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乞丐调查 作者:于秀 >

第7章

中国乞丐调查 作者:于秀-第7章

小说: 中国乞丐调查 作者:于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爱人更可怜,他是个孤儿,打小在社会福利院长大,也许,他的父母就因为他是
个瞎子,便把他给扔了。
    与他相比,我还幸运一点,因为我是后天性盲人,曾经还看见过天空是什么颜色,
城市是什么样子,自己的父母姐妹对我也挺好,困难的时候,也多亏了亲人的帮衬。
    可是人倒底是要靠自己,这些年我们到处奔波,苦虽苦一点,但心里还是有一种满
足感。无论挣多挣少,这是我们两个残废人自己挣来的。
    不瞒你说,以前有好几个记者要跟我聊聊,我都躲开了,因为我觉得没什么必要,
聊能有什么用,说完了,人走了,我还得卖我的唱,做我的乞丐。而且,我这人性子特
直,万一说了什么不合适的话惹了事呢?
    可现在我也觉得该收收手了,儿子马上是大学生了,这爹妈还在街上要饭总不是个
太光彩的事儿,将来的儿媳妇知道了怎么肯进我们这个门呵。
    所以,等我女儿一找到工作,我们就不再出来了,在家里再找点别的活儿干也比在
街上乞讨强。
    过去是没有办法,可现在我们想开了,养儿养女不就是指望将来有个依靠吗?
    我跟你聊了这么多,心里也痛快了很多,我很久没有说这么多话了,在家里怕影响
儿子学习,我们一家人很少说话,天一黑我们上床休息,俩孩子各看各的书,这日子,
就这么一天天过来的。
    说实话我现在唯一的骄傲就是俩孩子,可是如果当初他们生下来都是瞎子或者是有
缺陷,我会立马不要他们,我不愿意让他们长大后再面临这种不健全的痛苦。
    歧视,嘲笑,被抛弃还是另一种痛苦,关键的是你要活下去,可你怎么活下去?
    许多人都以为做乞丐们人没有自尊,实际上正因为他们处在最低层,因而他们更需
要自尊,可是没有人会想到这些。
    你写写这些人也好,最起码让许多人能够了解这个阶层,这是又可怜又可恨又很无
奈的阶层,你接触多了就会感觉得到。
    无论怎么说,人们的同情心对乞丐的来说还是很重要的,他们中有的人是好吃懒做,
有的人却是真的很无助,我在这里边混的多了,我能够看得清楚。
    最坏的是莫过于那些地头蛇,靠乞丐发财的那些人,我想这些人都应该抓起来,关
进监狱,因为,他们个个都是恶棍。
    我是不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这我也不知道,好了,好了,聊这么多我也觉得奇
怪,我为什么要跟你说这么多没用的话。
    这些年我们俩口子在街上卖唱,根本就没有人可以说说心里话,碰上你又帮了我的
忙,我想有一天我会好好谢谢你,不过到那时你别碰上我们装作不认识,虽说两个要饭
吃的瞎子,可我们也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只是不知道会不会有哪一天,会不会?
    采访者思绪:当这个儿子即将考大学的盲女人与她的盲人丈夫摇摇晃晃从我身边走
过的时候,我清楚的听见自己心中的祈祷,愿上帝给她儿子一个机会,因为,那是他们
生命中的唯一还可以闪亮的希望。
    六年的江湖行给了他们生存下去的可能,也摧毁了两个人心中曾经有的善良与本份。
    盲女人说话的口气已经有大多的霸道意味,虽然她这种强悍是以弱的表象来表现。
    可是,同她聊完我分明觉得有许多东西是不可侵犯的,尽管他们卑贱地只是街头卖
唱为生的乞丐。
    最替他们欣慰的是两个有出息的孩子,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在她的女儿卖掉
自行车,为天寒地冻中的母亲换取一件羽绒服的举动中我已经深深体会。
    我没有见过他们那有着高度近视的儿子,那个也许是侥幸没有同父母沦为同样命运
的男孩子,已成为这个家庭风雨飘摇中的栋梁柱。
    也许他真的会很幸运,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因为他的双亲已经承受了大多的苦
难。
    盲女人很直爽也很健谈,但谈及在街上卖唱的遭遇,我发现她很小心谨慎,许多事
情一句话带过,这可能就是她所说的不想惹什么麻烦。
    她的丈夫老实。安静的近乎窝囊,所以,盲女人便泼辣厉害的象张开翅膀要保护什
么的鸟。
    他们那种相护搀扶,相互支撑走过的身影久久在我的脑海里,我不渴望再一次在街
上听到他们的歌声,却期望能有机会再遇上他们,我畅想着也许那时他们已经是另一种
命运,或者是另一种生活的主人。
    因为他们有两个可爱的孩子,所以,他们还有希望,我相信这也是他们坚持活下去
的唯一原因。




