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麻辣水浒-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老道早就嗅出了宋江黄金面具下的危险气息,他喝了一口茶,说道:“宋江玩得太大了,盖子马上就要被人揭开了。”
罗老道之所以作出如此清晰的判断,因为他是过来人。他已经在资本市场了翻了船,他在江湖论坛大力鼓吹的东京夏宫项目早已经流产了。
罗老道很后悔,如果在东京夏宫炙手可热的时候果断出手,将控股权出让,他会赚个盆满钵满,赢利至少要在十万两银子以上。但他初涉资本市场,怎知江湖凶险,所以一直死抱着控股权不放,对别的公司抛出来的全盘收购的绣球总是视若无睹。他总是认为:能赚大的,不赚小的;能捞多的,不捞少的,让我一次赚个够!
一年之后,东京夏宫项目的配套工程已基本到位,但罗老道却陷入了窘境,因为他自己的银子已经花得差不多了。
在罗老道求告无门的时候,另一位掮客找上门来。这位掮客号称大宋资本市场的一条大鳄,曾经操盘过多支股票。大鳄看中了东京夏宫的知名度,想和罗老道联手,玩一把资产重组的游戏。资产重组是资本市场的一出名剧,和烛光斧影、陈桥兵变一样,都是常演常新、长盛不衰的好戏。
大鳄和罗老道很快达成协议,由大鳄实际控股的一家上市公司全面接管。消息一传出,该公司的股票当即连拉了几个涨停板,大鳄也赚了不少钱。
就在众人以为罗老道逢凶化吉、东京夏宫项目即将柳暗花明之际,那条大鳄却甩甩手,永远地消失了。谁也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谁也不知道他下一次又将在何处露面。东京夏宫彻底塌了,成为一堆烂泥,罗老道的财富之梦就此破灭。
罗老道从此洗心革面,彻底退出了江湖,这些事,公孙胜都是知道的。
公孙胜问道:“师傅,你是怎么判断宋江已经遇到危机的?”
罗老道说道:“每一次灾难发生之前,必然有先兆。你或许也听说过,在地震降临之前,井水会喷出地面,天空闪过蓝光,蜜蜂会吐出口水,动物会发出哀鸣,这些都是大自然以它特有的语言传递出的某些信号。同样,企业家遭遇灾祸之前,在他的商业行为中、外部关系里、言谈举止间,那些许多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事情,实际上都会发出一种声音———你离倒霉不远矣!”
公孙胜问道:“那宋江身上又有哪些征兆呢?”
罗老道说道:“主要有如下征兆。
征兆一,领导遭遇诚信危机。
绿林公司出现分化,表面上是由于资金链断裂造成,是由于收购方腊所引起的矛盾,实际上是产权不清、监控不力、制度不健全、个人诚信有问题等综合因素种下的恶果。
宋江上台之后,悄悄地改变了公司的根本宗旨,逐渐树立起自己的绝对权威,并进一步摧毁梁山的议事程序,最终使其他股东全然失去了表达意见的权力。绿林公司虽然实行同股同利的原则,但宋江不遗余力地掏空了程序。上市之后,宋江与其他股东完全成了上下级关系,他成了绿林公司的实际操盘人,根本没有受到应有的制度约束和权力监督。其他股东把钱交给了他之后,公司主要由宋江一个人把持,到底资金运作怎样、公司有多少钱、经营情况如何,股东根本无从知道。李逵每次跳出来质问‘为什么好像赚了那么多钱,自己却分不到利润’的时候,宋江都会先给他一个胡萝卜,然后就是当头一棒。宋江的做法会引起诚信危机,这个矛盾一旦成为导火索,就必然导致宋江的落马。
征兆二,内部产生腐败危机。
诚信危机会产生腐败危机。各分公司开始截留货款,很多负责人甚至干脆携款逃跑,燕青、李俊都是活生生的例子。他们认为,‘咱们一块打天下,你整天风光,我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吃苦受累,我拿的这部分钱是我应该得的那一份,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甚至还说,我拿的远远不够!’他们还摸透了宋江的心理,‘你总不会因为和我计较这些小钱而耽误你的大生意吧。’所以他们干起来越发肆无忌惮。
这事若发生在衙门,很简单,报案就是了。若发生在绿林公司,情况就复杂了。比如燕青,他救过卢俊义的命,是他最亲近的人,而李俊是跟随宋江多年的老部下,此情此景,会令宋江和卢俊义左右为难。宋江和卢俊义面对腐败行为没有及时处理,结果助长了这种风气,导致武松、林冲等多人心灰意冷。加之巨额款项被私自挪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和生存,使企业处于危险的边缘。
征兆三,钱庄突然变脸发难。
钱庄总是希望企业还能够运转下去,能将贷出去的钱收回来,如果钱庄对企业开始变脸,双方关系出现破裂,就表明企业有很难逾越和解决的问题。一旦钱庄开始逼债,公司就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据说,数家钱庄正在重新评估绿林公司,柴进也开始无能为力,‘柴进柴进,只拆不进’,这意味着宋江的资金链已经绷紧,即将丧失最后一道防线。
征兆四,故弄玄虚,求仙问卜。
宋江进行一连串的投资收购,在不相关的产业里大搞多元化,这极有可能意味着他已接近最后的疯狂。他现在对媒体来者不拒,每一次都夸夸其谈。宋江的资金状况已经捉襟见肘,因此需要制造新的融资概念,需要给别人制造更多的幻觉。宋江多次向外界放出烟雾弹,言语之间故弄玄虚,‘我会做得非常漂亮,肯定能赚钱,秘密武器绝对有。’实际上呢?宋江手里不过有几本《九天玄女》,一旦他开始谈佛论道、悲悯人生,或是说什么‘佛佑我等,共避此劫’,那说明他其实已经乱了方寸。”
公孙胜说道:“这些表现宋江好像都有一些。师傅,宋江到底失误在什么地方呢?”
