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麦克阿瑟 >

第27章

麦克阿瑟-第27章

小说: 麦克阿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这是尼米兹在侮辱他。一气之下,他命令第34特混舰队和一支航母特混大队回头
南下,前去支援金凯德,其余两个特混大队继续追击小泽。由于哈尔西中途退出战
斗,带走了强大的第34特混舰队,致使全歼小泽舰队的目的未能达到,但仍取得击
沉其全部4艘航母和l艘驱逐舰、重创l艘巡洋舰(后被美潜艇击沉)的重大战果。
  再说栗田,他在中午前将舰队重新集结后又向莱特湾方向驶来。但一个小时后,
据报告在萨马岛东北发现美航母编队,于是他再次改变航向准备迎击来自北面的敌
人。然而,整整寻找了一个下午也末发现目标。到这时,他的舰队经过三天的战斗,
燃料弹药已剩下不多,人员也已疲惫不堪,迫使他不得不下令经圣贝纳迪诺海峡撤
退。哈尔西企图在敌舰队进入海峡前将其击溃,但为时已晚。当他于午夜时分赶到
时,只有一艘收尾的日驱逐舰还未进入海峡,这艘驱逐舰很快就被击沉。26日清晨,
当栗田的舰队穿过锡布延海,来到班乃岛以西海域时,哈尔西的舰载机对其进行了
最后一次攻击,又击沉、击伤巡洋舰各一艘。至此,莱特湾大海战宣告结束。在这
场史无前例的海战中,日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共损失4艘航母、3艘战列舰、10艘
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美军仅损失1艘轻型航母,2艘护航航母、2艘驱逐舰和l艘护
卫舰。日本海军主力基本被消灭,从此再也组织不起一支像样的舰队来对抗美国海
军了。
  在历时四天的海战中,麦克阿瑟始终捏着一把汗,但他所能做的〃除了稳定我
的部队,收紧我的战线,等待海战即将揭晓的结果外,却无所事事了〃。其间,为
使〃纳什维尔〃号投入战斗,他把司令部移到岸上。海战后,许多人对哈尔西的行为
提出批评,包括西南太平洋司令部里的人。但麦克阿瑟却对此表现出十分宽容的态
度,叫他的参谋们〃不要再对'公牛'说长道短了。在我的名册上,他仍是一个能征
善战的海军将领〃。在他看来,〃一系列致命的误解,应该直接归咎于分散的指挥、
含糊不清的电文以及第3与第7舰队之间低劣的通讯系统。〃更明确一点说,〃这一险
些带来灾难的事件责任在于华盛顿。在海战中,两位主要指挥官在同一海域、同一
战役中作战,但却相互独立,一个归我指挥,另…个归5000英里外的尼米兹指挥。〃
  通过莱特湾大海战,海上的威胁虽然解除了,但陆上和空中的压力并没有减轻。
日军大本营向莱特岛增派了大批地面部队,并向吕宋调集大量飞机,以与盟军进行
地面决战。由于金凯德的护航航母大队和哈尔西的第38特混舰队在海战后需要撤回
基地进行休整和补给,因此,肯尼的陆基航空兵便担负起地面作战的全部空中支援
任务。但当时正值雨季,倾盆大雨不住地下,使岛上的机场变成一片泥沼。只有塔
克洛班的机场尚可勉强使用,但土质也不好。工兵部队昼夜奋战,在跑道上铺设钢
板,终于在10月27日接待了肯尼的第一批34架战斗机。后来,肯尼曾多次试图再行
增援,但由于机场小容不下很多飞机,加之日军不断空袭,因而进展不大。这样,
日军实际上掌握了莱特岛的制空权,他们大肆空袭金凯德的舰队,使其遭受严重损
失,同时频频攻击美军地面部队,使之前进受阻,并有效地掩护了其向莱特增兵的
任务。至11月上旬,日军运兵船通过奥尔莫克港共向岛上输运了5万部队,几乎未
受到任何阻碍。在这种情况下,麦克阿瑟不得不再次请求哈尔西的第3舰队前来支
援。
  此时,麦克阿瑟的地面部队正在向西、北两个方向挺进,但泥泞的道路和日军
的空袭给美军的行动带来极大的障碍。给养跟不上去,通讯线路又常常中断,肯尼
有限的飞机则集中去攻击日军的增援补给基地奥尔莫克,无力为地面战斗提供空中
