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起点2012.6.29vip完结,种田,扮猪吃虎) >

第780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起点2012.6.29vip完结,种田,扮猪吃虎)-第7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一来,就要趁着天气没有转暖出发。身为大喇嘛大弟子的智然,就要随之返回喀尔喀。

  因此,除了随同众人走个过场外,曹颙还私下见了智然。

  〃大喇嘛既圆寂,就要开始寻找新活佛转世,到时候你这个大弟子的身份,也是尴尬。

  你就没有其他打算?〃曹颙问道。

  智然虽有朝廷的册封,但是他不是蒙古人。

  喀尔喀名义上归属于大清版图,实际上确却是蒙古人的天下。

  跟在大喇嘛集边,智然还能学习些佛法奥义;大喇嘛已经圆寂。他实没有必要将自己束缚在喀尔喀。

  智然神色平静,淡淡地说道:〃昨日,皇上卓召见小僧!〃曹颙挑了挑眉,雍正固然打着信佛的牌子,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帝王。 这个时候召见智然,自不会是为了交流佛法。

  曹颙只觉得心里沉甸甸,智然本在五行外,却是被康熙拿捏住,能牵制他的,除了曹家,还有什么。他实不愿意,让雍正继续拿捏智然。

  智然似乎看出曹颙的担忧,微微地露出些许笑意。

  他本就长的好,如今褪去少年之气,也是个青年俊和尚。这一笑。眉眼弯弯,依稀带了几分曹寅的影子。

  曹颙见状,微微一怔。

  〃不要担心,他是命小僧料理寻找大喇嘛转世灵童事宜。等到寻到了,小僧自然要回京复命。〃

  智然笑道。

  曹颙见他说得轻松,摇头道:〃哪里有这么便宜?从大喇嘛圆寂时算起,几年算是少的,要是寻的慢了,十几年也是有的。〃

  智然道:〃不会那么久,即便朝廷等得,喀尔喀那边也等不得。现下就是大喇嘛圆寂的消息没有传回去。等到传回去,自然就有人将灵童寻出来。〃

  若是真的如此简单,雍正还专程关注此事?因为蒙古人都信教,胡图克图在喀尔喀是凌驾于诸王的存在。襁褓中的转世灵童,这里面可做的学问就大了去了。

  雍正这边,为了喀尔喀的安定,肯定不希望大喇嘛的转世灵童出期在喀尔喀几个汗王府中。

  那样的话,以灵童为招牌,背后的略尔嚓王公就变相地统一了喀尔喀。

  朝廷以喀尔喀为外藩屏障不假。

  但是一个统一的喀尔喀,就是卧榻边的凶狼,如何能叫人安心。

  智然身为大喇嘛的大弟子,插手寻找转世灵童之事也名正言顺,但是顺了哥情、失了嫂意,要是他站在朝廷的立场,就成了喀尔喀诸王的公敌。

  到了那时,他的小命,说不定就要给喀尔喀诸王的野心祭旗。

  〃螳臂当车,以卵击石!〃曹颙沉声道:〃既是晓愕喀尔喀诸王的野心,你还不抽身出来,这算什么?〃见他面色不善,智然沉默半晌。

  道:〃既是艰难,换了他人,更难成事。不过是个臭皮囊,曹施主莫要放在心上。〃

  智然固然能勘破生死,曹颙却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送死。

  他皱眉道:〃既是还没有离开京城,就能再筹划一二〃喀尔喀诸王既盯上灵童这个位置,想必早有准备。不管大喇嘛何时圆寂,他们想要找个出生命月年仿的孩子。都不是难事若是想防止喀尔喀诸王控制灵童,只有一个法子〃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那就是让以朝廷的名义宣布,转世灵童不从喀尔喀找。〃智然闻言,眼睛一亮。

  成吉思汗的后代,遍及北疆。

  除了内蒙古、外蒙古外,新疆、青海、西藏也有蒙古人,,曹颙操了这份闲心,只是顾及智然的安危。

  他还不知道,就因他这段话,确定了喀尔喀呼图克图活佛的转世灵童的寻找方法,使得喀尔喀地区宗教与地方政权对峙多年,始终不能融为一体。

  等到两百年后,转世的呼图克图与地方王府勾结在一起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脱离中央政权,称帝建国。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就说曹颙从黄寺回府时。天已经全黑了。孙文千在客厅里等着失去了耐心。

