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英雄志 >

第433章

英雄志-第433章

小说: 英雄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抓牢你了。”卢大人眨了眨眼,面前蹲来了一位姑娘,她噙着泪水,紧紧握住自己的手。

胡媚儿来了,十年前白水河畔生死战,她曾是自己的伙伴。当年百花仙子人在崖上,卢状元悬身万仞,两只手掌费尽气力,却怎么也握不到一块儿,最后一个升天,一个坠地,就此分道扬镳。如今双掌轻而易举地相握,眼前悬崖不见了,坏人不见了,追兵一发不见踪影,可是卢云已经老了,他已经四十二岁了。

新朝代、新天下,正统十一年元宵夜,老状元默默坐地,此时无声胜有声,连泪也不该流。

没有大恶人了,江充已经死了,也没有主上了,柳昂天早给抄家了。该死的全死了,不该死的也死光了,如今连悲愤也可以省了,景泰朝早已落幕,江刘柳三大派也已宣告烟消云散。如今还见证过那段辉煌岁月的,仅剩下这两个残兵败将,他们相互依偎,彼此取暖…… 

没人说话了,纵使万般思绪涌心头,可谁也不想开口。只有油灯的蕊心替他们叹着气,“劈劈”、“波波”。

也不知过了多久,卢云总算开口了,听他轻声道:“胡姑娘,这些年还好么?” 

胡媚儿听得问候,却只耸了耸肩,笑了一笑,反问道:“你呢?你好吗?” 

十年不见,什么都变了,看卢云的那双手满布骨折伤痕,好似地狱来归,连胡媚儿也不一样了,她红妆淡了、衣装素了,昔时那身杏黄战袍早已褪下,换上了粗布裙围,路上拧肩而过,怕还以为来了个菜婆子,谁晓得她便是那高高在上,叱吒风云的“百花仙子”。

景物不再依旧,人事更已全非,许多往事便如景泰朝一般,只能望梦乐影了。

胡媚儿终于叹了口气,她挥了挥拂尘,扫开地下泥灰,便与卢云并肩坐下。

卢云默默怀想往事,轻声道:“胡姑娘,你怎知我回京了?” 

胡媚儿道:“有人在红螺寺里撞见了你,便请我连夜过来,在这儿等着你。” 

卢云叹了口气,自水瀑归来,他始终隐匿自己的行踪,一不愿透露身分,二也不想再与故人相见。直至琼芳将他引到了红螺寺,这才让他撞见了正统朝的人山人海。卢云默默颔首,道:“是谁差你来的?可以告诉我么?” 

胡媚儿微微苦笑,摇头道:“还是别说吧。你听了会不高兴的。” 

此言一出,反让卢云醒悟过来。他慢慢后仰身子,倚到了墙上,颔首道:“是杨肃观差你来的?”胡媚儿没有承认,却也不见否认,只双手抱膝,默默瞧着自己带来的那盏油灯。

房里幽幽暗暗的,油灯的光辉虽说微弱凄凉,却还是照亮了观海云远的座席,卢云怔怔瞧望杨肃观的大位,轻声道:“他想见我,为问不自己过来?” 

胡媚儿摇头道:“这还要我说么?卢云,你扪心自问,你想见到他么?” 

卢云凄然一笑。确实不必胡媚儿说,他不想见杨肃观,而杨肃观也不便贸然见他,个中道理如何,天下间就属他俩人最为明白。

从过去至现下,位高权重的杨大人,总是无所不能、神通广大。无论他是从琼芳口中套出话来,还是他在红螺寺见到自己,卢云都不想追问了。胡媚儿顺着他的目光去瞧,却也见到了那四张椅子。轻声便问:“卢云,你过去坐哪个位子?” 

卢云以手支额,低声道:“柳门中人,依官阶排座。” 

胡媚儿点了点头,自知杨肃观坐了第一张大位,其次则为怒苍之主秦仲海,最末才是伍大都督的座席。她依序去望,却见第三张椅子断了条腿,早已毁烂在地,她啊了一声,待要上前去扶,卢云却拉住了她,摇头道:“不必立起来了,这样挺好。” 

眼见卢云目光寂然,胡媚儿自也知晓他的心事,低声道:“卢云,你还惦着顾小姐?” 

