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4-10李敖系列之2李敖对话录-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嘛,我们现在都不谈。目前中国大陆要做的事情很多,台湾问题,只要你不跑掉,你承认一个中国就行了。现在台湾开始闹,说我不要,我要独立。引发了口舌之争,也就是名词之争。美国以前一个报纸叫做《外观报》,它的主持人叫做阿尔伯特,他的父亲,作家老阿尔伯特临死的时候,告诉小阿尔伯特,他说你记着,儿子你记着,人间的很多宗教问题的争执,90%都是名词之争,嘴巴上的名词之争,那个争执没有真的存在的意义。这个小阿尔伯特慢慢也老了,他老的时候写的回忆录就讲了这段故事,他说,我越老越发现我死掉的老爸数学不好,为什么呢,他说人间的争执问题90%是名词之争,其实剩下那10%也是名词之争。今天台湾有人要搞名词之争,要台湾独立,什么〃台湾独立国〃,什么〃台湾共和国〃,似乎有了这样的名词,台湾的尊严全来了。干什么呢?能得到什么呢?能得到的就是打架,就是要打起来。
过去打呢,美国人可以保护你,还好办。美国人为什么保护你,就是战场在台湾。我保护台湾,你共产党,中国大陆共产党你奈我何,我在台湾保护,我全在海上,你奈我何。现在不同了,美国敢不敢跟中国来赌,说我愿意牺牲旧金山,或者我愿意牺牲檀香山,或者说我愿意牺牲关岛,来换取对台湾的支持。美国人有这个种吗?有这个决心吗?美国人没有!他会想,划不来呀,我为了支持台湾,换来这个结果,好吗?不好!从长远看,台湾的好日子没有了,台湾的经济远景也没有了,蒋氏父子留下那点台面被李登辉十二年也折腾光了。现在台湾为什么有那么多商人去大陆?他们不是被共产党绑票的,光上海就有20万的台商,干什么?要赚+钱!为什么?台湾活不下去了!所以,从现在观点来问这个问题,台湾跟大陆合在一起,能够做到统后〃一国两制〃,对台湾好。
【访谈之后:关于政策】
主持人:今天我们请到了台湾问题专家李家泉教授,请他为我们简要地介绍一下中国政府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以及这一政策出台的相关背景。
我想知道,〃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个方针我们提出已经有20年了,当初提出这个方针的这个背景是怎样的呢?
李家泉:1979年元月,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了,由原来的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发展经济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为重心,搞〃四个现代化〃。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与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相应地,十一届三中全会当时提出了〃和平统一〃这样一个方针,所以《告台湾同胞书》就宣布了〃和平统一〃这样一个大政方针。但是怎么样来实现呢?这个问题当时并没有解决。方向是定了,要和平统一,那么怎么样解决?邓小平先生集中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提出了〃一国两制〃这样一个构想。可以这么说,只有关于〃和平统一〃这样一个方针还不行,只有提出了〃一国两制〃以后,这个〃和平统一〃的方针才是科学的,才是可行的,才是有希望的。
主持人:那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实质是什么呢?
李家泉:就是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总的来讲是这样,它的基本点就是一个中国,两制并存。我以前就讲十六个字:一个中国、两制并存、高度自治、和平谈判。这就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国,这是不能动摇的;第二是两制并存,谁也不吃掉谁;第三是高度自治,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台湾的中国人自己管理自己;最后一个就是和平谈判,不用武力,大家共同地、平等地协商,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
主持人:对于台湾实行这个制度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李家泉:有人讲,〃一国两制〃是要吃掉台湾。我觉得正好相反。不是为了吃掉台湾,而是为了不吃掉台湾。因为假使要吃掉台湾,就不应该提〃一国两制〃,而是〃一国一制〃,那就武力解决。既然和平统一,那就是要充分发挥现在台湾现有的生产力。什么道理呢?我感觉到台湾搞得也不错嘛,我们把它吃掉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保存你现在的制度,你现在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大体上和台湾的这个生产关系都是相适应的。所以我想实际上是为了和平解决,为了两岸合作,共振中华,在这样一个大方针下考虑的。
另外也有人讲,〃一国两制〃是矮化台湾。这就把两个不同的问题给混淆起来了。一个问题是说,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它永远是地方,台湾你不能说不是中国的一部分,永远是地方。第二个问题是,作为国民党在台湾的政权,现在是陈水扁了,这个政权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说实在话,是省不省,非国称〃国〃,这也是一个政治怪胎。这个政权怎么解决?要通过两岸平等地、和平地谈判、协商来解决。我们并没有简单地把这个政权说成是地方政府,我们没有这样讲。那要通过谈判来和平解决。所以这两个问题应该澄清。
主持人:那么您认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究竟会给台湾民众带来什么样的实际意义?
