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帝大传-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倒行逆施,使民怨沸腾,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一些豪强地主也兴兵自保,感到刘朝统治不可能长久,作为皇族众多的南阳,很可能出现一个重兴汉王室的刘氏,作为宛地大姓的李氏,应当起来辅佐刘氏,做乱世英雄,成复国元勋。因此,他便以“刘氏当兴,李氏为辅”的八字谶文,让儿子李通结交刘氏起事。
新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十月,当绿林军的新市、平林军北进南阳后,刘秀在李通的怂恿下,和其兄一起在宛地兴兵,响应绿林军,自号“舂陵兵”。起初,南阳豪强们对起事反莽持半信半疑的态度,但当他们见到平日里小心谨慎的刘秀也加入起义军时,便说:“连刘秀都参加了,我们还有什么可怕的呢?”众人也都参加了进来,使舂陵兵起事时就有了七八千人。
刘、刘秀起事后,深知以自己的力量不可能与王莽相抗衡,更别说恢复汉室。因此,他们便派人和新市、平林兵联系,使三支队伍联合到了一起,他们共同打长聚,攻唐子乡,智取湖阳(今河南唐河)。但占领湖阳后,军中因分财不均而发生内讧。刘秀马上出面,令刘氏子弟拿出自己所分得的财物,全部送给平林、新市军的士卒,从而平息了这场内讧。这件事,不仅显露出刘秀出色的组织才能,而且显示出他的智慧和远见,也使农民军对刘秀的大度而感到钦佩。
攻取湖阳后,大军又攻占了棘阳(今河南新野)。在棘阳,刘、刘秀与在宛县起事失败后逃亡的李通、邓晨等会见后才知道,李通起事失败后,全家被害,李氏一门宗族被害六十四人,并在宛市焚尸示众。李通一家的被害、王莽新朝的暴行,激起了农民军的义愤,当即决定攻打宛县,为李通报仇。在进攻宛县时,起义军与在宛县南三十多里的小长安聚和王莽军队不期而遇。由于起义军缺乏心理准备,加上当时又是浓雾遮天,仓促应战的起义军大败而退。刘秀单骑突围,半路上,遇到正在逃命的妹妹刘伯姬,便与她共乘一骑,没跑多远,又碰到姐姐、邓晨的妻子刘元也在拖着三个失魂落魄的女儿逃命,刘秀急忙停下,大叫:“快点上马!”刘元见马上已是两个人了,不可能再骑上四个人,便说:“你快走吧,追兵马上赶来了,一匹马不可能救那么多的人,不要因我们而一齐遇难,只要你能早建大功就行了!”刘秀不忍丢下姐姐和三个小外甥女,刘元再一次催刘秀快逃,她说:“快点跑吧,就算是忘掉了我们,就当我们已经死了,只要你能逃出去,我们就放心了!”刘秀强忍悲痛,策马而去,刘元和三个女儿都被王莽军杀死。在这次战斗中,刘秀的二哥刘仲也遇害身亡。
进攻宛县的失利,使起义军不得不死守棘阳。不久,王常所领导的下江兵赶到棘阳,使义军实力大增。十二月,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刘、刘秀指挥的起义军偷袭了王莽军队存放粮食辎重的兰乡(今河南泌阳),夺取了敌人的全部辎重。第二年正月,在敌人惊魂未定之际,一举消灭敌人二万余人,敌军两名主帅也在战斗中丧生。刘、刘秀率军乘胜追击,在阳(今河南南阳)城下,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和敌军又进行了一场恶战,斩敌三千余人,使起义军逼近宛城。刘所指挥的这一系列胜利,使王莽又惊又怒,立即悬赏捉拿刘,赏赐捉到刘者食邑五万户,赏黄金十万斤,封上公,并命官署和全国乡亭在衙门旁画上刘的画像,每天早上命令士兵用箭射它。
