常不满,并断定毛泽东不会来渝,这样就有理由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解放区和中共方面,于是23日,在收到中共复电之后,再次致电:“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    
    8月24日,毛泽东复电给蒋介石:“鄙人极愿与先生会见,商讨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晋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8月25日,毛泽东在延安枣园小礼堂召开会议,向到会的同志讲明自己赴重庆谈判的重要性和同国民党谈判的方针、方案。    
    8月28日毛泽东奔赴重庆,方纪的不朽名篇《挥手之间》这样记载:“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色的盔式帽。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等到举过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在空中,一动不动了。”    
    9月3日,毛泽东为《新华日报》题词:“庆祝抗日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深度阅读书目王淇主编:《砥柱中流抗战时期的解放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美)冈瑟·斯坦著:《红色中国的挑战》,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美)R。特里尔著:《毛泽东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张荣华著:《历史审视与现实评说》,济南出版社,2003年    
    王真著:《没有硝烟的战线抗战时期中共的外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肖一平著:《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大事记》,人民出版社,1988年夕照下的陪都夕照下的陪都    
    1945年8月10日,当日本投降的消息传遍山城重庆的时候,国民政府保持了沉默的态度。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为什么对这一胜利持缄默态度?国民政府在面对迅速到来的八一五胜利是如何行动,以及为什么要这么行动?国民政府统治区的人民又是如何庆祝这一伟大的胜利呢?面对外敌的失败,国民政府将走向何方?


第二部分:最后一战合法政府的“积极”作为(1)

    对国民政府来说,当1945年8月10日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重庆的时候,他们在沦陷区尚无一兵一卒;虽然在大后方美国已经开始训练并装备国民政府军,并为他们提供美式装备,但却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胜利虽是企盼已久的,却令国民政府措手不及。    
    战争的后期,国民党部队基本上都已经撤退到大西南,另外有94万大军层层包围着中共延安所在地的陕甘宁边区。经过日本1944年的“一号作战”,国民党部队尽量避免同日军的直接作战。而这导致的一个严重后果是,当胜利来临的时候,国民政府的军事力量无法直接面对面地向日本军队纳降,无法立即把它的有生力量投入到接收、受降中去。    
    国民党的既定方针还是继续反共,就在日本宣布胜利的前10多天,即1945年7月27日,胡宗南部队借口“淳化民变”事件,向陕甘宁边区八路军的爷台山阵地发起疯狂进攻,威胁延安。    
    但局势发生了急速的变化。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显然,日本就要败亡了。最为关键的不是立即向共产党挑衅,而是要接收失地了。    
    因此,当8月10日得知日本就要投降的时候,国民政府加紧了战略的重新部署。    
    8月11日,蒋介石政府预料到日本不久将正式投降,下达了三道“命令”。第一道以统帅名义下令给解放区的共产党军队,要求其“原地驻防待命”,不得向敌伪“擅自行动”;第二道命令却同时要他的嫡系部队“积极推进”、“切勿松懈”;第三道命令要求沦陷区的伪军“切实负责维持地方治安”,抵抗共产党军队的进攻。这三道命令构成了蒋的接收战略:一方面要求他所属的所谓“中央军”以快马加鞭的速度向前迈进,抢夺胜利的果实;一方面要求坚持了八年敌后抗日的共产党军队停止反攻,把接收任务留给他的嫡系部队;同时,要求曾经在1942年打着“曲线救国”旗号叛变投敌的伪军恢复国民党军队番号,负责维持地方秩序,防范共产党军队的进攻。    
    8月12日,麦克阿瑟以远东盟军总司令的名义,对日本政府和中国战区的日军下令,只能向蒋介石政府及其国民党军队投降,不得向解放区的共产党抗日武装力量缴械。    
    在此之前,民国政府已经向同盟国寻求到了支持,也得到了接收的合法权力。美国对华政策从1945年4月罗斯福去世起,就已经定位于“扶蒋”上了。而斯大林在其领导的政府与中华民国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后,也支持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盟军最高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发布“第一号”通令,授权中国政府在中国本土、台湾和印度支那北部接受日本投降。    
    8月14日,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同苏联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为换取苏联政府的军事物资援助以及日本投降后能够顺利接收东北,国民党丧失了中国的四大利权:一、承认外蒙古的现状;二、东北长春铁路的共同经营;三、宣布大连为自由港,对于长春铁路直运苏俄及由苏俄直运出口的货物,免除关税;四,旅顺口由两国共同使用为海军基地。这一天,蒋授权王同苏联莫洛托夫部长交换了照会。    
    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向全世界广播,正式宣告无条件投降,全国庆祝抗战胜利。这一天,蒋介石以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的名义,急电南京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提出要求日军投降的六项原则。他命令日军停止军事行动,但“可暂有其武装及装备,保持现有态势,并维持所在地之秩序及交通,听候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之命令。”冈村宁次对此反映非常积极,不久即电告蒋介石,他已经从南京城撤到郊外,并留部分骨干维持城里的和平秩序,等待着蒋的部队去接收。    
    这一天,国民政府公开与南京伪政权合流,任命庞炳勋为第一路军总司令,孙良诚为第二路军总司令,周佛海、罗君强为上海行动总队正副司令,门致中为北平绥靖司令,吴化文为第五路军总司令兼济南绥靖司令,郝鹏举为第六路军总司令,任缘道为南京先遣军司令官。其中,周佛海、罗君强、吴化文、任缘道等都是曾经投降过日军的国民党高级军官。有了这些人的帮助,国民政府接受了30万伪军的“反正”,开始扭转在接收方面的不利。    
    这一天下午,蒋介石的发言人在重庆记者招待会上说“委员长之命令必须服从”,“违反者即为人民公敌”。8月16日,针对国民党发言人的污蔑,毛泽东在《评蒋介石发言人谈话》中反唇相讥说“提起人民公敌,谁都知道这是指着谁”,说蒋“叛变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1927年的大革命。他将中国人民推入十年内战的血海,因而引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胜利到来了,他叫人民军队驻防待命,他叫汉奸维持治安,以便他摇摇摆摆地回南京”。毛泽东将“人民公敌”这顶帽子奉还并戴在蒋介石的头上。    
    8月17日、18日,国民政府表示对日本人要“仁爱”。中央政府系统在北京、上海的报纸都已经复刊,在其第一期报纸上,刊载了大量主旨在“勿以暴力代替暴力”的社论。国民党任命的上海市长蒋伯诚、副市长吴绍澍发表了同样内容的谈话。    
    8月21日,在湖南芷江,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萧毅肃中将,代表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接受了驻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的投降代表今井武夫少将的投降。芷江受降,拉开了蒋介石政府受降的帏幕。


第二部分:最后一战合法政府的“积极”作为(2)

    8月22日,国民政府中国陆军副总参谋长冷欣将军与美国柏德纳将军、王武上校前往南京今井武夫住所,开始设立南京前进指挥所。并就军需物质装备接收、美军战俘现状、待遇以及确定日本投降正式签字仪式等问题。冈村宁次决定将所有军需装备送给国民党,为其“充实中央政权的武力作出贡献”,“以利其复兴”。    
    8月23日,何应钦给冈村宁次下达命令,说中国境内的非法武装组织,如果不经国民政府同意就擅自向日军追缴武器,应负责作有效的防卫,并要求他们收复新近丢失或者被迫交给共产党军队的地区。日军遵循这一命令,在郑州、开封、天津等地对共产党军队展开了进攻行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