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英雄志 >

第247章

英雄志-第247章

小说: 英雄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大人嘿了一声,急道:“侯爷,你恁也天真了,江充老早巴望接你的兵权,你真想退隐,也得安排个人选,好来接替您的位子……”

说话之间,柳昂天已自缚双手,转朝自己走来,看他嘴角带笑,眼神飘往远方,神态竟是十分轻松。何大人见了浑不在意的神色,方才醒了过来。他急拍额头,暗忖道:“我可傻了,人家是以退为进啊!怒苍山造反,各路反贼汇聚本山,这当口火烧眉毛,谁拿兵权谁倒霉,江充便算猴急百倍,也不会选在这时候接管兵权。”

姜是老的辣,柳昂天两朝元老,城府何等厉害?此番负荆请罪,用意自在以退为进。江充想让柳门与怒苍山斗个两败俱伤,自己再来渔翁得利,心机必然付诸流水。

正想间,柳昂天已然站到眼前,只等自己上前押解。何大人干笑两声,反往后退开一步。

何大人心下明白,柳昂天此番辞去军权,已将烫手山芋扔了出来,满朝文武不管谁沾了,恐怕死无葬身之地,可千万别是自己才好……







第二章初生之犊
更新时间:2005…7…27 6:45:31 字数:23869字


第二章 初生之犊

“嘘嘘,过来这儿!有好东西给你!”

“喂!你们别吵他,让他自个儿选!”

大厅里人声喧哗,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俱带欢容,好似有什么喜事一般,人头钻动中,数十人挤在一张圆桌旁,盯着桌上一名小小婴儿。

那婴孩倒也没三头六臂,只见他圆圆一张脸,白胖红润,趴在满桌物事之中,神色甚为呆滞。桌上左置笔砚纸墨、四书五经,右见盔甲木刀、兵法军符,文的武的都有。再看黄秤杆、红算盘放置中间,却是商人用的器械。

士农工商、儒道僧法,百来样东西把圆桌塞得满了,直是应有尽有。那婴孩置身其中,茫然地望着四遭嘻笑不绝的人群,似不知他们为何围在自己身边。

那婴孩啊啊傻笑,往前爬行,忽然摸到了一只笔杆,随手握住了。

“拿起来了!拿起来了!”那婴孩听了众人的喊叫,登时一惊,忙把毛笔扔了开来,又往前爬动不休。桌边一名少妇大怒,高声道:“你们别吵!我儿子本来要拿笔杆儿的,全都是给你们吓的!”

众人急忙闭上了嘴,脸上却都挂着笑。都说母子连心,难得喜获麟儿,当此“抓周”关头,也难怪她替儿子紧张了。

古有礼俗,婴孩周岁之时,父母尊长便会藉“抓周”习俗,看看婴孩欢喜什么物事,也好明了这孩子日后的性好成就。此时中国民风尚文,尤重功名身分,是以父母多盼小儿能在抓周时捡样文房四宝,也好讨个彩头。

众目睽睽,目不转睛,只盯着婴孩瞧。那孩子神情呆傻,往桌心爬入,一路穿越笔砚纸墨,却都视而不见,陡然间,那婴儿见了妇人穿的肚兜,似乎有些好奇,竟尔停下身来,跟着低头去望。那少妇如临大敌,就怕儿子伸手去拿,霎时连连挥手,喝道:“不许碰那个!快快走开!”那婴孩听了娘亲的喊叫,反而啊啊欢笑,更把肚兜提在手上,好似要穿将起来。

那少妇见了儿子的举止,登时惨叫一声,惊道:“不行!不行拿啊!”

眼看少妇泪眼汪汪,面色惨白,旁观众人纷纷哈哈大笑,道:“淑姐啊,这下可恭喜你啦!生了个风流浪子哪!”那少妇淑姐掩耳大叫:“不算!不算!这鬼东西是谁放进来的?哪有人这般缺德?”

