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起点2012.6.29vip完结,种田,扮猪吃虎) >

第732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起点2012.6.29vip完结,种田,扮猪吃虎)-第7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了两、三个月的功夫,才勉强修补好。

  那两位古画修补师傅,都是古董行的名人,这在曹府待了这些日子,也瞒不了行迹。曹颙请他们之前,就同他们说过。不要将字画的详情外露。

  这两位师傅都应了,出曹府后也没有宣扬。

  不过早在曹家那批财物运回京城时,就有不少人盯着。这请了两个字画师傅,有心人也便猜到一二。

  〃孚若,我有位堂兄,是个画痴,不知怎么听到你手中有古画,托我跟你打听呢。能否一观?他若看好了,还惦记请孚若割爱。〃伊都立道。

  曹颙想了想,道:〃大人同我说这个,我本不当推辞。只是那些东西。是太后所赐。家母要留做念想的,随意示人到底不恭,我更无权处置。〃

  伊都立点点头。道:〃孚若说的正是。我也这样同我那位堂兄说的,偏生他不肯死心。硬是央求我传话。如今话以带到。我也能同他回话。〃

  在官场上,这古董字画可是好东西。

  应酬往来,送金银是行贿,触犯大清律;送古董字画,则是透着风雅,不落痕迹。

  而通过各大古董店寄售、当铺典当的形式,这古董字画又转换成银子,委实方便。

  按照曹颙的本意。这名人字画就当金子存的,只是现下不方便出手罢了。加上。曹家暂时不缺金银,自不会因一时人情,就开这个先河。

  只要让伊都立的堂兄看了,那往后旁人提出同样的要求。回绝了就要得罪人;不回绝,就要麻烦不断。

  伊都立同曹颙交好十来年。也晓得他的性子。并没有因他回绝就着恼。

  两人吃了席。从馆子里出来,骑马而行,走了没多远,就碰到十三阿哥轿子。

  少不得下马寒暄,十三阿哥见他们吃酒回来,闲暇肆意,就请他们到十三阿哥府小坐。

  伊都立微醉,舌头有些大,聊着聊着也带了几分肆意:〃十四爷当自己是最受宠的皇子。这不是自欺欺人么?让他挂着虚名,到西北吃沙子就是宠了?当年十三爷那才叫宠。

  曹颙听了,不由愕然,目光转向十三阿哥。

  这些陈年旧事。本是十三阿哥隐痛,如今搁在台面上,伊都立实是失礼。叫人难堪。

  十三阿哥听了,却是神色如常,只是眼神越发深邃。

  曹颙已经从十六阿哥口中得了消息,晓得正月十五后圣驾巡行畿甸的随扈名单中有十三阿哥。

  十三阿哥,终于要回到御前。

  康熙此举,是心疼十三阿哥,还是为四阿哥铺路?

  〃十三爷,腿疾可好些?〃曹颙岔开伊都立的话。问道。

  十三阿哥笑着点点头,道:〃好了,骑马射箭当没问题。听小十六说。你府中来了两个身手好的护院,改日我也去会会。〃

  他挺直腰板。眼中带了几分锐气,再也不见早年的顾废之色。

  曹颙听了,不禁苦笑。

  这京城本不就没有秘密,曹府向来不要外头的下人。这就接受了蒙古郡王的馈赠。总要对外有个交代。

  恒生生父,不知是否怕曹家阻扰他认子,对于见曹颙与赠人之事,都不算私密。

  十三阿哥同曹颙亲近是真,但是言谈之间,鲜少涉及两家私事。

  这番话,不知是他真好奇,还是替旁人问的。

  曹颙的选择,只有一个,就是如实交代。

  十三阿哥显然没想到恒生会有这般身世,瞪大了眼睛,半晌方道:〃你养大的儿子。指定错不了〃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九百四十三章 直言

  

