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英雄志 >

第602章

英雄志-第602章

小说: 英雄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云啊了一声,看这北苑正是正统皇帝行驾所在,金凌霜怎敢擅自包围?颤声道:“你们包围了北苑?这是要。。。。。。”帅金藤道:“四当家要咱们潜入祖师禅房,毁去那份奏章。”


卢云心头怦地一跳,忙道:“等等,莫非。。。。。。莫非皇上还没看那份奏章?”帅金藤低声道:“这小人可不清楚,您得自己去问四当家。”


先前卢云满心自负,什么都不知道了,听得此言,立时清醒了几分,倘使皇帝还未见到字条,事情便有转机,当下反覆踱步,勉力让自己定下,道:“你。。。。。。你方才说兵分两路,还一路去哪儿?”帅金藤道:“这路盯的是华山的哨。”


卢云愣住了:“华山?你说得是宁不凡的门人?”帅金藤道:“正是他们。招度罗说他奉了三当家的口喻,要大伙儿盯着华山上下的一举一动,不许走脱一个。”


卢云大感意外,看这三当家便是琼武川,想他自己都快被皇帝盯上了,怎还有余力去盯华山?更何况华山本就是他的人,为何要另加提防?卢云心下起疑,低声道:“这。。。。。。这路人马是要抓谁吗?属下不知道,小人去的是北苑一路,便没仔细问。”


眼看局面有些诡异,皇帝是否看过了字条,无人可知,可兵马围山,却又放在眼前,卢云深深吸了口气,道:“皇上调兵上山的事。。。。。。杨大人已经知道了吧?”


帅金藤蹩眉道:“杨大人?”喃喃自忖忖间,突然醒悟过来:“啊呀!您说的是您的替身啊,已经去了法堂,正在为世子们监考,倒像个没事人似的。”


这回八大世子立储,共分文武二较,看来文较已然开始了。帅金藤低声道:“大掌柜,卑职现下要去哪儿?是去北苑呢。。。。。。还是跟着您?”卢云沉吟半晌,道:“你该干什么,便去干什么,我若有什么事,自会过去找你。”帅金藤忙道:“好吧,那卑职先走一步。”走没两步,卢云忽道:“等等。”帅金藤忙道:“大掌柜还有吩咐?”


这帅金藤忠心耿耿,始终为自己打算,可卢云却从未向他吐实,自己并非是那个“大掌柜”,倘使他真为偷取奏章而丧命,却要自己如何不自责?想着想,卢云不由又坐了下来,叹了口气,只在思忖应变之道。


眼前局面与柳门垮台前很是相似,一样都是事起突然,一样都是自己招灾惹祸,只是此刻情势不比当年,看那时柳昂天孤立无援,如今京师是内外交迫,外有怒苍围城、内有立储之争,皇帝若选在此刻抄琼家,内乱爆发,外患必至,这京城便很难守得住了。


天色全黑,风雪交加,看那黑漆漆的夜空里,飞过了点点白雪,这景象好生凄凉,却又让卢云想起柳门覆亡的那一夜。他怔怔看了半晌,突然间想到了杨肃观。


大难将临,如今北京城里还能挡得下皇帝的,恐怕也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卢云叹了口气,只感焦头烂额,心道:“算了,我还是先找到琼芳吧,见到她,多少安心些。”也是心烦意乱,便取出灵智送来的纸折,想来只要找到老国丈,便能打听到琼芳的下落。


立储在即,大臣们多已抵达殿前广场,看国丈乃是正统朝的特品大员,想来定也在那儿,当下更不多想,收起纸折,看准了一条小径,便朝殿前广场奔去。


时在傍晚,天色却已全黑,来到大雄宝殿一带,却又见大批兵马,看旗号却是“承天师”,卢云不愿与他们照面,便饶到殿后,只是四下黑森森的,风雪又大,什么都瞧不清,正慢慢寻路间,忽见雪雾里散发出晕光,远远传来说话声:“列位世子,都是朝廷来日寄望所在。。。。。。”


