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王妃 作者:楚秋(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8-13完结) >

第66章

王妃 作者:楚秋(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8-13完结)-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俊卿淡然道:“一个婢妾而己,父亲何必发这么大的火,我训斥她。”

    魏姨娘的所做所为全是他纵容,或者说是他教的。跟亲爹亲爷爷吵嘴不合适,他需要一个合适的人去找元老太爷和贾氏的麻烦。不然纵着这样的人在府里嚣张,他会觉得很头痛。

    “每每都是如此说,为何不见你做!”元老太爷怒声说着。

    他越来越觉得,魏姨娘会如此都是元俊卿在后头纵容。总是说什么一个婢妾不值得生气,还说魏姨娘好歹生儿育女,总是要看在孩子份上,一次两次他都不想追究了,结果魏姨娘越来越蹬鼻子上脸。

    元俊卿便转头吩咐婆子道:“传话给管事媳妇,把魏姨娘押到二门打二十板子。”

    “是。”婆子答应一声,赶紧去了。

    这种传话每隔不久就要听到一次,根本就没有执行过。最多魏姨娘装着养病在屋里躺几天没出门,众所周知的事,元老太爷也知道。贾氏还曾想去亲自盯着人打,结果被管家媳妇挡了回来,这个家里的事,根要就不是贾氏能插嘴的。

    元老太爷本来就有气,看元俊卿又糊弄他,怒声吼道:“你这个不孝子,信不信我一个状纸把你告到大理寺!”

    元俊卿淡淡然道:“爹爹今天过来,就是为了跟我说这个?”

    告儿子不孝什么的,听起来是气话,但是同样的话贾氏也说过。从全局角度为家族考虑,那不属于贾氏思考的范围,她的意向性很明确,她要尽可能从元家捞东西,钱,地位,权势,至于贾家其他人的死活,她才不会管。

    “你先把魏姨娘给我打死!”元老太爷怒声吼着,脸涨的通红。活到这个年龄了,还要受小妾的气,真是要把他气晕了。

    元俊卿看一眼元老太爷,道:“公主府对待下人向来宽厚,而且事关人命,若是直接打死,只怕不等大理寺上门,督查衙门就要先上门了。魏姨娘本来就是奴婢,上不得台面,老太爷何必与她一般见识。与其花时间说她,不如请老太爷明示,特意过来对儿子有什么教训。”

    元老太爷心里仍然觉得不舒服,但也不想耽搁大事,便把火气压下去,直入正题:“你这个定城侯当了这么多年,家里孩儿们也长起来,世子之事你有什么想法?”

    元俊卿心中明镜一般,嘴上却是道:“想法?爵位传承立嫡立长,世子自然是老七,这个……没有争议吧?”

    元老太爷好像早料到元俊卿会这么说一般,冷笑道:“你若是真有此心,为何不上折子请封,以至于世子之位空悬。”

    “我正值壮年,老七嫡长身份无可争议,我是觉得不用着急立世子,这才没有递折子。”元俊卿一脸莫名的说着,对元老太爷的话一副理解不能的表情,直把元老太爷看的十分心虚。

    元老太爷顿时哑然,元俊卿的话无法反驳,元俊卿三十出头,正值盛年,身体十分好。又有理所当然的世子人选,递折子请封世子,也就是抬笔写字的事。

    元俊卿又道:“老太爷若是觉得我行事拖延,我这就写折子。”

    元老太爷脸色难看起来,若是元俊卿递了折子,那事情就再没转圜余地。忙道:“也不用这么着急,其实……我今天过来,也就是想说说世子之事……”

    元俊卿一脸不解的道:“老七人在前线呢,老太爷要说什么?”

    元老太爷神情显得十分为难,好一会才道:“老七都是亲王了,小小侯府,如何能看在眼里。”

    要是元俊卿说他把世子之位给元祈笙,他自然可以义正言辞的说,元祈笙是庶出,论继承权元俊禧比他高。结果元俊卿一脸正色的说,元凤是嫡长子,世子之位是他的,他就无话可说了。按照爵位传承原则,元俊禧这个嫡出叔叔在元凤面前不值一提。

    “立嫡立长,祖宗家法在此。”元俊卿说着,看着元老太爷道:“难道老太爷要剥夺老七的身份?用什么借口,拿什么理由糊住别人的嘴。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老太爷真有此想法,这是要把全家人至于死地啊!”

