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欺骗的艺术 作者: 美 凯文·米特尼克 >

第1章

欺骗的艺术 作者: 美 凯文·米特尼克-第1章

小说: 欺骗的艺术 作者: 美 凯文·米特尼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录
序 
前言 
内容介绍 
第一部分 幕后的故事
第一章 安全软肋
第二部分 攻击者的手段
第二章 无害信息的价值
第三章 正面攻击—直接索取
第四章 建立信任
第五章 我来帮你
第六章 你能帮我吗?
第七章 假冒网站和危险附件
第八章 利用同情、内疚和胁迫
第九章 逆向骗局
第三部分 入侵警报
第十章进入内部
第十一章 综合技术与社会工程学
第十二章 攻击新进员工
第十三章 聪明的骗局
第十四章 商业间谍
第四部分 加强防范
第十五章 信息安全知识与训练
第十六章 推荐的信息安全策略
  序
  人类天生就有一种探索周围环境的内在动力,作为年轻人,我和凯文·米特尼克(Kevin Mitnick)对这个世界有着无比的好奇心并渴望证明自己的能力。我们努力学习新事物、解决难题并赢得比赛,但同时这个世界又告诉我们一个行为规则――不要过于放任自己对探索自由的强烈渴望。可对于最大胆的科学家和企业家,还有像凯文·米特尼克这样的人来说,跟随内心的这种渴望会带来极大的兴奋,并使他们完成别人认为是无法做到的事情。
  凯文·米特尼克是我认识的人中最杰出的一个。只要你问他,他便会坦率的告诉你他曾经做过的事――社会工程学――包括骗人。但凯文已经不再是一个社会工程师了,即便在他曾经是的时候,他的动机也绝不是发财和伤害他人。这并不是说这个社会不存在利用社会工程学而给他人带来真正伤害的危险的破坏者,事实上,凯文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警惕这些罪犯。
  《欺骗的艺术》将会展示政府、企业和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工程师的入侵面前是多么的脆弱和易受攻击。在这个重视信息安全的时代,我们在技术上投入大量的资金来保护我们的计算机网络和数据,而这本书会指出,骗取内部人员的信任和绕过所有技术上的保护是多么的轻而易举。无论你是在政府还是在企业,这本书都如同一个清晰、明确的路标,它将帮助你弄清社会工程师的手段,并且挫败他们的阴谋。
  以小说故事的形式展开叙述,不仅有趣,还具有启发性,凯文和合著人比尔·西蒙将把社会工程学这一不为人知的地下世界展现在你的面前。在每个故事叙述之后,他们还将提供一个实用的技术指南来帮助你提防他们在书中所描述的威胁和泄露。
  技术上的安全防护会留下很大的漏洞,凯文这样的人可以帮助我们去堵住它。阅读此书,你会发现我们所有的人都终将需要得到“米特尼克”(译者注:指凯文·米特尼克这样的人)的指导。
  史蒂夫·沃尼亚克
  作者: KEVIN D。MITNICK & William L。Simon
  译/王小瑞jroclee'AT'163 
  龍之冰点 Hhacker'AT'Hhacker
  前言 
  一些黑客毁坏别人的文件甚至整个硬盘,他们被称为电脑狂人(crackers)或计算机破坏者(vandals)。另一些新手省去学习技术的麻烦,直接下载黑客工具侵入别人的计算机,这些人被称为脚本小子(script kiddies)。而真正有着丰富经验和编程技巧的黑客,则开发黑客程序发布到网站或论坛(BBS)。还有一些人对黑客技术没有丝毫兴趣,他们把计算机仅仅当做窃取金钱、商品和服务的辅助工具。
  尽管媒体神话了凯文·米特尼克,但我并不是一个用心险恶的黑客,我只是喜欢不断地超越自己。
  人之初
  我的人生之路,也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注定了。三岁时,由于父亲的离去,使我无忧无虑的生活发生变故。做招待的母亲支撑着家庭。那时的我(一个由深受没有工作规律之苦的母亲养活着的独生子),除了睡觉以外,大部位时间都没人管,我就是我自己的保姆。
  在圣费尔南多谷(San Fernanado Valley)的成长经历给予我探索整个洛杉矶的机会,十二岁时,我发现了一个可以免费周游洛杉矶的方法。我发现到坐公车时购买的换乘券,是由一种非常规的打孔机打出来的,公车司机用它来在换乘券上标记日期、时间和路线。一位司机友好地回答了我精心准备的问题,于是我知道了在哪里可以买到这种特殊的打孔机。换乘券用来改乘车次从而到达目的地,但是我想出的方法,可以让我使用换乘券免费到达我想去的任何地方。
  获得空白换乘券很容易,如同去公园散步般简单,因为公车终点站的废物箱中总是充斥着公车司机换班时未用完的换乘券本子。用一叠空白换乘券加上打孔机,我可以制作出我自己的换乘券,并用它行遍全洛杉机公车能够到达的任何地方。很快,我就差不多记住了整个公交系统的公车时刻表。(我对某种信息的记忆力总是让人惊讶,这一个较早的例子。直到现在,我还能记住远在童年时的电话号码、口令以及其它一些看上去十分琐碎的事情。)