  若不是曹家早已今非昔比,不是孙家能匹敌的,他都想咆哮两声,问问曹家的待客之道。

  其实,曹家也不算怠慢他,大管家曹元始终在陪客。

  这茶盏里的茶水,都换了三次,孙文千等得眼睛都要直了,才看到曹颙的影子。

  听说孙文千等了将近两个时辰,曹颙也有些不好意思。

  他虽然对孙珏不感冒,但是对孙文千的印象还算良好。

  同孙文成的伪善、孙珏的无耻相比,孙文千是始终以理服人,是孙家的明白人儿。

  加上他是已故孙太君的亲侄子,就凭这两条,曹颙都愿意敬他三分。

  〃叫四表叔久候,侄儿这里告罪。四叔即走到京,怎么也没来信说一声,当侄子过去请安才是。〃曹颙道。

  孙文千虽烦躁不已。但是毋曹颙穿着补服就来了,杰度又如此温攒,,这烦躁立时烟消云散。

  他站起身来,带着几分羞愧道:〃孚若贤侄,如今孙家风雨飘摇,我只好腆着脸上门了。〃

  说着,他郑重地向曹颙道谢。

  虽说孙珏是他〃保释〃出来的,但是他也听孙珏提了,曹颙使人去衙门打过招呼,使得他这几日好过些。 因此,孙文千还是很承情曹家的。

  曹颙听了,厚着脸皮笑了几声,嘴里谦虚两句。

  说是打招呼,真是打招呼,他并没有叫曹元在顺天府衙门走动。

  孙珏之所以后来这些日子,住上了单间,没有再遭罪,是因为顺天府尹陈守创的安排。

  孙文千没有啰嗦,直接说起孙文成之事。如今,孙家能央求的,只有曹家。

  孙文千很是担心,怕大哥在不经意间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孙家在朝没有势力,根基实在是太单薄了。

  〃不管怎么样,还是请大表叔先回京再说。〃见他谈起正经事曹颙也收起脸上笑容,正色道。

  现下,曹颙能祈祷的。就是孙文成表里如一,少贪些银子。孙文千听了。

  有些不死心,犹豫着说道:〃大哥在杭州织造上,已经将近二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同样是织造,曹家不必说,鸡犬升天;李家稍差,但是李煦兼了十多年盐政,身上又挂着户部侍郎的衔儿;只有孙文成,鼓兢业业小二十年,只是一个五品郎中。〃

  曹颙见他想不开,叹了口气,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四表叔,这您还不明白吗?大表叔即便没有过错。这任职久远,盘踞地方,就是错。〃

  孙文千闻言,立时变了脸色,喃喃道:〃这样说来,李家难道也……〃曹颙点点头,道:〃不仅李家。还有江宁织造卢家,说起来也在任十来年了。〃孙文千的脸色渐渐平静,心倒是踏实下来。

  见孙家〃祸不单行〃他还以为孙家被人算计;如今晓得江南三大织造都要换人。

  他心中的担心少了几分。

  〃原来如此,幸好有孚若指点迷津,要不然我跟个没头苍蝇似的,都不知该怎么办是好。〃孙文千松了口气,道。

  既要新旧接替,少不得要查织造府旧账,看着孙经早年的花销,孙文成确实不像个贪的。但是真实情况与否,曹颙也不能确定。

  〃前些日子,因大表哥之事,有御史弹劾大表叔。如今四表叔在京中,最好也少走动,省的叫人算计了去。〃

  曹颙想了想,说道。不知道孙家最后的罪名前,曹颙不愿意冒险,将曹家牵扯进去。

  孙文千听了,忙点头称是。

  今日他来曹府,除了寻曹颙问问孙文成罢官洋情外,还有一件事要开口:〃孚若,你姐夫的情形有些不大好,有伤不说,还受了寒,怕是得养些日子,客栈中人来人往的。实不是养病的地界。你看,能不能同你大姐说一声,叫你姐夫回宅子去养病〃

