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回到清朝当海盗 >

第397章

回到清朝当海盗-第397章

小说: 回到清朝当海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第五集团军以13个师的兵力跨过索姆河,直接攻击到英第四集团军的后面供应基地佩罗内。迫使英第四集团军仓皇后撤保卫佩罗内,德第二集团军则以4个师的兵力尾追,与第五集团军形成夹击之势。
    连续的运动作战使德军很疲惫,可是英国也在频繁地调动中无法依据坚固阵地设防,从而使西线堑壕战彻底变革为运动战。在武器装备和训练上,英军在运动战战术准备方面是乏力的,要不是德军连续作战一周的时间,补给线极度拉长而被迫于4月6日停止攻击的话,佩罗内的失陷是早晚的事。
    此后的一个月时间里,是协约国军以战略预备队——中国远征军西集团军为主力,逐步拉平战线的扫尾作战。
    到5月初,协约国军与德军的战线竟然维持在1917年2月的战线的附近。兰斯,再次成为面向德军的一个突出部,只是这次,德军再没有力量从拉斐尔当面的中国军队防线上实施突破,进攻兰斯而已。
    这一战,德军采用运动战理念实施了最大75英里的纵深突破,再一次创造了西线战场上的奇迹,赢得了战术上的伟大胜利。不过,第四集团军的孤军深入实际上没有给巴黎造成危机,也没有对佛兰德的英军造成致命的打击,可以说在战略上完全变形、失败了。
    38天时间里,德军伤亡了24万余人;英军伤亡29万、法军伤亡7万、其他协约国军伤亡3万余人。24对的40的伤亡比,西北战线中段整体推进20英里,这就是鲁登道夫的胜利。
    然而,英军在又一次丧失第五集团军,第二、第四集团军遭受重创的情况下,还是没有被德军击倒,部队的伤亡缺额很快就在殖民地的新兵补充下满员。同时,德军的防线再次弯曲起来,这就意味着人力紧张的德军将无力发起大规模的攻击作战了。
    最大的赢家还是中国。西集团军只摆出了战役态势就逼迫德第四集团军知难而退,在4月下旬的零星拉平战线的战斗中,西集团军取得了零碎而惊人的战果。10天时间里击毙击伤德军8万余人,收复重镇拉费尔,再次成为协约国国民称赞的焦点。当然,最主要的赢面是英国远征军司令黑格元帅彻底放下了英国贵族的面子,完全接受聂文青上将在战略、战役上的指导。这具有很大的象征性意义,黑格元帅在英国下院具有很大影响力,从而使得英国政府在国际联盟的事务上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听从中国的安排。
    至少在战争期间,中英两强在国际联盟的事务上会保持一致。这是聂文青上将的在迫使德军丧失主动进攻力的同时,取得的又一个胜利,最大的胜利……





    第七章 为祖国而战 第六十节 柏林,柏林!
    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8…12…9 15:17:20 本章字数:4596