第五章

    11岁的山山和13岁的哥哥来目不同的家庭,但相同的遭遇——被父母抛弃,使他们
成了铁打不散的兄弟。他们白天在街上结伙乞讨,晚上到酒馆里给客人擦皮鞋,山山手
下有6个年龄比他还小的孩子,他们已成为四川成都的一道风景。
                  ——11岁的孩子头与他的擦皮鞋的伙计

    冬天的成都其实一点儿都不冷,在这个四川省最繁华的大都市里,车水马龙,人声
鼎沸,有人说成都是四川最开放的城市,我却认为即使把成都放在全国的开放城市中去
比较它开放程度都会毫不逊色。
    在西部成都是个各方面都挺够味的大城市。
    因为交通发达,经济繁荣,商业兴旺,成都也成了许多淘金者的天堂。听说我在写
《中国乞丐调查》一书,我的一位在《华西报》做记者的朋友力邀我到成都做一次调查,
他说,要写乞丐成都不能被排除在视线之外。
    于是,晚餐的时候我盯上了那个在火锅店里忙来忙去擦皮鞋的小男孩。
    几天的观察下来,我发现他不仅自己做,还指挥着一批比他大不了多少的男孩子,
在火锅店里的客人脚下忙碌着。
    好多客人同这个俨然是头的男孩打招呼,我知道了他叫“山山”,只是成都人的叫
法不同,听上去好象是“三三”。
    到底他是叫“山山”还是叫“三三”,我想到用这个问题来接触他。
    没想到这男孩真是机灵,他拖着长腔回答我:“都可以啦,只要小姐你喜欢”。
    要不是脸上的鞋油和灰垢,这个有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的男孩子实在是个很讨人喜欢
的小机灵鬼。
    我同食客们交谈着,知道这个山山索性叫他山山,白天在桥洞下乞讨,晚上便到火
锅店里来擦皮鞋,是个老资格的小乞丐,搞不好还是个小丐帮头。
    我的好奇心被煽动起来,可怎么让他肯对我说点实话呢?
    我想起自己脚下的那双高帮黑牛皮靴,招呼山山,他却看了我一眼,指挥另一个小
男孩过来,我笑着摇了摇头,“我喜欢你来帮我擦,山山”。
    “那你得等一会儿,小姐等我这边做完了才可以的呵”。
    我耐心的等着,与山山交谈的欲望使我对美味的麻辣火锅失去了食欲。
    “小姐,你的普通话讲得好标准呵,你是啥子地方人呢”?
    山山果然专业,他一边把我一只穿着皮靴的脚抱在胸前开始工作,一边同我拉开闲
聊的架式。
    要不是别人对我说他只有11岁,我是绝对不相信11岁的孩子会有这种本事的。
    “他们告诉我你只有11岁,是真的吗?山山”。
    “你看我不象11岁是不是,我也不知道自己倒底有几岁,我只知道他们都听我的”。
山山指了指在火锅店里忙碌的几个孩子。
    从这一点来看,山山毕竟还是个孩子,他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一点也不懂得掩饰,我
明白了并不需要对他藏起我的目的。
    “山山,我很想听听你的故事,你知道我是作家,正在写一本书,一本有很多故事
的书,其实,你不应该叫我小姐,你应该叫我阿姨,我的儿子现在都比你大,我想我们
可以做朋友好不好”?
    也许并不真正明白作家与书的含意,山山一边在我的皮靴上用力,一边仰起头来对
我说:“你是不是想象华西报的记者那样采访我,这个没问题,只是现在不行,我要做
生意,光说话要少赚钱的”。
    “那我们什么时候有时间一起谈谈呢”?
    “白天我在桥上晒太阳的时候,我挺喜欢跟别人讲话的,你到那儿去找我吧,我哥
哥也在的”。
    




