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起点2012.6.29vip完结,种田,扮猪吃虎) >

第510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起点2012.6.29vip完结,种田,扮猪吃虎)-第5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剩下的宜妃与德妃没有皇后之名。却有皇后之。

  十四阿哥是德妃幼子又同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结党。自从八阿哥沉寂以后。十四阿已经有取而代之之势。

  同出身卑微的八阿哥不同。十四阿哥同三阿哥一样。都是四妃所出。除了没有分封之外。身份上一般无二。

  加上十四阿哥年轻。宫里养育的年头多。比三阿哥更受皇父亲近。

  三阿哥心里已经打小算盘。看来自己也要有兄弟做助力才好;还要随时盯着老十四那边。让他钻了空子。

  都是皇子。所谓受不受宠。还不是因为十四阿哥同十六阿哥他们与年长的阿哥相比年幼。他们小时候。父已经年过半百。对儿女多了慈爱之心。

  想到此处。三阿哥了旁边站着的十六阿哥。

  虽说出身比不的十四阿哥。但是抡起讨皇父欢心来。十六阿哥更胜一筹。

  若是能引的十六阿哥做助力。就算不能同十四阿哥背后的八阿哥等人抗衡。也能在皇父前多说几好话……

  十六阿哥正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做恭顺状。耳朵里听着康熙训斥群臣。心里想却是曹的〃训子之方〃。

  他的庶子弘普已经四岁。正是淘气的不行的时候。整日里在阿哥所闹人仰马翻。也当时该管教管教。

  回去给小家伙吃两窝头。不晓小家伙还敢不淘气?

  除了侧福晋李氏有身孕。这次刚热河。就诊出十六福晋也有了身子。算下来。李氏同福晋怀孕的日子相差不了两月。

  十六阿哥心里也矛盾的很。既是盼着福晋能生下嫡子。圆了福晋的盼头。又怕有了嫡子。的弘普处境尴尬。引的侧福晋李氏伤心。

  换作其他人。生了十个八个儿也没这么为难。

  十六阿哥不知该感叹自己多情。还是骂自己受曹影响太深心太软。身为爱新觉罗家的子弟。他的任务不就是繁衍子嗣么?

  这样想着。十六阿心里便多了自嘲。对李氏的愧疚之意就减了几分。

  这世上有几个人能心所欲。都身不由己。何苦再熬神苦思。想再多也不顶什么用。

  是儿是女。还是听天命。

  也不能因顾及李氏与弘普母子。就盼着福晋生不出男丁来。这样对福晋何其残忍。

  十六阿哥正想着。就觉的周身有些不的劲。他抬头来。正好同三阿哥的视线对个正着。

  见三阿哥神情中满是亲近之意。十六阿哥倒是有些糊涂。不晓的自己这位三哥又闹什么新样。老是收拾园子。恭请圣游园那套他不腻歪。十六阿哥每次陪着圣驾过去。都觉的腻味。

  那种刻意做出来的〃其乐融融〃的〃父子天伦〃。让人觉的假。觉累慌。

  就在下边王公臣子们各怀鬼胎之时康熙已经金口玉牙说道:〃今满洲大臣内。无能汉大臣心服之人。朕因仍用齐为武英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穆和伦为户部尚书。著嵩祝即驰前往京城。问用不胜幸之语为谁。雨不到为谁。严查题参。若仍情面。一经觉察。必将嵩祝并诛之。陈名夏即伊榜样也。〃

  到最后。康熙已经是横眉竖目疾色厉声。

  祝已经吓出一冷汗。战战兢兢的领了康熙口谕。

  十六阿哥听到马齐职。格外留意。因为如此一。主管内务府大臣就要出缺。内务府的几位总管本就挂着的多。马还算其中肯出力之人。

  别人走的话或还能不马上补;马齐的话|来不是有内务属官要升任。就是有外头来的补缺。

  曹寅听到马齐。想的却是另一遭。

  皇上对八阿哥厌恶至极。已经到了无法容忍其党羽伫立朝堂的的步。要不然的话也不会借了由子。使叙与阿灵都〃告病〃不出。

  马齐何人也?是在一废太子后。牵头举荐八阿哥之人。八阿哥党的中坚份子。他

  此获罪。才被罢大学士之职后入狱的。

  后来虽起复。但是圣眷也比不上先前。

  如今这个时候。八哥沉寂数年八阿哥党的几个高官显宦都以落马的时候下马齐官复大学士。

  要是马齐不表忠心皇上怎么会他?