此问实属多余,卢云当然不会答。他后背靠墙,侧着头,望着那迷迷蒙蒙的油灯,嘴角挂着淡淡的笑。胡媚儿在旁静观,只觉卢云变了好多,十年不见,他的神情平淡了,言语沉默了。一无忿恚,二无悲伤,好似看穿了无尽世情,全都习惯了,胡媚儿把他的情状看入眼里,心里反而更难过。她叹了口气,默默解开了一只包袱,取了张红帖出来,道:“来,先瞧瞧这个。” 

卢云伸手接过,手上却来了张喜帖,望来有些朽旧了。他也没心思多问什么,只随手展帖来读:“皇家有喜,普天同庆,谨詹于正统二年正月初八,为五军都督伍定远、义女艳婷行迎亲大典,御赐华筵、东阁暖酒,特宣一甲进士状元卢云入宫观礼,共贺新禧……” 

念到了此处,卢云不禁轻轻“啊”了一声,道:“是定远的帖子。” 

手上是张迟来的喜帖,这是伍定远与艳婷的婚帖。眼见卢云颇有惊讶,胡媚儿便来婉转解释:“那年你失踪了,可伍大人却坚持要写这张帖子。他盼望有朝一日,终能亲手交给你。” 

大红喜帖,染色却有些脱落了,这说明定远并未忘了自己。卢云默默读着帖子,只见内页还清楚写了当日的菜色,“金鱼戏莲”、“龙肝烩鲍”、“八宝海参”……想来这必是定远家乡的土习惯,喜贴不忘附上菜名,就怕宾客血本无归了。

卢云望向屋中陈设,但见伍定远的座席依然如故,只老老实实搁在最后一位,便如当年一个土模样。卢云低头读着帖子,把握当日婚礼的热闹,脸上慢慢浮起了温情,胡媚儿察言观色,便又道:“那年他定婚前已是五军大都督,消息传出,贺客盈门。非只文武百官诚心替他张罗打点,连皇上也破格收了艳婷做干女儿,好让两家门当户对。” 

古来帝王家多有赐姓之举,如唐朝的李姓、宋代的赵姓,受封者若非是异族王公,便是国之功臣,想艳婷不过一介民女,如何能让皇帝破格赐姓?想当然尔,定是爱屋及乌了。

卢云闭起眼来,遥想那冠盖云集的大场面,看新郎是本朝大都督,新娘更是皇帝义女,天子还将喜筵设于皇宫东阁,这场婚礼必定盛况空前。一时之间,卢云好似也瞧见了伍定远,看着他身穿着新郎红袍,自在宾客中忙碌穿梭,那国字脸八成还是紧绷绷的,既腼腆、复老土……卢云想着想着,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难得见到卢云开怀而笑,胡媚儿自也稍感安心,便又劝道:“过去十年里,不只伍定远惦着你,整个北京、整个天下,都有好多好多人记挂着你的下落……”她凝视着卢云,轻声道:“卢云,你想不想和大家碰个面?” 

听得此言,卢云转过头去,目光在胡媚儿脸上一扫,微笑道:“大家?”不知怎地,卢云的目光有股莫名威势,竟逼得胡媚儿低下头去,怯怯地道:“大家就是……就是伍定远、艳婷……还有……还有……” 

胡媚儿嚅嚅嚼嚼,就是说不出那对夫妇的名字,却是怕卢状元伤心了。眼见她难以为继,卢云却只笑了笑,说道:“胡姑娘,没关系的,全都过去了。”胡媚儿听他说得豁达,反而不知该说什么,只得低下头去,细声道:“你……你答应了么?” 

卢云淡淡一笑,自管伸出手指,朝喜贴最末的署名处点了点。胡媚儿顺着指端去瞧,眼里见到了帖末的一方印记,六大篆字入眼,却是“皇帝正统之宝”! 