义军的节节胜利,使各路起义军决定建立自己统一的政权组织。新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二月,各路起义军在阳协议推举刘秀族兄刘玄为帝。因刘玄曾担任平林军的更始将军,所以称为更始帝,建元为更始元年。农民军领袖王匡被封为定国上公,王凤被封为成国上公,刘为大司徒,刘秀仅任太常偏将军。五月,刘率领大军攻克宛城,六月,刘玄进入宛城,以宛为首都,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政权组织。
三、昆阳大战
在刘进攻宛县的同时,王凤、王常和刘秀也率二万多义军向颍川(今河南禹县)、洛阳进军,新莽地皇四年三月攻克了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和郾城(今河南郾城)。更始政权的建立和连连胜利,使王莽非常恐慌,特别是农民军占领昆阳,对王莽威胁最大,因为昆阳是南阳盆地的一个重要门户,占据了昆阳,向西可攻洛阳,向东可长驱直入黄淮平原。所以王莽决定孤注一掷,调集全国精兵四十余万,号称百万,和农民军决一死战。
面对百万敌军,农民军退守昆阳,许多将领心生畏惧。大家都想分散突围,弃城而逃。在这关键时刻,刘秀站出来对诸将说:“如今确实是我军人少,粮食又不足,而王莽军队又有上百万之多。但如果我们齐心合力抗击敌人,胜利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可如果分散兵力,必败无疑,况且现在义军大部分都在进攻宛城,不可能分兵支援我们,一旦昆阳失守,不到一天,其他各部包括攻宛城的军队也将灭亡。今天我们不能同心同德、共图大事以成功名,难道要守着自己的老婆、孩子和财富吗?只怕到那时连性命也保不住了!”刘秀越说越激动,一时忘记了自己在义军中仅是一个太常偏将军。同时,听了刘秀这番话,一部分主张分散突围的将领认为刘秀在讥笑自己只会守着老婆、孩子和财富,是鼠目寸光之徒。他们气愤地说:“你有什么胆略,竟然来指责我们。南阳士大夫都说刘氏兄弟文武全才,今日怎么没见你有什么良策?”一时营帐里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面对这些纷纷责问自己的众将领,刘秀没有去反驳,而是诚恳地说:“我愿意让士兵们去送死吗?我也不愿意。但退一步讲,现在王莽的军队已经兵临城下,如果发现我们撤走,能不追击吗?用不了一天,我们都得死在敌人的刀下。”听了刘秀的话,一度紧张的气氛开始慢慢缓和下去,将领们开始认真思考刘秀的话是否有道理。这时,王常也说:“弃了昆阳,不但保不住妻子儿女,也保不住自己的性命。大敌当前,只有同心合力,才能战胜王莽的军队。”正在讨论的时候,有人来报:新朝大军已经到了城北门,诸将面面相觑,却没有了主意。刘秀说:“现在城里只有八九千兵力,出城与王莽军队决战是行不通的,昆阳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只要我们拼死抵抗,便可以与王莽军队相较量。只是我们没有粮草,恐怕坚持不了多久,最多能顶住一个月。当务之急,是派人到郾城、定陵一带召集援兵,然后里外夹击,破敌解围才有希望。”大家都同意刘秀的意见,最后决定由王凤、王常率主力坚守昆阳,消耗、牵制王莽军队,刘秀率十二骑突围去定陵、郾城,调集救兵。
刘秀等十三骑在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突围到了定陵。定陵守将急忙把疲惫不堪的刘秀一行迎进府内,欲设宴款待。刘秀说:“不必了,只要填饱肚子就行。现在王莽四十万大军围困昆阳,昆阳危在旦夕,我们要将全部诸营兵马,发往解救。”当时,定陵城中还有起义军缴获的财物没有运走,定陵守将请求分一部兵力把守定陵。刘秀愤怒地说:“不行。王寻、王邑率大军前来,兵多将广,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才有胜利的希望。这次若破了新军,大功告成,财富珍宝,岂止是这里的一万倍?如果这次被新军打败了,昆阳守不住,定陵、郾城也要陷入王莽军队手中,到时候我们连脑袋都保不住,守住这些财物又有什么用?”守将恍然大悟,说:“愿意听将军号令”。刘秀又到郾城,集中定陵、郾城两处近万人的兵力,向昆阳奔来。大军行动缓慢,刘秀自己做先锋,率领一千骑兵,冲在前面。