    1918年6月,西线的战事频繁,从德军春季攻势中回过气来的约国军,在聂文青上将有效的指挥下,连续发动了佩罗内、伊尔松和凡尔登战役。这些地区性的战役规模并不大,但是零敲碎打地不断消灭处于守势的德军,收复了关键性的要地。同时,因为凡尔登要塞东半部分炮台和外围阵地的肃清,德军再也找不到良好的反攻发力点了。
    实际上,德国已经露出了难以为继的疲态。五月,德国发生了抗议战争配给制配额太少的罢工;受土耳其和前线接连失利消息的影响,国民士气在持续衰落,抱怨情绪逐渐主宰了德国。这种疲态首先被意大利和保加利亚发现,又因这两个国家尔后的行为加剧。
    一直在谋求与协约国和解的意大利于6月7日宣布单方面停战。6月9日,已经攻迫到那波利一线的泽登南集团军第四师开进罗马,西藏du立师、第十一师则快速向意奥边境挺进。6月15日,西藏du立师前锋与奥地利第二山地军在维罗那西北部的巴尔山口遭遇,经短暂激战击溃奥军守备部队,进占海拔为1700多米的阿尔卑斯山南坡重要城市阿拉。
    中东集团军在土耳其政局初步稳定,黑海海峡被切实控制后,以第六师为先锋进攻保加利亚。6月19日,沿马里查河河谷进军的第六师装甲集群歼灭了保加利亚后备集团军,夺取省级重镇菲利波波利斯。同日,塞尔维亚王国军队重返巴尔干半岛,在没有来得及在意大利捞到好处的英第十集团军和两个法国师支持下,积极在希腊-塞尔维亚、希腊-保加利亚边境上做出进攻态势。6月22日,保加利亚宣布单方面停战,同一天,猎豹坦克就开进了索非亚。
    尚占领着罗马尼亚的德马肯森集团军和奥匈军队在突然与之有对立倾向的意大利、保加利亚军队注视下快速撤退至奥匈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当面的俄第四、第五集团军和罗马尼亚军残部立即把战线推进到奥罗边境。6月底,马肯森集团军奉调到俄德战线上加强奥茨曼将军的集团军。自此,德国和奥匈在事实上已经各自为战了。
    远东铁路,没黑没夜的隆隆驶过运兵列车,成百万的中国军人从叶尼塞河河西的回归城出国参战,铁路两侧不断有因为远东铁路的工程而得到活路,因为中国军队大量西调而看到战争结束希望的俄国向着军列欢呼。
    黑海海峡,这个三百年来一直没有对俄国完全开放的航道,现在充斥着大量的军舰、商船、油轮。在刻赤、康斯坦萨、塞瓦斯托波尔等港口,巨大的油库在码头边快速耸立起来,从商船上驶下来的油罐车和铁路油罐车按照东集团军群后勤司令部司令张中道将军的计划,把这些柴油、汽油运向各前线兵站。码头上,第一师的官兵在紧张巡逻,在他们身后,是一群群刚到俄国的官兵们把陈放在那里的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载重汽车……等等军事机械开到前线,武装几乎是徒手乘坐火车到前线的远征军。
    七月初,从南集团军抽调的第一、第二航空队到达法园野战机场。
    在巍峨的阿尔卑斯山面前,航空队的作战行动要冒很大的风险,而北京又没有轰炸奥地利的打算,这些兵力兵器就自然地转移到西线战场,执行对德军战线后方的大轰炸任务。这样使得空军司令邸志国中将手里有了四个航空队2000余架作战飞机的强大兵力,也使得西集团军在飞机数量上压倒了其他协约国家的总和。
    7月15日,将近4000架协约国军飞机开始对德军后方交通线实施大轰炸,而第七航空队的32架掠夺者D型。则于18日空袭了德国重要城市——埃森(克虏伯主要工厂所在的德国钢铁工业基地)。同日,海军航空兵两个联队的战机轰炸了威廉军港,德国人,终于在自己的土地上看到了硝烟和死亡。
    轮番地轰炸持续到7月30日,德军统帅部已经无法调动其在西线的任何一个整集团军了。所有从前线通往德国的铁路线都被炸弹犁了一遍,中国航空飞行部队是存心让这些交通命脉中断个一年半载不能恢复的。
    除了大段的铁轨被扭曲、被掀飞外,路基被重磅炸弹完全震松,交通枢纽点的车站、仓库、终端铁路线、物资分流的公路、桥梁也统统被炸。