卢云心下一凛,暗道:“这。。。。。。这是法堂?”适才听帅金藤言道,这杨肃观好似在为世子监考,看来便在此间了。


行近几步,见到了一座房舍,四下灯火通明,卢云伏身掩近,来到房舍边上,举指刺破窗纸,先见了一座高坛,一名大臣滔滔不绝,正是当年同去西域的何大人。转向坛边,另坐了七八名大臣,自左数第五个,正是杨肃观。


一见昔年同僚在此,卢云立时拿出了“藏气”的功夫,掩住声息,心里也转了主意,不再急于去寻国丈了。


经历了十年,卢云总算抓到了窍门,眼前兵马围寺、山雨欲来,他当务之急绝不是带着琼芳逃命,而是盯着杨肃观,唯有明白他如何应变,自己才能找到相应之道。


正想间,又听屋里的何大人不绝说道:“正所谓望天下不与存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今老夫观诸世子之答卷,奇文共欣赏,此君子一乐也。。。。。。”


听得世子已然交卷,卢云便抬起眼来,只见法坛后方悬一道黄榜,大书“天之历数在尔躬”,想来便是本次文试的命题。卢云虽说心烦意乱,可见了这道考题,还是暗暗颔首,心道:“这题目好,下了一番工夫。”


此番文试并非点状元、举进士,而是为国家立储。这“天之历树在尔躬”,正是尧禅让与舜的命辞,意思是国祚天命之传承,皆在汝身。其后舜亦以此命禹,此题非但应景,尚能应人,考的正是将来储君能否“允执其中”,让国祚绵传承下去。


眼看考题甚佳;却不知考声作何感想?转看台下,共八位孩子,想来便是当今的“八王世子”了。自右数来第四位世子,身旁却陪了个女人,正是“淑宁”。卢云心道:“是了,这载儆受了伤,朝廷便特旨让王妃陪着进场了。”


那何大人的话真多,看了半晌,始终没完,听他道:“诸世子题卷,皆有一时之选,老夫将上呈御览,待御批后,我与四位大学士将细细阅览,详加朱批。。。。。。”何大人说得口沫横飞,台下世子却多半沉默低头,也不知是在听训、抑或是睡觉,转看杨肃观,却也是闭目养神,卢云便又朝屋内各方去看,赫然间,见了一名白衣女子,眼观心、鼻观心,端身凝坐,正是“银川公主”。


卢云大吃一惊,暗道:“这。。。。。。这公主也来了?”急急去看屋内各角落,却见屋脚处坐了一名白衣武士,衣领高翻,长发如银,正是“帖木儿灭里”。


眼看灭里也来了,卢云不由深深吸了口气,转看四周,却没见到太子亲王,更不见伍定远等重臣,依此看来,灭里也如公主一般,都是应杨肃观之邀而来,否则谁也无法擅进试场。


看了半天,何大人却还没说完,卢云身上都积了厚厚了层雪,还是没个尽头。正焦急间,总算听道:“以上,此次文试顺利圆满,恭送诸世子下场。”


孩子们听说放学了,有的飞跃起身、有的擦抹额汗,人人都离座了,却还有个小胖子昏睡不醒,却不知姓啥名谁。眼看世子们便要离去,却听一人道:“请世子稍待,下官有几句话说。”


世子们见还有得罗嗦,有的叹气,有的哈欠,自也有急急回座、端正听讲的,至于那小胖子,却还是呼噜打盹,想来压根儿没醒。好容易世子都回座了,那老太监便道:“杨大人,您有什么话说,这便说吧。”


杨肃观笑了笑,拱手道:“多谢房总管了。”闻得“总管”二字,卢云不由微微一奇,便朝那老太监望去,心道:“这人便是当今东厂总管?”景泰朝里,这东厂乃是一等一的要员,秉笔批红、掌印宣旨,声势绝不在江充之下,到了正统朝廷,却似矮了内阁一大截?


眼看场面都静了下来,杨肃观却甚周到,先朝同僚望了一眼,道:“陈大人,您可要先请?”


