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起点2012.6.29vip完结,种田,扮猪吃虎) >

第422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起点2012.6.29vip完结,种田,扮猪吃虎)-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拾得妥当利索后,高太君却是寻了个由头避开不往。

  李氏劝了两遭。却也不见效,实没有法子,只要亲自挺了大肚子过隔壁王府花园致谢。

  高太君地心里,也是置了气。

  早年在江宁时还不显,如今到了京城,才发现女儿女婿家吃穿用度已将尽行旗风。

  〃做奴才就这么过瘾?女婿读了这些年圣贤书。顶个小尾巴,怕是忘记了自己个儿的祖宗是谁吧?〃私下里,高太君不止一次地李氏念叨过这个。

  李氏见母亲如此,少不得婉转解释了。

  如今,丈夫儿子都做京官,这上下不晓得多少只眼睛瞅着,半点纰漏也不敢有失。

  况且,曹家为伯爵府,也算是显爵。要是这行事不留心,被人弹劾上〃眷恋故朝〃的话,那就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有些话高氏能听进去。有些话她却是不耐烦听。对于李氏的〃忘本〃,她也少不得挑剔几句、训斥几句。

  李氏实是没有法子,只有任由她说了,对外却是声称母亲年迈,需要静养,不宜奔波,其他各府请吃暂免了。

  初瑜虽不耐烦往高太君身边凑,但是担心婆婆太过操心,影响身子。只能多劝她歇息,自己硬着头皮到高太君身边说话。

  到底是外孙媳妇,不比自家女儿无所顾忌,又是孩子们的母亲,高太君虽不喜初瑜,但不过是神色淡淡的,其他的话,倒是很少提了。

  初瑜心里松了口气,心里却是盼望着丈夫早些回来。

  虽不晓得高太君来京本意。但是瞧着这意思,不像要久住,似乎是来窜门子。

  因为李氏给她收拾院子地时候,她说了不用太过麻烦,不过是小住一阵子,但是提到苏州时,却似乎有什么隐情未讲。

  大人们在炕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孩子们在炕里却是热闹的紧。

  恒生是昨儿过地生日,手腕上换了五彩丝线编织的〃索〃。坐在炕边。听哥哥天佑给天慧与香玉讲故事。

  天佑正讲着《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一段,这都是庄先生平素哄妞妞时讲的。妞妞又讲给天佑这几个小的。

  〃你这猴头,怎随意杀生?罢了,罢了,我做不得你师傅,你去吧去吧!〃天佑双手和在胸前,一边做佛法高深状,一边声情并茂地讲述道。

  〃师傅,师傅,您不能不要我啊……〃孙悟空含着眼泪,跪在唐僧面前祈求着:〃师傅师傅,他们真地是妖怪,都是一个妖怪化得人形,弟子……〃

  唐僧却闭上眼睛,看也不看徒弟。

  孙悟空还要辩解,却是被唐僧给止住。唐僧只当他是狡辩,听也不听,闭上眼睛,念起紧箍咒。

  孙悟空疼得满地打滚,直叫唤,唐僧却似闻所未闻,还继续念咒。

  孙悟空没有法子,只好同意离去,嘱咐了师弟们好好护着师傅,哭着走了……

  天佑的故事未等讲完,香玉已是哽咽起来,小声道:〃坏人。〃

  天慧静静的,没有言声,但是脸上也现出不平之色。

  恒生则是气得不行,拍着大腿,道:〃老糊涂,怎么不进盐津?干嘛还劝,让他哪里凉快哪里歇着,妖怪吃了得了,不识好人心。〃

  天佑叹了口气,摇了摇脑瓜,道:〃二弟,你不懂,庄爷爷说了,天地君……亲……嗯……师……,不能乱。唐僧再笨蛋,他是老师,孙猴子也得敬着他。〃

  恒生听了,似懂非懂。

  天佑若有所悟,转过头来,问初瑜道:〃母亲……要是孙猴子……是儿子了……您信妖怪,还是信我……〃

  初瑜摸了摸天佑的头,笑着说道:〃自然是信你,你是我儿子,那妖怪与我有何相干?〃

  天佑摇了摇嘴唇,小声说道:〃那为何太祖老是说祖母,跟唐僧似的……〃

  一时间,屋子里静寂无声……

  被伯父伯母叫出来,还以为哪里都能上网,泪奔啊,真有没网线地地方,才更新,明晚到家,恢复正常,叩首请罪。月初了,先小声求保底月票,。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五百七十章 立功(上)