一人噗嗤一笑,当即越众出来,歉然道:“对不住,这肚兜是我放的。”

淑姐转目一瞧,这人约莫二十来岁,生得是唇红齿白,模样俊俏,正是表弟杨绍奇,她越想越气,霎时哭出了声:“绍奇,我和你有什么仇,干么这样整你外甥?呜呜……呜呜……你这表舅是怎么做的?”杨绍奇面色尴尬,忙咳了一声,道:“我只是看桌上全是书本,一时好奇,便放了些旁的物事进去,没想……没想……”身旁一人接口道:“没想这小小婴儿好生了得,已是个登徒浪子啦!”众人闻言,又是大笑起来。

淑姐往身边一名妇人扑去,靠在她怀中,哭道:“二姨妈,表弟欺侮我儿子,你要给评评理啊!”说着顿足嗔语,硬是不依。那中年美妇皱起眉头,望着杨绍奇,摇头叹道:“看看你,真没半点样子,怎不学学你哥哥……二十岁的人,连进士都中了,还这么顽皮?”

杨绍奇听了母亲责备,知道不好多说,当下吐了吐舌头,向那少妇道:“淑姊,是我错了,这件肚兜就送给令郎,算是赔礼了,你说好不好?”众人望向那名婴孩,只见他真把肚兜套上了身,淑姊看了儿子的丑态,更是放声大哭。

中年美妇嘿了一声,有些发怒了,嗔道:“还敢贫嘴!这般不学好!等爹爹回来,看他怎么罚你!”当下低声安慰,只盼外甥女别再啼哭。

眼看表姊哭泣不止,杨绍奇也知道这个祸闯得不轻,他咳了一声,上前劝道:“淑姊快别哭了,这抓周做不得准的,你可别当真。”那淑姊嗔道:“你自己是进士大官,当然不在意了,却把我儿子弄成……弄成……”她也不知该说什么,往儿子看了一眼,只见他兴高采烈,自把玩女子的亵衣,忍不住又大哭起来。

杨夫人忙安慰道:“别哭了。绍奇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抓周真做不得准的。你可知绍奇小时候抓的是什么?”淑姊泪眼汪汪,没好气地道:“他那么会读书,还能抓什么?不是笔杆便是书本了,还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么?”

杨夫人微微一笑,吩咐管家道:“老蔡,取那只木箱来。”不多时,那管家老蔡急急搬过一只木箱,珍而重之的送到杨夫人面前。众人心下好奇,都在等着看。

杨夫人微微一笑,从箱中取出一件物事,道:“淑媛,你张眼瞧瞧,这是什么东西?”

淑姊惊呼一声,急忙伸手接过,见是一张木制花脸,却是小童拿来玩耍的京剧面谱。

杨夫人笑道:“那年绍奇什么不好捡,偏偏挑了张花脸谱,他爹爹见了,可没气煞了。当场便要打他一顿呢。”管家凑了过来,陪笑道:“可不是吗?那年老爷气急败坏,说家里出了个戏子,要活活打死小少爷。天幸夫人眼尖,一看花脸上有个八卦印记,认出是诸葛亮徒弟姜维的面谱,赶忙向老爷说了,咱们小少爷才没给打坏哪。”

淑姊哦了一声,拿起面具左右瞧了瞧,霎时破涕为笑,向杨绍奇横了一眼,道:“看不出来,你还是诸葛亮的徒弟呢?”杨绍奇摇头笑道:“别取笑我了。人家的师傅是卧龙,我的师傅是个老学究,怎好相比呢?”他顿了顿,微笑又道:“只是说来奇怪,年纪越大,越是发觉自己欢喜唱戏,你们可要听我来段空城计?”

耳听众人大声叫好,杨绍奇伸出两指,身子一兜,身段放了出来,但见他面目俊白,模样十分漂亮,杨夫人却一把拦住,皱眉道:“不许唱了。你爹爹才说过你的,怎么又忘了?”

众人一听之下,便知杨远家教严峻,不喜小儿子沉迷旁门左道,果见杨绍奇叹了口气,颔首道:“好吧,不唱便不唱,那也没什么。”原本清朗的脸庞现出一丝落寞,好似有些感伤。杨夫人微微一笑,道:“这才是娘的心肝宝。”说着握住了他的手,示意他别要难受。

※※※

便在此时,忽听大门开启,却是有人回府了。此时天落大雨,众家丁急忙撑伞出迎,脚步声杂沓,一人行入院中,厅上众宾回首去望,只见一名男子身着官服,缓缓行来,看他俊眉星目,右手举着油伞。正是杨家大少爷回来了。

淑姊今年二十有三,虽说早已出嫁生子,但此时一见表哥走入院中,还是忍不住脸红心跳,隐隐有着喟然之意。她眼望杨夫人,低声问道:“二姨妈,肃观表哥做得那么大官,人家都叫他风流郎中,他……他抓周时拿的是什么东西?”

