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起点2012.6.29vip完结,种田,扮猪吃虎) >

第300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起点2012.6.29vip完结,种田,扮猪吃虎)-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什么呢?〃曹站起来,道:〃什么用不用,送不送的?你要省得,不管你是想出门,还是想留在府里,都是我的姐姐,都是我曹的亲姐姐。劝了你多次,你都不听,这次却不劝,现下开始,便改了口吧!你是我地亲姐姐,是我孩子的亲姑姑,是曹府的姑奶奶!只要我活着,你想要过什么样的日子,就过什么样的日子。想要肃静,就肃静,想要折腾,咱就折腾!〃

  到最后,曹的眼圈也红了。

  他也说不清到底对紫晶是什么感情,只是对于紫晶这样的选择,觉得心疼心酸。

  紫晶的眼泪簌簌落下,嘴角含笑,道:〃就算大爷不说这些,奴婢也是将大爷当成弟弟看的,将小主子们当成子侄般。〃

  〃还奴婢,奴婢?〃曹握着拳头,说不出自己到底是伤心,还是隐隐地有窃喜。

  紫晶见曹这般孩子气的模样,眼睛笑得像个月牙,用帕子捂了嘴,忍着不笑出声来。

  曹折腾完了,也觉得自己有些丢人,转过身去,在地上徘徊几步,道:〃太医怎么还不来?〃

  这时,就听到紫晶说道:〃奴婢……我……我挂念地心事,大爷还要听么……〃

  曹闻言,忙止了脚步,到炕边的椅子上坐下,满面的洗耳恭听状。^

  实话,紫晶为什么坚持不嫁,曹心里也是很好奇的。他可不相信是因为紫晶小时候订过婚约的那个表哥,也不相信是因早年江宁府里那个病故的下人。

  紫晶,好像是活在人群外,总是冷眼旁观世间,没有半丝牵绊一般。

  虽然因发烧地缘故,紫晶的脸上都红红的,但是此刻她眼眸中的光华却无人可比。

  〃很多年前,我还是小女孩时,我……我……我想过要嫁人的……也想过生个女儿会如何……〃她轻声开口说道。

  〃女儿么?紫晶是喜欢女孩地?〃曹点点头,道:〃既是有这样的心思,那为何还拖到现下?〃

  紫晶叹了一口,苦笑道:〃时过境迁,奴婢长大了,也晓得这世上身为女子不易,身为婢子更是不易。〃

  曹听她这般说,晓得她是感怀身世。带着几分愧疚道:〃身契,身契,我要是早想着此事,在进清凉寺前就把你的身份恢复了,你也不会耽搁三年。〃

  紫晶笑着摇摇头。道:〃那纸公文算什么呢,有些东西就算是抹去,也会在骨子里留下印记。〃

  〃就因为身份的缘故,紫晶不想成亲了?〃这个理由让曹觉得有些意外。

  紫晶点点头,道:〃既是人活一世,我实不愿违背自己心意,就这样安静的过日子,正是我之所愿。〃

  她既已如此,曹还能再说什么?看着她头上的白发,道:〃你是不是太熬心神了。不过日子如何,身子是最重要的。明儿使人寻两株好地何首乌,你好好滋补滋补。〃

  紫晶听了,晓得他是说头发地事,摸了下鬓角道:〃平日都梳在里面,看不出。〃

  话间,乌恩已经领着太医过来了。

  这位太医五十来岁,出身杏林世家,在太医院供职,姓陈。他父亲老陈太医早些年长到这边府里出诊。这两年因年岁大了,便由他儿子接班。

  两家从老太君算起,已经是几辈子的交情。

  见曹在这边,陈太医忙俯首道:〃见过曹大人!〃