  圣驾还没到乌里雅苏台,富宁安那边已经派了人过来,同来的还有策妄阿喇布坦属下的特木尔、白克木忒等将士三十六人。

  这些准格尔人率先投诚,以及有奏折发到热河,恭敬康熙决断。

  康熙自是大喜,让他们将这些人带到御前,要亲自加以赏赐。

  曹他们在河朔时,已听过这个消息,只是这些蒙古人当时还没有到军营,所以这还是头一次得见。

  对于被朝廷深恶痛绝的厄鲁特准格尔部蒙古,曹的心里也带着几分好奇。

  从维护国家未来领土完整性来说,他是不赞成蒙古人在西北闹事的。因为要是真在西北建立了少数民族政权,那以后中央政权的的西北屏障就没了。

  不过,他的心里,对这个部族也带着几分敬意。

  从康熙二十几年,一直到百年后,乾隆对这个部族实行灭绝政策,这个部族,闹腾了将近一百年。

  虽然同为黄金家族的后代,但是准格尔王似乎比内蒙古与外蒙古诸王更多的保留了民族血性。

  怀着这种复杂心理,曹去见了特木尔与白克木忒等人。

  从外貌上来看,准格尔人还不若喀尔喀蒙古人健壮。他们的眼睛凹陷,颧骨突出,身材不算高大,但是看着却是勇武有力听说曹是〃和硕额驸〃地身份。特木尔的神情微动。

  曹心里敬佩勇士,对于这些准格尔汉子,心里也是不知道该赞他们识趣,还是责备他们不该背叛自己的部族。

  特木尔的神态,引起了曹的注意。

  他看向其他的准格尔,却是大多都是谦卑地、恭顺、木讷的。

  特木尔同他们相比。则灵活不少,在众人中享有绝对地权威。

  曹心里存下疑惑。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纳兰富森与赫山跟在曹身后,看着这两排高壮的蒙古汉子,却是神情各异。

  待从这些准格尔人的安置处出来,纳兰富森皱眉道:〃准格尔人,看着委实健硕。要是那四万人都是如此。以朝廷那些兵……要是真交锋,到时候怕是艰难……〃

  赫山闻言,笑着摇摇头,道:〃瞧头儿说的,这些个都是青壮,怎么能作数?莫非。~~~~他们准格尔兵没有老人与孩子,都是这样的青壮不成?〃

  纳兰富森闻言,没有再吱声。

  曹想着特木尔地目光,那目光中像是隔着迷雾似的,让人看不清楚本心。

  同纳兰富森与赫山分开,曹到了临时暂住地时,跟在他身后的曹甲才开口说道:〃特木尔看着忠厚,内藏奸诈,怕是未安好心。〃

  曹闻言。不由一怔。

  〃奸诈〃会如何?这一瞬间,不知为何他脑子里想到荆轲刺秦王来。

  对于朝廷来说,策妄阿喇布坦让人头疼,是剿不起,也一时半会儿灭不掉;对于策妄阿喇布坦来说,对朝廷这样的大张旗鼓,三面包抄,也怀了恐怖之心吧?

