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王妃 作者:楚秋(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8-13完结) >

第39章

王妃 作者:楚秋(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8-13完结)-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论讲解就花了十来天,然后开始实践授课。苏怀玉终于回来,只是事已至此她也是无可奈何。苏锦秋倒是看开许多,所谓债多不愁,已经这样了,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实在想不出还能发生什么事。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转眼新年到来,苏锦秋十三岁。孝中过年一切简单,再加上苏家人口少,也不需要应酬,上下都十分轻松。

    过了二月,苏锦秋作为孙女九个月孝满,永昌皇帝正式下旨指婚。

 第58章

    圣旨传到苏家;苏锦秋淡定接旨;心里又有点小小失落。本来还期待着半年时间里会有点意外,比如元凤又看别人;永昌皇帝突发奇想之类的,反正只要能阻止指婚圣旨的事件;对苏锦秋都是好事。

    结果风平浪静大半年;她连伤风感冒都没得。现在圣旨下来,钦天监连婚期都选好了;三月底就成亲;婚礼一应事务有宗人府操办;这也是大楚皇室成亲的特色;平民王妃一朝飞上枝头;自然是皇室全部包办。

    虽然是宗人府包办;但姑娘出阁这么大的事,苏家也闲不了。就是苏怀玉,再不喜欢这门亲事,也想苏锦秋能风光出阁。女人成亲一辈子就一回,哪怕是进鬼关门呢,好歹也要先风光了。

    “姑娘,宗人府把嫁妆单子送来了。”洪叔拿着单子进门,心情十分复杂。他早就觉得俞家退亲退的奇,没想到后手在这里。嫁给齐王当王妃,真不知道是福是祸。

    “这么快?我看看。”苏锦秋说着,圣旨刚下来,嫁妆单子就有了,就算是王妃嫁妆有定例,这动作也太快了些的,必然是早有准备。

    洪叔把单子递上,苏锦秋扫了几眼,有几分惊讶地道:“多了?”

    教导的嬷嬷们说过,宗室的嫁妆都是有定例的,亲王妃,郡王妃的嫁妆也有定数。她这份嫁妆单子明显许多了许多。

    “皇后和太子妃都有恩赏。”洪叔说着,送单子的宗人府小官说的,看那意思似乎赏赐挺丰厚的。

    苏锦秋点点头,永昌皇帝和太子凤启都喜欢元凤,皇后和太子妃自然都有所表示。这部分属于官中嫁妆,女子也有使用权,钱多些总不是坏事。看完又递给洪叔,道:“我知道了。”

    “姑娘,潘太太来给姑娘道喜了……”婆子进门传话。

    苏锦秋倒不意外,道:“快请。”

    指婚的圣旨下来之后,道喜的太太奶奶差点挤破苏家大门。苏老太爷朝堂这些年,朋友总是有几个。更不说元凤备受永昌皇帝喜爱,大楚第一个异姓王,因军功而来,除了杀俘之事外,几乎无可挑剔。

    真心的有之,讨好的有之,还有一部分是随大溜。苏锦秋的处理方案是,全部都见。尤其是她这回,直接嫁到皇宫去,肯定没有宴客之说。总不能指望皇帝宴大臣吧,许多太太奶奶这时候过来,也是为了送礼的。

    洪叔退下,没一会婆子引着潘太太吴氏和潘妤进门。

    潘太太是潘勤的继室,二十来岁,育有三子一女,保养得益,十分年轻。身上大红衣裙,头上云鬓凤钗,满脸春风得意,越发显得年轻漂亮。

    跟在她身边的潘妤,十二岁,本来正值青春年少之时,却是垂首丧气,脸如死灰。与潘太太成鲜明对比的是,她是一身桃红打扮,与她十分不衬不说。像桃红,水红之类的颜色,多是姨娘穿的,像潘妤这样一身桃红,估计是潘太太故意折辱她。

    “给姑娘道喜。”潘太太脸上堆满笑容,向苏锦秋道喜之时,还不望瞅潘妤一眼。

    潘妤没少在外头说苏锦秋的坏话,俞家没退婚的时候,她就在外头说苏锦秋与元凤如何不检点。后来俞家退了亲,潘妤高兴坏了,几乎是见人都说,苏锦秋行为不检,被男方退亲,实在是大大的活该。