杨夫人眉头皱起,道:“什么风流郎中,别叫他这个外号,我一点也不喜欢。”

淑姊脸上一红,心里反倒生出盼望,适才儿子抓的是肚兜,八成也是个风流人物,倘若长大以后真有杨肃观一半的英挺杰出,她这个做娘的真可要心花怒放了。她拉着姨妈的手,缠道:“姨妈快快说嘛,肃观表哥小时抓的是什么?”

杨夫人禁不住烦,将木箱再次打开,只见箱里摆着一本书,见是孔夫子的论语,其它别无长物。淑姊啊了一声,将书本拿了出来,道:“他……他抓的是本书?”

淑姊随手翻阅,只想品评几句,霎时一样东西从夹页中滑下,其状甚小,眼看便要落地,一旁管家目光甚锐,忙把东西抄在手里。杨夫人面露不豫,快手便将书本夺回,跟着从管家手中取回物事,慎而重之地夹回书去。

淑姊一旁看着,只见那琐物状呈圆形,约莫指甲大小,好似是只布钮扣,她满心好奇,便想多问两句,但察言观色中,二姨妈神色好似不大自在。淑姊心生警觉,忙把话吞了回去。

※※※

不知是谁说过的,妇道人家若当乱世,第一要紧便是觅个如意郎君,替自己找个好归宿;若不可得,那便退而求其次,找个能彰显贞淑的高尚之地,以成淑女之道。

贞淑、贤淑,这些字眼对于氏来说,便是她一生的写照。

嫁给大学士杨远,匆匆已过数十载。昔年家中赤贫,于氏含辛茹苦,贩制羊皮维生,终于结识当年风流倜傥的杨远。日后两人结缡,二子成材,终于苦尽甘来了。尤其长子更是名闻遐迩的“风流司郎中”,更是羡煞了世间的贤妻良母。

人生至此,夫复何求,不正是这句话么?杨夫人心里这样想着,嘴角含笑,替儿子把发髻拢起,母子俩同坐窗边小几,阳光照来,俩人一般的肤光胜雪,一般挺直秀气的鼻梁,让人一望即知他俩是对母子,还是一对天下最漂亮的母子。

杨夫人望着镜中的爱子,比起他弟弟,杨肃观显得老沉许多,低头思索时,俊美中更透出一股智能来。这样的男儿,怎不让女孩儿爱煞?

杨夫人满面柔情,在爱儿面颊上轻轻一吻,紧挨着他坐下。问道:“刚才淑媛还问呢,前些日子你不是和顾家小姐好么?怎地好端端的,她却和别的男孩定亲了?”

杨肃观咳了一声,道:“娘可别多心。顾大小姐是孩儿顶头上司的爱女,平日对她嘘寒问暖,本属应然,孩儿绝没别的用意。”杨夫人浅笑摇首,道:“别来那套大公无私的官场文章。你爹爹人又不在这儿,别跟娘说这些。”她倒了杯热茶,送到了爱子嘴边,喂着他喝了一口,问道:“观观,跟娘说,你到底有没有意中人?”

杨夫人出身江南,说起话来轻声细气,不管儿子做了多大官、长了多少岁,只要四下无人,她还是称呼爱儿的小名。那个观观两字,第一声高,第二声短,更是加倍亲昵。杨肃观不以为意,接过了茶杯,摇头道:“娘别烦恼。我二十好几的人了,什么事打理不来?婚姻的事哪还需要您操心?”

杨夫人斜觑了他一眼,温婉一笑,道:“你啊,打小读书考试、练武做官,都有你爹爹管着,娘没别的事好想,当然挑你婚姻大事烦恼。”她把爱子的发稍梳理了,道:“上回你三舅提的事情,你意思究竟怎么样?”

