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起点2012.6.29vip完结,种田,扮猪吃虎) >

第435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起点2012.6.29vip完结,种田,扮猪吃虎)-第4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现下的官场风气,这主官未到,通常下属就对官员的履历与家庭状况知道个七七八八了。

  别的不说,为了〃三节两寿〃,这主官与官员太太的生日是定要知晓的,要不然这孝敬耽搁了,岂不是失礼?

  更不要说曹之妻,是淳王府大格格,身份高贵难攀。

  曹康熙四十八年进京,除了在山东沂州的一年半外,其他时间都是京官,户部、太仆寺、兵部,三个衙门。

  不管是六部司官,还是太仆寺堂官,曹的为人行事,就是一个字,那就是〃平〃。

  没错,就是〃平〃。

  平稳,平和,平常,平淡。

  就算曹家子早年的〃茶童子〃名气传的广些,这些年下来,曹的平庸,也使得京城权贵渐渐遗忘还有这些一件事。

  即便这次曹升任内务府主管,也没有人会想到他能有什么发挥与变革。

  用年长的人话来说,这内务府的水深着呢。

  要说这里面有多深,有多黑,那真是只能意会,无法言传。

  虽说内务府下属司官。多是上三旗包衣。身份低贱。不过,他们是奴才不假,却是皇帝的奴才。

  除了是皇帝的奴才外,他们身后,多多少少还有其他宗亲权贵地影子。

  就算是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这样地当朝皇子,执掌内务府,也不会去轻举妄动。

  尊卑是有别,但是蚁多咬死象,牵一发而动全身,这说的就是内务府的官员们。

  〃曹。你疯了?你怎么……〃十六阿哥大踏步走进内务府衙门内堂,皱着眉,神色有些凝重,看到曹。不由地提高了音量。

  刚好有个会计司的笔贴式来给曹送这几年的账目,被十六阿哥的高嗓门唬了一跳,一失手,差点将手中捧着的一叠账目散落。

  十六阿哥这才发现有外人在,立时合了嘴,眉头仍是皱眉死死的。

  那笔帖式抱着账目,俯下身子。向十六阿哥执礼。

  十六阿哥的嘴唇抿得紧紧的,随意向那个笔贴式挥了挥手。

  那笔帖式这才起身,将捧着地账目送至曹案头,回禀道:〃大人,除了四十七年与五十一年的账目因水浇虫蛀。有残缺外,四十五年后的其他年份的账目都在这儿。〃会计司是专门管理内务府出纳地部门,每一笔收入与支出都是这里负责。

  这样的机构,连账册都不会保管,弄出来〃水浇虫蛀〃,有几个会相信?

  这缺失的两年账目,正好是康熙两次废太子的年份,

  曹心里有数,点点头,打发那个笔帖式下去

  十六阿哥待了这一会儿。心绪渐渐平静。

  屋子里就剩下他们两个。十六阿哥沉吟了一下,道:〃孚若。你向来不是鲁莽之人,这次为何这般?就算你想要有所动作,或者想要为皇阿玛分忧,总也要思量仔细。就算你将内务府这几个花钱的衙门都捏在手里,顶多不过省几个银钱罢了,能当什么用?要是省大发了,失了皇家的体面,却是有功也是过了。〃

