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当家+番外 作者:络缨1231(晋江vip2014-04-03完结,女强) >

第42章

农女当家+番外 作者:络缨1231(晋江vip2014-04-03完结,女强)-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都多多少少的有些刻薄。

  老爷子对李氏家的情况不算太了解,可是,若是让孙女嫁过去现在也是要听仲秋自己的意思。那孩子现在的主意大着呢,他不想和这个孩子作成仇。

  老九都说了那孩子心思重,看她现在说话办事,将来也是个错不了的。

  若中真的和他们老宅子的人结果下了仇,以后还说不准会怎么样呢。再说了,这事前些日子大闺女回来好像都闹过一阵子了,今天咋又提出来了。

  老爷子不满地扫了一眼高氏,笑呵呵地道:“他婶子,你也知道,我们老大他们家已经分出去了,这孩子的亲事就得老大夫妻两个说了算。我们虽然说是亲爷亲奶,可是老大两口子也是亲爹娘。他婶子,这事还得问问老大家的,而且我这个小孙女啊,咋说呢。挺有出息的,能说会道,还懂得道理,比我们家的孙女都强呢,我可不想让她那么早就嫁出去。我还要享享我小孙女的福呢。”

  老爷子一边说一边拿出烟袋来,装了烟,找了打火石点着了烟袋,一口一口地抽了起来。

  王兴文挑了帘子进来,看了一眼李氏。对李氏,他还真不认识。

  “娘,仲秋身子不舒服,我九叔让她好生地歇着,我来告诉娘一声,她来不了。你叫她啥事?”王兴文问。

  “你们都大了,翅膀都硬了,我有事都叫不动。我还说啥,好好地养着吧。”高氏恨恨地说。

  看来今天的事又不成了,就不知道那小丫头咋就那么多的心眼子。

  王秋月一边也嘟着个嘴,这个三丫头还真是好命,早不病晚不病的,偏偏这个时候病,还真是好运气。

  “那我就回去了。”王兴文不肯多话。

  老爷子挥了挥手:“快回去吧,活那么多,别耽误了。”

  王兴文应了一声,转身就往外走。

  李氏扫了一眼王兴文,老实巴交的庄家汉子:“王家大哥,我是小李庄,李成家的。今天过来串个门儿。”

  王兴文听身后有人叫他,只得停下脚步:“噢,是李家弟妹啊。”

  “大哥,听说你家三姑娘病了,我这也是真巧了遇上,就顺个脚,过去看看。”李氏一边说着一边下了地。冲着一边的老妈子使了个眼色。

  高氏正心里不痛快,听李氏说出这话,正中她的心口窝儿,冲着还愣着的王兴文道:“带着你李家妹子去看看仲秋去。”

  王兴文懵懵地出来,往自家的东厢房走去。进了门,和方氏一说。方氏抬头看了一眼正往里进的李氏。心里一突。

  李氏的长相真的很让女人心惊,那高高的颧骨,看着就让人害怕。

  方氏正不知道如何招呼客人,就见里屋的门帘一挑,小五从里面出来。随手就把门关上了,对着方氏甜甜一笑:“我三姐说了,谢谢李家婶子过来看她,不过,她这会儿正病着,怕过了病气给李家婶子。请李家婶子到上房坐吧。”

  子汐说着,眨着大眼睛堵着门口不让人进。

  李氏心里头没来由地一堵,这老王家的孩子一个个都是人精吗?瞧这话说的,要不是她知道老王家和她们一样是村人,她还以为是大户人家出来的。

  “既然三姑娘这么说,我也就不进去了。这里有份见面礼,就请三姑娘收下吧。”李氏见人见不着了,便让老妈子把准备好的一份礼拿出来。递给了方氏。

  方氏不安地拿着盒子,不知道要如何去做。

  李氏见礼物送了出去,心里才算好些,又说了两句话,这才转身回到了上房。

  才坐下没一会儿的功夫,就看到半夏和子汐提着一只食盒进来。

  半夏笑莹莹的把提盒放到了柜盖上,冲着李氏行了一个礼:“妹妹说,谢谢李婶子的好意,这是我们给货主做的货。叫香肠,是要卖到京都去的,作为礼上往来,这算是我们的回礼。请李婶子千万不要瞧不上我们的礼,收下。”

