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华泪 >

第28章

中华泪-第28章

小说: 中华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波兰工人党领袖哈布宣布建立波兰苏维埃共和国
  世界震动…
  第二国际趁机鼓动欧洲各国发起暴力革命,并向李苏政权暗送秋波,欢迎苏共加入第二国际,但前提是苏共要接受第二国际的领导。
  对此,李力,列宁倒是无所谓,都认为这个所谓领导只是名义上的,无非是封他个太上皇而以。但是王谦却极力反对,王谦认为第二国际必须为强大的苏联操控,第二国际的总部必须设在莫斯科,而现在让那些梦想成为本国领袖的第二国际领导们接受这一条件是不可能的,只有等待他们被本国政府镇压的走投无路时才是接管他的最佳时机,现在加入第二国际只能给自己找麻烦。
  正当苏联高层对如何处理与第二国际关系大伤脑筋时,英,法,德,奥,意联合汪东明秘密达成协义,组成军事同盟,在波兰苏维埃共和国宣布成立的一个月后,正式向苏联宣战!
  英法虽然十年前在同中国的战争中损失惨重,但早已恢复了元气,此时的德国国力也非常强大,三国总兵力约为四百余万,坦克装甲车1万余辆,作战飞机1万余架,航母十艘,战列舰二十艘,巡洋舰驱逐舰等大小各式军舰千余艘
  中国国内在政变后,虽然失去了李力和郑东率领的两支强大的海陆军精锐部队,但是依靠鹰留下的强大的工业基础和规模庞大的人口,汪东明还是重新建立了一支三百余万的军队,坦克装甲车2万余辆,作战飞机15000架,航母三艘,战列舰五艘,巡洋舰驱逐舰等大小各式军舰三百余艘
  郑东在日本以原共和国海军和少量陆军军人为骨干建立了一支两百余万的陆军,坦克装甲战车八千余辆,空军各式作战飞机2万架,海军航母三十一艘,战列舰十二艘,世界唯一导弹巡洋舰,驱逐舰六十艘,世界唯一核潜艇十艘,其它各式军舰一千余艘。
  王谦已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所以事先早已在李汪军事分界地区(蒙古到新疆的广大地区)部署了两个方面军,同时联合控制日本的郑东及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势力(包括伊朗在内的阿拉伯世界,印度,东南亚,非洲,)签署反帝国主义联合阵线,并公开在莫斯科发表了《反帝国主义宣言》,宣称将为打倒帝国主义解放全人类而战斗不止!
  王谦的战略构思是,对汪东明以数百万大军对北京形成绝对的军事压力,使汪不敢轻举妄动,同时在欧洲牵制英法德等强国的大部分军事力量,真正的战略目标则是列强所有的海外殖民地!以郑东军为主力向东南亚,印度甚至非洲进军!王谦认为,欧洲强国已经联合了汪东明,通过这场战争将他们都消灭掉是不可能的,这次战争的真正目地就让欧洲强国们丧失所有的殖民地,数年后,没有了殖民地的欧洲强国就不足为惧,这样李力和郑东便可放心大胆的进攻汪东明,重建一个统一强大的中国。
  一场人类历史上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爆发!
  