李家泉:我觉得两岸长期这样子不统不独地持续下去,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渔人呢,就是外国人、外国反华势力。台湾呢,因为有人想把台湾从祖国大陆分离出去,因此它要靠外国势力。外国势力就把台湾作为手里的一张牌,用它来牵制中国大陆的发展。那么,这样对双方都不好啊。假使这样下去,你独立得了吗?你分离得了吗?那最后必然会形成冲突,那么这种冲突是两败俱伤,而且都是中国人,就是中国人打中国人。只有外国人、外国反华势力愿意看到这一点。我们是不希望发生这样的情况的。所以,如果从积极方面来讲,我认为〃一国两制〃是双赢。
主持人:感谢李教授今天为我们观众朋友所作的对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阐述,也感谢观众朋友们收看本台委托台湾真相电视台代为拍摄的对李敖先生的书面采访。
《跨海看台湾》
第八集 台湾人说之二
棗——李敖访谈录
李敖,台湾著名的作家、史学家。李敖1935年出生于哈尔滨,1949年随父亲到台湾。先后就读于台湾大学法律系和历史系。1961年挑起中西文化的论争,成为文化界的风云人物。
李敖是台湾最有争议的人物。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斗国民党,战民进党,中西文化论争,他更是单英战群雄。
1970 年和 1982 年李敖两次入狱,前后长达 10 年。
考虑到李敖先生“特立独行,傲世无羁”的个性特征,我们提出了一个比较软性的题目,请他谈谈关于台湾的文化。没想到他却给了我们一个十分硬性的回答。
李敖(台湾著名作家、历史学家):
“事实上台湾没有、在我看起来没有文化。我还特别写篇文章,题目叫作《台湾没有文化》。如果有的话就是暴发户的文化。我是很武断的。因为台湾在清朝的时候,它是个边陲地带,不是中原,它是边疆当时。尤其在郑成功的时候,那时候清朝管得很严,明朝也管得很严,叫片板不许入海,一块木头也不许进海,意思就是抵制日本人倭寇。到了清朝以后呢,抵制郑成功,所以都是封锁状态,所以台湾一开始这些人呢,台湾话叫‘罗汉脚',这些‘罗汉脚'呢很勤勉,很努力,可是没有文化水平。后来日本人来了之后,搞了51年,日本人它也是没有什么文化水平,基本上在台湾没有,扯了51年。然后国民党又流亡得来,也扯了51年、50年下来。所以这个台湾整个文化是暴发户的文化。暴发户文化就是说,最大特征就是附庸风雅。它的文化水平没有到,可是经济水平超过了,你懂我意思吧。就会花了很多冤枉钱,做了很多冤大头的事情。你看他房间里面摆起来,金玉满堂,老子一句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搞得这个俗气,都是酒柜。你去看看台湾的客厅,没有一个客厅像我这样子的,都是那种俗不可耐的。现在台湾自己神气,说是我们要搞本土文化,本土文化最丢人的一点就是凡是认为台湾的就好。可是台湾没有东西,你懂我意思吧。包括台湾的歌仔戏可以算是有一点点的,可是这个是跟着大陆的南管北管出来的,它没有本身的文化。所以大家觉得只要台湾的就好,本土化。结果这个好比台湾的画家,本土的,这个画家的画,好比说这幅画值800万,可是一个小时以后呢,8万块钱也不值了。什么意思呢,你把这幅画运到香港,完了,大家不承认。这个价位是你在你自己关着门做皇帝炒作的,实际上是没有这个价码的。 ”
“(记者:那么范围小一点,谈谈报业和出版业,电影和电视。)台湾的报业呢,到国民党一来呢,国民党到台湾以后呢,开始反省,为什么大陆丢掉了?有两派理论,一个呢就是我们民主得不够,所以打不过共产党。另外一批呢,就是说我们专制得不够,独裁得不够,所以也失败了。那后来就是专制不够的这个感觉占上风,所以呢就是说,我们台湾更管得要紧。大陆过去大,他管不住,你在北京抓我,我跑到南京去了,南京抓我,我跑到井冈山了,对不对?他的力量没有这么强。在台湾之后呢,国民党的力量强,这岛么,瓮中捉鳖一样,他控制着这边。所以呢他开始管制,各方面无孔不入。报纸就是其中之一,一共搞了40年。电视本身也是这个现象。不过像台湾电视是先被台湾的财阀把它分掉了。台湾财阀把电视变成一个……东森集团王令麟;或者这个和信集团,辜振甫。大财团把它分掉了,分掉以后呢,你就没有言论自由啊,好比我讲,我节目里讲,我在骂王令麟,骂的话,过两天,他可能下命令说,一年以后李敖这个电视台我们频道不给你了,你就死掉了,你就没有了。电影也是,电影一开始也是一样管制的,可是后来,现在电影没有……电影死掉了。因为台湾的电影已经被美国的电影,被这美帝电影整个打败了。这个是很恐怖的一点,我们过去一直相信,相信自由,相信自由文化,自由竞争,相信凯因斯理论。可是这一次由于这个索拉斯这个现象,就给我们感到恐怖了。过去帝国主义它是到你国家来杀人越货,现在帝国主义不需要了,它带着大量的现金,100亿美金,1000亿美金,这样跟你对赌,你赌不过它,它把你吃掉啦。像香港这一次,幸亏等于党中央支持,党中央这边正好外汇管制,占了便宜。我这儿不开放,所以你吃不到我。”