  李氏的嘴角儿一阵阵地抽搐,半天才扯出一抹要笑不笑的笑意来。点头道:“还是大叔家的孙女们懂礼,真让人羡慕。”瞧这事办得,明明她送的是相看的礼,可到了现在竟然成了两家子礼上往来了。这丫头还真不简单,只是这样不简单的丫头,若是真的娶回去,未必就服管啊。

  李氏一时间有些想歇了这个心思,夸了半夏和子汐几句,也就带着人告辞了。

  作者有话要说:好久没有回复众位亲亲的留言了,现在双开真是累呀。


  第64章 钱多惹人眼


  在东厢房里躺着的仲秋听到人终于走了,这才爬了起来。

  方氏和探春都守在屋子里看着仲秋,连王兴文都站在炕沿边上盯着自家的小闺女一脸的不解。

  “干嘛这么看着我,我奶请来的那个贵客,就是我大姑说的那家要我过去做童养媳的人家,你们还没看出来?”仲秋翻了个白眼,看着家里的几个人,真心的觉得这几个人太老实了,这点心思还转不过来吗?

  “你是说,那女人是来相看的?”方氏有些后知后觉地问。

  “不是还能是啥?”仲秋郁闷地围着被子,她可是才开始进行发家致富啊,现在还没富呢,就已经有这么多的麻烦事。一个高氏就已经让她觉得要穷于应付了,没想到。这高氏还没完没了的一个劲儿地往前赶。

  “孩子他爹。”方氏泪眼朦胧地瞪着王兴文。婆婆是长辈她不敢说什么,可是王兴文是孩子他爹啊,他可得给她们作主啊。

  “孩子他娘,我没答应。”王兴文好不苦恼。一边是娘,一边是老婆孩子,他向着哪头说。

  “爹娘,你们都在,把我哥也找过来,咱们一家子在一起商量一下。”仲秋想了想,还是觉得这盖房子的事不能再子耽误了,种完地之后,马上就盖。虽然自己手里的钱盖上几个都有余,但是,钱现在还不能拿出来。不然,她们一家子就别想过好日子。

  “好,我去找哥。”子汐撒开小短腿儿,往北间屋子里去了。

  女人们和于氏连同子沧和子沣都在那间屋子里做活儿,子滨跟着计数称重。

  等到一家子都凑到了一起,仲秋就把去方家集找姥娘家借银子准备种完地后盖房子的事和大家说了一遍,最后道:“我想着盖就盖好些,把房场前面四周的地都买下来,爹,你和村长再说说,看看一共多少,需要多少钱,咱们好张落。”

  王兴文点了点头,他知道小闺女有钱,但有多少他不知道。每天送货去,每天都收银子,可每天小闺女也往出给银子啊。

  “好,我一会儿就去。”王兴文是答应了,一会儿就和村长伯说去。

  “现在就去吧,我们等消息。”仲秋催着王兴文动身。现在去正好,高氏闹的这一出,把自己家孙女都弄病了,她爹借着这个由头去,村长肯定会快些给办下来的。

  王兴文只得抬脚出门,找村长问地去了。

  方氏和探春依旧出去煮肠子,子汐仍旧上炕和仲秋说话,算是陪玩,陪说,陪伴的三陪。

  半夏和子滨都各回各的工作岗位,都知道自己家马上就要搬出这老宅了,心里都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老王家分家的事在村子里狠是传了一阵子,不公平的说法让高氏在家里面跳脚,指着东厢房天天不住嘴地骂。

  仲秋从高氏第一天开始骂的时候,就再也没有往上房送过一次东西,哪怕是煮破没有送出去的香肠。

  她宁可把煮破了的香肠留下,看谁干的好,分出一根半根的给人家拿去。看着人家想拿又觉得占便宜的表情,仲秋心里是无比的欢快。

  香肠煮不好就会破皮,里面的肉馅儿就会露出来。就不能当成正品货发给武家人。

  其实这是正常的,就算是再小心,每天都会有一两根儿会煮坏的。弄得一开始煮坏的时候,方氏和探春都满心的紧张,听说一百文一斤的东西,这煮坏一根就差不多七八十文的,(一般截成尺把长短的成为一根)她们心都疼起来了。