  十三阿哥明明是夸奖的话,却听得曹颙心惊

  同嬉笑无忌的十六阿哥不同,十三阿哥看着和气,但曹颙从不敢怠慢分毫。就怕他在逆境中。心里不对劲,将好心当成恶意。

  未来的佐政亲王,现下就当是四阿哥的左膀右臂了吧?曹颙压下心中的狐疑,只做寻常,说〃当不起十三爷谬赞,〃云云。

  伊都立在旁听了,瞪目结舌,道:〃原来外头说孚若家收了两个蒙古家奴是真。早先还以为是因太夫人之故,没想到扯到恒生身上。孚若倒是有蒙古有缘。〃

  是有缘啊。曹颙想着自己在每次随扈蒙古,都是惊心动魄,险死还生。而且,还远千里,抱回个蒙古儿子,少时好友智毅然弃了主持之位,去外蒙古哲布尊丹巴大喇嘛名下学佛。

  十三阿哥见曹颙说完恒生身世就缄默,这才想起此事毕竟是曹府私密。恒生能否认祖归宗还不知定数,曹颙不愿多提及此事,也是正常。

  偏生伊都立不知趣,还来了这么两句?

  其实,曹颙虽觉得刺耳,并没恼伊都立。他自是晓得因为两人相处十来年,关系亲近,所以伊都立说话才少了几分顾忌。

  他只是在反省自己,往后在十三阿哥、十六阿哥面前也留心,且不可因太熟悉而失了分寸?

  十三阿哥只当他不高兴,岔开话道:〃对了,王全泰这两年在四川立了功,兵部那边拟票,要升游击。〃

  游击是从三品。王全泰可谓是平步青云。

  这里头,有十三阿哥府的招牌,有年羹尧这个四川总督的提挈。

  十三阿哥府门人出去外放的,王全泰是第一人。

  〃这可是喜事,王老七晓得了,还不知该如何欢喜。〃曹颙顺着十三阿哥话,道。

  伊都立后知后觉。晓得自己方才孟浪了。说恒生尚可,闲话提及李氏。实是失礼。

  他倒是老实地闭了嘴,听着十三阿哥与曹颙说了会儿闲话。

  等到曹颙起身告辞,伊都立也乖乖地跟着出来。

  〃孚若,方才对不住。〃上马前,他带着几分羞愧,对曹颙说道。

  曹颙摆摆手。道:〃无碍,大人又不是故意的,不必放在心上。

  伊都立仔细看他两眼,见他没有责怪之意,也就放下不自在,说起内务府衙门中听到的各种趣事。

  过了西单牌楼,两人各自归家。

  曹颙的神色平平,心中却是郁闷难挡。

  从十三阿哥问及恒生那刻,他就有不好的预感,要失去那个儿子了。即便恒生还养在曹府。他的未来也不再是他自己或者曹家能决定的。

  这种感觉。很不好。

  就像当年的曹颙,身为曹家嫡子,身不由己地上京,一步一步走向名利场?

  他本想以一己之力,庇护自己这几个子女安乐无忧。

  进了大门。曹颙就听到孩子的嬉笑声。

  转过影壁。曹颙就见天佑他们几个小家伙,手中拿着鞭子,在青石板上打陀螺。

  见曹颙进来,孩子们忙停了玩耍,趋步上前请安。

  〃怎么在这里耍?〃这句话曹颙是问孩子中最年长的天佑的,平素孩子都在校场玩耍。那边是从城外拉的黄土铺地,就算跌到,也没有这青石板的疼。

  〃回父亲的话,那边不平整。〃天佑小声回道。

  今天已经初九。过了十五孩子们都要上学,也不能玩几天了,曹颙就没罗嗦什么,只是吩咐道:〃慢些跑,小心跌到。〃

  孩子们老实应了,曹颙就进了内宅;

  回了梧桐苑,初瑜在屋子里,一边服侍曹颙更衣,一边道:〃额驸,老太太先头打发人过来,叫额驸回来后过去一趟。〃

  〃母亲说了何事没有?〃曹颙问道。

  〃许是关于舅太爷那边的,今儿舅太爷打发人过来,好像是定下了归期。〃初瑜道。

  曹颙点点头。让初瑜好生歇着,他自己个儿去了兰院。

  兰院上房里,曹元家的也在,见曹颙来了,带着个小丫头侍立在一边。

  有外人在。曹颙也不着急说话,给李氏请安后,挨着炕边寻了把椅子坐下。

  李氏转过头,吩咐曹元家的道:〃这门亲事是太太保媒,你也当去谢谢大太太。〃

  〃老太太说的是,奴婢这就去给太太磕头。〃曹元家的俯身道。

  李氏笑着点点头,又道:〃这个小丫头看着不错,即是你孝心,我就收了。至于你那两个孙子,明儿也抽空叫太太瞧瞧?〃

  曹元家的听了,满脸堆笑,再三感恩地下去。

  她身后那小丫头,十二、三的年纪,是个美人坯子?眉眼之间,却是不俗?