  曹闻言,没有立时作答,而是拿了一个青花茶盏,提溜起角落里小火炉上的水壶,给十六阿哥沏了一盏茶。

  十六阿哥见曹气定神闲地,不禁有些着恼,接了茶,道:〃哼,哼,这倒是要瞧瞧,你这里是什么好茶,巴巴地献上来。〃说着,看了看茶汤颜色,却是不由地一怔。

  这好茶的茶汤,要不红亮,要不黄亮,要不碧绿才算是好茶。眼前的茶汤,却是十六阿哥见所未见的。

  比白开水的颜色略深些,淡淡地黄,看着也不鲜亮。

  〃莫非是孚若琢磨出来的好茶?〃十六阿哥带着几分稀奇,将茶汤送到嘴边,饮了一口,却是不由地皱眉。

  十六阿哥强忍了,张口牛饮,将剩下的茶汤喝完,露出茶杯底的残茶来。

  十六阿哥用手指拨了两下,全是碎的茶梗。

  〃哪淘换过来的?不是哪个没颜色的,给你来下马威吧?哪个奴才作死?〃想到这个可能,十六阿哥不由火气,〃腾〃地一声站起来,问道。

  曹已经指了茶盏里的茶叶,道:〃十六爷稍安勿躁,我是皇上钦点的总管,不管是不是心服,他们谁还敢藐视圣意不成?这京城爱茶的人多,这一两好茶,十两黄金也是有地。不过寻常百姓之家,用地茶却是价格各异。这盏茶就是京城能买到的最便宜地茶,一斤二十四文钱,一两一文半。〃

  十六阿哥带着几分不解,稍加思量,道:〃孚若弄的这个内务府采购,到底是何意?就算这茶叶价格便宜,也不可能宫廷采购。再说,除了各地的贡茶,内务府还有自己个儿的茶庄,这茶……〃说道这里,他不由睁大眼睛,道:〃莫非,孚若惦记口外茶道?〃

  曹点了点头:〃我这两年,没少往蒙古跑,路上蒙古王公贵族也好,寻常牧民也罢,这茶是少不得的。要是不喝茶冲淡冲淡,他们整日里吃着肉奶,身子也熬不住。这一斤的茶砖,在关里最便宜的地方。不过二三十文。到了口外,却是能换两只羊,三、四块就能换一匹马。价格整整地相差百倍。这还是归化这边,要是再往北,价格还要高。等运到鄂罗斯,怕这价格又要翻上一翻。〃

  口外地茶引、盐引都是内务府这边发放,其中把持的都是有根基的人家。

  这是地地道道的皇商,自大康熙二十八年开始,这归化至鄂罗斯的茶道就有了,这些年已是渐渐成熟。

  十六阿哥听到这百倍、数百倍的差价。神色也是一动,不过随即想想这其中牵扯的利益纠纷,却是不禁为曹担心。

  〃每年发下的茶引,翻来覆去。不过是那几家,背后也都有山。孚若想要动这个,怕是要树对头。你可想仔细了,这不是得罪一家两家的事。〃十六阿哥说道。

  曹从案子的抽屉里,拿出只雕刻得非常精致地黄梨木匣子,道:〃十六爷,再瞧瞧这个。〃说着。送到十六阿哥面前。

  十六阿哥伸手接了,打开一看,里面红绒布面衬底,上面整整齐齐地码了一排巴掌长、手指粗细的纸卷。拿了一个看了,里面包的切得细细的烟丝。

  〃这个?〃十六阿哥不解。

  曹笑道:〃卷烟。盒子不过是用来蒙人地,想来鄂罗斯那些大公贵族应该会喜欢这

  这烟丝十六阿哥见过,这个东西却是闻所未闻。

  他拿了一根,放在鼻子下闻闻,却是淡淡的香气。

  曹看着这个手卷的香烟,不禁有些得意。

  养病的半个月,他就琢磨着生财之道来着。想来想去,这银子还是在民间的最多。不说别人,就说他在扬州去过的程家。作为盐商的代表,虽不能说富甲天下。但是富甲一方却是有地。

  内务府下边的皇商。有淮商、有晋商。

  不管是淮商,还是晋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家族渊源,家资丰足得紧。

  还有什么比从他们手中捞钱,更快的筹钱法子?

  十六阿哥将烟盒合上,也不着急发问了,拉了把椅子坐了,打量着曹道:〃瞧你得意的,这都是你这旬月想出来?还有什么其他地,赶紧卖弄完了了事。〃

  曹笑了两声,拿出了两外两只锦盒,在十六阿哥年前打开,里面是各色珍珠。

  〃茶运到口外,价格翻百倍,但是茶引却只是等同与茶叶,或者多个一倍两倍就了不得了。这次内务府采购招投标,这茶引,就是其中的大标。这茶砖是二三十文一斤,那茶引就初定为它的二十倍。面向内务府下所属的皇商招投标,价格者得。要是招投标失败之人,这卷烟专售继续招投标,最后是珍珠。〃曹说道。