                  
第四卷 雄鹰复出,卷土重来
第四卷全集
  鹰等四人在被浪潮卷走后,漂到孤岛,四人以鲁滨逊的方式在岛上生活多年,鹰与纪芳结为夫妇并产下一子,蔡锷与秋瑾结为夫妇生两男一女。
  终于,有船经过孤岛将四人接回中国大陆。回国后,鹰同蔡锷商议认为依眼前的形势,回北京公开自己的身份等于自投罗网,汪方两人决不会容忍自己如复活般出现。首先,鹰想到了因为丽雅傻了多年陈剑飞,在纪芳妹妹纪云的帮助下使陈剑飞病情逐渐康复,且两人也情投意合。
  鹰试图重新开启时光遂道,回到后世准备再次重整旗鼓,而被鹰从后世绑来的美国人史密斯却借机逃回后世,结果失败,时光遂道就此完全消失。
  鹰重新掌权所有希望渐渐消失,众人皆万念俱灰,陈剑飞决定为民族大义牺牲人格去找李婧。李婧心中依然是爱着陈剑飞,两人发生了传说中的一夜情。
  李婧为摆脱汪东明决定帮助陈剑飞恢复兵权。纪云得知后,伤心绝望自杀未果,离开中国去英国留学。陈剑飞得知后也是肝肠寸断,决心一定要扳倒二国贼。
  在李婧的暗中帮助下,陈剑飞渐渐恢复一部分兵权。同时,李婧不断挑唆汪东明与方位渤之间的对立(汪是三军总司令,军委主席,方是总统)。汪方之争越演越烈。同时汪为对抗方,不断的拉拢陈剑飞。程莫言苦劝汪提防陈剑飞,汪在李婧的枕边风下不以为然,认为这是程在妒忌陈。陈剑飞对汪虚以委蛇设下圈套,暗中连方共同对付汪,为争取方的信任对方说除汪是为了和李婧在一起,结果汪被杀。除掉汪后,方却没有得到以陈剑飞为代表的支持,陈剑飞联合汪的旧部对方发难,方被迫下台。汪死后,对汪忠心耿耿的程莫言就此归隐,就此不问世事。
  方下台不久,鹰神奇般出现在政坛,得到全国上下的一致拥护,全国百姓有了新的希望。同时,李力和郑东宣布李苏政权和中东政权回归中国(回归这个词用的霸气吧:))。
  不久,在中国的压力下,东南亚在当地华人的带领下纷纷摆脱列强控制,独立后不久并入中华版图。
  又经过二十年的努力,一个旷世仅有的强大国家——中国终于呈现在世界上。全世界不得不为中国人而马首是瞻。
  陈剑飞在鹰和纪芳等人的帮助下,终于和纪云重归于好,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第五卷 终结篇 决战——最后的敌人!
第五卷全集
  世界上一切的伟大必然伴随着艰难险阻,再辉煌的成就如果没有经历过艰难险阻是没有资格称之为伟大。
  同样,中国的霸权之路也不可能靠一个小子的时光穿梭去实现。时光穿梭只是一个前提。
  逃回后世的史密斯向后世美国政府上报了这一情况,通过自己带来的19世纪末产物等证据,终使美国政客们相信这一事实,白宫上下哗然过后,立即组织人员秘密到中国东北研究情况,经过二十年的努力,终于发现了时光穿梭的奥秘,在一瞬间同鹰所在时空的北美大陆来了个时空对调。
  后世强大无比的美国突然降临,对这一时空正蒸蒸日上的中国来说不亚于亡国之兆。此时中国的工业技术水平只相当于1960年的美国,而此时的美国工业技术是在2030年上下。
  从来都是靠未来力量欺负古人,现在终于尝反过来的滋味。
  不过对后世中国,俄罗斯和大多数国家来说无异于天降喜讯,莫明其妙跑到未来的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立即成为群殴的对象,后世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稳妥把握住民族崛起的机遇,在自主创新的政策下后世中国终于有了出头之日,成为科技强国,此为后话。
  与强大的美国在经济军事各个领域争夺拼杀了整整十年,鹰开始力不从心,虽然工业水平一跃发展到后世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但仍难以承受美国接连不断的打击。美国不断推出自己的工业技术标准,通过这种方式中国在全球的工业经济附庸国全部丧失,完整的产业链也因此日渐萎缩,通过不断高筑的贸易壁垒仅能保住本土国内市场而以。而美国依然不肯罢手,不肯放过这个横跨欧亚资源丰富的庞大国家的市场,不断从文化意识形态等各领域蚀腐中国。
  鹰终于看到自己做为一个国家领袖的不足之处,在一切未知的逆境中,凭借自己的智慧很难带领自己的民族走出黑暗。鹰决心以下,把大权交给自己的继承人毛(我不说全名大家也应该猜到是谁,没这智商我看就别在起点混了)自己转入幕后支持新领袖的政治地位。
  中国在新领袖的带领下,凭借鹰近40年努力的基础,靠发动群众,对外输出革命,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打倒美帝国主义等措施,终于杀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又经过二十年之久国际较量,美国终于处处都处于下风,冒然发动世界大战。
  中国军民以不屈的精神,在双方都未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战胜了美国,美国战败后从此一撅不振。最后,全球只有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全球文化在中华文化的统治下,中国人终于赢得了尊严,人类终于赢来了和平…
  
  
                  