    结果指婚的圣旨下来,潘妤顿时惊呆了,她一直说的苏锦秋与元凤,这也算是是应是她的话。没想到的是,苏锦秋成了元凤的正室,亲王嫡妃。而她潘妤,多嘴多舌的罪名更加坐实了,

    苏锦秋淡然一笑,道:“潘太太有心了。”

    “说起来两家还是亲友,姑娘出阁这么大的事,我早该过来帮忙了。”潘太太笑着说,随即又满脸歉意的道:“再就是,带着我家大姑娘给姑娘赔不是。她嘴不好,一直在外胡说八道,说了姑娘许多不堪的话。老爷知道后很生气,便让我带她过来给姑娘赔不是,姑娘要打要骂都随意。”

    潘妤顿时涨红了脸,抬头瞪向潘太太,她没想到潘太太会这么说,如此直白的羞辱她,这根本就是要把她赶尽杀绝。

    潘太太却是冷笑一声,道:“怎么,到这个时候,你还不知悔改吗。在家时老爷可是把话说得明明白白,若是再任性胡闹就要把你送回老家去。”

    潘妤一嘴银牙几乎要咬碎,眼泪哗哗地往下掉,这趟过来确实是潘勤厉声吩咐的。但她跟姑娘奶奶们说的话,潘勤如何会知道,肯定是潘太太吹的枕边风。

    回京之后她虽然极力挽回与潘勤的父女关系,也给潘太太使了不少拌子,还给潘勤找小老婆,潘勤不大往潘太太屋里去。但潘太太生的儿子们一天天大了起来,潘勤更重视儿子们,潘太太就是无宠,潘勤对她也是礼遇有佳。

    她就真成了后母养的,这回事件更是如此,潘勤大发雷霆。潘太太那么明显的架桥泼火,潘勤都信,让她过来赔罪道歉,必须取得苏锦秋的原谅。

    苏锦秋也有几分意外,没想到在家里就能看到这样的戏码,她对潘妤没什么好感,

    便专心围观,等待潘妤道歉。

    潘勤让潘妤来道歉可以理解,潘太太把话说成这样,也在情理之中。

    潘太太的智商并不是多高,宅斗手段也很一般,但她很能生孩子,再加上她是继母长辈,潘勤也不是糊涂蛋。想想当年潘妤怎么暗算的吴氏,都进家庙了。结果她翻身出来,潘妤整不死她,那必然要被她整死。

    “苏姑娘大喜,你在这里哭什么呢。”潘太太怒气说着,每回看到潘妤这样委屈的哭,她都想冲上去给潘妤两个耳光。

    总是这样表达委屈,为此她不知道受了多少气。当初她出阁时,都说她嫁的好。夫婿那般优秀,前头只有一个嫡女,有嬷嬷婆子照看,准备一份嫁妆嫁出去也就完了。只要她生下儿子,侍候好公婆,一应都好了。

    结果呢,她差点被休回家去,后头还进家庙,差点就不得翻身。她算是大彻大悟,潘妤根本就不是跟她斗气,而是要她死呢。既然这样,那她还客气什么。

    “我……对不起姐姐。”潘妤颤声说着,全身抖擞着,十分楚楚可怜。极力压制心中的愤恨,对潘太太的怨恨,以及对苏锦秋的怨恨。

    这样的丢人现眼,这样的难堪。尤其是苏锦秋,她是说了几句坏话,但都成王妃了,所有便宜都占尽了,为什么这点小事都容不下她。

    一个两个都是这样,都是要对她赶尽杀绝。

    苏锦秋神色淡然,既不喜也不恼,只是道:“你都在外头说我什么了?”

    “我……”潘妤咬紧下唇。

    潘太太是巴不得多个恨潘妤,连忙道:“姑娘快别问了,不是什么好话。说来苏老太爷在世时,那样关照这丫头,结果却是好心给了狗,她竟然在背后那样讲姑娘,实在是……我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好,姑娘想怎么罚都随意。”

    说着潘太太站起身来,拉着潘妤拽到苏锦秋跟前,又道:“姑娘要是觉得说教不好,那就狠狠打几下,老爷说了,一定要让姑娘出气。”

    苏锦秋轻笑起来,只是看向潘妤道:“仔细说来,我与姑娘无冤无仇,你何故要处处与我为难,这是何故?”