支援。所有这一切,都减慢了部队的推进速度,并带来很大伤亡。11月中旬,双方
为争夺莱特岛北端的〃断头岭〃而陷入僵持局面。期间,克鲁格曾试图向南迂回从背
后攻打奥尔莫克,但为日军沿西海岸2号公路部署的重兵所阻。下旬,美军以猛烈
的炮火突破日军防线,夺取了〃断头岭〃,进至利蒙。但日军仍顽强防守着奥尔莫克
走廊的所有入口,他们一面收紧防线,一面组织局部反攻,企图在伞兵配合下夺取
美军机场。
  为避免莱特变成第二个瓜岛,尽快结束战役,麦克阿瑟调来第32师和第11空降
师,使岛上兵力增至18万人。同时,他认识到,必须关闭日军进入莱特的〃后门〃,
切断其在奥尔莫克的补给线,这样才能为最后在莱特取得胜利创造决定性的先决条
件。于是,他提出一个大胆的计划:在正面进攻的同时,派一支兵力在奥尔莫克登
陆,从背后突然分割敌人,与正面部队协同歼敌。
  12月7日,克鲁格以新调来的第77师乘登陆艇和驱逐舰,绕过莱特岛南端迂回
到西侧,在奥尔莫克以南3英里处登陆。登陆部队几乎未遇抵抗,很快便建立了稳
固的滩头阵地,并向奥尔莫克发动进攻。在经过激烈的战斗后,美军于10日攻占奥
尔莫克,将日军一分为二,割成南北两部分。随后,第77师以主力向北发展进攻,
于21日同南进的第10军会师,从而控制了岛上大部分地区。这样,到12月26日,形
势已经明朗得足以使麦克阿瑟宣布:除少数地方要肃清残敌外,莱特岛战役可以说
已经结束了。他把扫荡〃残敌〃的任务交给艾克尔伯格,让其接管第6集团军(改称第
8集团军),而克鲁格则去指挥真正的第8集团军(改称第6集团军),其用意像第5舰
队改称第3舰队一样。艾克尔伯格对麦克阿瑟过早地宣称日军有组织的抵抗已经停
止,他的部队只是在〃肃清残敌〃感到忿忿不平,认为这种说法不准确且有失身份:
〃为这样的词语去死是不值得的。〃实际上,他的部队又用了4个月的时间才消灭岛
上的日军,其艰苦激烈程度被描绘成〃前所未有的最残酷的战斗〃。
  在莱特岛战役中,日军除1000人撤离、800余人被俘外,其余约7万人被击毙或
病饿至死,其中1/3是在麦克阿瑟宣布结束战斗后被消灭的。美军共伤亡1.5万余
人,其中亡3500人。战役结束后,菲律宾政府授予麦克阿瑟一枚勇敢勋章(相当于
美国的国会荣誉勋章)。马歇尔将军打来贺电,并高兴地通知他:美国众、参两院
分别于12月11日和15日通过一项法案,决定授予他和马歇尔、艾森豪威尔、阿诺德
陆军五星上将军衔,授予莱希、金和尼米兹海军五星上将军衔。这些奖励和提升曾
使麦克阿瑟激动不已,但他说这种激动很快就消失了;〃这或许是由于我听够了战
争受害者的恸哭,或许是对日本人的无情丧钟刚刚开始敲响吧!〃   
 下一章      
   麦克阿瑟        
        第十六章 重返吕宋
  漫漫归途终到站,迫不及待把家还;
  巴丹科岛两雪耻,亦悲亦喜各掺半。
  话说到1944年年底,在欧洲战场,苏军和盟军已从东西两面进逼德国边境。在
东线,苏军通过〃十次打击〃,消灭德军160万人,取得对德作战的决定性胜利。除
拉脱维亚的一小部分外,苏军已解放全部国土,并协同东欧一些国家的反法西斯力
量,解放了他们的国家。在西线,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于7月下旬挥师东进,8月25
日解放巴黎。与此同时,盟军还在法国南部登陆,攻占马赛和土伦后向北推进,于
9月11日同巴顿将军的部队会师,从而把西欧战场连成一片,并将德军击退到其境
内的齐格菲防线。法西斯德国的末日已指日可待。
  在太平洋战场,还在莱特战役处于高潮时,麦克阿瑟就开始了进攻吕宋岛的准
备工作。由于受日军的空中优势、不断增援和恶劣天气的影响而使莱特战役向后拖
延,他不得不把原定于12月5日和20日分别进攻民都洛和吕宋的时间,向后推迟到
12月15日和次年1月9日。这样一来,尼米兹夺取硫黄岛和冲绳岛的时间也不得不推
迟到2月19日和4月1日,因为哈尔西的航空母舰不能同时支援这些行动。
