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英雄志 >

第202章

英雄志-第202章

小说: 英雄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是有备而来,想到一会儿定有意想不到的大事,还是忍不住忌惮。

当下两人一前一后,秦仲海便跟着薛奴儿离去。

深夜之中,二人在宫中行走,他两位一是东厂要角,一是禁军统领,自无人敢过来罗唆,只见薛奴儿脚下疾走,却是往宫外行去,秦仲海微微一怔,叫道:“刘总管不在宫内么?”薛奴儿不去理会,冷然便道:“你只管跟在后头,问这许多做啥?”

眼见他行止神秘,秦仲海更起疑心,虽知东厂之人不会下手加害自己,但刘敬安排得如此奇怪,不能不叫他加倍提防戒慎。

行到承天门,已要出宫,门口侍卫见副总管过来,自是赶紧让路,连问也不敢问上一句,秦仲海看在眼里,自是暗暗摇头,当时朝政大坏,太监随意来去宫门,众人习以为常,早已见怪不怪。只是长久以往,纲常法纪不免紊乱,结党营私,更是由此而生。

薛奴儿走了出去,便换秦仲海了,他虽与守卫相识,却乖乖取出令牌,送上缴验,那守卫看过令牌,低声便问:“将军也要出去?”秦仲海咳了一声,道:“我有些急事回家一趟,去去就回,劳烦兄弟开门。”他平日虽然荒诞不经,但遇上正事,却仍方寸严谨,一板眼,丝毫马虎不得。若非如此,却要他如何带出纵横沙场的精兵?

那守卫知道薛奴儿与秦仲海一向不和,岂知两人却同出宫门,心下虽觉奇怪,但也不敢多问,急急开了宫门,任他二人离开。

薛奴儿见秦仲海缓缓走出,霎时冷笑不休,道:“不过出个宫而已,居然还要缴验令牌,看你们柳门就是少了点人望,真个可笑啊。”秦仲海冷冷地道:“薛副总管人望这般高,何不上江太师府上晃去?每日喝骂属下,专在自家地盘招摇,这种祟隆声誉,秦仲海可不敢要。”

薛奴儿气得脸色惨白,可又答不上腔,只得尖叫道:“少废话!随我过来!”只见他运起轻功,左一绕,右一拐,便往城郊而去。秦仲海见他身法快绝,便也提气直追,紧跟在后。

薛奴儿方才给他讥嘲一顿:心下有气,只想板回些脸面,冷笑道:“好你个秦仲海!咱俩没打过架,这下刚好比比脚力,看看谁才是大内第一!”他脚下一点,已如飞箭般向前射出。秦仲海哼了一声,也是发力急追。

秦仲海比薛奴儿年轻了二十岁,体力健旺,起初几里丝毫不落下风,只是路程一长,便不能没有内功相佐,秦仲海虽有九州剑王这等名师点拨武艺,但内力修为仍不及薛奴儿深厚,果然行出十余里,已是相形见拙。

薛奴儿见秦仲海坠后,心下更是大乐,他有意戏弄,不停左右窜跃,上下飞驰,好让秦仲海追个脸红脖子粗。秦仲海跑得气喘吁吁,自知不敌,霎时停下脚来,喝骂道:“操你奶奶雄!姓薛的!你再敢戏侮老子,便自己去见刘总管!”薛奴儿是个暴躁性儿,听他拒绝同往,立时取出天外金轮,尖声道:“杂碎!你轻功不及我,正该乖乖认输,向公公磕头请益,现下却耍无赖?你不同我去,休怪公公给你点颜色瞧瞧!”

秦仲海咒骂两声,掉头便走,连话也懒得多应一句,薛奴儿见他对自己毫不理睬,不由得慌了手脚,忙道:“喂!姓秦的!你别生气了,快回来啊!”