乍然见到这方玉玺,胡媚儿忍不住扼腕而叹,自知这番苦心劝说,全都要付诸东流了。

当年谋害柳昂天的凶刀,便是“正统之宝”。这方玉玺改变了天下人的命运,也毁掉了卢云的一生,只是事过境迁,心里也没什么好恨的。既然事以至此,夫复何求?自今往后,“道不同、不相为谋”,人生形同陌路,如此而已。

一切都结束了。人生如戏,戏若人生,剩下的这场戏却连开锣也不必了,亲逝友散仁义尽,台下人潮既已散去,往事俱往,自己孤零零登上这空荡荡的戏台,却是要做啥呢?卢云递还了喜帖,随时都可能离开,胡媚儿自知无力劝说,只得叹了口气,道:“且慢片刻,我还有样东西给你。你收下之后,再走不迟。”说着从包袱里取了样东西出来,这回却不是喜帖了,而是一只信封。

卢云哦了一声,道:“杨肃观?”胡媚儿叹了口气,颔首道:“杨肃观。” 

杨肃观捎信来了。看那信封里涨鼓鼓的,却不知装了何物。胡媚儿见他望着自己,迟疑不接,只得道:“卢云,杨大人要我转告你,这里头有他的……他的小小心意,盼你念在旧日情份上,务必收下。”听得这是杨肃观的小小心意,卢云心下了然,看这信封如此厚重,里头若非装了值钱珍宝,便该是银票地契。总之是供自己安身立命用的。

永远体贴的杨肃观,永远留路给别人走,纵使他的妻子曾与自己有情,他还是替自己打量好了,他盼自己后半辈子平安喜乐,别再过那颠沛流离的日子。

眼见胡媚儿双手奉呈,仍在苦苦等候,卢云微微一笑,便也随手接过了。

卢云变了,他居然收了?胡媚儿有点吃惊,也有点不敢置信。这封信要在十年前送来,定会气得卢大人全身发抖,若不将之当场撕烂,也必将妖女斥骂一顿。堂堂的状元爷,餐风露宿也做等闲,为何要希罕别人的馈赠?若真收下了,岂不让杨肃观轻贱自己,岂不让天下人讥讽讪笑?届时传入顾倩兮耳中,看她的旧日情人这般硬骨气,却不知她心里作何感想了? 

随便了,十年来大海扬波,人生几度风雨,历经了多少故事之后,卢云早已豁达了。旁人瞧得起他也好,戏弄他也罢,卢大人都已看开了。

灯光掩映,卢云默默将信封拿起,反覆探看杨肃观送来的心意。

第一眼瞧去,信封上写了五个小楷,墨迹俊雅,字如其人,写道:“转呈卢知州”,果然是杨肃覩的亲笔真迹。卢云微微一笑,低头去看密封处,这回却又见到了火漆,其上印满官箴,最大的一个是“中极殿大学士本监”、其次则是“代户部左侍郎杨缄”、“代吏部主簿杨缄”等小印。

卢云虽说久不在朝廷,可见识学问还在,区区一眼瞧去,便知杨肃观身兼数职,不惜屈就内阁威望,以一品大学士之尊降格纡贵,代管着侍郎、主簿等小官,可掉个头来看,不啻也是“吏部主簿”加管“中极殿”,六品混一品,终究是乱了纲常。

都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无论正统朝是何景况,自有故友担待,何劳自己烦恼?也是事不关己,卢云便不多想了,他就手捏了捏信封,忽觉人手处四方方的,里头像是放了块令牌。卢云微起讶异,便道:“这里头是什么?” 

胡媚儿不愿多言,迳自道:“你拆开信封吧,拆了便知道了。”天下最难的差事,莫过于说服卢铁头。好容易他收下东西,自是多一言不如少一语。卢云也不多问,正待撕破火漆,忽见左下方署名处还盖了个章,依稀瞧去,却是古篆四字,卢云低头辨识,勉力读道:“灵吾玄志。” 

古怪的印监,不知是什么来历,卢云自是微感讶异,胡媚儿见他望着自己,却也不加解说,催促道:“你快拆开信封吧,拆了之俊,我便告诉你这四个字的来历。” 

灵吾玄志,这四字定然是杨肃观的字号,想来他官职已高,旁人不敢直呼他的本名,便也用上了表字。卢云闭上双眼,手里拧着信封里四方方的铁牌,只在推测杨肃观的用意。

手里的东西断无疑问,必是一块官箴令牌。杨肃观既然寄来此物,意思便是要他留在北京,想来以他的高官重职,便要替自己讨一个三四品官,那也不是什么难事。料来信封里无论是工部左侍郎、还是太仆寺少卿,总之都比当年的七品知州来得大。

卢云久久不语,心意恐怕有变,胡媚儿忙道:“卢云,杨大人事前交代,他希望你能留在北京。”卢云没有说话,兀自闭着双眼。胡媚儿与卢云虽说相处无多,可一见他闭目养神,便晓得事情难办了。她叹了口气,还待要劝,却见卢云军开双眼,微笑道:“你呢?” 