外篇 毛泽东时代的背后是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正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知识和技术是民族和国家立命之本 
  本文,是从历史的脉络中寻找成为先进国家的模式,详细比较中日两国工业化的轨迹。并试图回答这样的疑惑:日本1955年恢复战前水平,经过约20年的经济高度成长期,平均成长率近10%,成为先进国家,并且人均GDP大体赶上了其它先进国家。而中国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也经过了20余年的年平均成长率近10%的高度成长,但依然是后进国家,人均收入还处于后进国家的末流。连续20年的高度经济成长是世界经济史上罕见的事,中国不知道还需要几个20年的高度经济成长,才能赶上先进国家。 
  (一)工业和农业经济的GDP 
  一谈到经济,自然就联想到GDP及GDP的成长率。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是多少,中国的是多少,以年均多少成长率,经过四则运算,就能得到多少年能翻几翻,多少年能赶上发达国家。 
  一位秘鲁人介绍秘鲁的经济现状:面积是日本的3倍多,人口2千余万(日本约1。3亿),经济以农业矿业为主,有少量的纺织等工业,人均收入2千余US。近几年的GDP增长率5%左右,但以US计算,却连年减少。从帐面上看,数据还是不错,但实际的生活却非常贫困,中国人均不足1000,很多家电产品都普及了,在秘鲁却是稀罕物,属于奢侈品,而秘鲁的物价水平并不高。这是件很奇怪的事,帐面上人均不低,物价水平不高,但实际人均消费的产品却很少。我产生了探索GDP数字背后秘密的念头。 
  10年前,中国经济就超过巴西,现在则远超巴西,而且继续急升。反观巴西,仍然贫困,重要的是还看不到希望。拉美国家的经济状况都差不多,以前阿根廷好些,现在也不行了。 
  问题出在何处,巴西一直是自由市场经济,也有民主宪政。政治上没有什么动乱,经济发展也很顺利,至少在GDP的成长率上,但100年后却是穷国,而日本却是超级发达国家。日本实行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是近几十年的事,而且还不那么纯正。 
  日本的经济成长,55…73年是高度成长期,平均年率不足10%,74以后是稳定增长期,平均年率不足5%,进入90年代则平均年率为1%,是失去的十年,当然数字的出典不同会有区别,增长率也不太高。如果把数字倒推回去,几十年前的日本应该是富裕国家,其实不是,从中老年日本人嘴里,还能听到食品不足和配给制的经历。再往前溯,战前日本也不是富裕国家,还一直向拉美移民,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才停止。 
  战前日本的人多地少,自然农业也没有什么出产。工业则几乎完全是军事工业,与民生没有太多关系。军事工业是典型的计划经济,自然没有优化配置,成本核算等等。军事工业做出了一些产品,但没有做成而夭折的产品更多,效率是极低的。即使做成了,可能完全落后于时代,如大和战舰,花费了无数金钱和人工,工程方案几经反复修改,做出来的却是“无用长物”。 
  军事工业像大黑洞,吞噬了日本所有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农田没有劳力耕做,农业生产下降,小孩也半工半读的在工厂劳动,做出来的武器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用,实际完全浪费了。战败后,军事工业被彻底清盘,日本战后再出发。 
  在中国学者通常的认识里,现在日本的经济繁荣源于市场经济和民主改革。而日本学者却认为是战前普遍的国民教育,大量的熟练工人和中层技术和管理人才。战后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改革并没有被列入日本的大变革,日本历史上有三次大变革,圣得太子、织田信长和明治维新,战后的改革换汤不换药。 
  都叫GDP,即使有一致的定义,一致的核算方法,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其实没有任何可比性。工业经济的本质是机器生产机器,人只是操作和设计机器,可生产的产品数量在生产力上几乎没有上限。工业产品的准备期很长,需要技术和人材准备,所以刚开始产品数量很少,价格昂贵。一旦突破,产品数量会呈指数增长,价格也会成指数下降。算GDP时,即使产品数量翻了几倍,算增长率也只增加几个百分点,甚至倒退。农业经济则不同,不需要技术和人材准备,随着技术改进,土地的出产也会稳步提高,但不会爆炸性增长,因为农业毕竟还是靠天吃饭。农产品的价格是稳定的,产量提高多少,GDP也大致提高多少。在同样的GDP增长率下,工业和农业对产品数量的供应却是截然不同的。国家内统计GDP与国际间不同,能够生产工业品的国家很少,而生产农产品的国家却很多,农产品的需求又缺乏弹性,实际上国际市场上农产品与工业品之间的比价却是稳定的。工业国与农业国即使有一样的人均,一样的GDP增长率,几年下来,人均收入会差很远。战前日本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资源和劳动力配置效率是很低的,GDP很低,生活必须品也需要配给的。但有个效率是很高的,即把国家的大部分人口转化成了工业人口,这个很重要,是日本与拉美的最大区别。 
  问题还没有完。农业经济由于引入新技术,由于土地有限,总产量不会有显著增长,却把人工解放出来了,也就是失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但这笔钱却不会投资于工业,因为市场上已经有大量廉价的工业品。在工业国家,投资办厂就可以出产品,所需投资低。而农业国则不行,因为没有技术工人,技术和管理人员。如果培训,则需要很多时间和资金,由于是生手,刚做出来的产品肯定是质次价高,毫无竞争力,能赚到钱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根据市场经济比较优势论,还不如把钱投向股市和房地产等虚拟经济,GDP也会上涨。由于有大量失业人口,劳动力价格低,用机器还不如用人工,财主大量请看家护院的,端茶送水的,洗衣做饭的,等等。这些人的人数不少,工资还不低,比种地强,也创造了巨大的GDP。就象《红楼梦》中的贾府,算GDP很高,也很光鲜,但只是空壳,人均实物占有率很低,非常贫困。 
  国家中的工业人口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但工业人口不等同城市人口,由上面论述,农业国家也可能多数是城市人口,农业国的三产也可能占6、7成,与工业国家相似,但他们创造的GDP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工业人口首先要有文化,即普遍教育。有文化还远不够,需要各种专业技能,即各种岗位培训,甚至需要真刀真枪操练实际项目,哪怕不成功,成为废品。但在后进的农业国家中,按照市场经济的力量完全不能实现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转变,只会划出工业化天堑,现在则是数字化天堑。 
  总之,在不同经济结构的国家之间讨论GDP及GDP增长率是毫无意义的。后进国家不可能通过单纯的GDP增长而成为先进国家。先进国家的充分必要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技术力先进。 
  (二)工业化的模式 
  如何从后进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其中发展的阶段和路径是什么?从世界经济历史中,各个国家由于环境和文化的不同,所走过的路径是不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