  民都洛岛是麦克阿瑟进攻吕宋的最后一块踏板,它位于吕宋岛的南面,夺取它
就会为下一步在吕宋西海岸林加延湾实施登陆提供有效的空中掩护。但在夺取民都
洛之前,麦克阿瑟还必须求助于哈尔西的航空母舰,因为肯尼在莱特岛上的飞机不
多,而且难以越过整个菲律宾中部前往260英里之遥的民都洛执行掩护任务。
  12月12日,麦克阿瑟进攻民都洛的两栖登陆部队3万人在6艘轻型航母、3艘战
列舰、3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的护航下,分乘100多艘舰船从莱特湾和帕劳出发,
经苏里高海峡、保和海和苏禄海,驶向民都洛。次日,这支舰队被日军发现,立即
遭到〃神风特攻队〃的猛烈攻击。旗舰〃纳什维尔〃号和一艘驱逐舰遭重创,被迫返回
莱特湾。突击部队于12月15日未遇多大抵抗就登上了民都洛岛的海滩。但在登陆部
队上岸后,留在滩外的舰船却再次遭到〃神风队〃的攻击,有两艘登陆舰被击沉。陆
上的行动则异常地顺利,美军当天就占领了岛上的两个机场。由于这里处于季风降
雨地带以外,所以土质坚硬,与莱特岛的情况完全不同。五天以后,两个机场便投
入使用,接待了肯尼的战斗机。
  此时,哈尔西率领第3舰队已返回菲律宾海域,并从14日开始连续三天空袭吕
宋岛,击毁日机200余架,同时在吕宋各机场上空实施空中封锁,粉碎了日军从吕
宋向民都洛派出飞机或〃神风队〃的企图。哈尔西在完成掩护任务后,为补给燃料而
于12月17日撤离战场。次日晨,一场未预测到的台风袭击了他的舰队。小山似的大
浪立即吞没了3艘驱逐舰,并使另外7艘军舰遭受严重损伤,186架飞机被摧毁,800
名官兵丧生。这场自然灾难所造成的损失不下于一场大海战。4天后,哈尔西返回
乌利西基地。
  麦克阿瑟之占领民都洛,打开了通往吕宋的南大门,对此,日军不能不有所反
应。但自从在莱特湾遭到惨败后,它的舰队主力已不敢贸然出动,生怕把最后的老
本也赔进去。21日,〃神风特攻队〃突袭了美军运送军需补给的运输队,击沉两艘登
陆舰。圣诞节前夜,一支由2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组成的舰队(即莱特湾大海战中
逃走的志摩舰队),从法属印度支那的金兰湾出发,经南中国海驶往民都洛,在距
该岛还有200海里时,被美巡逻机发现。当时金凯德为准备吕宋登陆而撤走了支援
舰队,在民都洛海域只留下一些鱼雷艇,几乎使之失去保护。26日深夜,日舰队驶
抵民都洛附近海域,对岛上机场进行了短时间的炮击。但肯尼的飞机已经升空,同
鱼雷艇一起赶走了这支舰队,并击沉了一艘驱逐舰。           在莱特,麦克阿瑟正加紧准备他的最后一次也是最大一次登陆战役。登陆行动
将由克鲁格的第6集团军实施,下辖第1军和第14军,共20万人,其中作战部队13万。
另有一支8万人的预备队,准备在晚些时候登陆。这样,其地面兵力将达到28万人,
参战的舰船将达1000艘以上,堪称太平洋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根据计划
(该计划与三年前日军攻占吕宋的计划极为相似),第6集团军的两个军将在加延湾
并肩登陆,第1军在左,第14军在右,上岸后即沿宽阔的平原向马尼拉推进。少量
部队在苏比克湾西北海岸和马尼拉湾南面的纳苏格布登陆,以封锁巴丹半岛和科雷
希多岛,并准备从北面或南面奇袭马尼拉。为支援登陆,肯尼的陆基航空兵和金凯
德的护航航母舰载机将负责掩护并压制吕宋南部的日军机场;哈尔西的第3舰队则
执行压制台湾和吕宋北部日军机场的任务。
  山下奉文早已料到将要发生的这场决战。他清楚,靠他现有的兵力和装备难以
进行全岛防御。他虽然拥有28万余人,但这些部队缺乏训练、斗志松懈(精锐部队
已在莱特被消灭)。他们缺少飞机、大炮以及粮食和弹药。因此,他放弃了滩头决
战的打算,转而采取〃保存自己,各自为战,长期抗战〃的方针以牵制美军,拖延其
对日本的进攻。为此,他把他的部队分成三个集团,实施纵深防御:尚武集团15.