  孙家的宅子,虽动用的曹颖的嫁妆银子,但是却是变卖了孙家老宅后换的新宅。

  虽说〃夫妻别居〃后,宅子分给曹颖母子居住,但是等到孙文成阖家进京,还是要回到孙宅安置的。

  因此,曹颙很是痛快地说道:〃大姐最是贤惠,晓得四表叔的难处。定是应的。再说,不仅大表哥,表叔也不好一直住在客栈中。今儿太晚了,明儿我便使人去海淀告诉大姐四表叔来京的消息。若是大表叔进京,也要提前做准备。〃

  孙文千听了,谢了又谢。

  曹颙又陪着说了几句,孙文千见天色已晚,起身告辞。

  等到次日,曹颖收到曹颙的消息,就带着一双儿女回城。

  不管夫妻情义如何,这父子之情却是骨肉天伦。孙珏既卧病,孙礼身为人子,当床前侍疾。

  见曹颖这般贤良,孙文千只有感叹的。他心中倒是存了个念头,若是借此让大侄儿与侄儿媳妇夫妻破镜重圆。对孙家也算是好事。

  孙家与曹家虽有亲,但是孙太君故去多年,如今已经是曹家第三代当家。若是曹颖与孙珏夫妻关系不协。也影响曹孙两家的关系。

  孙礼面上甚是恭顺,听从母亲的安排,早晚在孙琵床前奉药,很有孝子的做派。只是无人时,他嘴角挂着冷笑。望向床上的孙珏,眼中没有半点温度。

  最后,还是孙文千顾念孙礼要考试。劝着孙礼去书,才不让他再奉药。他也是想借此,让曹颖去照顾孙珏。

  曹颖为了儿子的名声,能安排儿子〃尽孝〃自己却不能当什么也没发生过,充当〃贤妻〃因此。她就安排梁氏去照看孙珏。

  梁氏本同曹颖年岁相仿,虽是妾室。到底没有曹颖操心多,面向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几岁。

  孙珏见了,想起她旧日的温顺,竟是生出十分爱来,动手动脚地痴缠。

  梁氏虽认他为夫,心中却是晓的。他不是能靠得住的,自己要依附的是曹颖。因此,她奉上半日药。就再也不肯进孙珏房里。

  曹颖见她如此,劝了她两句。终是不好强她,另安排了一个平素略显轻佻、老爱在孙礼面前晃悠的丫鬟去照看孙珏。

  孙报见不着梁氏,少不得在孙文千面前抱怨几句,直说曹颖是醋汁子泡的,不肯容人。

  孙文千让他少说两句,孙珏还有些不高兴。孙文千心中,却是巴不得曹颖能吃吃醋。没想到,孙珏没闲着,当晚就让那侍药的丫鬟侍奉枕席。

  曹颖次日听了婆子的雾告后,就将那丫鬟开了脸,抬举做了通房,孙珏见状,只当曹颖不敢违逆他。十分得意;孙文千听说此事后,却添了几分担忧。

  就在曹颖想着往后自己该何处安置时。曹颙终于等到杭州那边的消息。孙文成已经从杭州出发,举家北上。

  庄亲王府,内堂。

  除了庄亲王福晋之外,屋子里就只有雍正皇帝与御前太监陈福。

  今日,是庄亲王博果择〃头七〃雍正皇帝亲临致祭。

  在灵前祭拜完毕,雍正就在内堂召见庄亲王福晋……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天上掉馅饼雍正虽是九五之尊,但是庄亲圭福晋却是长辈。所以雍正还是礼遇,使人给她设了把椅子。