    山山给我擦完了皮靴,把我给他的6元钱往裤兜里一塞,头也不回的奔向下一个客人,
他的生意的确是不错。
    第二天有点飘雨丝,天上没有太阳只有阴云,我不知道能不能在桥上找到山山,但
我还是去了成都那座很有名的大桥。
    桥上因为下雨没什么人,我转到了下面的桥洞边往里张望,我看到山山懒洋洋的躺
在一堆看不出颜色的被褥里,这个11岁的男孩依然脏兮兮,但完全没有了晚上在火锅店
里时的精神,也许,他干了个通宵。
    他也看到了我,马上招呼旁边另一个看上去大一点的男孩子,我猜那可能就是山山
说的哥哥。
    奇怪的是他的哥哥一开口是地道的东北话。
    我想这个故事肯定在山山的叙述里面。
    “小姐,噢,不,你说我应该叫你阿姨,我已经打听过了,作家是比记者还厉害的
人,我可不想你给我曝什么光,让我爸妈看了他们会生气的,虽然他们早已经不要我了,
但走到哪儿他们也还是我的亲生父母”。
    如果你只是想跟我说说话,这没问题、今天下雨桥上没什么人,我也不打算上去了,
正好说话打发时间。
    你昨天问我倒底几岁,说老实话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只记得我5岁的时候,我爸爸娶
的新老婆生了一个女儿,我便被送到东北的妈妈家,可东北的妈妈也同新爸爸生了一个
儿子,好象还不到1岁。
    妈妈给了我50块钱又给我买了张火车票把我送上回爸爸家的火车,可到爸爸家没两
个星期,我又坐上了火车,爸爸让我再回到妈妈家去。
    这一次我哪里也没去,我到了成都,在街上自由自在地呆着。
    妈妈给我的50块钱很快就花光了,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再回爸爸家,我走到了这座大
桥上,想从这上面跳下去游泳,又一想万一淹死了怎么办,我正趴在栏杆上出神,看到
我身边一个比我大不了多少的男孩,一下子抱住了一个过路人的腿在说些什么,那个过
路人很厌恶又很无奈的样子拿出了1块钱,那个男孩子马上松了手。
    那会儿:块钱能买一串油炸糕呢,我羡慕极了,跑过去管那个男孩叫哥,那个男孩
说,你认错人了,谁是你哥?你们家大人呢?
    我说,你就是我哥,我就是你弟弟。我们家没有大人。
    要说我认的这个哥哥真值,当天晚上他就请我吃麻辣烫和油炸糕,直吃得我拉肚子。
吃完饭他带我到桥洞下过夜,我从来不知道这个白天看上去黑乎乎的地方还会有这么多
人在住。
    那天许多人对我都很亲热,他们喊我小三子,我说我知道我叫什么,我叫“山山”。
    晚上我知道哥哥也是个没有父母的孩子。他一个人从东北蹭火车过来到成都,发现
成都是个好地方,便不再往南走。
    哥哥比我大两岁,但他很懂事,他不允许桥洞下的那些人拿我开玩笑,谁要是扒下
我的裤子看我的小鸡鸡他便要与谁厮打在一起,有时候被打的头破血流也还往上冲。
    我知道他这样硬和那些大人拼是要吃亏的,便专门去拉拢那些小孩子。
    一来二去,才一年多我和哥哥身边便有了七八个小孩子。
    他们有的是南方人,有的是北方人,还有新疆乌鲁牧齐的,好多都是父母各有了新
家,他们却从此没有了家的。
    我们在一起,白天在大街小巷各用自己的本事讨钱,晚上回到桥洞里睡觉,有时候
结伙去吃麻辣烫,日子过得到挺开心。
    我是不想自己的爸妈的,但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会想我,有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