2万人部署在吕宋北部,由山下亲自指挥;振武集团10万人部署在吕宋东部,由横
山静雄指挥;建武集团3万人部署在克拉克西部以保卫机场,由冢田理喜智指挥。
  1945年1月2日,奥尔登多夫率领一支由164艘军舰组成的强大支援舰队从莱特
湾出发,前往林加延湾进行预先火力准备和扫雷工作。他们刚驶入苏里高海峡就被
棉兰老岛上的日军发现,次日便在保和海遭到〃神风队〃的攻击。1月4日,当这支舰
队经过班乃岛以西海域时,再次遭到〃神风队〃的袭击,结果一艘轻型航母和一艘驱
逐舰被击沉。以后几天,奥尔登多夫的舰队又多次遭到这样的攻击,致使3艘巡洋
舰、2艘战列舰及数艘驱逐舰受重创,300多人阵亡。这是自1942年所罗门群岛海战
以来美国海军所遭受的最大损失。尽管如此,这支舰队仍按计划驶抵林加延湾,对
登陆海滩进行了三天炮击,并为登陆部队扫清了水路。
  若不是哈尔西的第3舰队及时赶来压制吕宋和台湾机场的话,日军对奥尔登多
夫的舰队定会更加猛烈地进行攻击。1月4、5日,哈尔西对台湾机场进行了袭击,
使其不能对吕宋实施增援。6日原计划空袭吕宋,但这天天气不好,飞机不能起飞。
就在这一天,奥尔登多夫的舰队又遭到猛烈攻击。7日,应金凯德的要求,哈尔西
把原定空袭台湾的计划改为空袭吕宋。这一天,哈尔西、金凯德和肯尼的飞机联合
出动,几乎使吕宋岛上的日军机场处于瘫痪状态,致使日军不得不把能撤出的飞机
全部撤走。从此,麦克阿瑟的部队再未遇到有组织的空袭。
  1月4日,麦克阿瑟开始率大舰队北上。这支庞大的舰队在无线电静默中前进,
只有发动机的跳动声和海浪的拍打声。此时此刻,麦克阿瑟手握烟斗,站在旗舰〃
博伊西〃号轻巡洋舰甲板上思绪万千。他回想起自己在三年前的那个夜晚,乘坐一
艘鱼雷艇,怀着一定要回来的决心,颠簸在这同一海面上。第二天下午,几艘日军
小型潜艇攻击了舰队,它们直奔〃博伊西〃号而来,似乎知道麦克阿瑟在这艘船上。
它们发射的鱼雷有一枚险些击中〃博伊西〃号。1月7日,当舰队经过马尼拉外海时,
麦克阿瑟独自凭栏,凝视远处那熟悉的景物,不禁〃感到一种无法形容的调怅、悲
伤、孤独和庄严的献身精神〃。当天,舰队遭到几架神风特攻机的袭击,一艘登陆
舰被击伤。第二天,舰队又遭到攻击,两艘护航航母被击中,一艘运输舰被击沉。
  1月9日拂晓,进攻部队来到林加延湾海滩外。几分钟后,飞来3架特攻机,击
中一艘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登陆行动并未因此而受影响,部队换乘几百艘登陆艇
于9时30分向岸上冲去。登陆部队除受到北侧高地上敌追击炮兵的抗击外,几乎未
遇抵抗就上了海滩。〃看到我军终于占了优势,我感到无限欣慰〃,麦克阿瑟这样写
道。到日落前,上岸部队已达5万多人,并建立了纵深4英里的滩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