看那老者坐在左首第二位,当是内阁的二辅,听得问话,却只呵呵笑道:“不了,老朽该说的,何大人都说了。还是让你们年轻人吧。”杨肃观点了点头,又道:“马兵部,您要先请么?”卢云凝视群臣,却见了一名文员,四十来岁年纪,看他一腿伸得僵直,坐姿不便,想来便是那挨过形杖的“马人杰”。只见他微微欠身,道:“还是杨大人先请吧。”


杨肃观笑了笑,正要上台,却听何大人笑道:“唉唉唉,怎么跳过了牟俊逸啊?你平日话最多,可有什么想说的啊?” 卢云凑眼去看,却又见了一名大臣,看他年纪不大,差不多四十五六,设席于杨肃观邻座,当是朝廷的第四辅,这人听了何大人说话,却是笑着摇头:“不说了、不说了,一会儿武较要开始了,这么多话,不怕被人嫌吗?”


卢云也听过这“牟俊逸”,知道他过去是都察院的官儿,曾被江充绑至大院,灌下满嘴精盐,得了个外号叫“不怕咸”,意思是做官不怕嫌,用人不避贤,看他敢于冲撞江充,这会果然大受重用,成了当今中枢大重臣。


杨肃观让人讥讽了一顿,却是置若恍闻,眼看无人与他争抢,便取来了一些物事,却是笔墨纸砚,另有一道卷轴,步上了法坛。何大人呵呵笑道:“杨大人用心啊,连道具也备上啦。”


杨肃观微小道:“下官口才笨得紧,不带点家生,上不了台盘。”说着凝望台下,道:“诸世子,诸大人,下官今日斗胆,想借这文试的机会,与各位说点故事,不知可好?”


房总管咳嗽道:“杨大人,都申牌末了,一会武较便要开始了,这开场白便省了吧。”


杨肃观道:“也好,那我就省了这些闲话吧,今日在场有一位贵宾,便是方今帖木儿汗国的国后,下官此番所说的故事,与她有关。”话声一毕,全场上下一齐转头,全数望向了银川,一时人人俯首贴耳,窃窃私语,想来先前并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银川天生坤后之仪,闻得杨肃观说话,便只微微颔首,向在场诸人示意。那小胖子打了个哈欠,总算睡醒了,猛一见到银川,突然惊喊道:“神仙姐姐!”奔上前去,嚷道:“抱抱!抱抱!”正哭闹间,却那老太监又了出来,尖声道:“川王世子,请即刻回座。”


小胖子哭叫不依,还是让老太监押了回去,吵闹不休。那杨肃观也将手中卷轴展了开来,悬于黄榜之下,却是一面巨大地理图,满是弯弯曲曲的文字,牟俊逸笑道:“杨大人,这是回回文哪,您今夜不是要教授回语吧?”杨肃观微笑道:“也算是吧,敢问在座,可知这是哪一国的地理图?”


何大人道:“是蒙古。”陈二辅道:“是女真。”却听一声咳嗽,马人杰欠了欠身,道:“此乃帖木儿汗国前身,花剌子模的古地图。”杨肃观拱手致意,道:“马大人渊博,下官佩服。”


卢云心道:“这马人杰还真是个人才,怎么景泰朝没见他出来为官?”


台下一片静默,世子们有的专心聆听,有的把玩手上玉佩,又听杨肃观道:“诸位世子之中,哪位知道花刺子模的历史?”问了几声,却是无人应答,何大人便道:“载碁”了,杨肃观微笑道:“鲁王世子若是知道,便请说吧。”


那鲁王世子站起身来,只见他身形高大,鼻毛外露,好似快长胡子了,哪里像十岁小孩?一时候嚅嚅啮啮:“这。。。。。。这花剌子模,名字有辣,这子模呢,孔子的学生有子路、子夏、子游。。。。。。看这番邦有个子模,所以一定是。。。。。。圣人之邦!”满场寂静,无人作声,听得房总管冷冷讥讽道:“世子学问渊博啊。”


“哈哈哈哈哈!”何大人拍手笑道:“没错!正是学问渊博!杨大人,载碁说得不错吧?”


看何大人一定收过鲁王什么好处,这才处处为这“载碁”吹捧,杨肃观笑道:“说得确实好,这花刺子模确是圣人之邦,此国便在我朝以西、波斯以东,帖木儿汗国创建之前,此国乃是西域第一大国。”说着问向屋角一人:“灭里将军,下官所言,可有谬处?”