秦仲海呸了一声,停下脚来,往地下吐了口脓痰,恶狠狠地道:“来不及啦!你现下抬八人

大轿过来,老子也懒得理你。你自个儿去死吧。”

薛奴儿脸色又青又红,不知该如何是好,要他低头去求秦仲海,不如跳崖自杀还来得爽利,可要眼睁睁地看着秦仲海离开,却又不能向上头交差,他连连搓手,全没了主意。

秦仲海满心得意,左摇右摆,大剌剌地离去,正走间,忽见路边坐着一名老者,这人头上带着斗笠,两脚却挡在路中,若要正面行过,定须跨过这人的双腿,秦仲海不愿惹事,当下侧身让开,哪知那老者两脚忽尔抬起,脚尖却是往秦仲海膝间点来,秦仲海见这老者后发先至,已然算准他闪避路数,当下微微一凛,他抬起右脚,便往那老者的脚尖踢去,那老者不闪不避,等他脚下踢实,脚掌一侧,已将脚跟对准秦仲海的足底,秦仲海这脚若要踢下,不免脚板受伤。

秦仲海见此人武功毫无霸气,但招敷却是精奇沉稳,他嘿地一声,跳开两步,手握刀柄,冷笑道:“俗话说了,好狗不挡路,老兄行止这般凶恶,却是哪家香肉铺里逃出来的?”

那老者再笨十倍,也知秦仲海骂他是狗,他听毕之后,却不动气,只哈哈一笑,道:“秦将军说话实在难听,咱家见你走得好急,一时心急,才把你留了下来,倒没什么恶意。”说着解下斗笠,秦仲海转目急看,这人七十来岁年纪,脸上没半根胡须,正是东厂总管刘敬。

此时薛奴儿也已赶来,他凑了过去,低声向刘敬道:“总管,这姓秦的小子脾气太坏,嘴又贱得紧,不教训一下不成。让我揍他一顿吧。”秦仲海挖了挖耳孔,冷冷地道:“别那么小声说话,薛公公倘要动手,秦某立刻奉陪。”他给东厂两大高手围住了,非但不让步,反而主动搦战,想来确是性格刚强,吃不得亏,当下拔刀出鞘,真要干上了。

薛奴儿听他口气甚恶,登时大怒,他性格强悍,王府胡同双战昆仑二三把交椅,西域客店身受江系三大主将联手夹攻,无不从容应付,丝毫不落下风。武功之高,自是不言可喻,此时秦仲海狂言挑战,他如何会怕?当下尖叫一声,便要取出金轮杀人。

刘敬看在眼里,忙拦到两人中间,笑道:“干什么啊,都是自家人,有什么好争的?”说着左掌轻挥,推开了薛奴儿,右手便往秦仲海肩上搭去、秦仲海见他神态亲热,讪讪便道:“刘公公,别来这套了。我依着您老人家指示,鬼屋也瞧过了,您到底有何吩咐,不妨快说吧!”

刘敬微微一笑,道:“去过鬼屋了,那你可见到鬼了么?”秦仲海呸了一声,嘴上没说话,心中却道:“老子活见鬼,见了你这没鸟的烂鬼,”刘敬看他满脸不忿,便拍了拍他的肩头,笑道:“好啦,不管你有无撞上鬼怪,咱家这便带你去开个眼界,见识一下真正冤死的孤魂野鬼。”

秦仲海咦了一声,正要开口询问,刘敬已拉着他,纵身朝西方一条小径行去。秦仲海有意把事情看个明白,便任由他带着,倒也不再多问什么。那薛奴儿却神态戒慎,一路上四处张望,不时跃上树梢,眺头远望,似怕后头有人跟踪。

三人行到一处地方,已是黎明时分,秦仲海藉着曙光望去,眼前好一片湖水,湖面如镜,深秋破晓中,湖水罩在薄雾中,岸边矗着几间宗祠寺庙,土墙红砖,看来颇有诗意。

湖边几名汉子本在垂钓,似是渔夫,一见刘敬过来,立时放下鱼竿,过来相迎,引着刘敬等人,便往湖畔建筑而去。秦仲海跟在后头,见这几名渔夫下盘功夫扎实,武功竟是不弱,心下暗暗警戒。

三人行到深处,见是座小小佛堂,门外两人自坐地下,这两人光头秃顶,一人手中編著竹篮,一人拿着鱼篓洗刷。秦仲海见这两人低头不语,面无表情,但太阳穴高高鼓起,目中神光湛然,看来武功绝非泛泛。秦仲海吃了一惊,想道:“好你个刘叭,什么时候招揽这许多高手?这老家伙究

竟想干什么?”