    元老太爷马上道:“我并无此想,只是觉得老七己经是亲王了,未必把侯爵之位放在眼里。不与你好好跟他说说,放弃世子之位……”

    元俊卿笑了起来,毫不保留的嘲讽模样,直看向元老太爷道:“老太爷竟有此心?实在是……老七虽然姓元,却不是一般家里孩子,他自幼养于宫廷,受万般宠爱。现在元家都要沾他的光,这种时候给他说,家里爵位没他的份。我劝老太爷把这个心思打消了,不然只怕要给家里滔天大祸。”

    元老太爷听得有几分脸红,把声音压低了,道:“我只是说跟他商量……”

    “商量?”元俊卿冷讽道:“那本就是他的东西,有什么好商议的。他可以自己说不要,别人却不能想。”

    元老太爷又是羞又是怒,冲着元俊卿道:“我不过是过来跟你商议,你倒是教训起老子来了。你这个不孝子,处处与我作对,是不是觉得我治不了你。”

    “儿子不敢。”元俊卿嘴上说着,神情没有一点不敢的意思。顿了一下却是问:“老太爷不想老七当世子,心里可是觉得有更好人选?”

    元老太爷有几分不好意思,还是直言道:“你二弟乃是是正房嫡出,你只有一个嫡子,若是老七不要,自然要给他。”

    “噢……”元俊卿神情平淡,然后出乎元老太爷意料外的,就听他道:“老太爷说的是,若是老七让出爵位,自然该给二弟。”

    元老太爷反倒是一愣,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道:“你真的这么想?”

    元俊卿不是想把爵位给元祈笙吗,贾错弄错了吗?

    “自然,二弟是继室嫡出,我的其他孩儿都是庶出。”元俊卿一脸真诚的说着,却是又道:“只是让不让爵位是老七自己的事,老太爷千万不要自己去说。”

    元老太爷总算知道脸皮是何物,道:“我怎么会去说,总是要老七自己的意思。”

    元俊卿微微一笑,道:“是啊,总要老七自己的意思。”

    话说至此,元老太爷说了几句别的,起身回去。

    元俊卿送他到门口,转身回来时,就见元祈笙从后门过来。他送完崔嬷嬷回来,婆子便说老太爷来了,他便饶了一圈到后窗户去听,果然内容很劲暴。这也成了惯例,每每元老太爷主动过来,肯定都是劲暴消息。

    “爹爹……”元祈笙朝元俊卿见礼。

    元俊卿看看他,知道他听到了,却是道:“好好念书,科举才是你要想的。”

    “是,儿子明白。”元祈笙低头说着。

    元俊卿转身进屋,元祈笙跟着进来,却不由的道:“大妹姝的婚事……”

    元俊卿眉头皱起,只觉得头痛无比,这个选择题……实在太难做了。站着想了好一会,突然对屋里的婆子道:“带话给王妃,若是方便,明日上午,我想与她见一面,有要事商议。”

 第101章

    早饭之后;苏锦秋边画服装设计图边等待元俊卿的到来;昨天画了一张民国风上衣图;跟针线上人的讲解了半天她们才能理解;虽然不知道做出来效果会怎么样;总是要试试看嘛。

    旗袍什么的;不算是太现代风,至少衣料方面比较接近。丝绸缎料,做成现代装;总感觉有点怪。先从旗袍开始试水;弄不好会有意料外的效果。

    “驸马爷到了……”外头小丫头传话进来。

    苏锦秋把图纸放到边上,起身到外间。

    崔嬷嬷引着元俊卿进到屋里;苏锦秋笑着道:“老爷来了;快请坐。”

    说着让着元俊卿坐下,元俊卿在左手第一个位置坐下来,苏锦秋也没正中下坐,只在他对面坐下来。

    小丫头端茶上来,元俊卿一脸为难的道:“有一件很为难的事,我想听听王妃的意见。”

    苏锦秋奇道:“老爷能有什么为难的事?”