当时,王莽军队中为首的将领王寻、王邑正在加紧进攻昆阳,见刘秀兵少,想杀他个下马威,派几千骑兵与刘秀对阵。刘秀想:“这是一场硬仗,要以少胜多、制服强敌,必须激起将士们的勇气。”于是他一马当先,闯入新军骑兵阵中,左砍右劈,杀敌几十人。
起义军将士见刘秀奋勇冲杀,非常惊讶地说:“刘将军平时见小敌怯阵,今见大敌,反而勇猛异常。小敌容易立功,大敌几乎可以丧命。刘将军为人仁厚,大智大勇,请大家帮助刘将军。”于是各路将士都勇敢冲上去,敌军哪里抵挡得住,纷纷逃窜而去。
这时王寻、王邑怕乱了整个军营,下令向后退却,许多将士向刘秀请战:就这样杀进去,或者救出昆阳城内的弟兄,或者同他们会合,共同防守。刘秀果断地否定这两种建议,他说:“吸引住新军,有利于宛城主力攻克宛城,我们要设法冲破王莽军队的防线,并消灭他们。”为了鼓舞士气、扰乱新军人心,刘秀特意放出宛城已被义军攻克的消息。同时分析双方形势,利用义军打了胜仗的气势,决心采用迂回战术。他组织三千敢死队,令大队做好准备,佯装进攻,掩护敢死队突袭新军大营。敢死队一旦成功,大队立即发动进攻。
刘秀亲自率三千敢死队,直扑新军大营。将士个个英勇,杀得新军狼狈逃窜,新军主帅王寻被当场杀死,王邑急忙退回大营。
刘秀在昆阳城外打的胜仗,使城内汉军无比振奋,于是他们七八千人马全部冲出来,几处兵马合在一起,越战越勇,大败新军。新军主帅王邑慌忙渡过川,侥幸逃得性命。昆阳大战,是更始政权军队同王莽军队的一场大决战,以王莽军队主力折损殆尽告终。
在昆阳大战中,刘秀充分显示了他智勇双全的军事才华,一下子从被起义军诸将领所轻视的地位,一跃而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奠定了他在起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第二部分 汉武帝刘彻第13节 汉光武帝刘秀(2)
四、河北崛起
在昆阳大战取得胜利的同时,刘也攻克了宛城。刘兄弟的成功,形成了对无功而居帝位的刘玄的威胁。不久,刘玄找出适当的理由将刘杀害了。面对兄长被杀,刘秀认真分析形势之后,特地从父城来宛,向刘玄请罪,深深自责。回到住处,刘秀也是“深引过而已”,饮食言语一如平常。刘秀的韬光养晦之计,果然是骗过了刘玄等人,特意封刘秀为武信侯,并被任命为“破虏大将军”。
但刘秀的内心世界还是被一个人看破了,这就是冯异。冯异是刘秀攻打父城时抓到的俘虏,原来是王莽的郡掾。尽管刘秀在攻打父城中多次因冯异固守而没有如愿,但当他听说冯异很有才能时,还是以热情的态度召见了冯异,并把他留在身边,作为谋士。
冯异见刘秀在极度悲痛中强行压抑着自己的感情,也知道他这样做的原因。于是劝刘秀找机会自立旗帜,与刘玄分庭抗礼。
义军攻下洛阳后,刘玄想把迁都洛阳,命令刘秀为司隶校尉,先到洛阳整修官府。刘秀于是设置属吏,用正式的公文通知所属郡县,处理政务完全按照汉的旧制。从此,百姓都归服于刘秀。
更始政权把京都搬到洛阳后,任命刘秀为代理大司马,北渡黄河,到河北去安抚慰问。汉更始元年(公元23年)十月,刘秀奉旨渡过黄河,抵达河北,终于脱离了牢笼,开始独立地发展自己的势力。进入河北后,刘秀对所经过的郡县,公正审理诉讼刑狱,恢复汉朝制度。刘秀每到一处,都引起官民的一片欢腾。