  另一个在小时候就显露出来的个人兴趣是对魔术的迷恋。一旦我知道了某个魔术的变法,我就会不断的练习、练习,再练习,直到我完全掌握。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由于魔术,才让我发现获取秘密信息的乐趣。
  从盗打电话到黑客
  我首次接触社会工程学的时候是在中学时期,那时我遇到了一位喜欢盗打电话的同学。“电话盗打”是一种利用电话公司雇员和电话系统来探测电话网络的黑客行为。他向我展示了使用电话的高级窍门,比如从电话公司获取任何一位客户的资料,以及使用秘密测试号码拔打免费长途电话。实际上这只是对我们来说免费,因为我后来发现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秘密测试号码,那些话费事实上从某些倒霉公司的MCI(译者注:美国著名通讯公司)帐户上划出了。 
  这就是我对社会工程学的入门,也可以说是我的启蒙阶段。我的朋友还有后来认识的另外一个盗打电话的人,他们在给电话公司打电话时让我在旁边听,他们是如何让电话公司相信他们所说的话。于是,我知道了许多电话公司的办公地点,他们的业内用语,还有办公程序。这种“训练”并没有花多长时间,不久我便可以完全自己来做这些事情,甚至比我的启蒙老师们做的还要好。
  我生命中下一个15年的生活已经注定。
  在中学,我最为喜欢的恶作剧就是获得对电话交换机未授权的访问,然后改变某个电话盗打者的话费设置。当他从家里打电话时,他的电话就会告诉他需要投入一角硬币,因为电话公司交换机的记录被我更改,从而认为他拔打的是一个投币电话。  
  我开始关注有关电话的任何事情,不只是电子学、交换机和计算机,还有公司组织、业务手续和行业术语。不久之后,我就比任何一个电话公司的雇员都更加了解电话系统。我对社会工程学的运用也达到了娴熟的阶段,十七岁时,我就能与大多数电信公司的员工谈论几乎任何事情,无论是当面聊还是打电话。
  实际上我较为公开化的黑客之路,始于中学。尽管在这里我无法说清原委,但其实一句话也能表达了。在我黑客生涯的早期,一个驱使我的动力就是被黑客圈子的人所接受。在那时,黑客这个词是指一个花费大量的时间调置软硬件的人,或是开发更有效的程序,或是绕过不必要的步骤来更快的完成工作。这个词如今已经是一个带有贬义的“恶意犯法者”的意思了,但在本书中,我仍然按原来对它更为善意的理解使用这个词汇。
  中学之后,我在洛杉矶计算机学习中心攻读计算机。没几个月的时间,学校的计算机管理人员就意识到我发现了操作系统的漏洞,并取得了管理员权限,但是在学校的教学人员中,最好的计算机专家也无法弄清我是如何这样做的。这也许是最早雇佣黑客的例子之一吧,他们给了我一个无法拒绝的提议:要么做出一个荣誉学位的毕业设计来加强学校的计算机安全,要么由于黑客行为而中止学业。当然,我选择了前者,以本科优等成绩荣誉学士毕业。
  成为社会工程师
  每天早晨,许多人从床上一爬起来,便开始对千篇一律的繁重工作犯愁。我却很幸运,因为我喜欢我的工作。你简直无法想像我作为一个秘密调查者而得到的挑战、奖赏和快乐。我的天份在称为社会工程学(使人们做在通常情况下不会为陌生人做的事情)的表演艺术中得到磨练和回报。
  对我来说,成为社会工程学的行家里手并不困难。我父亲家一连好几代都从事销售领域,因此家里人都有着说服和影响别人的家族特征。当把这种特征与骗人的爱好结合起来时,这就是一个社会工程师的基本轮廓了。可以说行骗艺术的分类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诈骗、欺骗来获得钱财,这就是通常的骗子。另一种则通过蒙敝、影响、劝导来达到获取信息的目的,这就是社会工程师。从我使用诡计免费乘车的时候(我那时还小,并没有认识到这样做有什么不对),就逐渐意识到我具有一种以前没有料想到的挖掘秘密的天份。通过使用诡计、了解术语和培养良好的操纵技巧,更为加强了这种天份。一个用来发展我的专业技艺(如果这可以称为一个专业的话)的方法就是看我是否能与电话另一端的人攀谈,并获得相关信息,即便这些信息对我毫无用处,这样做只是为了证明我的专业技巧。同样,我还用此种方法,练习奇巧的计谋、托辞,不久我发现我可以取得我想关注的任何信息。正如我在数年后的国会听证会上,在利伯曼(Lieberman)和汤姆森(Tompson)参议员面前所做的证词中描述的那样:
  “我未经授权进入了世界上最大的几家公司的计算机系统,并成功渗透了一些防范最好的电脑系统。我使用技术和非技术手段来取得各种操作系统和通讯设备的源代码,以研究它们的漏洞和工作机理。所有的这些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看看自己能做什么,并发现其中的秘密,比如操作系统、移动电话以及任何能引起我好奇心的东西。”
  最后的想法