  看来。八阿哥已经是彻底于储位无望。曹

  的脑子里不由想起康熙五十二年。父子同船进京贺寿时。儿子说过的话……

  八阿哥既夺储无望。那李家继续|在这条船上。怕是要跟着一同沉了。

  虽说曹寅早已经去信劝过多遭。但是李煦本就是固执的性子。上了年岁越听不见人劝。

  虽说这些年。曹寅与李煦也有过口角嫌隙。但毕竟相交数十年。又是亲戚。难不成还真的眼睁睁的看着他古稀之年被流放宁古塔冻饿而死不成?

  皇上享祚绵长。真过一甲子的话。要还有五六年的功夫。

  在剩下的诸位皇子中。四阿哥办差最为勤勉行事又最是低调。能脱颖而出。也不是没有因的……

  曹寅这样想着。却没有现。自不知不觉。已经全盘接受了儿子的〃梦话〃……

  京城。曹府。高太君住处。

  香玉看着眼前七彩丝线缠裹着的〃九子粽〃。脸上已经生出好奇之色。高太君则是神色平平。看着紫晶道:〃你们太太来信了没有。儿哥媳妇的病情如何?〃

  紫晶笑着回道:〃婢来给太君请安。正是为了此事。太太与***家信到了。奶奶已经平安无碍。只是暂时还的在热河静养。〃说到这里。她从袖子里掏出李氏给高太君家书。双手奉上。

  高太君一边接了信。一边点头道:〃平安就好。年纪轻轻的。要是坐下病来。全家都赶着急。〃

  信上。除了给高太君请安之外。剩下的就是报备那边平安。还有说起过节之事什么的。

  高太君看了。对紫晶道:〃你们太太也真是。一家四口都走了。这么大的府邸。家务都交给你一个姑娘家。也够让人糟心的。你也受累了。〃

  紫晶听了。忙道:〃奴婢不敢称累。都是奴婢当做的。再说。有太君在府里坐镇。太太才能这么放心。太太走前吩咐过奴婢。遇到什么事。就请太君做主。要不然单单就婢自己个儿。奴婢心里也没底。〃

  〃我一个糟老婆子。又不是你们曹家的人。要是多嘴。岂不讨人嫌?〃高氏耷拉下眼皮。:〃我不过是借你们间屋子罢了。你该干嘛干嘛不用理会老婆子。〃

  她这话说的直白难听。紫晶身为|人。也不好再说什么。就转了话。笑着说道:〃过节原想讨老太君下。请个戏班子到府里唱半天日。因朝廷责令祈雨的告示下了。士夫家禁止宴饮。所以这戏是看不了了。要是老太君不嫌我们瓜噪。奴就同田奶奶同秋姨娘他们过来讨老太君的酒喝如何?〃