  李氏吩咐丫鬟带她下去安置,随后才对曹颙道:〃是为她三小子娶媳妇的事儿来的。年前你媳妇给配的,是天佑身边的核桃。还有她两个孙子,也惦记当差呢〃

  这曹元三子,就是小满的堂弟,曹颙身边的长随惊蛰。

  这门亲事。明面上是初瑜做主,实际上是乌恩帮着做的媒。核桃与惊蛰在乌恩家碰到到两次,算是认识。

  〃走关系走到母亲这里了?〃曹颙说着,有些不快。

  李氏道:〃天佑、恒生要出府读书,她们自是盼着自己儿孙能给两位小主子做书童。你同媳妇这两日抽空功夫,挑几个人出来。既耍忠心,晓得护主;还要老实,省得将好好的孩子都拐带坏了。〃

  曹颙没有再说什么,李氏想起叫儿子来的缘故,带着几分期待道:〃你大舅打发人来。说是定下日子,十六出京?你看。是不是预备两桌席面,给你舅舅践行?〃

  对于李家。李氏委实难以割舍,但是又不愿惹儿子不快,这言谈之中,就带了几分小心翼翼。

  曹颙想了想。道:〃说起请舅舅来吃饭,十五那日正好。不过,偏生那日宫里有赐宴。明日我过去瞧瞧,看看舅舅十三、十四是否有闲暇,过来吃顿便饭。〃

  李氏见曹颙应了,红了眼圈道:〃不是给我儿找麻烦,只是你舅舅七十多了,往后还不知何时能进京〃

  她与李煦名为兄妹,但是因年岁相差了二十来年,她心中将堂兄当成长辈敬的。

  曹颙没有多说什么,在外人面面前,能避嫌疑就好,要是真让李氏割舍李家。她也狠不下心。

  不过,现下李家还风光,就狠不下心,那以后李家败了,李氏会如何?

  〃母亲,关于太后所赐,舅舅问没问?〃曹颙道。

  在初六那日,送李氏去李宅前,曹颙就专程丁嘱过母亲。少提此事。即便李煦问起,也不要说实话;若是李煦借银子,就都推到曹颙头上。

  李氏迟疑了一下,道:〃你舅舅就随口问了一句,我含糊过去,没有说什么〃他倒是真提借银之事,我只说自己个儿做不得主。〃

  若是没有这般做作,看在李煦年过古稀,曹颙不至于犯糊涂。借银子给他,但是也能客气几分。

  如今,听着这老家伙算计母亲。曹颙心中不禁冷哼两声。

  这个时候借银子给李家。同李家绑在一条船上,那不是作死是什么?

  见曹颙不高兴,李氏忙道:〃听着你舅舅的意思,为了偿还亏空。他们日子确实紧巴?就连小三娶媳妇的花销,都是从外头告借的。〃

  这句话,李氏相信,曹颙却是不信的。

  李家世代官宦,又在织造任上三十多年,家底比寻常官宦之家殷实许多。

  这一点,从李家的吃穿用度,古董字画上就能看出;

  就是这次李家送曹家的年礼,也比往年丰厚,丝毫不见窘迫。虽说这里面有维持两家交好的意思,但是也能看出李家所图不是小数目。

  〃母亲〃不是儿子小气,实是舅舅在江南亏空巨大,三十年间,估计不止百万之数。〃曹颙稍加思量。说道。

  李氏闻言大骇,道:〃怎么会这么多?那岂不是倾家荡产也还不清了?。

  若是李煦真肯倾家荡产。填补亏空。那还会不会抄家?