    这倒不是她作为儿媳妇说的奉承话,元俊卿精明谨慎,做事周全,绝对不是需要跟别人商议了才能拿主意的人。

    他当着宗人令,难办的事情肯定很多,但难办到需要给她商议的事,一件都想不出来。

    “王妃别笑话,这事……我是实在没有主意,所以才来问问王妃的。”元俊卿苦笑说着,顿了一下道:“关于大姑娘的亲事。”

    苏锦秋倒是知道元大姑娘,家里第一个女儿,元祈笙的同母妹妹,今年十五岁,待字闺中,正该说亲的年龄。虽然她是嫂子,但以两府的关体系,元俊卿过来问她,就显得非常奇怪,忍不住问:“老爷有什么主意?”

    “本来姑娘家的亲事并不着急,上头兄长的亲事还没订下来。只是前几日出门时,有个朋友给我提了一门亲事,我……实在不知道要不要答允,便想想问问王妃的意思?”元俊卿一脸犹豫的说着,这倒不是装的,他现在是真犹豫。

    苏锦秋问:“哪家公子?”

    元俊卿看看苏锦秋,好一会才道:“是俞永昭。”

    苏锦秋呆住了,怔怔地看着元俊卿,没想到她还能听到俞永昭这个名字。从元俊卿嘴里,在自己小姑子亲事上。

    元俊卿话出口后,也是抿唇不语,十分为难地看着苏锦秋。他何尝不知道这门亲事多么不合适,嫂子的未婚夫娶了小姑子,平常人家说亲时都会避讳,更不用说元家情况特殊,更该避讳。但是亲事找到门上,实在很难拒绝。

    好一会,苏锦秋试探性问:“老爷……看上俞二爷了?”

    朱门对朱门,木门对木门,这是高门大户的大规矩。但具体如何门登户对,则另有一番讲就。就比如当初苏老太爷安排她的亲事一样,放弃门第看起来更高一点的元祈笙而选择俞永昭,除了原本的姻亲关系外,门当户对四个字也卡在其中。

    元俊卿身为驸马兼宗人令,元凤封王之后,元家名声大起。但元家的姑娘在婚姻市场上,仍然不受俞家这种书香门第欢迎。嫡庶抛开不提,元俊卿是给皇室服务的,权力很多,钱也多,但能带给俞家的,除非丰厚的嫁妆之外,没有实际质性帮助。

    俞家是书香门第,子孙走的是科举之路,好好读书得功名,然后通过姻亲,师生等关系把自己的关系网扩大。这样不管是科举路上,还是出仕之后,都会有上层提拔。元俊卿这个宗人令再牛,他也不可能会仕途官场有影响力。

    元俊卿苦笑道:“大姑娘是庶女,我如何敢肖想的家嫡子,更何况……我从来没有想过跟俞家联姻。是我的朋友主动提起,说俞家似乎有意……”

    当然他朋友说得清楚,俞永昭因为跟苏家的婚约,有点受打击。后来又议过两门亲事,结果都没成。现在的俞永昭快二十五岁,没有成亲,读书一直没出来,仕途更是不必说。又是家中嫡次子,身份不如嫡长子,读书又不如下头的弟弟,家里对他也就有些放羊,就想找门差不多的亲事。

    元家家境很不错,元大姑娘的嫁妆肯定不会少。这门亲事也算是门当户对,俞家那边对俞永昭的婚事相当放松,就看元俊卿这边的意思,若是同意了,今年应该能定亲。

    苏锦秋听得沉默不语,一时间都不知道要如何开口说话。好一会才道:“老爷问我此事,是有何意?”