正猜忌间,刘敬已然走入佛堂,跟着伸手召唤秦仲海,秦仲海跨脚进去,却见薛奴儿守在外头,不曾进来。秦仲海犹疑片刻,就怕里头有什么机关,正要发问,却听刘敬笑道:“你莫理旁人,只管进来。”秦仲海干笑两声,只得拱手人内。

跨入门中,只见佛堂里摆着张茶几,两张竹凳。堂后挂了幅笑眯眯的弥勒佛像,望之颇为简陋,好似真是贫苦修道人的住处般。

刘敬招呼秦仲海坐下,亲自为他斟茶,秦仲海见刘敬一路不言不语,好生神秘,有心杀杀他的威风。当下伸手端起茶碗,猛吸了一大口,跟着漱了漱嘴,呸地一声,整碗吐到了地下,弄得佛堂肮脏无比。

秦仲海眯起了眼,懒洋洋地道:“刘总管大半夜地,硬把老秦拉到佛堂里参拜,可是要劝我出家么?”说着又咳了一口痰,狠狠往地下吐去。刘敬看他举止粗鲁,却仍笑眯眯地,道:“秦将军说笑了,你乃当世虎将,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是块做大事的好料子,谁敢要你长伴青灯?”

秦仲海把脚高高翘起,哈哈笑道:“好说,好说。刘总管,我这人性子直,不喜拐弯抹角。前几日总管替我遮掩了文渊阁的丑事,小子感激不尽,今日你老若有什么吩咐,只管开门见山,别来尔虞我诈,好不烦人。”

刘敬微微一笑,并不说话,静静替他斟上茶水。秦仲海见他仍是阴阳怪气,当下一把将茶杯抢过,扔出佛堂,讪讪地道:“别倒什么鸟茶了,昨晚吃酒开心,兴致却给你们打断,爷爷还没喝够哪;有酒便取出来吧!”

茶杯飞出门外,立时听到薛奴儿的咒骂声,秦仲海哈哈大笑:“他奶奶的,可是砸中这老贼的脑门了?”刘敬听他满嘴粗话,又见了恶形恶状,忍不住看了他一眼,摇头道:“秦将军,你如此粗鲁无文,可是打小没了娘亲教诲,方才野成这模样?”

这话要在常人听来,刘敬自在讥讽秦仲海举止鄙俗,毫无家教,秦仲海自也该反唇相讥。但秦仲海自从在鬼屋中给人搅扰,心神始终不宁,此时听刘敬提起自己的娘亲,莫名间,身子便是一震,但此刻他与权臣对席而谈,万万不能示弱,这惊诧神色一闪而过,便即哈哈笑道:“不瞒总管吧,秦某孤儿出身,一向无父无母,石头里蹦出来的。少了娘儿们过来罗唆管教,恰好粗鲁痛快,自在逍遥。”

刘敬听了这话,却是一声轻叹,道:“乡下人常说,有娘的孩子像个宝,没娘的孩子似颗草。可怜你自小没有母爱温暖,风雨飘摇,独个儿过活,唉……这许多年下来,可真生受你了。”

秦仲海精明老练,旁人心里想的盼的,他只要摸个片刻,便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哪知与刘敬相识以来,始终落于下风,不曾猜出这名老太监半点心思想。他听刘敬这话毫无来由,直是莫名其妙,当下喝道:“你到底要说什么?”

刘敬喝了口茶,淡淡地道:“秦将军别生气,闲聊几句而已。”秦仲海心里的疙瘩给他连番撩起,颇感不快,冷冷地道:“你再东拉西扯,休怪我掉头便走。”

刘敬微微一笑,道:“秦将军不喜欢谈家事,那咱们便谈谈国事吧。”他凝目看着秦仲海,

笑道:“秦将军,冒昧问你一句,你忠于皇上么?”

秦仲海听他这话又是天外飞来,不由得皱起眉头,不知这老太监何出此问,莫非是要刺探自己,他急忙定神,冷笑道:“秦某奉公守法,自问没半分对不起朝廷之处,公公何须试探?”

刘敬面带微笑,望着弥勒画像,颔首道:“你与柳昂天情同父子,他忠于国家,你秦仲海自也跟着效忠,这我当然知道。只是我今日问你一句,倘若皇上赐你一死,你待要如何?”

刘敬这么说话,要是卢云坐在这里,定会全身巨震,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卢云身为儒生,自是深受薰陶,若是皇帝下令赐死,尽管百般悲怨,他还是会引颈就戮。便是伍定远听了这话,也会心口剧痛,想着慷慨赴死的壮志豪情。

哪知秦仲海实是天生的土匪料,听了这话,却只嗤地一声,把痰吐到了地下,跟着冷笑两声,睥睨斜视,全不作答。

刘敬看了他一眼,道:“看来忠君一事,秦将军好像还差了那么点。”

秦仲海哼了两哼,他从不是什么忠臣孝子的典范,皇帝若要赐死,管他天大理由,他老秦自是左脚抹牛油,右脚擦猪油,当场溜之大吉,但这话既是刘敬所问,自也不好明说,当下只嘿嘿干笑,道:“公公你呢?皇上若要你死,你会死么?”

