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

第27章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第27章

小说: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我到拉达阿萨姆省英军总部时,英籍指挥官告诉我,布里·巴巴已经完成那事,他已经住进另一个新的身体了。对于整个事件,我仍不了解。次日清晨,我立即回到喜马拉雅山的居处,

    回到居处,上师告诉我:“昨晚布里·巴巴在这里,还问起你。”

    几天之后,一位年青的隐士到我们的山洞来,他开始跟我谈话,好像和我很熟似的。他谈及我们到阿萨姆省的路途上所发生过的每一个细节,并且说:“我很抱歉,当我住到另一躯体时,你不能跟着我。”我在和一个熟识的人谈话,但是他的整个外形却不一样。

    同一个这样的人谈话,使我觉得很奇特,新的物质工具并没有影响他前生的能力与个性。也就是说他所显示的智能知识、记忆、能力还有表达的方式等等和他以前一般无二。

十四、西方之旅 重覆再现的映像

    十四、西方之旅

    “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此互不通融的思想是早期社会发展中的观念。可是现代的人类已经登陆月球了!西方的长处在于科学,东方的长处则在于对精神与灵性上的领悟。为什么不在二者间安筑一了解之桥呢?西方的可与东方分享的远超过怀疑,而东方也有某些东西对西方大有俾益。西方的花朵若是欠缺了东方的芬芳,便不能算是一朵完美的花。

    重覆再现的映像

    在德国一个小镇,有一位心理医生,人家都叫他疯子,因为他不相信现代医术,反而喜欢神秘灵能方面的知识。一九五五年他常常看到我的上师的映像,医生觉得出现的映像似在唤他去印度。同样的情形一再地发生,一直连续了七天。因此他就去法兰克福订购了一张到印度的机票。搭机那天却在候机室睡过了头没有赶上那班飞机。

    在上师要我去德国学些西方的心理学和哲学之前不久,一位庞贝的生意人帮我买—张到法兰克福的机票,还给我几封介绍信。临行前,领受了我所敬爱的上师一些教诲后我就前往德国。抵达法兰克福时,这位医生还在机场。他看到我一身印度僧侣的打扮,就上前请我看几张画象,问我在印度认不认识有这么一个人?

    他开口就跟我说:“请帮帮忙,这个图片中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尽量地把映像中的这个人画出来;我确信这不是幻像,这个像出现在脑海时令我欣喜,使我没有办法做别的事,就只有想着他。你是印度僧侣,或许你能帮得上忙。”

    我看过照片之后奇道:“他是我的上师。”

    他坚持要我带他去印度,带他见上师去。但是上师不要我马上回去,他认为我会执着于他肉身的存在,他要打断这种有限的联结,能使我更深刻地去领悟我俩之间永恒的结合;他要我离开他一段时间,会知道存在于我俩之间更微妙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他把我送各个老师那儿学习的缘故。

    我写了一封长信交给医生,要他到印度的肯布尔找琴达大医生和在康普耳的米特拉医生。在信上我请他们带他去贾斯瓦(Jageshwar),上师就住在庙的附近,正在教导尼克森教授(奎师那·布达)和亚历山大博士(阿南达·威库)。

    经过米特拉医生的帮助,使这位德国人得以见到上师,并跟他住了三天,然后返回德国。回来后,他安排我到欧洲各学院、大学访问。我碰到许多著名的医生和心理学家,访问各大学,并在学院、大学中修了些课程之后,就回到印度。这些时候,这位医生也到印度出家了。现在他在喜马拉雅山的东北部,一个小茅棚里做静坐。因为他喜欢独处,一些西方人就讲他是神经病。我遇到几位像他这种类型的西方人,出家之后比起印度的一些僧侣还要认真。

    未来的预感是所有现象中较稀有的,是从直觉的根源闪现出来的,所以是超越时空和因果的。普通的人偶尔也会感应到这种现象,而做灵修的人可藉由意识的控制进入到心灵的第四个层次,便可获得这种经验,而且所见都将会成为事实。

十四、西方之旅 闭黑关

    闭黑关

    我曾穴居于一个小山洞长达十一个月之久,在此期间未曾会晤过任何人。就我们传统的惯例而言,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锻炼。通常,这种锻练不得少于十一个月,因为—确实地—纵使一位最迟钝的探索者,经由此阶段的锻练后,亦将洞悉至高的真理。所以,我的老师说:“无论你是多么地精明练达,我仍然认为你是最愚钝的,你务必完成十一个月孤独的闭关锻炼。”

    在此期间内你不得外出和沐浴,但是你会学到一种充沛精力的呼吸法可以洁净毛孔,此法的确远胜于沐浴。每天仅有少量的食物和水,不过足以维持生存了。我所吃的食物大多是大麦、野菜、果汁及早晚一杯牛奶。在一坪半有限的空间里,我要有规律地作一些体位动作,睡眠时间是两三个小时;其余的时间,我不断地重复默记上师的真言咒(guru…mnantra)。从事静坐、专注、集中的锻练。另外每天强力而谨慎地练习呼吸控制法三次。