  香玉在旁听了脸上已经添了几

  期盼之色。小声问道:〃姑姑。妞妞同左成兄弟也来么?〃

  府里的孩子们。除妞妞叫紫晶姐姐〃外。其他的都随天佑恒生。称紫晶〃姑姑〃。香玉也是如此。

  紫晶看了高太君一眼。见她没有不高兴的意思。笑着对香玉道:〃倘若太君与表小姐不嫌闹腾。大家要都来的。过节了人多才热闹。〃

  香玉已经欢喜不已。转过身拉着高太君的衣襟。眼巴巴的说道:〃老祖……〃

  高太君见香玉如此。缓缓的点了点头。紫晶见了。心里算是松了口气。

  不是她多事非要把大家都凑到一块儿吃饭是李氏与初瑜在信中嘱咐。说是上了年岁之人。最怕寂寞。过节太冷清。怕老人家触景伤怀才让紫晶好好罗张罗。

  除了高太君。剩下田氏与怜秋姊妹都是守寡之人。怪冷清的。往年大家都在一处过节还好。今年府里空了大半。要是没人张罗。各人在各人屋子里。也没个过节的意思。

  紫晶想着请个好的戏班子没想到使人出去寻还的了士大夫家禁听戏宴饮的消息。

  实是没法子。便只能退而居其次预备饭局。

  从高太君这边出来。紫晶又去了田氏与怜秋姊妹处。说了端午节在高太君屋里吃饭之事。

  曹寅夫妇与曹夫妇都不在。高太君是府里的长辈。田氏与怜秋姊妹自然是没有话说。

  待紫晶回到葵院。就有媳妇子来请示。

  多是些过节的人情往来。有送出去的礼。有收到的礼。不过是送出去的。还是收回来的。紫晶都亲自过目。又叫人记好账目。不敢有丝毫懈怠。

  除了这些。还有府中下人过节的

  赐。

  这个自不必说。有旧例可循。其中有几个几年差事办的好的。紫晶已经写信给李氏请请过。多添了几两银子。

  曹项五月初四纳妾。五月初六出京外任之事。紫晶已经听说。因日子敢紧。这个时候…写信给热河那边请示已经来不及。

  起来。曹家子侄。放外任的曹项并不是头一个。还有曹在前头。

  只是曹是长嫡子。曹

  与李;作为父母。给儿子预备的东西与给的礼。这根本没有可比性。

  虽说李氏出京前。代过人情往来。让紫晶看着斟酌。但是紫晶也不敢自专。多了寻了旧例。或是参照近年彼此往来的过礼

  的单子。

  向曹项这样。是骨至亲。唯一能参照的就是曹颂与曹硕结婚时的贺仪。

  但是纳妾比不娶亲。这外放也在家时不一样。

  费了好些心思。紫才算敲定了礼单。

  曹寅作为伯父。以他的名义。送的是两块好砚台。还有两盒上等湖笔;李氏这边。则是选的两套成衣。还有几块料子;曹这个堂兄。送的程仪是银钱;初瑜这。则是给曹项两套官服。还有给新姨娘的一套饰。

  紫晶作为内管家。既晓的了消息。少不自己添一份礼。给曹项的是一对镇纸。给新姨娘的则是一对金葫芦的耳坠子。还有套梳子。

  预备妥当。紫晶都叫人包了。好等着初四送到东府。

  又有媳妇子来请示家务。紫晶在正忙着。就见有丫鬟来禀告。道是韩江氏来了。在前院等紫晶。

  两人数天前才见过。莫非有什么事儿?

  四月二十八。稻香村新铺子开业那天。紫晶去韩江氏的宅子听戏。到底身份所限。放心不下府里这边。小坐了一会儿便告辞回府。

  到了前院偏厅。韩江氏正站着等。脸上的面纱也没有去。

  〃韩奶奶这是有事儿?怪热的。赶紧坐下说话。〃紫晶一边招呼着。一边叫人去准备凉茶与果盘。

  韩江氏没有就坐。:〃姑娘。头有几辆骡车。上面拉了银子。还请姑娘这边清点入库?〃

  〃银子?〃紫晶听。颇为意外

  按照之前说好的规矩。一年清三次账。是在清明中秋与小年。

  今年要添新铺子。清明的账算出来了。但是银子没清。这新铺子开业才几日。怎么就清点银子了?

  〃这几日的买卖不错。铺子里积了不少银钱。我怕招来宵小。想着还是送到府上入库稳当。〃韩江氏见紫晶疑惑。解释。

  〃这才四五日功*?〃紫晶听了。不由感叹:〃还是韩奶奶会做生意。连咱们小小姐小少爷们。都会说九子粽的对子了。〃说到这里。她忍不住好奇的了一句:〃奶奶。这大概有多少银子?〃