    “王妃切莫误会,我是没有决断,才想来跟你商议。说句托大的话,我与苏兄早年相识,你叫我一声阿叔,我肯定当的起。我心中是挺俞二爷,只是担心你……所以才想来问问。”元俊卿说着。

    世家联姻,别说这种,差的份的都有。而且这门亲事就是结成了,也是元大姑娘嫁到俞家去,并不是俞永昭入住元家。嫂子跟小姑娘子丈夫,根本就打不着交道。

    就算是定过亲事,当初他还带着元祈笙到苏家提过亲呢,现在苏锦秋嫁给元凤,与元祈笙相见,也没有丝毫的别拗。

    苏锦秋看着元俊卿道:“老爷是很中意俞二爷吧。”

    就看元俊卿一直以来的行事,几乎把元凤当神佛一样供起来了。到儿女亲事上,找了元凤曾经的情敌当女婿,实在不符合他一直以来的行事风格。元俊卿说难以决断,她倒是相信这话,只是会让元俊卿犹豫,那就表示他对俞永昭的好感已经破表。毫不夸张地说,要不是她跟俞永昭以前订过亲,元俊卿肯定早倒贴了。

    “是。”元俊卿斩钉截铁说着。

    俞永昭现在是很颓废,老婆没了,读书不成,仕途没有。但龙就是龙,早晚有一天会腾空万里。趁着他底谷时,拐回来当女婿,这是绝对赚钱的生意。不但对元大姑娘好,就是元祈笙将来科举考试,有这么一个妹夫,也大大有益。

    “既然如此,老爷只管随心意即可。”苏锦秋说着。

    说来总是元凤对不起他,强行抢妻,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称得上是大仇。俞永昭时运不济,婚事拖到今日,前途也没有出来,心里总是有几分歉意。元俊卿这样的看好俞永昭,真心许配女儿与他,与俞永昭也是好事。

    虽然说不上补偿,心里总有几分安慰。

    元俊卿听得不自觉得吁了口气,神情却仍然显得很犹豫,道:“我是很想把女儿嫁入书香门第,但书香门第也不只是一家,我还能另外再选。你已经嫁入元家,自然要先想着眼前的。”

    他再看好俞永昭,也要俞永昭真成他女婿之后才有用,婚事还看不到影呢,先把跟这边的关系弄坏了,就不值的。

    苏锦秋摇摇头,笑着道:“我与俞二爷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下的亲事,其中过程王爷一清二楚。后来我嫁与王爷,自然一心只为王爷,俞家如何再与我无关。王爷也不是小肚鸡肠之人,不会对已经过去的事情过份追究。”

    元凤的性格是有点阴沉不定,肚量却足够大,不会把这点小事放在心上。更何况就是结了这门亲事,不管是她还是元凤都跟俞永昭打不着招呼,跟天天住在一起大院子里,时常见面不同,这种实在没有计较的理由。

    元俊卿听得终是放下心来,如此错过俞永昭这种女婿,他觉得挺可惜的。道:“听王妃如此说,我也就放心了,这就是托人把亲事定下来。”

    苏锦秋道:“老爷只管定亲,王爷那里,我自会说明。”

    “还是我来说吧。”元俊卿说着,元凤虽然没有养在他跟前,但听外头的风评,对其性格他多少知道些,他敢过来跟苏锦秋商议此事,也是认定元凤不会太当回事。

    苏锦秋也觉得元俊卿开口妥当些,也没再争。

    事情商议完结,元俊卿告辞回去,苏锦秋亲自送至门口。

    苏锦秋转身回到屋里,崔嬷嬷端茶上来时,忍不住道:“驸马爷不该给王妃说此事,明明知道王妃与俞二爷定过亲。”

    在她来看,这门亲事元俊卿该坚决拒绝掉,另外再给元大姑娘寻户人家。小姑娘嫁了嫂子的前未婚夫,说起来不是什么长脸的事。

    苏锦秋脸色沉了下来,看向崔嬷嬷道:“主人家的婚配也是你该议论的吗?若是王爷听到这样的话,只怕你已经被拖到角门处行刑,我是不会给你求情的。”

    崔嬷嬷是为她好,但是下人的眼界去议论主子的事情,许多事情根本就考虑不到。任由下人在耳边吹风,讲这些有的没有的,只会影响到自己的判断力,与事情根本就没有益处。

    早在苏家时,俞氏就教过她,不要让下人胡乱说话。小心侍候才是下人的本份,主人家里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