  曹摆摆手,道:〃陈太医无需多礼,这么晚劳烦你来。实在羞愧。只是姐姐身子有些不舒坦,不敢耽搁,还请陈太医勿怪。〃

  柳叶与乌恩原是要挂幔帐,紫晶笑着给止了,道:〃陈太医又不是外人。大爷也在呢,无需避讳。〃

  因长出入这边府里,陈太医是认识紫晶地,晓得是内宅管事姑娘,又听曹以姐称之,也带了几分慎重,坐在炕边凝神诊脉。

  脉相却是为洪脉。陈太医放下手。看了看紫晶的面色,道:〃紫晶姑娘让老朽看看舌苔!〃

  紫晶闻言。张嘴露出舌头,舌苔却是白中带黄。

  陈太医点点头道:〃紫晶姑娘这两日是否不更衣?〃

  见紫晶点头,陈太医心中有数,道:〃紫晶姑娘这是外感热邪,发热重、头胀疼、咽喉胀,宜宣肺清热、辛凉解表,老朽开个方子,间杂银翘散,用上三日就好了!〃

  曹在旁,听得紫晶无大碍,这才放下心来,陪陈太医出来奉茶。

  因天已晚了,陈太医写了方子,便起身告辞。

  曹唤乌恩奉上诊金,送陈太医出去,再将方子交给管家,打发人立时去抓药。

  这一番折腾,紫晶额上又出了汗,曹少不得又嘱咐两句。

  紫晶见时辰不早,便请曹先回去。

  曹又对柳叶交代了两句,晚上使人看着,要是紫晶有什么不妥当地地方,马上往梧桐苑送信。

  柳叶点头应了,曹这才出了葵院。

  待回到梧桐苑时,初瑜已经在外间软榻上睡了。喜云与喜彩在上房,见曹回来,犹豫着要不要唤醒初瑜。

  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走到初瑜身边,见她睡梦里也皱着眉头,有些心疼。

  因怕惊到她,曹到外厅梳洗,问喜云道:〃初瑜下晌难受了么?晚饭吃得多不多?〃

  〃格格今儿好些了,没再嚷着腰酸,只是不耐烦起来,在地上溜达两步,就说是身子乏了。晚饭用了一碗小米粥,吃了两块小饽饽。〃喜云回道。

  曹从城外赶回来,就又是见王梦旭,又是往葵院去,还没来得及用晚饭。如今提起吃的来,他肚子倒是有些真饿了,便对喜彩说了,往厨房那边看看,弄些吃食过来。四阿哥坐在椅子后,手上拿着薄薄的一张纸张。虽说上面只有两行字,但是却看的他心头火起。

  〃年希尧酉时入九贝子府,戌时出〃,九贝子府啊,四阿哥的神色有些阴郁。

  年家是他所属门人中最体面地一家,年羹尧在四川做巡抚不说,年希尧去年也放了直隶道,他走的就是八阿哥那边的门路。

  这是要做墙头草,还是要寻新主子?在京城中,众家的眼线看着,哪里有什么秘密?年家这般做,当他这主子是摆设么?

  四阿哥想起去年送年礼的事,抬起头来,对戴锦道:〃年家……你怎么看?这些个狗奴才,实在欺人太甚!〃说道最后,语调中带了几分森冷。

  戴锦稍加思索,小心翼翼道:〃四爷,年家许是消息不灵光,还不晓得京城局势,四爷可以在给年羹尧地信中提点提点,省得他们犯糊涂!〃

  四阿哥听了,冷哼一声,道:〃单单是犯糊涂么?这是他们的本心,这般攀附的嘴脸,让人恶心!〃

  戴锦与年羹尧同为四阿哥府的门人,有些话四阿哥说得,戴锦却说不得。

  因此,他也不好直言说年家如何如何,便道:〃四爷,年家如此,许是因归附四爷门下时日短的缘故。其实他们太急切了,侧福晋已经入府,他们身上就已经打上了四爷的印记了。只是四爷对外向来隐忍,他们不晓得四爷的心意,才会惶恐。要是侧福晋早日生下阿哥格格,想必他们也就踏实了!〃

  四阿哥听了这话,脸色越发难看,难道让奴才听话,还要他这做主子的小意应承?