  这两年,因为养殖珍珠的大批上市,使得珍珠的价格下滑。上等珠子产量有限,影响得还好些,寻常的珠子价格确是跌了十倍不止。

  十六阿哥的眼睛不由有些发亮,看着曹,伸出的大拇指:〃我还怕你被皇阿玛给逼的犯浑,你心里有数就后……这个热闹,我同十七却是要参合参合……〃

  十六阿哥对大位无意,在钱财上面也不怎么看重,这般主动参合,半数是听着热闹,想要见识见识,另一方面却是为了曹分担风险与责任。

  曹心里有数,却是分外庆幸。

  幸好自己个儿早年做了十六阿哥地伴读,没有做其他人地……

  李煦皱着眉,看着书案上铺开的锦盒,摸了摸胡子,道:〃还是这么少?别家地珠厂情况如何?〃

  对面是李家的家生子万大福,早年是李鼎的长随,后来去江宁那边做了珠场的管事。〃老爷,小的已四处推人问过了,当年拍到珠方的几个人家,都在养珠。这两年,珠子也不停上市,如今市面的价格已经暴跌。没听说有什么不出珠子的事儿,咱们这边却还是如去年一样。〃万大福躬身道:〃老爷,莫非是曹家表少爷使了什么手脚……二爷在世时,说起那位来,觉得他对李家有些筹谋。〃

  听提到李鼎,李煦的脸色越发难看。

  儿子去世已经二年多了,自己身为人父,却是连儿子死因都不晓得。

  不过,说起曹家算计李家,李煦却是不信。

  这珠场是商户杨家拍下的,当时;李家还没有加入。曹就算要算计李家,也不可能预备得这么久。

  曹升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已经在官方邸报上公开了。

  连带着曹寅心里都有落差,李煦这边,就更是如此了。

  虽说他身上挂着户部侍郎的头衔,是正二品的官职,但是却不如三品的内务府总管有实权。

  想起曹家却是上升的势头,李煦不禁摸了摸额,面上说不出是喜是怒。他咳了一声,板起脸来,对万大福道:〃祸从口出,什么手脚、筹谋,往后少在人前胡咧咧,要不小心家法处置。〃

  〃是。〃万大福躬身应着,道:〃老爷,还有一事儿,杨家孀妇杨白氏带着继子,正四处张罗,想要收回璧合楼与珠场。〃

  江宁那边惦记璧合楼的不只是杨白氏,还是白家那边。

  白家因杨家独生女儿是他们儿媳妇,所以就算是白二已经〃马上风〃死了,但是也理直气壮地想要收珠场。之前已经闹了一场,最后被吓唬住了。

  李煦没听想到的事多,哪里耐烦听这些婆婆妈妈的琐碎之事。

  他横了万大福一眼,道你:〃怎么越活越回旋,这点芝麻大的事也拿来说。累不累,不老爷累我看着都烦了。〃

  〃老爷,江宁那边姑太太家搬家,其他官员也变更的厉害。这白家背后也有几个硬人。〃方大福犹豫着说道:〃老爷,若是想要太平,这个杨白氏与她继子却是不好留。〃

  李煦闻言,点了点头,随口吩咐道:〃不管如何处置,要干净利索些。〃补,整个脸看着红扑扑的,年轻了很多睡。

  长生在包裹中,小脸白嫩的,挥动着小胳膊,不知道往哪里使劲。

  李氏坐在炕边,将长生搂在自己的怀里,却是看也看不够。

  这时,就听到脚步声响,进来一个丫鬟绣莺。

  〃太太,董女官请来了。〃绣莺禀告道。

  李氏点点头,又看了两眼儿子,才恋恋不舍地放下襁褓,让抱到东暖阁休养。

  来人已经被绣莺引进屋子,见了李氏,行了个蹲礼。

  她虽是宫女,却是御前当差的人,李氏可不敢托大。

  她侧身避开,起身走进素芯跟前,拉她到床边做了,道:〃说起来,我同你母亲也见过。就是上上次我进京的时候,嗯,康熙四十八年的事儿。〃

  素芯在炕边坐了,却仍是低眉顺眼并不言声。

  李氏瞅着她的模样,心下也有些为难。

  实是不明白宫的意思,难道他们这样的人家,还有资格用御前使唤的人。这算什么事儿,非客非仆的……觉。小声,厚着脸皮求月票、推荐票……(^^)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五百八十八章 三宝(下)

