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命运的抉择 作者:黑色柳丁 >

第426章

命运的抉择 作者:黑色柳丁-第426章

小说: 命运的抉择 作者:黑色柳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这种往来于印度与南洋之间的奴隶贸易早在数年之前就已经悄然开始了。借助印度教的一些传统,奴隶贩子们很客易就能从印度的一些头人手中购买到大量的奴隶。但正如海商所言这其中多数奴隶均为被印度视为不祥之人的“贱人”,是不能在印度本土正大光明使用的。为此奴隶贩子往往会将印度奴隶装上奴隶船运往南洋贩卖。然后,再从南详诸岛收购同等数量的土著奴隶运回印度贩卖。因此这种看似多此一举的贸易,却在印度、南洋诸国宗教上的风俗习惯的作用下变得顺理成章起来。

  其实通过这种特殊的奴隶贸易,从中获得巨大利润的可不止有中华朝的那些海商们。印度、南洋当地的贵族、土王们同样也在积极地筹划着如何把自己的子民兑换成白花花的银子。这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莫过于南洋苏拉威西岛上实行的盗人制度。为了从当地获得大量的奴隶,香江商会特意训练了一批盗人的贼。那些盗来的青少年在长大成人可以装上奴隶船以前,均被关在苏拉威西的秘密监狱中。在这种由盗贼、译员、贩卖人组成的组织之中,作为主要首脑之一的贩卖人恰恰正是当地的土著王子。

  既然连当地贵族都如此积极地投身于贩奴活动,中华朝的商贾们自然也就不再好意思遮遮掩掩下去了。更何况随着中华朝在印度的殖民农场日渐成熟,对劳力的需求也随之骤增起来。究其原因关键还是印度的殖民农场多数是以棉花与水稻的种植为主,而这两种种植业也又恰恰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维持,特别是棉花很容易受杂草的侵扰,需要定期锄草。修剪棉枝也是一项非常费力的苦活。因此便宜的劳动力——奴隶,便成了这个时代最受各国殖民农场主欢迎的商品。

  既然劳力问题已经解决,加上老天爷在去年又特别地帮忙,在棉花丰收的喜悦下,在场的农场主们很快就将先前的不快抛到了脑后。却见刚才还在询问奴隶价格的王老爷,这会儿又回过头向对面的海商询问道:“诸位掌柜,这买奴隶的事咱们还是以后慢慢谈。当务之急还是先得将现在农场仓库里的棉花与稻谷运出去贩卖才是。说起来这事儿还得劳烦几位掌柜才是啊。”

  若是换在从前,在场的海商们遇到这种情况早就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保证起来。然而这一次他们却集体支支吾吾了起来。而刚才还趾高期昂的杨辛荣则连忙摆手安抚道:“诸位少安毋躁。还先把各自的货物照老规矩运来会馆货仓采挂牌再说。”

  “可是往年不是直接运到巴格达、苏伊士的市场去卖的吗?”

  “是啊,去年来安曼订货的商人也比往年少了许多。”

  “听说西边的不少港口都被封锁了。这不会影响到我们这里的生意吧?”

  农场主们你一言我一话地追问着。其实相关的传言早在数个月前就已传到了这些农场主的耳朵头,只不过出于天朝上国的自负,与对帝国海军的自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只是将这些传言当做可笑的谣言不于理睬。然而此刻见海商们一个个遮遮掩掩的模样,而杨辛荣又如此回答自己,先前的那些不利传言立刻就漫上了众人的心头,各种质疑声很快就带上了责问的味道。

  见此情形,杨辛荣再遮掩下去反倒会弄巧成拙。于是他当即立断地换了个口气婉转地向众人解道:“不瞒诸位,现在奥斯曼帝国确实已经封锁了众多港口。朝廷目前也正在派人同奥斯曼人进行磋商。至于具体起因还不很清楚。不过既然朝廷已经出面,我等自己就得先稳住阵脚,相信朝廷,相信商会才行。”