  魏黑与郑虎刚才没有在曹身后跟着,现下听了曹甲的话,都站了起来。神情添了凝重。

  〃什么人?想要对公子不利?〃魏黑沉声问道。

  曹见两人如此。笑着摆摆手,道:〃两位稍安勿躁。同我没有干系,是准格尔的降将,等着陛见地。〃

  魏黑与郑虎两个都是家仆,两人对那些朝政大事,才没有兴趣过问。听了曹的话,晓得不同这边相干,就没有再过问。

  曹甲是见过世面的,平素轻易不可口,今日特意说起特木尔,自然不是信口开河。

  再听到他说这个的时候,曹也清楚了自己方才的不舒服所谓何来。特木尔对他的目光中,有打量、探究,有初见到猎物的喜悦,却没有对中央朝政的畏惧,没有对权势的恐惧。

  曹地心里却轻松不起来,说他是闲操心也好,说他伪善也好,他不希望特木尔他们借着投诚的事动手脚。

  倒不是怕康熙出现什么闪失,毕竟到现下,历史还是曹所知道的历史。

  在康熙身边,有无数护卫侍从,要是连这几十个准格尔人都抵挡不了,那些人真就该死了。

  再说,陛见,也不过是为首的几人,也不是谁都有资格面君的。

  若是特木尔他们闹一个假投诚,借此刺杀康熙,那实是愚蠢至极。

  对于康熙,不过是虚惊一场,心里不痛快罢了。对于准格尔人,却是致命的打击。

  那样的话,往后战争开始,再有准格尔人投诚,这边也没人敢再担干系,怕就要杀俘解决后患了。

  想到这些,曹心里直翻白眼,自己好像有点立场不分,〃博爱〃了些。

  就算不想着从上彻底消灭对方,也不能还为对方的安危做考虑了吧?

  虽然他不愿承认,但是经过这些年的相处,他的心里,也无法再将康熙同书本上所见过地帝王等同起来。

  有地时候,曹作为旁观者,去观察与了解三百年前的这段历史。

  康熙,是位帝王,也有常人地喜怒哀乐。

  就算因年迈的缘故,康熙变得有些喜怒无常,使得人心生忐忑,但是也有相对〃宽容〃的一面。

  换了四阿哥即位还好,要是因历史歧途其他皇子阿哥登位,曹家的未来,就变得不好说了。

  曹努力了这些年,好不容易解决曹家困境,怎么会允许曹家再次风雨飘摇?

  八月二十一,圣驾终于到抵乌里雅苏台。

  十六阿哥见到晒得面色微黑的曹,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孚若,你说你,西北折腾一次,也没捞个军功,这就回来了,真是白让大家羡慕你一场。〃

  曹却是没有心情说笑,他借口说话,同十六阿哥走到开阔无人处,道:〃十六爷,皇上何时见准格尔的特木尔?怕是准格尔人桀骜不驯,还是多加留心些才好。〃

  十六阿哥慢慢止了脸上的笑,皱眉道:〃孚若此言,是说……准格尔人假降?〃

  曹思量了一回,道:〃我也说不准,只是瞅着有些不对头,许是我多心。但是朝廷与准格尔早年征战多年,添了不少血仇,就算不是策妄阿喇布坦指示,也难保没有人记得旧怨。〃

  十六阿哥摸了摸下巴,道:〃皇阿玛什么时候召见准格尔人,我不好说,但是却晓得指定要先召见孚若、孚若为何不亲禀,是怕得罪了富宁安与席柱?〃

  曹点点头,心里却是存了这个顾及。

  毕竟是没有真凭实证,空口白牙地说降将有异心,这话要是传出去,却是要狠狠得罪接受对方投诚的富宁安与席柱了。

  要是特木尔真有异动,曹防微杜渐,还算是小有功劳;要是对方引而不发,那怕是火就要烧到曹自己个儿身上。

  他是最厌恶麻烦的,怎么会愿意惹这个麻烦?

  因此,他才悄悄地十六阿哥说了。十六阿哥这边留意也好,或者是直接禀奏也好,却不会像曹这般惹眼。

  十六阿哥见曹点头,道:〃你想得也对,富宁安如今风头正劲,却是没必要为这个得罪他……〃

  说到这里,想到太后对曹家的数次赏赐,他不禁吸了一口气,压低音量说道:〃孚若,姨母那边的身世……是不是有什么秘辛?〃

  曹闻言大惊,十六阿哥并不是多事之人,今日能开口问这个,指定是听到了什么风声。自己出京四个月,到底发生了什么?