当中会有被父母领回家去的,我和哥哥都挺羡幕的,不过想到回到家里要到学校去读书,
要听父母的话,要洗澡,我们俩又一致认为还是现在比较好。
    你别小看我们这个桥洞下的人,这里面有钱有能耐的多啦,不过他们都不露出来而
已。
    我们在这里其实也不安生,警察经常过来清理,好几次把我和几个小孩子送到了收
容所,问我们家在哪儿,父母在哪儿,我想我哪里知道呵,我只知道爸、妈的家都要坐
火车才能去,可我真的不知道具体的在什么地方。
    他们从我的口音听出我可能是四川哪个县的,便把我送上了火车,要我到那个县的
收容所去。我最拿手的便是在火车上逃跑了。
    他们前脚把我送上去,我后脚就溜了下来,我哥哥也是这样的高手,所以,没几天
又在桥洞下出现了,他们都佩服得不得了。
    要说我讨钱的本事那也算是一流的,我跟别的孩子不一样,我的个头特别小,眼睛
又特别大,所以,总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是,我知道人跟人不同,我总要从人的穿戴
和眼睛的大小上来看人。
    一般来说穿着比较体面的人不愿意被脏兮兮的小孩子碰上来,所以,你尽可以问这
种人要钱,特别是他身边有女朋友的时候,但不能靠近他的衣服,否则,他会骂人,但
弄好了5元钱是没问题的。
    再就是我不愿意与眼睛太大的人打交道,这种人一般脾气全都不好,小眼睛的人比
较容易接近,他们一般笑眯眯的,即使不想给你钱,也不会吼人。
    年龄大的人一般比较小气,但他们有时也会可怜小孩子,所以,他们也是我经常进
攻的对象。
    态度最不友好的是那些时髦的小姑娘,她们只要一看到我们这些小孩子过来,便要
骂人,有时候还要尖叫惹得许多人看我们,我最讨厌她们。
    我们的收入也没什么数儿,反正钱多了就去吃一顿,没钱就饿两顿,有时候实在熬
不住了也到饭店去找点剩菜剩饭吃,尤其是下雨天,街上没什么人,我们就没得饭吃,
所以,我最喜欢出太阳,最不喜欢下雨。
    我还不喜欢过年。
    因为过年的时候,我们这帮小孩子有许多都要哭,我知道他们在想家,可是家在哪
儿他们有的早已经忘记了。
    有一次过年的时候,我在大商场里闲逛,看到一个比我大不了多少的男孩子抱着好
多礼物同他父母走出来,我第一次有点想我爸爸,想我妈妈。我想如果我在他们身边的
活,他们也许也会这样给我买很多礼物,我哭了,这是我在成都呆了这么长时间以后第
一次掉眼泪。
    那一天我在桥洞里一直呆到晚上,我哥哥见我不高兴塞给我一支烟,虽然呛得难受,
但我还是坚持把它吸完,果然,心里好受多了。
    那天晚上我们放了很多鞭炮,都是我哥给我买的,我虽然很高兴,但也暗暗希望这
个年赶快过去,我不要再过年了。
    有一次我在桥上刚想往一个过路的男人身边蹭,突然被一个女人抱住了。她披头散
发的样子很可怕,嘴里直喊“乖儿,乖儿,我可找到你了”。
    我吓坏了,拼命地叫想要从她怀里挣脱出来,可她越抱越紧直让我喘不过气来。
    在桥的那一边的我哥哥,见这边围上很多人也凑过来看热闹,发现原来是我在叫。
    他冲上来把那个女人拉开,那个女人直说我是她儿子,可名子。年龄都不对,我也
觉得我妈妈不是她这么可怕的样子,我们猜她是认错了人。可她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