  虽说心里不自在,他也晓得戴锦所说是忠言,叹了口气,看来,近日要多往年羹尧妹子的院子去……

第十卷 游龙舞 第四百零九章 惊闻(上)


  在京城,京官的穷是众所周知的,胥吏的富也是出了名的。

  胥吏,公家所有管案牍之吏也,各治其科房之事,俗称之说书办,又是亦称作书吏。这里的〃吏〃,与官吏里的〃吏〃不同。官吏是有品级的负责人,胥吏只是下面的经办人。

  京里的胥吏,依附着衙门,实际权利极大。因为在各个衙门中的堂官司官,多是科举出身,学的都是八股,对于关系到弄名钱谷等方面的事,大多并不熟悉的。

  衙门处理各种案子,除了要依据《大清律》外,还要谙熟各种过往案例,通常最后的判断上,都会有〃某事比照某事处理〃这样的字眼。

  因与律法为主,案例为辅,所以有什么事要是经官经衙门,那如何判断完全靠官字两张口。

  通常是一案出来,堂官委之司官,司官委之胥吏。胥吏比照律法,查阅案例,最后定下章程,呈之司官。

  司官有的时候加以润色,有的时候则直接呈之堂官,堂官若是不驳回的话,就按照此章程定案。

  这样的程序下来,使得胥吏权大,便放开手脚,大肆索贿。

  说起来他们的日子过得极为自在,多集中在正阳门以东和崇文门外,生活富足,衣食用度,并不比王府贝勒府差。所以才有那句老话〃东富西贵〃,其中的〃东富〃,就是指胥吏同富商。

  李卫被羁押与那开价三千两的罚金,就像是胥吏的手笔。

  顺天府衙门的官员们,有御史盯着,反而不会有这样的胆子。

  曹因应承了王梦旭,也是对李卫好奇。所以次日交代曹方往顺天府衙门走了一遭。先打听打听其中缘故。

  紫晶染恙之事,初瑜听说了,要来照看。曹看了看她的大肚子,有些不放心,便请田氏多费心,照看些紫晶与初瑜,暂代家务。

  田氏入曹府数年,自感曹家恩重。常想着该如何回报,只是一直寻不着时机。如今,见初瑜与紫晶都身子不爽利,她自是责无旁贷。

  虽说初次理事,田氏不免手忙脚乱,但是因事事都有章程,半日过后便也有些顺手。先到梧桐苑探视,再到葵院问疾。间歇排地满满当当。

  待到下晌,曹从太仆寺衙门回来,曹方已经打听仔细。

  李卫之事,并不只是胥吏见其是外乡人,大肆索贿,还牵扯到买卖上地事。原来李卫的南纸店开在琉璃厂。那一片都是老铺面,买卖人家都有些倚仗的。

  李卫家资富足,接手这个小铺面,也无非是当消遣,并没有当成正经营生。不过是隔三贫五地到店铺里溜达一遭。看看街景什么的。

  他那个族人,为了多多招揽客人,面上好看,在价格上就有些不厚道。常常是高价进货,低价出售,这样一来着实抢了不少生意,却也得罪了不少人。

  偏生他们到京城的时日短。就摊上查*的事。出了漏洞。于是,便有人落井下石。在衙门里使了银钱,务必要彻底封了李家的铺面。

  那要排挤李家的买卖人家姓黄,背后地东家却不是生人,那里正是勇武伯爵府的产业。

  曹听了,实是好笑。在京城待久了就是这样,遇到什么事,这一牵扯都是熟人。

  万吉哈老迈,如今完颜家是其次子完颜永胜当家主事。

  虽说早年完颜永胜对曹多有误会,但是这两年因哥哥之事,同曹往来也比较亲近。

  曹使人往伯爵府送了帖子,次日从衙门回来后,便没有直接回府,直接换了常服,往伯爵府去了。

  除了正月里来拜过一次年,曹已经好几个月没来,头前儿来也没见到万吉哈了。

  这回瞅着,万吉哈的样子很不好,听说是前些日子中风了,半拉身子不能动,说话也说不清楚,曹陪着坐了两句,便被永胜引到客厅看茶。

  〃关于那个南纸铺子的事,我已使管家往衙门去了,明儿就该能放出来。多丁点儿的事儿,还劳烦孚若亲自过来一趟?〃永胜吩咐小厮上茶后,笑着说道。

  〃也是想着许久未来,才过来的。世伯的病,先前并未听说,要不应该早来才是。太医院那边儿怎么说,有没有什么好方子?〃曹问道。

  永胜吁了一口气,道:〃老爷子年轻时嗜酒,还好烟,按照太医的说辞,早己虚耗了身子。加上这几年,家里地事儿又多,仁途上又不大顺遂,老爷子就有些熬不住。太医却也没法子,只开了方子让静养。这还是孚若来了,不是外人。外人的话,老爷子早已经就不见客了!虽说他嘴里说不清楚,但是心里明镜儿似的,对大哥也是不放心,只是抹不开来问。〃