  仲秋看着方氏和探春心疼的样子,心很是不好受。每天里,除了煮坏的留下来大家吃外,血肠什么的,仲秋每天都会留下两根来,除了隔三差五的往上房送上一盘切好的血肠外,其他的,还让方家大舅和舅妈带回去两根儿,让姥娘和家里的人都尝尝。

  仲秋的话说的可好听了:“舅妈,这香肠不能卖了,我这个外孙女也没啥钱,就只能让姥娘和姥爷吃这种煮坏的,你就带回去吧,可别嫌这是坏的呀。”

  舅妈她们每天随着方大舅来,在这边吃还在带着回去。心里总是过意不动,只到仲秋放下狠话,再跟她这么客气,她就不用舅妈她们帮忙了。仲秋好说歹说,这才让两个舅妈缩了手。

  话说仲秋看看自家的两个舅妈和姥娘的作为,再看看自家的奶奶,这做人的差距还真不是一般的大呀。

  仲秋一下子45度角黯然神伤了。

  话题转回来,仲秋家接了镇上的手工活儿的事村子里的人在第二天就知道了。只是还有些说嘴的,不过是羡慕嫉妒那几个到仲秋家做工的女人和男人。都说仲秋家穷的那样,分了家才得了那么点儿的地。就算是做手工,还能给她们真的开出工钱咋的。

  这话传出来,几个做工的女人也都有些怀疑的。不过,仲秋说过五天一开工钱,大家虽然心里都挺担心的。可是方氏和王兴文的人品大家还是信得着的,就算是不能开工钱,也就当帮忙好了。

  仲秋也不食言,每五天必开工钱。大家在第一次拿到工钱后,工作的热情是大涨,让那些没有过来帮工的人是真心的羡慕嫉妒恨。

  因为就算是于氏每天要上交一半给高氏,她这五天里做的工还得了一百三十二文钱,加上她两个儿子的二百九十四文,加起来于氏的小私房在这五天里,竟然有426文钱。可把于氏高兴坏了,很是大方地花了二十五文钱给三个儿子买了一大包的芝麻糖和一斤红糖。

  三个孩子都很高兴,两个大的干活更是起劲儿,连最小的子泊每天都跟着大哥和二哥一起凑热闹,虽然灌不了多少。可仲秋看着小家伙也想干活赚钱,便让他和子汐两个跟着截绑肠子的绳子,每天给十文钱。

  于氏笑着答应,至此,王家的老二一家子,除了老二王兴武在这段时间要在家里做手工木匠外,其他的娘四个都跑到了仲秋家里干活去了。

  每天高氏在上房看着吃饭都带着笑意的一家子四口都恨不得把脸用冰封起来冲着于氏。

  可于氏就是个厚脸皮的人,你再给她脸子看,人家也当看不着,该干嘛干嘛,根本就不是高氏这等级可以拿捏的住的。

  于氏赚了钱,王秋月也看着心热。只是当初她嫌弃这活儿埋汰不肯干。现在看到于氏五天就赚了这么多,眼睛一下子就热了。

  高氏数着于氏交上来的132文钱,心里有些后悔把两个孩子赚的钱都大方地应了给于氏。听说两个孩子赚了近三百文呢,比于氏赚得还多。

  一想到于氏手里有钱了,高氏的心就像是被猫抓了一样的难受。

  可孩子赚的钱归于氏所有,这可是老爷子的答应的。高氏就算是再眼热,也不能从于氏手里把钱扣出来。

  “老二媳妇,明天你把秋月也带去吧。你妹子也不小了,也该攒些钱做嫁妆了。”高氏把到手的一百来文钱收起来,转身就冲着于氏道。

  于氏抓了一把瓜子一边克一边扫了一眼王秋月道:“娘,那活可埋汰了,每天都弄得手粘乎乎的。”

  “粘就洗呗。”高氏搭下了眼皮,一脸的不悦,“咋?又不是赚你的钱,你暗上挡啥?”