罗老道叹了口气,说道:“宋江最大的失败就是收购方腊公司,从而跳进了资本市场的沼泽地,很难再爬起来。我当时十分不看好宋江进攻方腊,认为这是一次很大的冒险。事实上,方腊当时已是一支很烂的垃圾股,整个公司充斥着不良资产,几乎不挣钱。谁当他的大股东都不可能拖动,而且还要贴很多钱。宋江收购方腊,好比跳上了一辆破车,随着破车越来越颠簸,他必然要抓别的东西来支撑,要找钱来维持正常的运营,这中间就免不了很多资金方面的操作,而这样就更加重了资金的压力,从而造成一系列恶性循环。宋江只看到资本市场的兴旺,只看到阳光灿烂,却没有看到江湖的险恶。”
公孙胜问道:“从性格的角度分析,宋江又失败在哪里?”
罗老道说道:“宋江性格上的弱点就是优柔暧昧,当断不断,对于那些不赚钱的项目该砍不砍。宋江是资本运作高手,但对实际的东西往往不屑一顾,这一点也是知识分子下海经商普遍会犯的毛病。所以,宋江这样的人不是上天堂,就是下地狱,他很难逃脱这种宿命,性格使然。”
公孙胜问道:“宋江的教训,对于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
罗老道说道:“尽管宋江只有私塾文化水平,但他一直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个资本运作的天才。他在梁山掘得第一桶金之后,资本市场中快速敛财的诱惑开始令他流连忘返,他的资本运作的天分也自此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金融帝国也从此开始迅速扩张。一切都来得那么容易、那么快,简直令人眼花缭乱、难以置信。他的占有欲开始让他不择手段、铤而走险。然而,就像鸟一样,飞得太高太快,就难免会跌下来,而一旦跌下来,就难免会跌得很重。一个人在丛林中奔跑,要保持自己的平衡,一定要力求不能摔倒。宋江有很强的创造力、行动力,但他的自制力和平衡力还很欠缺。”
公孙胜说道:“宋江和暴发户式的草莽英雄不同,他会理性分析,属于知识分子,但他过于爱慕虚名。看来,名片被太多的头衔占据,也不是好事情。”
罗老道又道:“宋江还在和高俅跳贴面舞,指望高太尉能帮他一把,我看也是一场空。”
公孙胜说道:“绿林公司面临的危机太大了,就像阎婆惜的内裤,暴露出的那部分固然重要,但没暴露的那部分才更是要命。现在,每个人都想看看,阎婆惜的内裤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罗老道说:“宋江也知道这一切。但恐怕,他已经无力回天了。”
第十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绿林股份高层管理人员纷纷提出辞职,宋江几乎难以支撑。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宋江曾把这句话刻在忠义堂前的石碑上,为绿林公司的未来作了充满乐观主义色彩的美好展望。谁想到,倒霉就倒霉在这句话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绿林公司的黄金时代过去了。一语成谶。
绿林股份的冬天已经提前到来。
绿林公司拖欠几十家施工单位的工程款,被告进了衙门,引起了很多媒体的关注。
施工单位的状纸上写到:绿林公司总是推说账上没钱,拖欠他们的工程款长达三年之久。总会计师凭董事局主席宋江的签字付款,但要看签字的颜色,用蓝色签的马上付,如是红色的,即便已有宋江的签字,施工款也照样拿不到。他们还让李逵出面,以武力相威胁。
宋江签字的学问是在官府当差时学的。
他那时认识一个县衙门里的公安局长,训练打手很有一套。他做了个皮人,里边塞入砖头,练狠的,就是平平常常地打下去之后,看那皮子依然完好,里边的砖头却要粉碎;练轻的,就在皮人外边裹上一层纸,重重地打下去,打完后连纸都不许破。行刑时,衙役看局长的脚行事,若脚站成外八字,就轻打;若脚站成内八字,就往死里打。
和宋江的签字一样,这都是潜规则。
宋江没想到几百两银子的工程款会惹出这么多的麻烦,他施展手段,达成了庭外和解,但这件事还是给绿林股份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
很多财经记者注意到了绿林公司,他们想亲自来看看,绿林股份所谓的股东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公司的利润来源究竟怎样?绿林公司是不是像宋江夸耀的那样,能挣到足够多的钱?