  自从被捕以后,我已经承认了自己这些行为的非法,侵犯了他人的秘密。我的错误行为是由于好奇心引起的,我抑制不住的想知道电话网络是如何运转的,以及了解计算机安全的每个细节。我从一个喜欢魔术戏法的孩子成为一个最具恶名的、被政府和企业害怕的黑客。当我反省过去的这30年时,我承认自己做出了极其拙劣的选择,被好奇心驱使,被学习技术的欲望和智力挑战的虚荣所驾驭。
  但我现在已经转变,我正在运用我的才能和信息安全、社会工程学的许多有关知识来帮助政府、企业、个人来检测、防范和应对信息安全的威胁。本书可以把我的经验较好地介绍给他人,以避免那些怀有恶意的信息盗贼可能带来的危害。我相信,你将会从本书中得到乐趣、教育和启发。
  内容介绍
  本书包含丰富的信息安全与社会工程学的知识,为有助阅览,下面对本书内容做一个简要介绍: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第一章),我将展示信息安全的薄弱环节,并指出为什么你和你们的企业处于社会工程师攻击的危险之下。
  本书的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大家将会看到社会工程师是如何利用人们的信任、乐于助人的愿望和同情心使你上当受骗,从而获得他们想要的信息。本书通过小说故事的形式来叙述典型的攻击案例,给读者演示社会工程师可以戴上许多面具并冒充各种身份。如果你认为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你很可能错了。你能从本书的故事中认出自己似曾相识的场景么?你想知道自己是否经历过社会工程学的攻击么?这些都极有可能。但当你看完了第二章到第九章时,便知道下一个社会工程师打来电话时你该如何占取主动了。
  接下来的部分将展示一个社会工程师如何铤而走险,进入企业内部,盗取关健信息并越过高级安全防控措施的过程。此部分内容会让人意识到安全威胁存在于各个方面,从普通员工对企业的报复一直到电脑空间的网络恐怖主义。如果你对保持公司业务运转的数据和秘密信息十分重视并为之感到担心,请仔细的阅读本书第三部分(第十至第十四章)。这里需要注明的是:“除非另做声明,本书中的故事情节纯属虚构。”
  本书第四部分(第十五至十六章)我将谈到,在业务对话中如何成功的防止社会工程学给企业带来的攻击。第十五章提供一套有效的安全防范培训计划;第十六章也许正解你的燃眉之急――它包含一个完整的安全策略,你可以按公司的需要来立刻应用,以保证企业的信息安全。
  最后,本书提供一个由列表、表格组成的“安全一瞥”,用来概括说明一些关健信息,以帮助员工在工作中阻止社会工程学带来的攻击。这些方法还可以为你做出自己的信息安全培训计划提供颇具价值的帮助。 
  纵览全书,你还可以发现一些非常有用的内容条目:“术语箱”提供社会工程学和计算机黑客的术语;“米特尼克信箱”发出精典短语,有助于加深安全策略的印象;注释与工具条则带来一些有趣的背景知识等附加信息。

第一部 幕后的故事 
第一章 安全软肋
  某公司也许购置了能用钱买到的最好的安全技术,员工们也训练有素,每晚回家前把所有的秘密都锁起来,并从业内最好的保安公司雇用了保安,但这家公司仍然易受攻击。一些人可能遵从了专家所有最好的安全建议,安装了各种受推荐的安全产品,并十分谨慎的处理系统配置以及应用安全补丁,但他们仍然很不安全。
  人为因素
  在国会听证会前的一次证言中,我解释到我经常可以从企业获得密码口令或其他类似的敏感信息,只需假扮某人直接开口要就是了。人们对于绝对安全的渴望常常导致他们满足于虚假的安全感之中。想像一位负责任的可爱的屋主,他有一套麦迪科(译者注:Medico;知名品牌、价格昂贵)防撬锁装在屋子的大门上,以保护他的妻子、孩子和他的家。他觉得很心安,因为他把家庭保护的很好。但对于破窗而入和解开车库大门密码的闯入者呢?再安装一套强壮的安全系统么?虽然有用,但还是不够安全。无论防盗锁是昂贵还是便宜,屋主的安全仍然难以保障。为什么?因为人为因素才是安全的软肋。
  安全,通常情况下仅仅是个幻想,由其是轻信、好奇和无知存在的时候。二十世纪最受尊敬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这样说道:“只有两种事物是无穷尽的――宇宙和人类的愚蠢。但对于前者,我不敢确定。”最终,社会工程学的攻击,成功于人们的愚蠢或更为普遍的对信息安全实践上的无知。
  与这位屋主一样,有许多信息技术(IT)从业者都有着类似的错误观念。他们认为自己的公司固若金汤,因为其配置了精良的安全设备――防火墙、入侵检测,或是更为保险的身份认证系统,如时间令牌和生物识别卡。任何认为仅靠这些安全设备即可保证安全的人都会满足于虚假的安全感之中,这就是一个生活在幻想世界中的例子,他们迟早会不可避免的遭遇安全事故。
  正如著名的安全顾问布鲁斯·施尼尔(Bruce Schneier)所说:“安全不是一件产品,它是一个过程。”近一步说,安全不是技术问题,它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