胡媚儿微微一愣,道:“我……”卢云颔首微笑:“你啊,你也希望我留着么?”胡媚儿低下头去,含笑道:“我当然也想,不然我何必当这个说客……” 

昔年两人同生共死,沿途逃亡,胡媚儿当时几番历险,全是为了卢云,她幽幽叹了口气,还待要说,忽然手上一热,却给卢云牢牢握住了。胡媚儿心头怦怦跳着,只见卢云微微一笑,颔首道:“胡姑娘,谢谢你。”耳听卢云开口致谢,胡媚儿自是大喜过望,正要扑入他的怀中,却听卢云轻声道:“胡姑娘,谢谢你的一番心意,请你回去转告杨大人,便说卢云很承他的情,请你代我谢谢他。”说话间,便将东西还给了胡媚儿,跟着站起身来。

卢云的意思很明白了。这个北京无论多么繁华热闹,他都不会留了,因为他已经找不到他要的东西了。

卢云已经蓖膑了心迹。胡媚儿自知不能再劝,她低下头去,双手拿着信封,却也不知该说什么。卢云来到面担旁,忽道:“临行前最后一事,可以向您打听一个人么?”胡媚儿急忙抬起头来,喜道:“可以!可以!不管你要问谁都行!便顾小姐的事也行!” 

卢云眼眶微微一红,自从碗柜里取出了干布,静静擦拭着竹担,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缓下手来,轻声道:“胡姑娘…还记得那个孩子么?” 

那个孩子……那年王朝复辟,天下大乱,卢云千里奔波,最后在怒苍山顶割袍断义、白水瀑畔生死决战,一切全是为了那个无父无母的孩子,阿秀。

为了阿秀,卢云舍下了顶戴功名、抛开故友情人,就此毁去了自己的一生。今时今地,离开北京前的最后一点心愿,就盼知道阿秀好不好、是否已经长成了一个好孩子。一时之间,卢云泪水盈眶,喉头竟然哽咽了。胡媚儿也紧泯下唇,想来心中必也百感交集。

两人默默相望,一时全都无话了。良久良久,胡媚儿忽地叹了口气,幽幽地道:“卢云,你走吧…永远永远别再回来了。” 

卢云霍地抬起头来,道:“胡姑娘,我……我说得是神秀啊!这还是你给他起得名儿,你难道忘了么?”胡媚儿微微叹气,道:“我没忘,不过你务必忘了他。” 

卢云讶道:“为什么?” 

胡媚儿笑了笑,她低头捡着拂尘里的钢刺儿,像是想说什么,却又懒得说,半晌过后,她轻轻叹了口气,将拂尘仍到了地下,缓缓起身,猛然间,听她凄厉尖叫:“卢云!” 

“你给我滚出北京!”胡媚儿将信封望地一砸,狠狠冲向了卢云,厉声道:“你!你!卢云啊卢云!这天下不管是什么人,只要给你沾上了……”她使劲抓住卢云的肩膀,用力摇了摇:“谁能有好下场啊?” 

卢云愣住了,忍不住向后倒退一步,胡媚儿就手一抓,拿起了伍定远的喜帖去打卢云,尖叫道:“你滚,少来招惹阿秀!滚!滚!滚出北京城,要神气!要清高!滚你姥姥家要去!你既然什么都不要,那你还来问阿秀做什么?正统皇帝是什么人,人家九五至尊,你敢跟他指东道西,滚你妈的!似你这种人……无耻……无耻……” 

卢云一辈子给人损得多了,或迂腐,或顽劣,却没给人骂过“无耻”二字。他慢慢嘴角微斜,望着胡媚儿,眼中带着几分骇然。胡媚儿满心悲愤,她骂得全身颤抖,眼见卢云只是怔怔不动,霎时喘息坐下,道:“你堂堂一个状元爷,这辈子弄到这个田地……是因为世上的人都在哄你,从没人跟你说过真话,卢云……卢云……你晓得你自己有多么可怜么……” 

听得可怜二字加身,卢云咬住牙龈,浑身发抖,像是要说他并不可怜。胡媚儿微笑道:“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