他们来到梁山泊,却发现这里很冷清,并不像宋江描述的那样到处欣欣向荣,相反,工作的人很少,大多数小喽啰都在晒太阳。他们已经不做强盗很多年了,怕给绿林公司抹黑。
梁山泊里有几块地,种着宋江所说的高产蔬菜。但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仍处于试生产状态,日产量也就五六百斤左右,只够小喽啰自己吃的。所谓的生态旅游是名副其实的生态“驴”游,即客人骑在驴背上,由小喽啰牵着,绕水泊转一圈就算完。客人如果不满意想要投诉,就会被扔进水里,让他“下海捉鳖”。
记者们还发现,宋江披露的财务报告也有很多水分:东山、西山、南山、北山四大酒店和景阳岗连锁大酒店,因为生意清淡,早就已经关张;孙二娘的人肉包子铺也早已被查封;所谓的阮氏渔业捕鱼捞虾的那点收益,仅够阮小七养活老娘的;所谓的绿林药业股份公司早已破产,大门口被胡乱垒起的石块半封住,入口处的旗杆也折断了两根,透过栏杆可以看见厂房门窗紧闭,厂区内巨大的草坪上长满了半人多高的杂草;所谓的凌振高科技公司压根儿就没有建立起来;所谓的大项目———戴宗驿站,不过是一个庞大的圈钱计划,后来也流产了;同样,在绿林股份年报里露面的绿林商学院文化教育产业有限公司———宋江投资十万两银子直接控股的子公司———同样下落不明,记者根本无从找到绿林商学院的招牌和任何蛛丝马迹。
对于有着几千名喽啰和很多大项目的水泊梁山而言,把这些企业全加在一起,也挤不出多少油水来。
大家没想到,绿林公司赚到的利润竟是如此可怜!
记者们满腹狐疑,既然宋江喊着不赚钱,为什么他照样大力鼓吹梁山概念?梁山泊是否还有隐蔽的利益增长点?
人们认为,绿林股份所谓的业绩是在账面上做出来的,绿林公司上市的真正目的就是圈钱!
记者把调查结果写成了内参,呈送给有关部门。题目很打眼,叫:宋江,你为什么不忏悔!
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宋江看到内参后快速作出了反应,发表声明如下:“所有强加于绿林公司身上的任何臆测都是不实之词!我们对有关媒体的这种说法表示愤怒,并保留通过法律手段讨回公道的权利!”
宋江必须要跳出来反驳绿林股份出现泡沫的说法!如果不能维持模糊的梁山概念,就会丧失从中套利的机会,而一旦资金链绷断,忠义堂必然倾颓。
宋江像被抓进笼子的螃蟹,还要不断吹出利好的气泡。
宋江一改他往日的作风,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他在会上宣称:“我承认绿林公司在经营上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任何一个公司要想很好地生存和发展都很艰难。但我有一句话要告诉大家,绿林公司的困难是暂时的!不要把运气不好的人当成骗子!”
宋江还想作最后的挣扎。
宋江决定斥资一百万两银子,由西门药业向绿林公司收购梁山泊农业设施及办公大楼,并租赁部分土地。当宋江在菜市场宣布这个消息时,整个市场的人都愤怒了。
所有的股东都知道,西门药业和绿林公司是宋江的孩子,都是一个爹!他们清楚宋江想干什么。“啊?干不下去了,想跑了?想把这个烂摊子高价自己卖给自己,圈了钱就跑?那我们怎么办!”
他们把臭鸡蛋和整棵的白菜往宋江的头上砸去,宋江仓皇逃出了股市,像一条丧家之犬。幸亏他跑得快,要不然,跌落的数字会砸伤他的脚面!
宋江给吴用教授拿去很多银子,请吴用教授和他的朋友为自己说点儿好话。
宋江哀求道:“吴教授,您知道,咱们可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你就说点好听的吧。”
但吴用实在无能为力,摇了摇头。
相关机构开始对绿林股份进行深入调查,宋江的神话终于到了收尾的时候。
第十章宋江的挣扎
那年冬天的一个深夜,梁山泊灯火通明,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绿林头领要在这里召开一次重要会议,宋江和他的部下必须要找到一剂挽救垂死的绿林公司的良方。
但一切都已经晚了。
宋江正在主持会议的时候,一份急件交到了宋江的手中,这是《江湖日报》一篇头版头条文章的抄件,题为《清剿梁山草寇,宋江身陷重围》。该文披露了绿林公司拖欠员工三个月工资、多名分公司经理携款携物失踪,以及其收购方腊公司付出巨额成本、公司资产面临查封等事实。
宋江大惊失色,绿林公司的危机终于大白于天下了,绿林公司已经在劫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