  庄亲王福晋放下发辫,穿着孝服,面容有些憔悴,态度却依旧恭谨,谢了恩典,坐了椅子边。

  〃福晋,联今日请您过来,是想要问一问立嗣之事。老亲王无子,早年曾同先皇提及身后事。

  瞧着他的意思,似乎并不属意伊泰兄弟。〃雍正稍加思量,说道。

  庄亲王福晋听了,却是一怔。

  庄亲王亲侄七人,如今只有伊泰与福苍在世。这兄弟两人,为了承嗣之事,争了十多年,无所不用其极,官司都打到御前。

  后来,还是康熙命雅尔江阿将他们兄弟斥一顿,才使得他们兄弟老实些。

  庄亲王福晋虽瞧着这两个侄儿不顺眼。但是心中也早有准备。丈夫无子,爵位多半要落到他们兄弟身上。

  这兄弟两人,伊泰为长,但是庄亲王生前,却是比较看好福苍。他的意思,即是侄子们都不争气,就看侄儿媳妇。 找个贤惠孝顺的,也省的老妻受气。

  庄亲王福晋却不以为然,反而觉得福苍妻出身低微,不配为王府的女主人。伊泰之妻,性子虽爽利泼辣,却是大族出身,更懂得规矩礼数。

  夫妻两个意见不一,这立嗣之事就始终没有拿定主意。

  等到庄亲王病重,曾递了遗折,请雍正在两个侄儿中二选一。

  他的意思,是有一层皇命,也算对侄子的制约,使得老福晋日子过得舒心些。

  老福晋是晓得这个的,所以现下才觉得意外,不知雍正此话和解。难道不过继近支,还过继远支不成?她古稀之年,也是人老成精。

  颤颤悠悠地,顺着雍正的话道:〃那两个都是不争气的,这些年来闹出多少事端,说出来都叫人寒颤……

  雍正点头附和道:〃福晋此言不虚。

  就是皇阿玛生前,也恼过他们兄弟。听说,老王爷先前的病养的差不多,被他们兄弟忤逆,才病情加重……

  老福晋闻言,不由色变。

  〃忤逆〃可是大罪名,说这话的还是九五之尊的皇帝,若是这罪名落实了,伊泰兄弟两个别说是前程,能不能保全性命都两说,

  不管平时怎么厌弃他们兄弟两个,他们都是丈夫的亲侄,老福晋怎么会这个时候落井下石?

  要说他们兄弟,也走出身郡王府的阿哥。只是后来其父惠郡王博翁果诺丢了王爵,才成了闲散宗室。

  庄亲王虽厌恶侄子们闹腾,但是看在已故的亲兄弟博翁果诺面上,并没有真的恼过他们。要不然,修理他们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哪里还容他们蹦达这些年。

  〃皇上,这也是阴错阳差……王爷年寿已高……〃老福晋带着几许感伤说道:〃王爷生前,就不放心这些侄儿、侄孙们,往后少不得还要请皇上多多教导……〃

  雍正冷哼一声,道:〃伊泰不是抱着九贝子的大腿么,哪里需要联教导?听说九贝子曾探望福晋,可有此事?〃

  这不过片刻功夫,他就变了脸色,老福晋哪里还坐得住。

  九阿哥是已故八阿哥的铁杆,又倚仗宜妃娘娘的势,早些年行事肆意;八阿哥薨后,又扶持十四阿哥夺位。

  说起来,正是新皇的死敌。

  想到此处,老福晋直觉得心惊肉跳,道:〃回皇上的话,九贝子确实到过我这里,瞧着他的意思,是想要为伊泰说情。〃

  雍正点点头,神色稍缓,道:〃老福晋还是坐下说话。〃

  老福晋小心翼翼坐了,直觉碍手心中都是冷汗,后怕不已。

  自己之前竟还想着顺着九阿哥的意思,主张立伊泰承嗣,却是忘了九阿哥早已不再是那个嚣张肆意的九皇子,而是新皇的眼中钉、肉中刺。

  〃十六阿哥这几日在王府操办老王爷后事,老福晋瞧着他如何?〃雍正垂下眼,摸着手中的青花盖碗,开口问道。

  老福晋只觉得脑子里〃嗡〃地一声,面上却挤出几分笑道:〃十六阿哥自然是好的,做事周全不说,为人也细心……忧心我年岁大了,专程安排太医一日三次的请脉……又怕我哀伤过度,饮食不调,从内务府拨了不少青菜、细果子过来……〃

  雍正听了,道:〃十六阿哥为人孝义。先皇生前也盛赞的。伊泰、福苍不当用,老亲王的大事。总要有人出面料理,若是老福晋点头,联就命十六阿哥料理此事。〃

  虽说是商量的口气,但是哪里有让老福晋说否的余地。

  老福晋再次站起身来,带着几分激动道:〃皇上大恩,老奴代王爷叩谢皇上隆恩。〃说话间,就要往下跪。

  雍正忙命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