灭里坐在屋后最末一位,一听问话,起身便道:“西域国情,尽在杨大人的掌中,末将十分佩服。”看灭里言语恭敬,那银川也是安安静静的坐着,不见分毫惊惶之色,想来杨肃观今夜设邀,必有什么深意,卢云便也静下心来,等着看杨肃观出招。


眼看灭里回座了,杨肃观又道:“多谢将军谬赞了,这花剌子模远在西天,本与我中原无涉,可为着一个人,却又与我中原唇齿相关,是以下官要藉这个题目,谈些军国决断、国祚与亡之事。还请世子们不吝指教。”


良久良久,世子们都是无人回话,有的猛打哈欠,有的趴在桌上,好似不甚耐烦,牟俊逸笑道:“杨大人,快批红吧,这花刺子模和咱们到底有啥干系?你就直说吧,世子们都快睡着啦。”


杨肃观微笑道:“这还是得请他们说。诸世子,咱们与花剌子模有何干系?你们可知道?”那淑宁见表哥望着自己,便朝儿子耳边说话,那载儆昏昏沉沉,听了几句,便迷迷糊糊地起身,大声道:“花剌子模是中原的友邦!咱们天朝产的丝绸,都得从它那儿走。”


载儆打架带帮手,靠着母亲作弊,这便答了一题。杨肃观道:“徐王世子答得好,还有哪位要说?”问了几声,突听一人道:“载允有本。”众人凝目去看,这孩子却是目光炯炯,臂膀上别了块小小的麻布,不甚起眼。卢云心下一凛,暗道:“这是徽王的儿子?”


那载允遭逢父丧,只是朝廷内忧外患,便压住了徽王的死讯,这孩子自也不能披重孝,只能草草别了块粗麻,聊表哀戚。只见他立在堂中,朗声道:“回杨大人的题,这花剌子模虽与中原无甚往来,却因着一个共同的死敌,与我朝便成了唇寒齿亡之势。”


何大人笑道:“世子啊,这老夫可不懂了,这远在千里的地方,风马牛不相及,哪来什么的共同死敌啊?”正要讥讽几句,马人杰却甚好心,当即附耳提醒:“何大人,蒙古是谁开始西征的?”何大人啊了一声,惊道:“是。。。。。。是成吉思汗?”


众人心下全明白了,这花刺子模与中国一般,都曾受过蒙古铁蹄的蹂躏。卢云深深吸了口气,多少猜到杨肃观的用意了,果见他微微一笑,道:“世子知我心也,这便请坐吧。”


这载允甚是知书达礼,向众大臣鞠了躬,这才坐了下来,又听杨肃观道:“成吉思汗,在座当是久仰了,此人是蒙古第一代开国大帝,兵威之广,凡我中华、高丽、安南、西域,莫不亡于其手,灭国数十,杀人达百万以上。我今日要说的故事,就是他与花剌子模之间的大战。”


说着手指小胖子,道:“川王世子,请你起身。”那小胖子不知何许人,老是盯着银川,听得此言,便茫然站起,道:“干什么啊?”


杨肃观行下台来,站到那孩子身旁,道:“成吉思汗杀人极多,我现下举个例子,他俘虏塔塔儿部时,一边宣称要受降他们,一边秘密下达车轴斩令。。。。。。这车轴呢,差不多就是载志这么高吧。”把手放到小胖子的肩上,当作了尺标,道:“凡塔塔儿部中,只要高于此轮者以上的男子,都得死。”全场闻言变色,那房总观也不禁尖叫一声:“这。。。。。。这还有人性吗?”


看这载志身形矮小,在场都比他来得高,听得这等大屠杀,众世子都有不安之意。那载志也是吓得飕飕发抖,举手自指:“那。。。。。。那我呢?也要杀吗?”杨肃观道:“你和车轴一般高矮,可以活命,不过他们会将你充为奴隶。”载志茫然道:“奴隶?那。。。。。。那要干很多活吗?”


杨肃观道:“当然。生杀之权,从此任凭人意。”载志低声道:“那。。。。。。那男的都死了,女人呢?”杨肃观道:“你的母亲、你的姐妹,乃至于举族上下之女子,全数都得领受蒙古男人的强暴,从此替他们繁衍种姓。”


“放肆!”载允伸手朝桌上重重一拍,厉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