  答案是否定的,李煦这些年陷入夺嫡浑水太深,已经万劫不复。

  〃母亲,舅舅在江南多年,不止是亏空问题,怕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登基就要清算老臣。不过母亲也不必太过担忧,舅舅没有大过错,涉及不到生死。〃曹颙说道。

  李氏听了,觉得浑身跟泼了冰水似的,道:〃真到了这个地步了?那咱们也不能干看着啊?。

  曹颙抬起头,看着李氏的眼睛道:〃母亲,若是曹家没有搬回京,怕下场也是如此。如今,曹家只有保全自己,往后才能拉扯旁人。要是跟着往前凑合,叫人查起祖父与父亲江南旧账来,曹家会如何?〃

  李氏听了,脸色泛白,哆嗦着嘴唇道:〃这般凶险?〃

  〃保不准。所以母亲对舅舅家来人要格外留心,像忙着隐匿财物这样的事,是要累及曹家跟着抄家的

  李氏身子晃了晃,脸上尽显哀色。

  曹颙虽心疼母亲,也不愿她因一时心软,给曹家埋祸?

  过了半晌,她才叹了口气,道:〃宴请你舅舅之事,你自己个儿看吧〃要是不便宜,也就算了〃你外婆那边,改日我使人去查下,看是否有隐匿财物之事。〃

  说完这些话,她像是衰老了十来岁,脸色灰败。

  〃母亲不必太担心,等以后舅舅家脱了官场是非,需要银子时,儿子绝不会束手。总要代母亲将李家的养育之恩还干净,让母亲安心才是。〃曹颙道。

  李氏点点头,显然不愿意多说什么,摆摆手叫曹颙退下。

  梧桐苑中,曹元家的已经走了。

  初瑜想起核桃要待嫁,就使丫头到蔡院传人。

  对于配给惊蛰,是核桃自己个儿点头的。惊蛰跟核桃同岁。大总管之子,在家主身边当差,也算是堪称良佩,她自是满心愿意。

  听说初瑜是见完她,未来的婆婆后要见她的,八成是婚期之时。核桃就手足无措起来。

  见她这般模样,初瑜想着自己个儿待嫁前的模样,不由地抿嘴笑。

  她叫喜春将早已预备好的两个匣子。递给核桃,算是给她添妆用的。随后道:〃你是大爷身边当用的,等到开春,二爷又要搬松院,算下来两位小爷身边的人手就不足。我叫喜紫、喜蓝两个。过去,一个给大爷。一个给二爷。你比她们都大,这些日子,就好好教导教导她们

  〃太太身边的姐姐,都是个顶个儿的,哪里轮的着奴婢多嘴?〃核桃谦卑地说道。

  这喜紫、喜蓝虽是梧桐苑大丫环。但是年纪不过十五、六。

  初瑜看了看,到底不放心,道:〃能教就教些〃总要合大爷心意才好

  核桃乖巧地应了,就听外头有丫鬟道:〃太太,老爷回来了。〃

  随着说话声,曹颙挑了帘子进屋。

  他倒是认出小核桃,等核桃走后,对初瑜道:〃核桃的身契。早年连同她娘的,都给了田氏。如今将核桃配给惊蛰,同田氏那边说过没有?。

  初瑜笑着说道:〃额驸就放心,在给核桃配人前,我就同田嫂子与核桃她娘问过。这个女婿人选,也是核桃她娘点头应下的。〃

  夫妻两个又说起给天佑选书童之事,如今他们两个。全部心思,就是孩子们的前程安排上。

  依照曹颙的意思,就是要使家族子弟科举晋身,如此才是长久流传之道。

  初瑜开始有些舍不得。怕孩子们太过辛苦,经由丈夫劝说,最后还是从了丈夫。

  〃旁人科举额晋身还有些指望,咱们恒生。〃初瑜想着恒生背书慢,道:〃咱们恒生怕是走不通这条路〃说到最后,带了几分黯然。看来是想着咯尔咯汗王想要带着恒生之事。

  〃文的不行,就考武状元。有个目标,总是好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让他们好好学习几年,总比无所事事的强。〃曹颙说着,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这年前年后,想着天佑与恒生进旗学,曹颙心中也不安,生怕儿子们结识纨绔,跟着学坏。

  如今给他们套上科举这条项圈,总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