    她倒是知道理由,但她仍然很想问问潘妤。

    无冤无仇,只是因为嫉妒,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这也是人际关系的微妙之处,有时候什么都没做,就要被恨死了。

    潘妤哭着颤声道:“我……没有……呜呜呜……”

    “够了。”苏锦秋打断潘妤的哭声,她有点能理解潘太太想打潘妤的心情,这样的黑心小白花,打她一顿更直接更能出气。淡然道:“无所谓谅解不谅解,潘姑娘并没有道歉的真心,我何必说什么谅解的话。”

    “姐姐,我不是的……”潘妤低头哭泣着。

    潘太太旁边看着,心中既觉得痛快,又觉得不过瘾。实在是期待着苏锦秋暴打潘妤一顿,或者让她罚跪之类的,一定要狠狠的羞辱她才好呢。便对潘妤道:“这是苏姑娘大度,不跟你这个小人一般见识,还不快谢恩。”

    说着潘太太就给潘妤使眼色,让潘妤跪下磕头。

    潘妤如何愿意,潘太太却是冷笑一声,道:“姑娘不愿呆在京城,回府之后我就禀告老爷,把姑娘送回老家去。”

    潘妤几乎要放声大哭了,却只得屈膝下跪,嘴里含糊说着:“求姑娘大度……”

    苏锦秋淡然道:“只望潘姑娘不要在我面前出现,免得相看两厌。”

 第59章

    吉服;嫁妆和宫中嬷嬷到苏家,按照皇室规矩;嫔妃也好,说起来是下人;其实也是妃嫔们的引导人。

    苏锦秋提前学了,再加上时间又紧,四个嬷嬷过来;也就是彼此熟悉一下。入宫之后还要还需要她们的经验指点;元俊卿寻来的几个嬷嬷已经走了;苏锦秋便着人把小跨院收拾了,给她们住下。

    “给姑娘请安。”四个嬷嬷上前见礼,心里却是沉甸甸的,尚宫局派她们过来时,她们几乎都要喊哭着说不来了,只是她们在宫里没什么人脉,只得过来。

    苏锦秋微笑着道:“嬷嬷们请起,以后还要嬷嬷们提点。”

    才走的嬷嬷们说过,宫里最难的差事在南三所,就因为元凤。他身边使唤的人,不知道换了多少波,被换掉……也可以说是死掉的,是皇城之最。现在再派过来的人,要么是真勇士,要么就是没背景的可怜人。

    “姑娘快别这么说,奴婢们不敢当。”为首的崔嬷嬷连忙说着。

    王妃是元凤自己挑的,脾气性情皆不知道。就算是她脾气十分好,万一元凤觉得她们对待王妃不好,她们就小命难保了。过来之前,她们就商议过,务必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一定要把齐王妃侍候好。

    苏锦秋脸上笑着,心里有点感慨,元凤在宫里到底有多凶残啊,能把人吓成这样。笑着道:“嬷嬷们请坐,婚期将近,事务许多,我要是有哪里做不对,还请嬷嬷们提点。”

    崔嬷嬷连声答应着,知道这是进入正题了,客套话都不说,马上开始办正事。宫中规矩苏锦秋是学过的,她们要讲解的则是这回大婚的规则。花轿从哪里过,要行什么礼,如何站位,如何走动,全部都要细细讲解。

    虽然说新娘子盖着盖头进门,旁边有宫人扶着,但嫁进宫廷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要是出错了,一般人家也就是一笑而过,皇宫内苑弄不好就要命了。

    “太后与皇后娘娘暂无旨意传出,姑娘只需要准备三天回门事宜。”崔嬷嬷说着。

    平常新媳妇进门肯定要奉上媳妇茶,太子妃进宫肯定如此。现在齐王妃进宫,没有消息传过来,那就表示不用去。

    至于会亲……苏家死绝了不说,就是没死绝,谁敢跟皇家论亲戚呢。从某方面来说,新娘子要做的事倒是少多了。

    苏锦秋想了想问:“那去公主府……”

    元凤总是姓元的,元俊卿再怎么也是元凤的亲爹,儿子成亲了,总不能连杯媳妇茶都不给爹喝。

    “此事姑娘可与齐王殿下商议。”崔嬷嬷笑着说,宗人府对元凤大婚的安排上没有去公主府这一项,只看元凤自己的意思。

    苏锦秋会意,也就是说元凤成亲不关元俊卿的事,连新妇拜见公公都不在礼单上,全凭元凤自己的心意。就看公主府上下都不认识元凤,元凤十之八…九不会去。虽然有点对不起元俊卿,苏锦秋也不打算去修复他们父子关系,已经到这种程度度,就元凤那样的性格,她可以省省了。又问:“回门那天,有什么安排?”