  “真有此事啊。可朝廷为何不派舰队前往奥斯曼谈判呢?”底下的农场主疑惑的问道。长期的殖民生涯已经让他们在潜意识中养成了“以枪炮同土著说话”的思维习惯。

  “这还不是给东边倭寇给闹的。前年倭人在燕京悍然刺杀了皇夫殿下,有道是君父之仇不得不报。更何况倭人之前还不止一次挑衅过我天朝。所以女皇陛下在去年毅然下旨发兵倭国讨伐恶逆。由于朝廷目前的兵力均集中在征倭之战上,这才一时难以抽调足够的兵力压制奥斯曼。不过这只是暂时的缓兵之计,待到朝廷驯服倭国,我天朝的红底金龙旗又将在印度洋上飘扬。”杨辛荣义正辞严地说道。

  杨辛荣的一席话让在场众人的情绪终于平息了下来。  在互相交头接耳了一番后,被推选为代表的周顺小心翼翼朝杨辛荣拱了拱手道:“大人,我等也知朝廷一定能解决西边的危机。可棉花这东西不比谷子可经不起搁,时间一长非烂了不可。如果暂时不能卖去西边,其实运回中原击卖也是一样的。”

  “是啊,大人。小人也听说,中原去年棉花收成并不好,南边又在闹棉荒了。咱们要是把棉花运回中原卖一定能大赚一笔。”另一个农场主跟着附和道。

  听完周顺等人的这番表白,杨辛荣深吸了口气,缓缓地站起了身,朝着中原的方向拱了拱手道“我杨某人在此可以用身家性命向大家保证,在此困难之际朝廷一定会给诸位一个满意的答复。事实上,早在去年起商会就已经草拟了降低棉花进口关税的草案,一但国会通过该项草案,从今往后我们这儿农场的原棉就能畅通无阻地进入中原市场。至于咱们这里现在囤积的原棉,大家也不必太过忧心。如果奥斯曼的封港令迟迟不能解除的话,届时商会将会安排对大家手中囤积的棉花统一收购。所以不必担忧你们的棉花卖不出去。”

  一听中原的棉花关税有望降低,现场的农场主与海商无一例外地都喜笑颜开了起来。毫无疑问,在他们看来只要中原关税松了口,就算此刻海外所有的市场都关闭也没什么好害怕的。试问这世上有哪儿一个国家比中华帝国更富有购买力的呢?

  正当众人为杨辛荣的一声保证欢胜鼓舞之时,门外忽然跑进了一个小厮急匆匆地通报道:“禀告大人,赵教头的人马进城了。”

  众人听闻是民团总教头大驾光临,立刻就来了精神。杨辛荣更是赶忙整了整外套,欣然向众人招呼道:“走,咱们一起到门口迎迎赵教头去!”



命运的抉择 第二百三十八节 赵教头会馆受欢迎 郑提督书房询情况



  “真是对不起,让诸位久等了。”商务会馆门口一个身着武装的中年人手持马鞭客气地抱拳向周围众人打了一圈招呼道。此人正是安曼华商民团总教头赵志诚。

  话说那日杨辛荣在觐见土王之时萌生了组建民团的念头。在得到商会上层首肯之后,他便忙不迭地将组织民团的设想提交给了安曼地区的华人议会审议。一听是为自己的身家安全组织民团,议会当然是拍手称快着同意了杨辛荣的设想。当地一些财力颇厚的农场主与商贾更是二话不说地捐出了大笔款项来赞助民团。正所谓有钱好办事,在当地华商的全力资助下杨辛荣仅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组织起了一支二百余人的队伍,号称中华营。团丁清一色均为华人,有从中原来的退役军人,有在印度、南洋四处流浪的亡命之徒,也有血气方刚的侨民子弟。此外,杨辛荣还特意邀请了在孟加拉湾地区颇有名望的豪强赵志诚来充当民团总教头。虽然一开始告别峥嵘岁月多年的赵志诚一直都在推辞,但在杨辛荣与其他华商锲而不舍的游说之下,他晕终争还是接下了这份额外的差使。