刘敬昂首向天,凛然道:“士为知己者死,我虽是个肢体残缺之人,这点气节也还有的。”

秦仲海嘻嘻一笑,假意哦了一声,道:“了不起啊,好一个士为知己者死啊,却不知那日副总管差点把皇帝老儿切成两半,这又算他奶奶的哪门知己啊?”说着哈哈大笑起来。

数月前皇帝狩猎,忽遇双虎袭击,那时薛奴儿以金轮救驾,却差点伤及皇帝,秦仲海始终怀疑此事有诈,此时便提了出来,要看刘敬如何应付。

刘敬听了问话,神态一如平常。他斜了秦仲海一眼,淡淡地道:“此事纯属意外,将军休得讥讽。”秦仲海当场嗤之以鼻,冷笑道:“刘老爹,你瞒得过锦衣街那帮蠢才,却瞒不过老秦的眼去啊。凭薛副总管的武功,不过是杀只大虫,焉有失手之理?打开天窗说亮话,你们……嘿嘿……你们他妈的是不是想…想…嗯…啊?”秦仲海想将“谋害皇上”四字说出,却又不敢开口,便只“嗯啊”两声混过,毕竟这事牵连太广,岂能随意言之,当下便不明说。刘敬面对森厉质问,神态却是不温不火,他淡淡一笑,道:“秦将军,难得有缘谈心,别说这些恼人的。你静下心来,先让咱家同你说个故事,可好?”秦仲海听他面无喜怒,只轻轻巧巧地转过话头,心下暗暗敬佩:“这老太监行事沈稳,等闲不露真性。那江充虽然厉害,但与这老贼相较,火候怕也差了一截。”

刘敬见他目光凌厉,便微笑道:“怎么样?这故事将军听是不听?”秦仲海双眉一挑,冷冷地道:“公公日理万机,今日却好兴致。您要说故事,在下自然洗耳恭听。”

刘敬微微一笑,道:“你愿听便好。不过这故事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说不定你也听过了。距今三十二年前,朝廷有场御驾亲征,这事你知道么?”

秦仲海听他提起此事,忍不住心下一凛,颔首道:“这事我听柳侯爷说过。听说先皇武英帝兵败西疆,遭大臣反噬,终于死在异邦。”

刘敬笑了笑,说道:“你家侯爷说的不错,不过这只是江充的说法。”

秦仲海嘿嘿一笑,道:“听总管这么说,难不成还有别的俾宫野史传下么?”

刘敬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道:“当年御驾亲征的惨祸,牵动天下气运,几达三十年之久,余波所及,非但弄出个怒苍山来,还伤及无数英雄好汉的身家性命。说起来,不只秦霸先,便连江充、你家侯爷、我刘某人,无不大受影响。甚至一些武林人物,像是少林天绝僧、华山宁不凡,“九州剑王”方子敬,也都深受其累。”

听得这许多人物牵扯在御驾亲征的大祸中,秦仲海心下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只凝视着刘敬、知道他一会儿所言,定与薛奴儿刺杀皇帝、琼贵妃偷人等情有关。当下正襟危坐,不敢再有轻视之意。

刘敬往他看了一眼,两人目光相遇,刘敬忽地叹了口气,道:“此事株连之大,死伤之惨,实非常人所能见。秦将军,当年便你一个小小孩童,也因而改变一生,这你晓得么?”

猛听此言,秦仲海忍不住嘿了一声,前几日那老人将他误认为秦家二少爷,已令他好生不快,此时刘敬又影射自己与秦家有关,直教他心中又恨又烦,秦仲海伸手往桌子一拍,怒道:“刘总管!你三番四次的影射秦某的身世,究竟想说些什么?老子不过姓秦,又他妈的犯了天条吗?”

刘敬听他怒喝,却只微微一笑,道:“有空去看看师父,方大侠会说个明白的。”

秦仲海听他提起方子敬,更是怒不可遏,他手按刀柄,霍地站起,喝道:“刘敬!我明白告诉你!你别以为我师父反逆出身,你便能挟制秦某人,你如意算盘可打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