  〃咳,咳,咳……〃

  静寂的山顶,声音传得分外辽远。这些撕心裂肺的咳,似乎震得树上的积雪簌簌落下。

  〃先生……〃智然看着身子佝偻成一团的庄先生,脸上带着几分慈悲。

  远远的石板路边,两个驮夫,不停地跺脚,想要驱散周身的寒意。

  他们的心里,许是矛盾的,既是盼着这样的天气,有人能坐着驮轿上山赏雪,使得他们赚几个饭前;又许是不停地在心里嘀咕,这不是有钱人吃饱饭撑得慌么?

  尤其是今天这个小老头,看着半死不活的模样,还巴巴地上山来。不过话说回来,穿着大毛衣裳,坐在驮轿上,也冷不到哪里去。

  时下,已经是数九天气。

  〃咳,咳,咳……〃

  庄先生只觉得嗓子眼腥咸,从袖子里掏出帕子,捂住了嘴

  待咳声止住,他却看也没有看手中的帕子,而是揉成一团,又塞回袖子里。

  他慢慢地直起腰身,一时之间,智然竟发生一种错觉,那就是眼前这个小老头的身形一下子高大起来,需要仰望。

  〃你为何而来?〃庄先生地神情分外严肃。声音也带着几分冷冽。

  智然闻言。不由地一怔。

  庄先生扭过头来。看着智然。缓缓地说道:〃你地心魔。可去了?〃

  智然地脸上现出苦笑。看着庄先生道:〃先生向来关爱曹。这是要为他扫清障碍么?〃

  他地神色难掩哀痛。肩膀不禁微微发抖。声音带着几分寂寥。

  从智然上京至今。已是满一年。

  就算智然在香山待了大半年,庄先生也是常来这边,两人品茗下棋,可谓是忘年之交。

  平日里打着机锋的话。两人说了不少,却从没有今日这般直白。

  智然瞅了眼远处的驮夫,又看了看老态毕露的庄先生,叹了口气。

  庄先生没有立时回答,而是望向远处的群山。

  山上积雪未消融,映照在夕阳下。美不胜收。

  〃老朽年将花甲,做了三十年的馆客,至曹府这六年半来,过得最是悠闲自在。听戏、喝酒,哄着闺女练大字儿,人生之乐,尽在于斯。〃说到这里,他转过身来,看着智然道:〃你在曹家。也待了大半年,一切都在你眼里。曹待你以诚,这个不用老朽说。你也当晓得。老朽今日找你来此,并不是要你保证什么,而且希望你能考虑一下,若是心里牵绊太多,就还俗吧。〃

  智然前面还仔细听着,待听到〃还俗〃二字,却是心神一禀,忙稽首道:〃阿弥陀佛。〃

  庄先生见他如此,不由皱眉。道:〃你在西山参悟了半年,还没做出决断么?〃

  智然抬起头来,目光清澈而坚定,摇摇头,道:〃先生误会了,小僧已皈依三宝,从未起还俗之念。〃

  说到这里,他似醐灌顶般,减去了周身的沉重。只剩下满脸慈悲:〃成就佛果之诸佛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无量心及寿命自在、神通自在等德相。智德、恩德小僧不好说,小僧心愿断德,驱除心中烦恼惑业。〃

  〃已生之恶令断、末生之恶令不生、已生之善令增长、未生之善令生。小师傅也是肉胎凡人,悲哀喜乐并不是大事,只望小师傅谨守心田,不要坠了魔道。〃庄先生沉吟着,说道。

  却是要变天了,天色一下子幽暗下来,山顶也起来疾风。

  智然地僧衣被风吹得鼓鼓囊囊的。庄先生又忍不住咳了起来。

  智然慢慢地低下头。阖了双眼,双手合十。嘴里不知在念着什么。

  虽然智然说了许多,但还是没有庄先生想要之话。庄先生边咳,边扫向智然,目光中带着几分冷冽。

  他用眼角望了远处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