  〃将钱在钱庄都换成了银子。拢共有两万八千六百多两。六百的零头留下了。这次送来两万八千两。〃韩江氏说道。

  紫晶听了。笑着说道:〃韩奶奶这赚银子的手段。赶的上我们家大爷了。我这就叫人。开库房去……〃

  银库有几间。有两装着古董字画。还有不用的大家具。装银子的只有一间。

  曹家的现银不多。有的在南边魏信出。有的在曹方那边周转曹家其他的零散生意。

  初瑜的银是入内库。不进总库房的。曹

  父子两个的。都不够府上的开销。还的每年庄子的银子用来补窟窿。

  待韩江氏使人送来银子。清点完毕。入了库房。这银库才有点名副其实。

  韩江氏看在眼里。为唏嘘。没想到曹家这么大门面。就这点家底。

  早年在江宁时。曾说过曹家豪。还有说曹寅贪墨的。如今看来。传言不可信。

  对于曹寅。韩江氏只是到曹家时。无意遇过一遭。跟曹却是打了数次交道的。

  龙生龙。凤生凤。若是曹寅真是贪鄙之人。曹还能好到哪儿去?

  由父看子。由子也能看父。

  若是曹真是贪婪之人。当年在宁就不会以公平合作的方式同自己个儿借贷。

  换做其他人。许是还会顾及程家的背景。

  曹家当年的江南。势滔天。别说韩江氏是程家支系的外甥女。就算她是程家嫡支的千金小姐。若是曹家使人上门说上一声。程家怕是巴不将闺女送上门去。

  在京城也是。以曹家的身份的位。本就不用与人合伙。还不是看了她叔叔的面子?

  这以后因韩江氏的失。引出事事非非来。曹那边也只是诚信告。并没有将韩江氏当成下人般训斥谩骂。

  韩江氏不是傻子。是晓的自己过失。才这般迫不及待的想要补救。

  韩江氏见紫晶叫人这两万八千两银子单独放置。道:〃姑娘不必如此。等到中秋做账时。我将这一份刨出去就是。不用再分一次。这几日是过节的缘故。所以每日比平素多卖出不少银子。过了这阵子。银子会少些。应该也比平素的多。若是姑娘方便。就每月月末送来一次。〃

  紫晶笑着说道:〃韩奶奶误会了。不是因想着两家分账之事。是当初大就交代的。这稻香村的买卖。大奶奶出的本钱。赚出银子来。也是给大奶奶做私房。做花粉银子。不入公账的。奶奶要送银子尽管送。没有什么不方便的。这送银子还会有人挑不成?〃

  虽说关于铺子的生意。之前都是初瑜出面。但是韩江氏只当是曹守礼。注重男女大防。才让妻子跟自己打交道。

  没想到原来这生意是郡主的私房不假。韩江氏心里。不晓的是羡慕。还是别的……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六百六十八章 节前

  河这边,黑饽饽的事儿,终告一段落。

  曹寅还不忘跟儿子说一句,道:〃下回叫人往里掺些白面,许是就能好克化些。〃

  虽说对于这个麦子,曹颙实是没食欲,但是却想着是不是也在家里的日常饮食中,参些杂粮。孩子们营养均衡些,曹寅与李氏吃着也有利于养生。

  只是不能挑这最便宜的东西,那样的话不是补营养,是在遭罪。

  明儿就是端午,李氏这边已经吩咐厨房包粽子。因宝雅节后就要回科尔沁,所以初瑜跟婆婆商量后,就使人接宝雅母子到这边过节。

  被宝雅抱过去三日的天慧,也回来了。听到母亲的动静,天慧便摸索着过去,拉着初瑜的衣襟不肯再撒手。

  宝雅笑着对初瑜说道:〃可想你呢。就算你今儿不使人请我,我也得过来了。哄了三日,今儿早起说什么也要找'妈妈',怎么哄也不行。〃

  出嫁的宗室格格,没有朝廷的旨意,是不能回京的。就算跟宗人府与理藩院报备,得到朝廷的许可,回京也都有规矩与期限限制。

  父母亲丧事,或儿子袭爵、女儿指婚送嫁,只有赶上这样的机会,宗室格格们才能回京。

  除此之外,想同亲人见面的话,就要趁着圣驾巡幸塞外的机会,随同丈夫或儿子来朝时,才能见上一面。

  初瑜要随着丈夫,就算往后刚上随扈的机会,也不晓得是何年何月。

  上次在京城作别。初瑜还是新妇。宝雅还在闺阁待嫁。这一晃眼地功夫。已经是绿叶成荫子满枝。

  〃真要熬到阿尔斯楞成年才能回京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