  事实也证明杨辛荣确实没有看错人。早年曾效力于帝国野战军的赵志诚不仅把这一群三教九流锻造成了虎贲之师,并且很快就在周边地区打出了名号。不但保得中国侨民一方平安,就连当地一些土王也对这支华人武装的战斗力赞不绝口,甚至还出重金雇佣赵志诚的人马帮助当地政府剿灭一些凶悍的顽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正因为有赵志诚的民团不断地取得骄人的战绩,这才使得当地的中国人能挺直了腰板立足孟加拉湾。

  此刻眼见为自己撑腰的子弟兵大驾光临,一脸得意地杨辛荣当即快步上前拱手招呼道:“赵总教头一路辛苦了。酒菜都已经置备好,就等着起总教头和各位弟兄入席呢。会馆这次特意请来个河南厨子,听说赵总教头你也是河南人氏,迁得劳烦总教头你尝尝这菜地不地道呢。”

  一听能吃到家乡菜赵志诚立刻就来了精神。对于任何一个在印度谋生的中国人来说,“吃饭”一直是件挺扰人的事。这倒并不是说中国人在印度吃不饱,而是印度的食物实在是让视饮食为艺术的中国人难以消受。却见赵志诚在与身后一位气宇轩昂的男子低声说了几句后,便转身向杨辛荣拱手道:“那在下和弟兄们就叼扰了。”

  这杨辛荣是何等玲珑之人,刚才在赵志诚翻身下马之时,他便已经注意到了其身后紧随的这个男子。通过对对方神态和举止的观察,阅人无数的他己然能肯定此人来头不小。待见赵志诚对他的态度,杨辛荣更是在心中暗自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却见他一边谦恭地将赵志诚等人引入会馆,一边小心翼翼地悄声向其问道:“赵总教头,这位公子是何人啊?”

  眼见杨辛荣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样,赵志诚冲他卖了个关子笑了笑道:“这位公子乃是中原人氏。还是到了里头向大家一起介绍吧。”

  耳听赵志诚如此回答,杨辛荣也只好按耐下了心中的好奇。不过他还是下意识地偷偷瞥了几眼这位神秘的宾客。不知为何,他总觉得此人看上去十分的眼熟,但一时又说不上在哪儿见过。就在杨辛荣暗自回想之际一干人等不觉间已经穿过由数十盏大红灯笼装点的长廊来到了会馆大厅。却见十来桌丰盛的席宴一路从大厅摆到了花园,朱红的桌布、朱红色的帷幕,到处都是红彤彤的一片,让任何身处其中的人都会在不经意间被浓浓的中国式喜庆气氛所感染。

  而当杨辛荣与赵志诚信步走到花园时,这种喜庆的气氛瞬间就爆发了开来。只见在场就坐的中国宾客无一例外地都站起了身恭敬而又不失热情地欢迎起自家的子弟兵来。见此情形,赵志诚的心头不由为之一暖,当即激动地向在场的众人抱拳道:“赵志诚不过一介武夫,受大家如此盛情实在愧不敢当。惟有日后加倍努力,才能报答诸位对我将士的一番厚爱。”

  “赵总教头你与众弟兄为我等保家护院,我等无以为报,只能略备点酒菜犒劳一下咱们的子弟兵而己。”其中一个农场主代表在场众人恭敬地作了个揖道。

  “诸位言重了。赵志诚等只是尽了点绵薄之力,保家卫国本就是我等汉家儿郎应尽的责任。我等虽身处海外,但只要有我汉人所驻之处,便是有我汉家!便是我汉家儿郎所保之地!”赵志诚昂首丈言道。他的一番话话立刻就引来了在场众人一阵热烈的鼓掌。但赵志诚并没有就此停下自己的演讲。却见他又跟着向众人发言道:“不过我等身处海外终究也是人单势薄,夷人动不动就会借机欺负咱们。”

  “是啊。西边的突厥人不就把咱们的船只赶出了港口吗!”人群中不知是谁突然抱怨了一声,立即就引来了其他人的一致附和。出于宣传的原因,中原的许多人都习惯将土耳其人喊做突厥人。这一来是叫着顺口,二来则是在潜意识中提醒国人那个横跨亚欧非大陆的庞大帝国与中国究竟有过什么样的渊源。