  见曹神色不对,十六阿哥忙摆摆手,道:〃姨母没事,应是平安,你别担心这个。我问你,是因为这几个月太后赏赐了不少东西下去,皇阿玛那边也没有过问,这事端端显得稀奇了些。不只是我,怕是其他哥哥们也都心里存疑,要探究表姨母是不是有什么身世之迷。要不然的话,不管是李家,还是你们家,也不至让太后这般另眼相待。〃

  曹闻言,不禁苦笑。

  真是没有想到,太后能这般大张旗鼓,到底是所谓何来?

  只是因是故人之女,所以另眼相待,还是另有用意?

  是年老糊涂,还是意有所指?

  不是曹多心,恶意去揣测别人的善意。而是在宫里生活了一辈子的女人,使得人无法相信她单纯如寻常老妇。

  〃十六爷,这其中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明白的,有许多我至今也没头绪,只约莫个大概齐。到时是母亲之事,我也不好妄言,等过些日子,有些头绪了,我再细细说给你听。〃曹叹了口气,应道。

  十六阿哥见曹为难,岔开话道:〃你的上司也在御前呢,之前在归化买骆驼去了。好像是一个人忙不过来,到御前求援来了……你当去先拜会,省得他来挑剔你。在归化吃了半月沙子,估计他也烦着。〃了,可怜见地,求保底月票。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五百七十一章 立功(下)

  最快最新章节

  怨不得十六阿哥特意提了兵部尚书殷特布,他如今也正是焦头烂额。

  兵部汉尚书孙徵灏六月病故,新的汉尚书还没有委派下来。作为一部堂官,被圣旨钦点为口外蒙古各旗购买骆驼,这说起来是〃荣耀〃,还不如说是〃惩戒〃。

  这战事初起,没有马匹,使得朝廷止步河朔,任由策妄阿喇布坦带兵往来,这是多大的羞辱。

  康熙心里置了气,八旗牧场收归兵部,兵部尚书殷特布难逃罪责。

  殷特布心里也是冤枉,这八旗牧场总管有几个没有主子的,哪里是他能做得了主的?

  再说,这牧场之弊端,不是一年两年的事,经年累月下来,虚账越来越多,就算他有心清除积弊,也无回天之力。

  这道理却是没地方说去,他只有恭敬着领命,到归化一带收购骆驼。

  却是空口白牙,说是携帑〃收购〃,不过是留着兵部签字画押的印鉴罢了。像骆驼这样的大牲口,又多集中于各旗蒙古贵族手中。

  得了兵部〃收购〃骆驼的消息后,他们多是指示牧奴将这些牲口赶到草原深处放牧去了。

  可怜殷特布,堂堂从一品大员,在口外奔波半月,吃了不少沙子,这骆驼也没〃收〃到几匹。

  圣旨上要求的数量却是四千匹,要收满后,在宣化大同喂养,明年春到军前的。

  殷特布这个时候可是不敢打肿脸充胖子,要是贻误军机,数罪并罚的话,前程可就彻底断送。

  于是,他就苦哈哈地要御前求援来了。

  听说曹求见,殷特布是不胜欢喜,从驻地亲自迎了出来。

  曹家圣眷不必说,曹又是皇上的亲孙女婿。要是能求得曹做他的副手。往后〃收购〃骆驼真出了差池,这处罚也会因曹的缘故,有所不同。

  再说,曹是出了名的理财能手。

  当年的〃茶童子〃,还有现下的〃稻香村〃,这位和硕额驸本钱却厚。实是不行,只要将他请来做副手,让他暂时出银子,将这任务先完了。也是大善……

  殷特布这样想着,脸上笑意更浓,看着曹,仿佛是瞧见金山银山一般。

  曹被盯着毛,执了属官之礼。

  见曹不端架子,礼数周全,殷特布忙虚扶一把,道:〃又不是在衙门里,不必多礼。瞧着你比四月里清减不少,啧啧。这往返奔波,却是辛苦了!〃

  在衙门时,两人拢共也没说过几次话,这回却是〃熟稔〃了不少。

  曹不是傻子,前后一思量。立时明白殷特布的用意。面上虽没什么,他心里却是腹诽不已。

  这蒙古地差事,他实是腻烦了,也没兴趣陪着殷特布四处〃打白条〃去。

  虽说这军马驿站,是车驾司管辖范围,但是既是圣命,那就让殷特布自己头疼去。

  心里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