“我们过去,大陆的,你们没有见过,过去北方有那种蝗虫,虫灾。蝗虫飞过来,等你麦子收成的时候,它来了。天都是黑的,整个把云都遮住了。那么多降下来,吃了,跑掉了。当然农民也可以抓蝗虫,把它抓来以后,然后放油锅里炸掉,炸蚂蚱。香港上一次就是等于索拉斯来,来蝗虫,你收成好了我来吃你,结果没吃到,把他当蚂蚱炸掉了。”
李敖自称,写白话文,五百年内前三名都是李敖;他自诩为“博学的洪水猛兽”;他自封是二十四品之外的一品:“狂叛”。
李敖有一幅在照镜子时拍的照片,下面有这样一行说明文字:“要找佩服的人,我就照照镜子。”
李敖(台湾著名作家、历史学家):
“我讲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笑)。我告诉你什么原因,我觉得我在写的这个、别的不谈,我写的文字,就是这种白话文,我的白话文,我觉得一千万年以后,可能我的思想,像《李敖大全集》的思想,都落伍了。就像文天祥一样,文天祥的那个观念,在我们看都已经落伍了。可是他的死,那个精神存下来了。我写的可能一切都没有了,可是我觉得对中国的白话文,对语体文运用的能力,我觉得会永远的保存下来。”
“中国这个同音字的压力太大,所以我们跟你讲话你听不懂。我跟你讲话,好比你贵姓,我姓张,我会问你,弓长张还是立早章,为什么呢?两个张(章)是同音字,可是写法不一样。所以我们造成语言上的困难。为什么秦始皇可以书同文,车同轨,就是无法做到语同音,什么原因,就是他解决不了中文的问题。文言文以外,能够真正的把中国的语体文写得出神入化的,就在你眼前,这个人就在你眼前。(记者:凭什么您说您自己是最好的?)我的文章是可读的。一般人语文是看的。我的文章是可以念的,因为我们一般人写文章,不太能读的。欧阳修都会,你看《醉翁亭记》,他原文是‘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酒洌而泉香。'原来是这个句子。他刻石碑刻好,刻上以后,他觉得这个句子不好。‘酒洌而泉香,不如泉香而酒洌',为什么呢,‘洌'字是第二声,‘泉香'是第一声,‘洌'字好。所以把石碑敲掉重刻。欧阳修是真正能够这样子修辞修到很细腻的程度。可是这是文言文,在语体文里面,我是做到这一点。从表面上看,我也骂人,很粗糙啊,每一句好像自然的语言,事实上就像苏东坡写文章,如行云流水,看起来很自然,我是经过仔细雕饰过的。我们去看一个电影,一个小男生跟一个小女生在一起闲着没事干,两个人就Kiss,接吻。没有接吻过小男生就抱着小女孩子笨手笨脚的,这小女孩子就讲了一句话说‘ Let me show you!'我就问他们怎么翻,外文系的,他说翻成‘那我吻给你看么,我做给你看',我说这个不是好的翻译,你说你李敖怎么翻,我说要翻成‘看我的!'这才是好的翻译。你懂我意思吧,我的中文就是这样磨练出来的。即使我写一段很撒野的话,都是要想过,并且念起来语调铿锵。要用响的字啊,有的是响的字,有的是不响的字,好比说,什么什么书局,什么什么书店,注意啊,书店就比书局的字响。”
在我们看来,李敖的工作室简直就是一个不小的图书馆。尽管我们不敢苟同李敖的自我标榜,但面对他的家庭藏书,你不得不承认他的自我感觉良好,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李敖(台湾著名作家、历史学家):
“这书是小儿科,我本来有三个这样的书房,现在已经被我消灭两个了,已经变小了,减肥了。你看中国古人,王安石他有个儿子叫王pang,它是下雨的雨字下面一个四方的方字,这个字念pang,王pang。王安石就跟刘贡父,他的好朋友说,他说我儿子是神童,王pang是神童,看书看一遍就记住了。这刘贡父就反问王安石说,哪家的儿子是看两遍啊?我儿子也看一遍。那古人都是记忆力好的,不然你根本不能够变成知识分子。为什么呢?书太少了。可是现在不得了,现在书太多了,一个人做不了这一点。看书就得讲方法,一目十行那不是本领,我绝不是一目十行,可是我也决不学速读,那速读是骗人的,我也不学。(记者:你有什么方法?)就是训练到看书,这一页打开,就好像这个字来找你,不是你找它。那‘Key words',重点的字立刻就突出来。看到这页,重点字过去了,然后看第二页,重点字。就这样子。”
“这个是我第一本(《李敖千秋评论丛书》)。这个是第120本。一年12本,这是120本,正好出满十年,这个书。”
从《李敖千秋评论丛书》第一期后,他一个月出一本,连续写了 120 本,而其中的 96 本是禁书, 这也是今天李敖倍感骄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