    穴洞的入口是封闭的,只有一条清除秽物用的小道。在穴洞顶端有一针孔小洞,射进一线亮光,这小洞可以帮助心灵集中于一点。即使你无意识让它存在,它也会自自然然地呈现在眼前。你不必花费任何力量集中在那个位置,因为,除此唯一的亮光外,别无他物可见。在此完全与外界隔绝的状况下,如果不做静坐,将整日无所事事。此时若不静坐,很快地,人便会失去平衡。你实在别无选择。

    贤智的哲人有系统的教导学生深入静坐的方法,他们往往会说:这是第一步、其次、再其次……等等。无疑地,他们会描述来自静坐的征兆,当一个特殊的征兆显现,学生将明白自己又迈进了另一个阶段,于是,在此方法中修持者逐渐达到集中的最高层次。由于他们始终保持着严谨的观察,使学生在整个锻炼过程中,不致于受到干扰或经历稍许的折磨。

    对我而言,在与世隔离的闭关生活中,前两个月是相当艰难的,但过了这阶段后,我反而喜欢上它了。

    胜王瑜伽(RajaYoga)的科学在于教导人经由集中,静坐和三摩地的锻炼,达到内在的转变。在此训练中我发觉:没有相当时间的静默生活,而想持续地处于深入的禅定状态是不可能的。

    十一个月之后,我从穴洞出来,那是七月二十七日傍晚五点钟。第一个星期,我不许停留在室外的阳光下。我似乎难以适应外在的世界。任何事物看来都与以前大不相同,我彷佛到达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第一次到市镇,我花了四十分钟才穿过一个十字路口。因为我不习惯外界如此频繁的活动。但后来我逐渐能够适应这个世界了。到这个世界之中,我了解:世界有如一个剧场在这里,我能测验自己的潜力、言论、情感、思想及行为。

    当我完成这项训练后,便筹划到西方去。虽然我极不愿离开我的上师,但他坚持说:“有一项任务等着你去完成,也有一信息等待你去传达,这是我们的信息,而你是我的工具。”然后,上师要我去日本,他告诉我,在日本将会踫到一个人,此人会帮助我到美国去。

    我由加尔各达搭机抵达东京,口袋里仅存八块钱。在香港过境停留时,我在机场餐厅点了一杯茶喝,不知道需要付钱,所以侍者递给我一张四块钱的帐单时,我吓了一跳,还加了一块钱当小费。因此,当我抵达东京,身上仅剩下三块钱以及在机上用餐所剩下来的一个苹果。

    一个人向我走来,问我从何处来?在日本要住在何处?我告诉他:“我在日本有一个朋友,我会住在他那儿。”他问我:“你的朋友是谁?”我不知如何回答他,反正我在日本没有朋友认得,所以我说:“你就是那位朋友。”就这样,我留宿在他那里。他介绍我认识Yokadasan…Mahikari的灵魂人物,有成千上万的弟子。Yokadasan曾看到喜马拉雅山上的一位圣人出现多次,介绍的时候,他敬畏地拥抱着我说:我一直在等着你,希望你把喜马拉雅山上大师们灵修的奥秘传授给我。

    我在他家住了六个月,有机会在东京、大阪及其他城市教导许多灵修团体并发表演说。

    当我将上师的讯息转告Yokadasan之后他买了一张机票给我,让我继续美国之行。在我离开印度之前,我的上师已经告诉我:在美国我会碰到我的学生及伙伴们。他对我描述的许多细节,后来都成了事实。如今我仍然继续在完成我的任务。有时,这些事令我沉思不已,但我明白,当神给我机会,我将忠诚地履践我生命的目的。

    我生命的目的就是架设一东方与西方相连接的桥梁,成立一个瑜伽学习中心,在这个中心忠实地传播圣者的讯息。

十四、西方之旅 东方与西方

    东方与西方

    我离开喜马拉雅山到日本和美国的时候,上师给我一些指示;我问他:“我怎么去教导学生?教他们印度的宗教吗?循着印度的文化走吗?”

    他说:“你这个傻瓜。”

    我说:“那么请您告诉我,我要教什么?西方的文化与我们的截然不同。我们的文化是:结婚的时候全家所有的人员都要同意才行;西方人却信仰私生活的自由,基督教徒可以跟任何人结婚,犹太教的人也是;我们的思想自由有社会律法的束缚,他们却在某种思想模式和主义下思考或礼拜。”

    我又问:“这两种生活方式截然不同,我如何传播你的言教呢?”