  “娘,当初可是秋月自己说不去的,现在又去了,这不是说嘴打嘴吗?我可不说,再说了,大嫂已经招了好几个人了,谁知道现在还缺不缺啊。”于氏撇了撇嘴,冲着王秋月挑了挑眉毛。

  王秋月心里暗恨,她若是知道能赚这么多钱,她怎么也是会去做的。埋汰就埋汰点,怎么也比没钱好啊。

  “不缺人就让你大嫂把多的人赶走,我就不信了,自家人不用偏要用外人。你现在就去把你大嫂叫来,我和她说。”高氏哼了一声,一把扯过装着瓜子的笸箩,瞪着于氏道。

  于氏不屑地抬腿下地,转身向外走:“娘,我只去叫大嫂来,其他的我可不管。”说着一挑帘子走了出去。

  于氏心情很好地来到了东厢房,仲秋一家子刚刚吃完饭,方氏带着两个大闺女正趁着休息的时候在做鞋子。仲秋正和子滨在算帐,子汐在一边跟着看热闹,看到于氏进来,方氏忙让于氏坐下。

  仲秋扫了于氏一眼,继续和子滨在纸上画着格子。五天一开销,得好好地记下来,支出和收入,一笔都不能马虎。

  于氏坐下来,探春拿出了过年的瓜子和糖块,让于氏吃。

  于氏也没客气,一边吃一边把上房高氏说的话重新说了一扁。最后道:“大嫂,咱娘可是说了,让小妹来干活呢,我可没答应。”

  于氏撇清了自己,她可是怕惹了仲秋那小丫头后这钱没有她赚的份儿。

  仲秋看了一眼这五天的收入情况,便接口道:“娘,我老姑要是想干的话,就让她干。不过,干多少就给多少工钱,若是做坏了,那就要扣除工钱的。”

  灌香肠也不是那么好灌的,若是灌得太多,煮起来肯定是坏的。每一截香肠大致长度相当,灌多少馅料也是有数的。就王秋月那样针拿不动的人,这活儿她真的能干?仲秋表示怀疑。

  于氏听了嘻嘻地笑了:“三丫头呀,你可是个能人呢。”于氏笑嘻嘻地起身,和仲秋一起往上房去了。

  仲秋自然是不会让方氏去的,这事就得她来讲。

  高氏看到仲秋进来,就知道这事没刀想的那么简单。只是现在小女儿要赚钱,她不好拦着,只得依了王秋月。

  仲秋把事情一说,王秋月虽然不高兴,可为了钱,最后还是答应了。


  第65章 操心的命


  第二天一早,于氏匆匆地做好了饭,带着三个儿子快速地吃完就奔了仲秋家。该干嘛就干嘛去了。根本就没有等王秋月一起上工的意思,王秋月恨恨地放下筷子,一脸别扭地走进了仲秋家的北间屋。

  屋子里灌肠的女人都来了,谁都知道。多干多得,在家里都是匆匆吃过饭就来的,能多灌一斤就多得半文钱,谁不想多灌些啊。

  仲秋把王秋月领到一边一个十斤馅料的盆子边上,给了她一个小板凳,指着另一个装着肠衣的盆子道:“老姑,东西在这儿,你慢慢学,我去叫二姐教你。”

  仲秋丢下王秋月,把半夏叫来,让她教王秋月如何灌肠。其实,仲秋对于谁来干活没啥挑,反正猪有的是,灌得越多,她赚的就越多。

  今天是第七天头上,她家已经从开始的三头猪到现在的四头猪。而武公子那边传来的消息,还是越多越好,仲秋自然做起来毫无压力。

  但也没有再添人,怕财大惹人眼。

  人心这东西什么时候都不好说,眼红的人更是不在少数。仲秋想赚钱不假,可不想赚得让大多数人都恨不得吃了她。

  仲秋以为,王秋月肯定干不下去。那油乎乎的肠衣和馅料,王秋月怎么可能坚持得下来呢?

  果然,王秋月只坚持了半天,灌了才一挂肠子就说什么也干不下去了。那满手的油腻让王秋月几乎想吐出来,勉强做到了中午大家都纷纷回家吃饱,她便跑了。下午就再也没有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