当刘秀进入河北,来到邺城(今河北临漳),遇到了不远千里、一路追赶而来的邓禹。邓禹是南阳新野人,是刘秀在长安游学时的同学。当听到刘秀巡行河北时,邓禹一路尾随而来。刘秀在他乡遇到老同学,高兴异常,便开玩笑地说:“我现在已经有了封官授爵的权力了,先生这么远前来,是不是想谋取一官半职呢?”邓禹也笑着但是很认真地说:“要我当官我是不愿意,只是愿阁下的恩德和威望普照四海,我能作为您的属下尽一尺一寸之力,以使我的声名记载在史册之上。”当天晚上,刘秀和邓禹长谈了一夜,更加坚定了刘秀立足河北、统一全国、匡复高祖之业的决心。
汉更始元年(公元23年)十二月,邯郸人王郎也在邯郸称帝,占据了河北的大部分地区。王郎发布檄文:捉到刘秀的,封十万户。在公元23年年底到公元24年年初的这段时间里,刘秀一直处在王郎的追击下,疲于奔命,几次陷入绝境。
但最后,更始二年五月,刘秀终于攻占了邯郸,杀死了王郎。
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他巧妙地运用镇压和怀柔两种手段,消灭了河北地区的数十万义军,基本上控制了河北地区。
河北统一后,刘秀的部下都劝刘秀称帝,但都被刘秀拒绝。
更始三年六月,刘秀来到县,他找来冯异问起各地的军情。冯异明白刘秀的意思,知道刘秀认为称帝的时机已经成熟。便对刘秀说:“更始帝刘玄必败无疑,宗庙社稷现在全部系在您的身上,希望您能接受大家的建议称帝,匡复汉室。”刘秀于是就在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二十二日即位称帝,改年号为建武,史称光武帝。十月,刘秀率军攻克洛阳,便把洛阳作为都城。
刘秀称帝后,便开始努力统一全国。公元27年消灭了赤眉军,此后又依次平定了渔阳的彭宠、秦郡的秦丰、梁地的刘永、齐地的张步、庐江的李宪、天水的隗嚣、巴蜀的公孙述、五厚的卢芳。到公元40年重新统一了全国。
五、光武中兴
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面临的是几十年战乱后满目疮痍的局面,如何恢复社会经济,巩固自己的统治,便是摆在刘秀面前的重大课题。
【1】强化中央集权
建国后,刘秀首先得妥善安置了开国功臣。
对这些跟自己一同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刘秀一方面给他们以高爵厚禄,给予优厚的待遇。同时,刘秀不忘在各种公开场合回忆这些功臣和自己打天下的艰难历程,以示不忘他们的功劳。有一次,刘秀在宴请群臣时问各位功臣说:“你们如果不是跟我一起打天下,你们自己揣度一下现在能得到哪种爵禄?”邓禹回答说:“我可以当文学博士。”刘秀说:“你太谦虚了,你至少能当个功曹。”其他各位都一一回答,刘秀也是一一评点。轮到马武时,马武说:“我可以当捉拿盗贼的尉。”刘秀一听大笑起来:“你能当尉?你只要能保证不会因做盗贼而被亭长捉住,就差不多了。”由于君臣关系相当融洽,东汉的功臣们很少有像西汉初年那样人人自危的。
但在另一方面,刘秀不忘时时告诫功臣们不要居功自傲。公元26年,刘秀在封邓禹、吴汉为侯时,一面封侯,一面下诏告诫说:“人心要知足,不要只顾一时的放纵快活而忘记法纪刑罚,诸位的功劳都很大,要想世代相传,就应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不可一日大意。”
为防止外戚干政的问题再次出现,刘秀规定:凡是后族、宫戚,一律不得封侯参政,并对其进行了严密的防范。公元33年,刘秀想封外戚阴兴,阴兴极力推让,认为“家贵已极,不可复加”。刘秀对他这一举动深表赞许。就这样,刘秀既不愿外戚权势增长,又有意鼓励他们谦退,所以光武年间,外戚都没有很大的权势。
为了加强皇权,光武帝从建立东汉王朝起,就不断加强对官吏的法律监督,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如东汉时期的三公,名义上司徒掌民政,司空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