    崔嬷嬷笑着道:“齐王殿下带姑娘回苏家,给两位小爷各有赏赐。”

    苏锦秋出嫁之后,苏家就彻底没人了,想安排也无从安排。

    “噢……”苏锦秋明白,有几分自言自语地道:“如此也好。”

    接下来的日子,四个嬷嬷带着苏锦秋进行婚礼彩排,再就是给太后,皇后奉茶之事。目前是没有消息传出,万一消息有变,苏锦秋总不能现练,趁着现在有空,也就开始了。再就是益智斋的格局以及房中人数安排。

    领事太监,嬷嬷,婆子,再加上大小宫女,五十来个。尚宫局已经把人员编造成册,各有一样,保证让苏锦秋十分舒坦。

    “听说魏王妃也进宫住了,就紧挨着益智斋。”苏锦秋貌似闲聊的说着。

    魏王妃两次来苏家,她都拦住了。结果现在她出嫁了,两人成了邻居,就是宫中不能随意串门,想完全遇不上也不可能。

    “皇上恩典,允魏王殿下回宫居住。”崔嬷嬷笑着说,顿了一下小声道:“魏王妃姓夏,是尚宫局夏尚宫的侄女,夏尚宫的对食就是乾清宫的总管大太监。”

    选秀是选美不错,但天下间的美人多了。真正成为后妃,王妃的那么几个人,在美貌差不多,家世差不多的情况下,关系就很重要了。

    “噢……”苏锦秋会意,估计这位夏尚宫就属于宫廷能说上话的人。

    “魏王妃那界的秀女,本来是选太孙妃的。恰巧魏王妃出了事,皇上疼爱魏王殿下,兼之魏王府无子嗣,便钦选了夏王妃。”崔嬷嬷说着,又道:“姑娘不知道,选秀之初就请钦天监占卜,说星相在南方,夏王妃住的绣楼,冒了一个多月的红云,把当时的选官都吓到了,赶紧回禀,有祥瑞。”

    苏锦秋眉头挑了一下,却没有作声。

    虽然还没进宫,不知道宫斗是什么样的。不过所谓祥端什么的,想也知道是人功造假的。姐姐是尚宫,对食还是乾清宫能说上的话,想做些手脚真不是难事,平民选秀,只要上头人信了,这就是真祥瑞。

    又是给太孙选秀,估计夏家的心更大呢,应该是当太孙妃,一路平坦走下去就是皇后,太后。只是没想到永昌皇帝更加偏爱次子,直接给凤池了。

    “姑娘,府中准备的嫁妆已经清点完毕,这是清单,请姑娘过目。”婆子拿着单子进门说着,再过几天就要抬妆了,最后的单据肯定要苏锦秋看过的。

    苏锦秋接过来瞧了瞧,好一会才道:“嗯,没少什么,就这样吧。”

    宗人府的嫁妆属于皇家出的,自家给的仍然要带上。就单看这份嫁妆,就够她潇洒几辈子的。结果她还得带着这么一份嫁妆,嫁给元凤,想想总觉得有点亏,明明可以更加自由的生活。

    时光飞逝,转眼就是婚期,先是抬妆。苏锦秋嫁妆许多,却不怎么显数,家具之类的大件东西没有。田庄,地契,再就是银子,字画古董尽可能的简包装。这也是苏锦秋的意思,王妃出嫁都是宗人府给嫁妆,虽然也有自家给的,毕竟是少数。

    嫁妆单子又不会贴出来,少点箱笼也能少点扎眼。跟抬到自家王府还不同,这些都是抬到宫里去的。

    抬妆忙碌一天,苏锦秋是新娘子自然不用出面,苏怀玉和洪叔倒是忙活了许久。元凤成亲的事是宗人府元俊卿操办,倒是十分给方便。

    吃了晚饭,丫头们收拾床铺时,苏怀玉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