    重要地段上,还被重达250公斤的定时炸弹和无线电可控炸弹控制着。
    在缺乏有效的空战兵器、防空火炮的德军眼里,那些可怕的飞机是无法抵挡的。在德军统帅部眼里,战争已经输掉了!鲁登道夫精心策划的埃纳河战役计划因为无法对前线德军实施有效补充而搁浅,同时,德军在彼此交通联系困难、军需物资难以保障的情况下,战斗力也大幅度地下降,根本就没有再发起进攻的可能。因此,兴登堡元帅和鲁登道夫上将觐见了憔悴的德国皇帝,告之以“战争已经不能进行下去”的噩耗。
    随后,亲英的马克斯皇子(宣战前德国驻英全权大使)被任命为德意志帝国政府总理,希望能够以皇子出面寻求和平谈判。这一个梦想被8月4日在莫斯科西南面的维亚兹马城(东集团军群司令部所在地)召开的作战会议完全击破。
    有近千名中俄将领参加的军事会议完全按照中国国防军的传统,没有设立主席台的座位,而赵尔陆上将也操着一板一眼的汉语指点着地图和手下的将领们,布置战役任务。俄军总司令阿列克谢夫和总参谋长兼前线总司令博罗西洛夫则完全愿意坐在从属地位置上听候中国将军的调遣。
    “……总司令和总参完全同意了我集团军群司令部上报的战役计划。总攻时间定为8月7日!第一集团军江荩诚、赵白朗,统辖第一装甲师和四个机械化步兵师、会同俄军伊凡诺夫将军的第二集团军,由维尔纳一线出击,第一阶段战役目标,东普鲁士柯尼斯堡;第二阶段战役目标为柏林。请坐下!”
    赵尔陆上将说完,摆了一下手让江荩诚上将、赵白朗准将和俄军伊凡诺夫上将坐下,然后继续道:“第二集团军张济、麦仁宽,统辖第一装甲军(辖2、4、7三个装甲师)和三个机械化步兵师、两个摩托化步兵师,会同鲁斯基将军的第三集团军,从萨尔内一线出击,为整个战役的主力进攻方向,战役第一阶段目标华沙。请坐下!”
    “第三集团军鲍继业、马守禄,统辖第三装甲师和两个机械化步兵师、一个山地师、一个摩托步兵师,会同俄军德米特里耶夫将军的第一集团军、尼古拉诺科夫将军的第四集团军从莫吉廖夫一线出击,第一阶段目标布达佩斯,第二阶段目标,维也纳!另外,中东集团军、南集团军各部会为你部提供支援。”
    赵尔陆说完,用眼神示意了一下那对老搭档,在大革命前期,马守禄就是鲍继业的副参谋长了。
    “第四集团军冯戡、谭少白。统辖4个摩托化步兵师,攻击之日起,在斯摩棱斯克待命!空军各部,由杨致和统一指挥协调,炮兵各部,由郝继忠统一指挥协调。我们的目标是柏林,柏林!”
    8月7日凌晨,维亚兹马机场上一架鹞式双发侦察机迎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赵尔陆上将。这位扛着四颗将星的将军要飞临前线第二集团军的主攻地段视察。
    五时三十分,在两架猎隼E型战斗机的护航下,上将的座机腾空而起,背对着曙光升起的东方飞行。
    六时整,在一千五百公里的战线上,一百二十万大中华帝国国防军精锐在两百多万俄军的协助下向西展开了全面地进攻。没有火炮准备,只有铁甲雄师的铿锵行进声和俯冲轰炸机的咆哮声,在空地一体的作战理念下,由德第8、9、11集团军驻守地东线在顷刻间崩溃。
    晨色中,猎豹坦克在地面趟出一条条道路,自行火炮、装甲战斗车随后跟进,在行进间不间断地对德军地面部队实施打击。第二集团军负责的150公里战线上,德军根本就没有时间反映,也没有时间去组织防守,在弹性防御只在一线配置三分之一兵力、火器理论下,在第二集团军装甲军司令黄天方少将的准确、严密计划下,三个师1800辆坦克以及3000多辆自行火炮、装甲车在发动机的轰鸣声,坦克炮的怒吼声和机枪的扫射声中高歌猛进,一面面青地金龙战旗骄傲地在车辆的无线电天线上招展。堑壕,无法阻挡钢铁雄师的前进,粗大的铁链和战车具备的强大储备功率让第一装甲军始终保持着每小时25公里的突破速度,战场上的残余敌人,则被跟进的机械化步兵用38快速炮和机枪——消灭或者干脆投降。青地金龙战旗与德军的白旗在战场上相映成趣。