杨肃观把茶杯放了下来,颔首道:“也好,便依舅舅意思,请淑宁表妹上家里住一阵吧。”

杨夫人大为欢喜,搂住爱儿的颈子,笑道:“淑宁好生乖巧,娘老早便有这个撮合意思,你三舅几次向娘提,娘怕你不高兴,始终没答应……”

※※※

两人正自述说,房门忽地推开,一名老者踏步入内,神情严肃异常。杨夫人放开儿子,急忙站到几旁,与儿子分得远远的。杨肃观轻抖官袍,站起身子,向老者微微颔首,唤道:“爹爹。”

来人约莫五十来岁,虽过半百,模样仍是十分清秀,正是五辅大学士杨远,“风流司郎中”之父。杨远捡了张椅子坐下,端起茶碗,向夫人看了一眼,示意她出去。杨夫人知道夫君有事交代爱子,当下不敢久留,便自转身离房。

杨远气定神闲,提起茶碗,径啜一口,似在享用满口清香。杨肃观守在一旁,却是端立不动,看他两眼直视前方,浑不似平日的从容潇洒,想来杨远的家规定是森厉无比。

良久良久,杨远终于放下茶碗,他眼望爱子,道:“人生在世,习文练武,所求为何?”

杨肃观低头向地,答道:“所求无他,力争上游而已。”杨远神情甚是嘉许,又道:“居家待人,官场处事,所重为何?”杨肃观轻轻叹了口气,答道:“侍父如君,奉母以孝,取财求官之际,当局不能迷。”

杨远拍了拍手,微笑道:“很好。不愧爹爹多年苦心教导。”杨肃观躬身道:“肃观不敢忘父亲教诲。”

杨远眯起双眼,喝了口茶水,道:“爹爹自小对你严厉,全是为你的前程着想,你得多忍着点。”说着站起身来,拉住杨肃观的手掌,牢牢握住了。

他父子两人修长身材,高矮一般,杨肃观给父亲的目光逼视,竟有些不自在,当下别开头去,目光不愿相接。他俊美的脸庞带着笑容,但表情有些僵直,似连呼吸也要停顿。

杨远看了他的神色,忽地笑了笑,将手缓缓松开,道:“你自幼替爹爹在少林寺出家,十八岁才返回京城,难怪咱们比寻常父子生份多了。”

杨肃观欠了欠身,道:“观儿今年二十五六,早已长大成人,不再是不懂事的孩子,请爹爹不必担心。”

杨远微微点头,他上前一步,将窗扉掩上。霎时之间,举掌重重往桌上一拍,喝道:“你还说你懂事?到底有什么事瞒我!”茶碗禁不起震荡,立时滚落到桌下,打了个粉碎!

※※※

场面急转直下,杨肃观虽是沉稳老练之人,脸上还是闪过一阵惊诧,霎时举起双掌,往后飘开三尺,师门心法更已弥漫全身。陡然间,想起眼前这人是自己父亲,实不必如此戒备,忙放下双手,调匀气息,回话道:“观儿不敢有事隐瞒爹爹,请爹爹息怒。”

杨远冷冷地道:“肃观啊肃观,你爹爹一生经过了多少大场面,才干得这个五辅大学士。你心里藏着事情,还想瞒住我么?”杨肃观听了这话,身子忍不住一震,拱手低头间,只是不言不语。

杨远稳住了脾气,他上前一步,面向爱子,冷冷地道:“打你替柳侯爷办事开始,爹爹看在侯爷面上,就没管过你什么事。你给说说,今日爹爹为何这般气愤?”

杨肃观叹息一声,道:“因为“他”很要紧。”

杨远颔首道:“好,你也知道“他”要紧,那爹爹得问你……”他顿了顿,语气神态极其冰冷。“告诉爹,“他”……人呢?”

杨肃观闭上了眼,摇了摇头,道:“孩儿方才说过,那日没找到“他”。”

杨远大怒欲狂,喝道:“没找到“他”?那日明明是你先赶到秦家大宅,为何还找不到人?肃观啊肃观,你这孩子打小说谎,需知你瞒得过柳昂天,却瞒不过我杨远!”说到愤怒处,手掌高高举起,旋即便要一掌拍落,直朝爱子面上击去。

杨肃观不挡不避,只昂首向天,双目紧闭。眼看这掌便要打下,杨远陡地醒了。他停下手来,两手放上儿子的肩头,叹道:“对不住,爹爹一时心急,老毛病又犯了。看在你娘的份上,别来怪爹爹,好么?”

杨肃观面上闪过一阵阴影,道:“爹爹,孩儿对您一向言听计从,绝无欺瞒之处。那日我虽然急急赶去,但却找不到那人的踪影。”他叹了口气,摇头道:“爹爹,孩儿本领再大,也不知“他”上哪儿去了。您若是不信,我也没法想。”

杨远听了这话,一张脸变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