  可怜天下父母心,曹听了,唯有唏嘘。

  因天色不早,两人说了几句家常,曹便告辞回府了。

  次日,四月十七,小朝会。

  倒是没有什么大事,只是兵部同吏部上了几个人事上的奏本,康熙皆准奏。

  调江南提督师懿德为甘肃提督,升江南苏松水师总兵官穆廷为江南提督,调河南南阳总兵官扬铸为古北口总兵官,镶白旗满洲副都统鄂齐礼以病乞休。

  吏部那边则是拟定了云南与贵州的乡试主考官与副考官,以礼部郎中杨存理为云南乡试正考官,讨赵泰临为副考官;大理寺少卿俞化鹏为贵州乡试正考官,编修林之浚为副考官。

  这些却是同曹不相干的,曹只是注意礼部那边,看看他们有没有将*之事借题挥之意。

  却是连提也没人提了,因这*下去,除了商户,少不得要牵扯到士林。谁没有两个门生故旧呢。保不齐牵出什么得罪不起地人物来。

  因此。康熙不再提及,下面也就跟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无非是走走过场罢了。

  这就是一次〃和谐〃么?曹想明白其中关键,不禁摇头。看来只有像《南山集》案那样的,下面的官员为了奉承皇帝,才会瞪大了眼睛,恨不得连地缝里也要搜一搜。像这样寻常的*,既得罪人。又没什么功劳,有几个官员会上心?

  民风如何,教化如何,都是扯淡罢了。

  想来,这次折腾,最高兴的就是那些胥吏了,定是捞了不少油水。

  圣驾已经定了四月二十出京,曹身为太仆寺主官。原应随扈地,但是初瑜再有一两个月就是产期,曹心里实是放心不下。因此,他便想着该如何请假,总不好说是为了照看媳妇生孩子吧。

  一时还真没有好主意,康熙可不是那么好糊弄地。要是落下欺君的嫌疑反而不美。曹心里拿不定主意,散朝后没有直接出园子,寻十六阿哥问主意。

  十六阿哥听他如此,不免又感触几句,道:〃瞧你那点儿出息。倒是跟小十七似的,眼里就剩下个媳妇儿!你那冷清衙门,一年到头下来,就数随扈这几个月能常在皇阿玛跟前露露脸儿,换了其他人,削减脑袋也得往前冲啊,你却是这般。〃

  曹摊了摊手。道:〃我也没法子。没长辈在府里看护,热河离京又不近。这不是跟着悬心么?〃

  十六阿哥思量了一遭,道:〃那也别现在就巴巴的请假,满朝文武,有谁因这里生孩子耽搁差事的?产期是什么时候,太医可曾说了?〃

  〃六月末,七月初差不离儿!〃曹回道。

  十六阿哥在心里稍加盘算,道:〃这两年皇阿玛身子不如过去硬朗,多是进了七月,消了暑气,才从热河巡幸。你也别惦记请假了,左右还有好几个月的功夫,你先随扈到热河,等到六月中下旬,估摸着日子差不离了,就同皇阿玛实话实说。大格格是皇阿玛地亲孙女,你这和硕额驸待她宝贝儿似地,皇阿玛只有高兴地。〃

  曹点点头,想来也只有如此了。其实,他是见初瑜地肚子大,心里有些担忧。但是太医的说辞又是一切如常,他都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待曹出了畅春园,正遇上淳郡王的车驾。

  福晋们已经搬到这边的园子来,七阿哥也是要往园子去的。前几日曹家二房搬到园子的事,七阿哥已经听管家说了。

  曹上前给岳父请了安,七阿哥也想着曹随扈之事,道:〃既是你差事忙,也不要担心这边府里,我让福晋安排几个妥当的人照看就是。实在不行,让福晋过去照应几日。〃

  因满洲习俗,是不允许出嫁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