    “大进军!”飞机上的赵尔陆上将被自己麾下的雄师快速挺进的景象感动的热泪涟涟,只找了这么三个字来向自己表达内心的激动与骄傲。而在维亚兹马的总司令部里,王坤中将则不断地命令着手下的通讯参谋把最新的,几乎是每小时一换的战报发往北京。
    9时,第一集团军突破德军防线,在空军的支援下攻占英斯泰堡,打开了进军柯尼斯堡的大门,整个东普鲁士毫无抵抗力地暴露在第一集团军的面前。第二集团军的攻击速度最快,50公里的纵深突破完全击溃了当面的德第9集团军,将战线全面推进了俄属波兰。第三集团军轻松跨越普鲁特河,马肯森的11集团军被迫从俄罗,俄德边境撤退。
    东线60万德军根本无法抵挡住这样规模的攻势,所谓的战斗是坦克在转动着炮塔频频射击中不停顿的前进,是装甲战斗车搭载的步兵班在摇晃和震动中处于半打盹的状态旅行,是跟进的俄军用手中的武器指着一群群抱着脑袋的德军,是后勤辎重部队指挥官瞪着眼睛哀叹“兄弟们啊,跑慢点!”
    实际上,这样的战役完全是看张中道将军的后勤部队的实力。一辆辆装甲输送战斗车、载重汽车在跟随部队作战,一架架运输机满载作战物资在机场待命,而沿线的铁路、公路会在第一时间被兵站军官接管,大量的俄罗斯人跟随着铁路、公路被运送上来紧急抢修,保证交通线的畅通。武器弹药不是问题,几百万对60万,根本就让后续部队没有机会放枪放炮,交替前进的战术让所有处于一线的部队都有充足的弹药,即使发生问题,天空中会有运输机投下紧急的支援。在机械化大进军中,真正的问题是油料!
    铁路上,奔驰的是油罐车,公路上,最多的也是油料补给车。装甲旅科学的编制这个时候开始体现出来,一个旅有一个油料营来保障,一个油料营背后有强大的后勤司令部专属军官保障。一小时25公里的中路突破速度,在整个国防军的后勤保障体系下得到了最坚决的保证。
    8月8日,德军统帅部紧急征召15周岁以上,48周岁以下的“青壮年”
    入伍,同时,马克斯政府正式向协约国家和国际联盟提出“和平谈判”
    的请求,旋即被拒绝。无条件投降是德国的唯一出路。
    世界,为东线的快速突破瞠目结舌,总攻击发起后两天时间,心情各异的协约各国都奇迹般的没有发表任何的言论,甚至报纸也奇怪地屏息以待没有任何的消息在协约国家传播。整整两天的时间,全世界的人都在期待……
    中国,似乎完全不同,报纸上把整个东线的地图印了出来,每天把东集团军群的进度明确地标示在报纸的头版上。8月7日,英斯泰!8月8日,伦贝格(加利西亚首府)。中国人完全被国防军的战绩疯狂了,一天一百多公里的挺进速度,对手是号称为世界陆军第一强国的德国!什么叫强大,事实证明,大中华帝国国防军才叫强大!
    8月8日,西线战场也展开了新的战役,这次的目标仍然是比利时重镇根特。8月9日,华沙6万德国守军向东集团军群第二集团军投降,根特守军放弃了城市退往德国。
    东线三天的连续快速进攻后,于10日降低了推进速度,不过此时德军在波兰已经没有任何一支成师级建制的完整部队了……





    第七章 为祖国而战 第六十一节 泱泱华夏(大结局)
    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8…12…9 15:17:50 本章字数:5580

    中国军队在高歌猛进,用举世惊叹的一日百里的速度在宽阔的东线战场不断奏响胜利的乐章。在1918年的8月初,全世界的人都明白了:世界大战结束在即!
    一家欢乐几家愁。
    英法美比军队包括中国远征军的西集团军,在击溃当面毫无抵抗意志,因为缺乏必要的粮食补给而赢弱的德军后,大量的俘虏充斥在战俘营里消耗着粮食,而面前的铁路、公路无一完好,协约国军想快速挺进德国也只能望路兴叹。当初,因为大轰炸而兴奋的将军们现在开始诅咒大轰炸了;当初为协约国有强大的空中打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