    他说:“虽然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有着相同的目的,文化却完全不同;东方与西方仍在努力寻求正确的生活方式。圣山上的上师,其言教是永恒的,与东、西方基本的观念无关。人类奋力朝向更高的文明走去,极端的方法是无助的,内在的力量、乐观,以及无私的服务才是生命的基本原则。问题不在于西方或是东方,一个人首先要成为一个人,一个真人是宇宙的成员,地域的束缚是不能将人类分开的。”

    “圣山上圣者的第一个教训是无惧,第二个是认识自己,同时让自己成为教导传播灵修方法的工具,不含任何宗教和文化。”

    “如果科学有能力解释灵修的方法时,就用科学的方法。让上苍引导你。”

    向上师敬礼之后就开始了我的旅程。先到康普耳跟弟子在一起住了几个月。然后苏南达·巴依帮我买到日本机票。

十四、西方之旅 我的传承

    我的传承

    商可拉(Shankaracharya)在一千二百年前建立一个秘教组织,那个时期虽然是吠陀时期,但是商可拉仍在印度东、南、北以及中部建立五个中心,印度整个秘教的组织皆来自五个中心之一。我们的传承是Bharatj;Bha的意思是“知识”,Rati的意思是“知识的爱护者”。从这二个字把得到Bharata这个字,意思是知识的领域,也是印度的另一个名字。

    我的传承有个特殊的地方,它与早于商可拉之前的许多圣者有关连。虽是商可拉的传承,但是纯粹是秘教的锻练,大都在喜马拉雅山山洞里练习,而非在印度本土所立的学院。在传承里,奥义书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其中圣人的教诲,都是与灵修的方法和境界有关特别高深的灵修方法。满都加奥义书也是传承中的一本权威著作。

    史利维迪亚(SriVidya)的知识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传授,较高级的学生则教以普拉瑜伽经(PrayogaShastra)。我们相信宇宙是由一阴一阳所构成。阴阳合和造成了大千世界,我们对这股力量赋以无比崇敬之意。这种方式不会成为悟道的绊脚石,我们的崇敬方式是内在的,没有任何祭礼。遵照传承的方式,有三个阶段的学习课程;第一课有真言咒、呼吸控制法和静坐。第二课是内在敬拜的史利·维迪亚(SriVidya)和BindhuVedhan(突破智慧的核心)。第三课为Shatipata以及提升军荼利(Kundacinii)到千瓣莲花之座即顶轮(SahasraraChakra);在这个阶段是没有分别相的,也就是说没有宗数、阶段、性别、肤色等等的分别。这阶段的瑜伽行者可以称为上师,准许传授传承的智慧,我们严守此一戒律。

    在这里我不能详尽地介绍普拉瑜伽经的奥秘,正如经上所言:“NaDatavyam;NaDatavyam;NaDatavyam”…“不要说,不要说,不要说”。除非到达极高的程度能够自我控制,完全准备妥当。古代圣贤都曾经验过这些历程。在我们的道路上,古鲁不是神,而是一个荣耀的存有;他忠实地、诚挚地由凡夫境界真修实证达到悟境。我们相信悟道最好的工具就古鲁的恩典,而其恩典是没有穷尽的,古鲁的目的是无私地帮助弟子走在完美的道路上。

    我们的传承有下列方针

    1、绝对无二是我们的哲学。

    2、无私的服务;人类当经由心灵、行为和语言来表达爱。

    3、潘檀加利的八步功法是初阶,是高深锻炼的预备;哲学上我们遵守Advaita系统,即:绝对无二。

    4、有系统的静坐方法:安定身体、控制呼吸、控制心灵、控制自我神经、遵守戒律。

    5、教导初阶的学生做一般的锻炼;进阶者有机会学到更高深的锻炼,可以帮助一般人在日常生活行为中能以出世之心做入世的事业,这种方法称为超意识静坐。我只是传讯者,传播喜马拉雅山上圣者的智慧,我所教导的是来自直觉的根源,任何演讲座谈事前我都不做准备,这是上师叫我这样做的。

    6、不必改变宗教,改变文化习性,或介绍某一特定的神;我们遵重每一种宗教,爱护他们,不排除任何宗教。我们也不反对任何教会、庙堂,也不为神建筑寺庙而忽略了人类。我们深信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庙堂。

    7、我们的会员散布在世界各地。为了彼此的沟通,我们也提倡教育。我们的学校传授圣贤的知识,如此才能满足知识份子内在的需求。

    8、采用素食的生活方式。教导长寿、健康的营养学,但是不强迫学生素食。

    9、尊重家庭组织,强调儿童教育,做自我训练;而不是将信仰、信念生活方式强加在儿童上。

    10、老师教导各种瑜伽、做身、心、灵三方面的锻炼;我们所要介绍的是内在的觉醒,外在的敏锐以及心灵的扩展。

    11、静坐、瑜伽锻炼要经过考试的验证才能以之服务社会。

    12、为了人类的福祉,我们的实验会写成专书公诸于世。

    13、我们坚信四海一家,民胞物与的信念。

    14、我们不加入任何政党,不反对任何宗教。

    15、尤其重要的是在心灵、行为和语言上不要去伤害任何人。

    喜马拉雅山上圣者传授的知识是灵性追求者的明灯,其目的在唤起人类内在的神光。要经由戒律及有恒的锻练以达到真理的无限光辉,经由心灵的传导,通达心灵的天空,最后到达至上永恒之境。如此荣耀的成就者将安坐在他的坛城之中,有着无限的力量,啜饮无限福祉的甘露,永垂不朽的孩童是宇宙父母的亲子,上苍永永远远保护他。受祝福的孩子永在喜乐之中;他成为一个圣人,一个永远觉醒的向导,带领走在追求灵性道路的人们步上生命的康庄大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