  “说得不错,我们现在在西边确实遇到了极其不公正的待遇。我们的船只被赶出港口,我们的侨民被驱逐出境。而这一切,突厥人连个像样的理由都没给我们。面对如此野蛮、无理的行径,难道我们要忍气吞声吗!”赵志诚加重了话气反问道。

  虽然赵志诚的话语十分能蛊惑人心,那些华商也确实在暗地里不止一次抱怨过奥斯曼帝国的无理与傲慢。但真要他们实打实地去对付奥斯曼人,在场的一干人等立刻就全都缩了回去。事实上,他们更愿意以暗中出资的方式让别人为他们出头。这不赵志诚的话音刚落,一旁站着的周顺就苦着脸向其大叹哭经道:“赵总教头。咱们也想改变目前的现状。可您刚才也说了咱们在海外人单势薄,而朝廷现在又忙着倭国的事,哪儿有时间来管咱们呢。”

  “谁说朝廷不管我们了?”赵志诚剑眉一扫,说罢便将身后的那位男子介绍给众人道:“诸位。这位就是朝廷新近派来统领印度洋舰队的郑森郑提督。”

  给赵志诚这么一提醒,杨辛荣这才回想起了郑森的身份。说起来,当年皇夫杨韶清从欧洲归国时还曾在安曼停歇过一段时间,杨辛荣便是在那个时候与郑森碰过几次面。但是由于杨辛荣身份卑微当时连同郑大公子说话的机会都不曾有过。加之时日己久,被加勒此海风吹得一身古铜又留起小胡子的郑森在外貌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过杨辛荣还是赶忙上前句其致歉道:“下官刚才未曾认出提督,还请提督恕罪。”

  “杨大人不必介意。其实本提督也知道自己变老变黑了不少。郑森摸着自己的小胡子打趣的说道。

  “提督您真是说笑了。”杨辛荣陪了个笑脸道。但对局势的关心还是压倒了刚开始的尴尬。

  却见杨辛荣转了一下眼球,跟着便言归正传地向郑森探问:“不知提督大人您这次驾临安曼可是为了奥斯曼封港一事?”

  “不错,本提督这次正是奉女皇陛下之命前来恢复印度洋秩序的。”郑森把头一扬,朝着帝国的方向拱手道。

  一听对方是女皇陛下派来的特使,在场的农场主与商贾们哪儿敢造次,刷地一声就通通跪地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着完众人一阵手忙脚乱的叩首谢恩之后,郑森跟着又宣布道:“女皇陛下,要本提督转告诸位,朝廷从来没有放弃过帝国在海外的侨民,也不会允许任何人欺负我天朝的国民。不过,现在朝廷还处在非常时期,因此在倭国平定之前,朝廷需要诸位恪守帝国国民的义务,为帝国的军队提供一切所需的帮助。”

  “草民等谨遵万岁圣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包括杨辛容与赵志诚在内的一干人等再一次恭敬地叩首道。言辞之间众人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须知他们中的不少人前了一刻还在为自己在印度洋的未来忐忑不安,可现在郑森的寥寥数语却让他们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来自女皇的声音。而女皇陛下从来让他们失望过。

  接下来的宴席当人是在极其喜庆的气氛中进行的。人们兴高采烈的互相碰杯、道贺,既是在为刚刚到来的新年庆祝,也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好“景气”欢呼。而郑森与赵志诚自然也就成了这场宴会中的主角。日落之后宴会也随之进入了下一个高潮。为了给来参加宴会的宾客们以回家的感觉,商务馆还特地请来戏团为众人演出助兴。虽然台上演的是峥南地区的南戏,可对来自中原各地的游子们来说能看见家乡的布景就已经是莫大的欣慰了。

  然而正当人们聚精会神地看戏之时,郑森、赵志诚以及杨辛荣却在人们不注意之时悄然退场了。在商务馆馆长私人的书房内,身为主人的杨辛荣垂手站在底下,与赵志诚一起恭敬地等待坐在案牍后的郑森向其发布进一步的指示。可谁知郑森头一句问的却是一个与军事一点都没关系的问题道:“杨大人,听说这里去年棉花收成不错?”

  “回提督,托女皇陛下的福去年一年风调雨顺,所以收成也出奇的好。”杨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